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71)
2023(2289)
2022(1984)
2021(1814)
2020(1591)
2019(3593)
2018(3473)
2017(5959)
2016(3646)
2015(4160)
2014(3865)
2013(4036)
2012(3965)
2011(3775)
2010(3730)
2009(3443)
2008(3389)
2007(3098)
2006(2830)
2005(2594)
作者
(16020)
(13449)
(13294)
(12377)
(8913)
(6850)
(5915)
(5425)
(5274)
(4982)
(4828)
(4792)
(4698)
(4581)
(4531)
(4316)
(4210)
(4064)
(4061)
(4029)
(3757)
(3712)
(3366)
(3255)
(3182)
(3126)
(3075)
(3068)
(2984)
(2926)
学科
(10729)
经济(10710)
管理(6839)
(6740)
(6507)
(5039)
企业(5039)
方法(4750)
数学(4036)
数学方法(3962)
(3291)
中国(2993)
(2668)
及其(2357)
(2323)
(2295)
农业(2175)
业经(2171)
水产(2146)
(2137)
(2126)
(2120)
(1984)
贸易(1983)
(1929)
生物(1894)
虫害(1854)
(1822)
理论(1806)
地方(1802)
机构
大学(57229)
学院(55431)
研究(28344)
(26134)
科学(23344)
农业(21684)
(18330)
中国(18307)
业大(17396)
研究所(17182)
(16255)
经济(15831)
(13939)
农业大学(13838)
管理(13393)
(12746)
(12703)
(12663)
实验(12000)
实验室(11568)
中心(11484)
理学(11396)
理学院(11115)
重点(11063)
管理学(10582)
科学院(10578)
管理学院(10533)
(9990)
(9609)
技术(9315)
基金
项目(41757)
(30470)
国家(30267)
科学(29556)
基金(29070)
科学基金(22467)
研究(20374)
自然(18788)
自然科(18322)
自然科学(18303)
自然科学基金(18007)
(17449)
(15989)
基金项目(14838)
资助(13028)
科技(12846)
计划(12771)
重点(10806)
社会(10164)
(10136)
专项(9737)
社会科(9465)
社会科学(9460)
(9459)
教育(9350)
(9307)
科研(8991)
(8549)
创新(8190)
(8140)
期刊
学报(24528)
(24343)
(18170)
经济(18170)
科学(17242)
农业(17125)
大学(16317)
学学(15890)
中国(14041)
研究(13801)
(9789)
业大(9017)
农业大学(7923)
管理(5835)
(5650)
(5148)
中国农业(5060)
自然(4973)
林业(4617)
教育(4588)
自然科(4523)
自然科学(4523)
(3733)
金融(3733)
科技(3687)
农林(3494)
(3494)
(3247)
技术(3223)
农业科学(3220)
共检索到86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康玉庆  王洪隆  
用田菁根瘤菌突变体处理水稻和稗草,用田菁根瘤菌和磁场处理白兰爪,显微观察发现这三种非豆科植物根毛发生规律性变化,包括根毛的弯曲、膨大、分校及侵入线的形成.同时,水稻与白兰瓜均结根瘤.这些结果与豆科植物的情况具有相似性,是反映非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建立互作关系的重要标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均章  甘习华  韩素芬  
The aseptic seedlings of Albizia julibrissin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ne group was inoculated by rhizobia and the other was designed as control without inoculation. These two groups were all cultivated in sterilized cultured liquid for about two weeks. In the first group,the root hairs did not...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达宁  李颖  陈文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晓丽  王敏  岳爱琴  郭数进  王鹏  王利祥  杨婷婷  张海生  张永坡  高春艳  张武霞  牛景萍  杜维俊  赵晋忠  
为研究不同氮素水平下接种大豆根瘤菌对大豆生长和结瘤固氮的影响,以大豆品种Williams 82为试验材料,采用蛭石法种植,设置无氮、低氮和高氮3种浓度的硝酸盐处理,接种USDA110大豆根瘤菌,研究不同氮素水平对大豆结瘤及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对根瘤数目、根瘤干质量和根干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施加高氮营养液会抑制大豆结瘤,而无氮处理则促进了大豆结瘤;根干质量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无氮处理的根干质量最小,高氮处理的根干质量最大。不同施氮水平下,大豆不同器官氮含量在接菌和不接菌间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高氮处理下的氮素含量显著高于低氮、无氮处理,不同器官氮含量整体表现出叶>根>茎的现象;不同氮水平条件下,不同叶位叶绿素值(SPAD值)在接菌与不接菌间无明显差异。叶形态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高氮处理下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和叶宽均显著高于无氮处理;无氮接菌后叶面积和叶周长显著大于无氮不接菌处理,表明接菌不仅促进了根生长,还刺激了叶片增大。由此可知,不同氮素水平下,接种根瘤菌对大豆幼苗的结瘤固氮和生长发育的变化规律不同,适当增施氮素营养、配合根瘤菌剂的使用可促进大豆生长发育及氮素利用吸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传瑞  章建国  周俊初  
采用盆栽结瘤实验法对从 6省市采集的 18份土样中分离的 16 0株大豆根瘤菌进行了结瘤与共生固氮效率的比较测定 ,从中筛选出固氮效率较高的菌株ZX2 0和SMH12。通过测定 2株菌的竞争结瘤能力 ,确认其可以进入小区田间试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缪礼鸿  周俊初  
快生型根瘤菌中普遍存在1到多个数量不等的内源质粒(indigenous plasmid)。其中,含有根瘤菌结瘤和共生固氮所必需的基因的质粒被称之为共生质粒(pSym);其它的质粒被称为非共生质粒(non-pSym)。根瘤菌的内源质粒一般都非常稳定,能够在不同种属的根瘤菌之间和土壤杆菌中进行转移。根瘤菌质粒在转移、复制过程中可能发生重组等现象。本文综述了根瘤菌共生质粒和非共生质粒的功能,以及根瘤菌质粒的转移、复制等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希涛  康丽华  马海宾  江业根  
对海南、福建、广州、清新分离的根瘤菌和实验室保存的部分根瘤菌进行了解磷能力的研究,从200多株根瘤菌中筛选出40株具有解磷能力的菌株,通过测定根瘤菌在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溶解无机磷和有机磷的能力,筛选出2株解磷能力较强的菌株G7-3和菌株DH001。菌株G7-3在无机磷和有机磷培养基中的解磷量分别是4.142、9.944μg.mL-1,与其它菌株有明显的差异;在无机磷液体培养基中,菌株DH001微克菌体解磷量为0.0867μg,和其它菌株有显著差异。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了16SrDNA测序分析,确定筛选出的菌株除H1-1-1和H2-1-2外,其它菌株均为根瘤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康丽华  李素翠  
根瘤菌接种对黑木相思、灰木相思、银荆和黑荆苗木的生长、结瘤及固氮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接种不同根瘤菌的相思苗木其苗高、总生物量和根瘤生物量分别比不接菌的对照苗木增加35.38%~160.26%、17.85%~238.79%和2.4%~102.61%。接菌的不同相思树种/种源苗木其苗高、总生物量和根瘤生物量分别比各自不接菌的对照苗木增加2.64%~109.82%、1.82%~281.48%和64.7%~211.15%。接菌苗木的氮含量和总氮量比对照高出8.58%~77.55%和11.64%~262.50%。根瘤固定的氮绝大部分运输到植株其它部位,分配到地上部分的氮素多于根部。固氮量与苗木生长量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任嘉红  刘辉  姜楠  魏玉宏  张冰  王莹  
【目的】为有效利用草木樨中华根瘤菌CHW10B菌株,对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菌株在南方红豆杉根际及其根部的定殖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修改的反复冻融转化方法,将穿梭载体p GFP4412质粒转化进入草木樨中华根瘤菌CHW10B细胞,对该菌株进行GFP标记,筛选荧光表达强烈且稳定遗传的转化子,对转化子的细胞及菌落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采用钼锑抗比色法对其溶磷能力进行测定。在此基础上,以GFP基因标记和抗性标记作为示踪手段,将GFP标记的CHW10B菌株接种到南方红豆杉1年生盆栽实生苗根表面,借助荧光显微镜及稀释涂布技术,对根际土壤中GFP标记菌株进行定期回收检测。【结果】成功获得CHW10B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玉红  焦如珍  牟新涛  
从海南尖峰岭自然保护区巴西含羞草的根瘤中分离到一株根瘤菌,编号为caf324,经过16S rDNA全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caf324与β-根瘤菌含羞草伯克霍尔德菌PAS44(AY752958)的亲缘关系很近,相似度达到99.7%。通过部分生理生化测定发现,caf324接触酶、氧化酶和硝酸盐还原试验均为阳性,不能利用明胶和淀粉,不能利用葡萄糖发酵产酸,不能水解酪素,不能产生吲哚和3-酮基乳糖;抗逆性研究表明,caf324的生长范围广,可耐2%的NaCl,耐酸碱(pH4~11),最高生长温度45℃。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蒙程  陆妮  柴琦  
本研究设定4个pH梯度(4.43,5.06,6.43和7.16),设置了接种AMF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dicae)、同时接种AMF和根瘤菌以及不接菌处理分析温室不同pH处理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和根瘤菌(rhizobia)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酸胁迫抑制了紫花苜蓿的生长,使其株高降低了1.27%10.13%,地上生物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相娟  梁宇  沈世华  荆玉祥  
目的研究光合和氮素互作对大豆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大豆黑农37为供试材料,采用接种根瘤菌和遮光相结合的手段,测定了接根瘤菌大豆在非遮光、遮光和复光条件下的生长及光合指标。结果非遮光条件下,接种根瘤菌显著提高了大豆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光合能力;遮光条件下,根瘤菌发挥不出其优越性,受气孔导度和非气孔因素的影响,接菌大豆的光合速率比不接菌的对照低;恢复光照后,接种根瘤菌大豆的光合作用恢复程度也不如不接菌对照。结论大豆与根瘤菌的共生固氮需要在合适光照条件下才能发挥其促进生长和促进光合作用的正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云  陈文新  
采用 16SrDNAPCR -RFLP分析和表型数值分类 ,对分离自三叶草 (Trifolium)、猪屎豆 (Crotalaria)和含羞草(Mimosa) 3属植物的根瘤菌进行了分类研究。 16SrDNAPCR -RFLP分析表明 ,在 80 %的相似性水平上 ,6 7株待测菌株和 18株参比菌株归属到慢生根瘤菌属 (Bradyrhizobium)、中慢生根瘤菌属 (Mesorhizobium)、土壤杆菌属 (Agrobac terium)和根瘤菌属 (Rhizobium)与中华根瘤菌属 (Sinorhizobium) 4个系统发育分支。进一步对其中 5 6株待测菌株和14株参比菌株进行表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韩素芬  甘习华  黄金生  
接种根瘤菌后刺槐根表皮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韩素芬甘习华黄金生(南京林业大学南京210037关键词根瘤菌,刺槐,根表皮,传递细胞自Bergersen等(1958)首先用电镜观察根瘤的超微结构,许多人对三叶草属(Trifolium)、豌豆属(Pisu...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肖焱波  李隆  张福锁  
本文通过在不同根系分隔方式中对间作蚕豆接种不同根瘤菌株的盆栽试验,研究了间作蚕豆和小麦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在根系完全分隔中接种根瘤对蚕豆的生长都好于不接种;3种菌株中以接种NM353菌株的效果最好,在根系不分隔中蚕豆和小麦生长同时得到改善,其生物量、吸氮量都高于其它两种菌株和不接种处理;虽然根系完全分隔中接种LN566改善了蚕豆生长,但在根系不分隔中蚕豆的生长被抑制,其生物量和含氮量最低。因此,不同根瘤菌菌株在间作中的表现不同。间作中通过选择合适的菌株进行接种,可以充分发挥生物固氮作用,改善作物氮素营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