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41)
- 2023(8529)
- 2022(7726)
- 2021(7422)
- 2020(6182)
- 2019(14427)
- 2018(14555)
- 2017(28253)
- 2016(15523)
- 2015(17509)
- 2014(17483)
- 2013(17330)
- 2012(15747)
- 2011(14005)
- 2010(13723)
- 2009(12366)
- 2008(11819)
- 2007(9900)
- 2006(8490)
- 2005(7157)
- 学科
- 济(58450)
- 经济(58386)
- 管理(43635)
- 业(41301)
- 企(34833)
- 企业(34833)
- 方法(29534)
- 数学(25548)
- 数学方法(25261)
- 农(15290)
- 中国(14092)
- 财(13809)
- 学(13638)
- 业经(13004)
- 地方(12084)
- 理论(10473)
- 和(10227)
- 农业(10204)
- 贸(10050)
- 贸易(10046)
- 易(9735)
- 技术(9732)
- 环境(9660)
- 务(9214)
- 财务(9157)
- 财务管理(9143)
- 制(9037)
- 企业财务(8659)
- 教育(8620)
- 划(8450)
- 机构
- 大学(215964)
- 学院(213899)
- 管理(89699)
- 济(79345)
- 理学(78860)
- 理学院(78007)
- 经济(77512)
- 管理学(76658)
- 管理学院(76290)
- 研究(69493)
- 中国(48637)
- 京(46208)
- 科学(45810)
- 农(35703)
- 业大(35108)
- 所(35026)
- 财(34353)
- 研究所(32435)
- 中心(31002)
- 江(29397)
- 北京(28829)
- 财经(28545)
- 农业(28448)
- 范(28266)
- 师范(28019)
- 经(26015)
- 院(25219)
- 州(24346)
- 技术(23005)
- 师范大学(22814)
- 基金
- 项目(155685)
- 科学(121397)
- 研究(112805)
- 基金(112206)
- 家(98098)
- 国家(97300)
- 科学基金(83358)
- 社会(68564)
- 社会科(64874)
- 社会科学(64855)
- 省(61404)
- 基金项目(60955)
- 自然(56142)
- 自然科(54791)
- 自然科学(54781)
- 自然科学基金(53783)
- 划(51801)
- 教育(51383)
- 编号(46735)
- 资助(46016)
- 成果(37165)
- 重点(34350)
- 部(33812)
- 发(32559)
- 创(32423)
- 课题(31474)
- 创新(30141)
- 科研(30035)
- 项目编号(29063)
- 大学(28777)
共检索到293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英彬 陈佑启 唐华俊
及时准确地监测水稻冷害及预报冷害造成水稻减产数量,对于粮食安全预警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回顾了水稻冷害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在冷害如何影响水稻生理特性,水稻耐冷性,水稻冷害监测,冷害造成水稻产量损失评估等四个方面总结了水稻冷害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冷害 水稻 监测 产量 研究进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书强 杨丽敏 赵海新 杜晓东 薛菁芳 周通 王翠 潘国君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主要的粳稻生产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黑龙江省地处寒地稻作区,每年受低温冷害影响,水稻减产幅度较大。针对现阶段寒地稻作区水稻低温冷害研究现状,从冷害诊断、监测预警、抗冷品种选育、培肥地力、栽培措施、冷水增温技术、化控技术等方面综述了水稻低温冷害防御技术研究进展,提出水稻低温冷害防御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为寒地水稻防御低温冷害发生提供思路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
寒地 水稻 低温冷害 防御技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品 魏星 张朝 陈一 宋骁 史培军 陶福禄
低温冷害和高温热害是影响我国水稻安全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水稻遭受的极端温度事件趋多趋强,应对冷热害的任务更加紧迫。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概述了水稻冷热害研究中所涉及的主要内容: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的低温冷害和高温热害影响水稻生长发育过程和最终产量的作用机理;对比分析了冷热害地面监测技术和遥感监测技术的优缺点;总结了水稻冷热害预警技术的研究现状;归纳了防御水稻冷热害的主要对策;阐明了我国水稻冷热害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时间变化趋势;对比分析了评估冷热害对水稻产量影响的四种典型方法,包括实验法、历史统计法、作物机理模型模拟法和遥感估算法;探讨了未来气候条件下水稻冷热害的影响状况;最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鹏 王静 朱虹 郑永华
许多热带和亚热带果蔬采后在低温贮藏时易发生冷害,表现为表面组织凹陷、变色、水渍状、褐变和失去后熟能力,从而降低食用品质,缩短贮藏寿命。本文重点介绍了减轻果蔬采后冷害的主要技术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处理和生物技术。此外,对调控冷害发生的主要机制进行了总结与讨论,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果蔬 采后 冷害 调控措施 机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明辉 张文忠 马殿荣 徐正进 陈温福
低温冷害是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鉴定优异的耐冷种质资源,采用合适的方法发掘其优异的基因源,通过分子育种等手段高效和精确地培育耐冷的水稻品种,是解决上述低温冷害的关键。加快耐冷性状的改良对促进水稻的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以水稻耐冷基因研究为核心,综合述评了水稻耐冷QTL定位、克隆和水稻耐冷转录因子调控,探讨了水稻耐冷相关基因研究存在的问题。由于以往耐冷QTL定位的精度有限,很难在分子育种中应用;且已克隆的耐冷相关基因由于其耐冷机制的复杂性,在育种中的应用也很少。联合连锁和关联分析可以提高QTL检测的效应和定位精度。因此,利用联合连锁和关联定位方法,挖掘耐冷基因,构建高效的水稻耐...
关键词:
水稻 耐冷 基因定位 转录因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秀芬 黄中艳 周泓
【目的】夏季低温冷害是云南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为准确评估、预测低温冷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展开研究。【方法】基于36年水稻物候和空壳率及气候资料,使用相关、主成分和回归分析与典型年水稻冷害气候分析相结合,研究粳稻夏季低温冷害的气候特点和指标。【结果】孕穗抽穗期是粳稻低温冷害的主要敏感期,滇中地区一季稻夏季冷害对夜间低温较为敏感,最低气温是引发冷害的首要因素;滇中夏季气温典型偏低、多雨寡照特征和气温波动明显,从而易于引发水稻低温冷害。【结论】连续2 d最低气温均值15.5℃、连续3 d最高气温均值22.
关键词:
粳稻 抽穗期 夏季低温冷害 指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爱萍 冯明 刘安国
为了揭示近年来对湖北省水稻生产安全造成不利影响的盛夏低温冷害变化特征,以1971~2006年7月下旬至8月底的湖北省历史气象资料,利用ArcGIS技术和M-K突变分析方法,对灾害的状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此灾害有明显的增强趋势,鄂西北地区强度增强趋势最明显;发生范围由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扩张;2000~2006年间是湖北省盛夏低温冷害最强的时段;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和2002年发生了2次突变。这种变化增加了湖北水稻生产的风险,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水稻 低温冷害 ArcGIS 湖北省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友才 周清明
从水稻转化的受体系统、转化方法以及外源基因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等方面,综述了水稻转基因研究的新进展.
关键词:
水稻 基因 遗传转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茂松 张加云 吉文娟 徐梦莹
低温冷害是影响水稻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利用玉溪市红塔区1∶25万地理信息数据和玉溪市红塔区及周边江川、澄江、通海、易门、华宁、峨山、元江和新平8个气象站1981–2010年的气候资料,采用GIS技术和数理统计回归分析以及气候资源的小网格推算方法,实现红塔区复杂地形下月平均气温值的精确化空间分布模拟,提出水稻低温敏感期冷害指标,构建水稻低温冷害综合风险指数,根据自然分类法,将玉溪市红塔区划分为水稻低温冷害高风险、中等风险、低风险和基本无风险4个低温冷害风险区,并对分区结果进行分析和建议,为玉溪市红塔区水稻生产的优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稻 低温冷害 GIS 精细化风险区划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纪瑞鹏 于文颖 冯锐 武晋雯 张玉书
东北地区水稻障碍型冷害常规评估多采用温度和低温持续天数2个指标,为实现定量化评估和预报,需构建一种基于多因素的综合性障碍型冷害指数。本文基于水稻温度适宜度模型,以温度和低温持续天数为基础,综合考虑三基点温度对水稻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利用辽宁省近50年的日平均温度和水稻发育期数据,构建水稻障碍型冷害指数(RSCDI),并利用该指数对辽宁省水稻障碍型冷害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试预报。结果表明:11961-2010年的50年间,有20年发生了局部轻度冷害,14年发生了局部中度冷害,10年发生了局部重度冷害,未发生区
关键词:
水稻 障碍型冷害 指数 变化规律 辽宁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正华 牛又奇 胡勇益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低温冷害防御专家系统,包含预测、诊断及咨询3部分.该系统采用了一些新设想及方法:如建立一个以大中型机为宿主机的后援子系统,利用不同手段处理静态(即符号推理类)知识及动态(科学计算类)知识的方法,以及成功地运用人工智能语言及科学计算语言接口技术构造知识处理系统的方法和技术.
关键词:
水稻 低温伤害 专家系统 知识库 推理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纪瑞鹏 于文颖 冯锐 武晋雯 张玉书
东北地区水稻障碍型冷害常规评估多采用温度和低温持续天数2个指标,为实现定量化评估和预报,需构建一种基于多因素的综合性障碍型冷害指数。本文基于水稻温度适宜度模型,以温度和低温持续天数为基础,综合考虑三基点温度对水稻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利用辽宁省近50年的日平均温度和水稻发育期数据,构建水稻障碍型冷害指数(RSCDI),并利用该指数对辽宁省水稻障碍型冷害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试预报。结果表明:11961-2010年的50年间,有20年发生了局部轻度冷害,14年发生了局部中度冷害,10年发生了局部重度冷害,未发生区域性及大范围冷害。2冷害发生频率最高的年代为1971-1980年,1981-2000年发生频率呈下降趋势,发生频率最低的年代为1991-2000年,2001年以后发生频率上升、且范围呈现扩大趋势;冷害发生范围主要分布在辽宁西部和东北部地区。随着气候变暖,冷害发生频率和范围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辽宁省水稻障碍型冷害发生的不确定性仍存在。3利用RSCDI对2011-2014年辽宁省水稻障碍型冷害进行试预报,结果仅建平县2012年和2014年在开花期发生中度冷害,其他地区无冷害发生。
关键词:
水稻 障碍型冷害 指数 变化规律 辽宁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阳生 李绍清 胡新喜 彭凤英
选择生育期相近的迟熟高产杂交稻组合或水稻品种 (品系 ) ,在自然条件下分期播种 ,寻找水稻抽穗期冷害相关的形态评价指标 ,并对参试材料进行抽穗期耐冷生态适应性评价。抽穗期遭受低温冷害胁迫后 ,主要农艺性状中受冷害程度大小顺序依次是每穗实粒数、单蔸产量、结实率、每穗总粒数、株高、穗长、千粒重 ;单蔸产量相对受害率 (RDP)与每穗实粒数RDP、结实率RDP、剑叶叶色分、抽穗期延迟天数分成极显著正相关。在低温冷害胁迫条件下 ,水稻不同基因型的抽穗期耐冷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将判别水稻抽穗期耐冷能力的形态指标———每穗实粒数RDP、结实率RDP、剑叶叶色、抽穗期延迟天数、苞穗率增加值进行量化 ,综合...
关键词:
晚籼稻 抽穗 低温冷害 生态适应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程勇翔 王秀珍 郭建平 赵艳霞 黄敬峰
[目的]利用星地多源数据,在南方双季稻种植区空间信息提取、双季稻发育期动态图组制作及研究区逐日平均温度反演的基础上,结合冷害监测指标,实现多要素相协同的南方双季稻春季冷害动态监测,为农业部门及时准确地应对双季稻冷害,减少冷害损失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南方双季稻区190个气象站点1951—2011年逐日气温数据,计算各站点≥10℃的多年平均积温。根据各站点多年平均积温与其地理因子的相关关系,建立多年平均积温推算模型。通过所获模型得到研究区积温空间分布图。按照南方双季稻安全生产积温阈值≥5 300℃·d的指标,扣除研究区内积温小于该值的区域,制作南方双季稻积温区划图。利用MODIS MCD12...
关键词:
双季稻 春季冷害 动态监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智伟 陈铭学 牟仁祥 曹赵云 张卫星 林晓燕
水稻具有吸附镉的特性,使得镉成为稻米产品的主要污染物,影响粮食供给安全和食品安全。本文从水稻吸收积累镉的3个环节,即根系对镉的活化和吸收、木质部的装载和运输、经节间韧皮部富集到水稻籽粒中,综合评述了镉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的代谢规律,运转蛋白和关键基因的控制机制,环境和投入品对水稻吸收镉的影响,以及水稻镉控制的研究进展。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从农业可持续生产、控制稻米安全角度,辨证地探讨水稻镉控制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水稻 镉积累 镉控制 食品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