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72)
- 2023(10803)
- 2022(9304)
- 2021(8291)
- 2020(7326)
- 2019(16435)
- 2018(15899)
- 2017(30298)
- 2016(17185)
- 2015(19124)
- 2014(19127)
- 2013(19022)
- 2012(17840)
- 2011(16132)
- 2010(16230)
- 2009(15182)
- 2008(15423)
- 2007(14047)
- 2006(12084)
- 2005(10567)
- 学科
- 济(69798)
- 经济(69717)
- 管理(46836)
- 业(46101)
- 企(36568)
- 企业(36568)
- 方法(35610)
- 数学(31717)
- 数学方法(31398)
- 农(19655)
- 财(18604)
- 学(18069)
- 中国(16800)
- 贸(14759)
- 贸易(14755)
- 业经(14463)
- 易(14340)
- 农业(13194)
- 地方(12516)
- 制(12431)
- 务(11546)
- 财务(11530)
- 财务管理(11501)
- 企业财务(10913)
- 银(10526)
- 环境(10519)
- 银行(10446)
- 技术(10329)
- 和(10187)
- 理论(10051)
- 机构
- 大学(261541)
- 学院(257864)
- 济(101897)
- 经济(99890)
- 管理(94206)
- 研究(91981)
- 理学(82729)
- 理学院(81659)
- 管理学(79970)
- 管理学院(79508)
- 中国(65875)
- 科学(63028)
- 农(60699)
- 京(55162)
- 所(50424)
- 农业(49129)
- 业大(48943)
- 研究所(46863)
- 财(45002)
- 中心(41706)
- 江(39043)
- 财经(37038)
- 经(33727)
- 北京(33635)
- 范(33322)
- 师范(32780)
- 农业大学(32670)
- 经济学(32128)
- 院(31934)
- 州(30133)
- 基金
- 项目(181089)
- 科学(140000)
- 基金(131899)
- 家(120536)
- 研究(119823)
- 国家(119575)
- 科学基金(99123)
- 社会(75841)
- 社会科(71849)
- 社会科学(71819)
- 省(71365)
- 基金项目(70489)
- 自然(68198)
- 自然科(66674)
- 自然科学(66643)
- 自然科学基金(65497)
- 划(61542)
- 教育(55570)
- 资助(53981)
- 编号(45729)
- 重点(41984)
- 部(39871)
- 发(38388)
- 计划(37781)
- 创(37445)
- 成果(36526)
- 科研(36232)
- 创新(35212)
- 科技(33702)
- 业(32904)
- 期刊
- 济(103411)
- 经济(103411)
- 研究(67120)
- 学报(57414)
- 农(54063)
- 科学(46898)
- 中国(44648)
- 大学(40730)
- 学学(39087)
- 农业(36701)
- 财(34580)
- 管理(30489)
- 教育(21815)
- 业(19921)
- 融(19912)
- 金融(19912)
- 技术(19214)
- 财经(18262)
- 经济研究(17414)
- 业经(16894)
- 业大(16439)
- 版(15999)
- 经(15651)
- 问题(14414)
- 农业大学(13962)
- 科技(12994)
- 技术经济(12966)
- 统计(12272)
- 商业(11979)
- 贸(11928)
共检索到361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正进 陈温福 张文忠 马殿荣 徐海
【目的】揭示结实期冠层垂直反射率与群体和株型性状关系。【方法】以辽宁省56个水稻品种(品系)为试材进行田间试验。【结果】冠层垂直反射率存在显著而稳定的品种间差异,与颈穗弯曲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比叶重和叶宽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颈穗弯曲度是影响冠层垂直反射率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揭示了直立穗型水稻品种产量潜力高的生理基础。
关键词:
水稻 冠层垂直反射率 直立穗型 光能利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潘庆梅 张劲松 张俊佩 孟平 汪贵斌 杨洪国 王鑫梅 原文文 周宇
[目的]探究不同品种核桃(Juglans regia L.)叶片含水量与叶片高光谱反射特征的相关性,分析品种间差异,为核桃叶片水分的准确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以5个不同品种的核桃叶片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脱水过程中叶片水分含量及其同步反射光谱响应曲线,分析并对比了不同品种核桃叶片含水量与光谱反射率的相关关系,探讨了核桃叶片水分敏感波段的品种间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核桃叶片的构成物质与叶片结构相似,在叶绿素和水分含量上存在差异;(2)核桃叶片含水量与叶片反射率的相关关系不受水分表征量的影响,在621■703、1 244■2 500 nm范围内各品种核桃叶片含水量与反射率均呈显著相关关系(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柏军华 李少昆 王克如 张小均 肖春华 隋学艳
【目的】研究棉花冠层光谱对不同叶面积指数(LAI)的响应,建立棉花LAI光谱反演模型。【方法】利用2003~2004年采集的棉花光谱与LAI的246组数据,分析LAI与冠层反射率光谱和反射率一阶微分光谱间的定量关系。【结果】当LAI大于2.5后不同LAI棉花群体光谱反射率在可见光波段趋于饱和;LAI与可见光波段和短波红外波段(水分吸收带除外)光谱反射率呈显著负相关,与近红外波段高光谱反射率呈显著正相关;LAI与棉花反射率一阶微分光谱主要在蓝边(523~531nm)、黄边(570~576nm)、红边(700~755nm)形成3个相关系数高台区,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红边区的相关性最高。棉花红边位置...
关键词:
棉花冠层 叶面积指数 反射率光谱 反演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军 陈温福
依据推导的水稻上三叶截获垂直入射光的模型,并结合叶面光强与光合速率的经验公式对上三叶光合作用理论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穗的直立或弯曲是决定垂直入射光在群体内分布及其对应的上三叶总光合作用的关键性状。直立穗型水稻沈农265株形好,具有较高的光合作用理论值,如果将辽粳294的叶型与沈农265的穗型相结合,有可能通过密植提高上三叶光合作用量,达到增产的目的。
关键词:
水稻 株形 穗型 数学模型 光合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青春 田永超 姚霞 朱艳 曹卫星
【目的】利用实时冠层反射光谱监测水稻(Oryza sativa)植株氮素营养状况并推荐氮肥追用量,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水稻生产。【方法】基于不同基施氮量处理,利用水稻拔节期的差值植被指数(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DVI)实时估测植株氮积累量,进而根据构建的追氮调控模型精确估算穗肥用量,最后研究基于反射光谱的水稻追氮调控效应。【结果】不同基施氮量处理下的水稻植株在穗肥施用期的氮素积累状况差异较大,基于追肥调控模型,高施基氮量处理的追氮量较对照调低(高氮低调),中施基氮量处理的追氮量较对照微高(中氮微调),而低施基氮量处理的追氮量较对照显著调高(低氮高调)。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薛利红 曹卫星 罗卫红 姜东 孟亚利 朱艳
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下多时相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特征及其与叶片含氮量等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 ,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与叶片氮积累量 (单位土地面积上叶片的氮素总量 )显著相关 ,尤其是近红外与绿光波段的比值(R810 /R560 )与叶片氮积累量 (LNA)呈显著线性关系 ,不受氮肥水平和生育时期的影响 ,回归方程为LNA =0 .85 9R810 /R560 - 1.15 96。利用不同粳稻品种、播期、密度、水分和氮肥处理的数据对方程进行了较充分的检验 ,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符合度较高 ,估算精度为 91.2 2 %,估计的RMSE为 1.0 9,平均相对误差为 0 .0 2 6。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中华 赵曙东
本文运用我国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了工业行业垂直专业化程度指标,并对影响我国工业行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程度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比较优势及比较优势差异度是影响我国工业行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的重要基础因素;随着关税等贸易壁垒的进一步降低,我国工业行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关税等贸易壁垒的降低使外向度高的行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程度较外向度低的行业更加深入;相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言,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在资本相对密集的行业中的规模经济强化程度更为显著。最后,本文指出了积极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给我国工业发展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
国际垂直专业化 中国工业 影响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丰龙 徐康宁
本文采用2002~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计算了各地区出口贸易的垂直专业比重,并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垂直专业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出口贸易的垂直专业化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尤为突出。工业基础、人力资本、对外开放度、服务业水平对垂直专业化水平的影响显著为正,工资水平和自然资源变量系数均显著为负,这些因素也是造成中国出口贸易垂直专业化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出口贸易 地区差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磊 谭晔 刘向东
[目的]本文旨在阐明褐飞虱迁入后不同时期种群的密度、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和穗粒质量三者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建立监测褐飞虱发展动态及危害损失的高光谱遥感方法提供指导。[方法]对笼罩内处于孕穗期的水稻,每桶水稻接入0、2、4、6、8、10和12对的褐飞虱雌、雄成虫,形成不同的危害程度。在接虫后5、11、20、26、36、41和48 d测定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和调查褐飞虱种群密度。水稻黄熟后,测定水稻的穗数、穗质量和千粒质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获得不同时期褐飞虱虫量、水稻光谱反射率和水稻穗质量、千粒质量间的关系。[结果]接虫后26 d,笼罩内褐飞虱种群数量达到高峰;接虫后36 d内的种群数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彭支伟 刘钧霆
垂直专业化分工是促进东亚区域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Hummels等(2001)的方法为基础,计算了1995年和2001年东亚十国(地区)的总体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和各经济体所有产业的垂直专业化指数,并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各经济体间要素禀赋的差异、行业规模程度和关税壁垒是影响垂直专业化分工在东亚发展的重要因素。东亚的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区域内部关税率的反应弹性高于对区域外部关税率的反应弹性,这是东亚地区在促进垂直专业化分工方面的区位优势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东亚 垂直专业化 生产分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云英 许锦彪 朱庆森
以不同水稻品种为材料,通过实验室手段测定各品种水培稻株甲烷传输速率,研究水稻品种间甲烷传输能力的差异及原因;通过控制甲烷排放路径,研究水稻植株状况对甲烷传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品种演进过程中,稻株甲烷传输速率逐渐增大(南京1号偏小除外),根氧化力与甲烷传输速率趋势一致。苗期甲烷有50%是经叶片传输的;剪根后甲烷传输速率随之改变,留根条数、根重与甲烷传输速率的变化均呈明显的线性正相关。植株茎蘖数对甲烷传输有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植株茎蘖越多,甲烷传输速率越大。这说明根氧化力是造成品种间甲烷传输速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植株生长健壮,叶片多,根系发达,茎蘖多,植株甲烷传输速率大。
关键词:
水稻 植株状况 品种 甲烷传输 差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艳华 应瑞瑶 刘湘辉
本文利用江苏省431个养鸡户的调查数据,运用MNL模型重点分析了养鸡户垂直协作的意愿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当农户面临多种垂直协作形式时,大多数农户的意愿选择是生产合同;户主风险态度、自治权、与贷款者关系、与鸡贩子关系、养殖规模、专门养鸡人数等对农户的选择意愿影响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利国
文章以江西省189户水稻种植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检验方法分析不同垂直协作方式下农户化肥施用的差异;采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不同垂直协作方式对农户化肥施用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销售合同、生产合同、合作社、垂直一体化等更加紧密的垂直协作方式下,水稻种植农户化肥施用量与市场交易方式下施用量存在显著差异;销售合同、生产合同、合作社、垂直一体化等更加紧密的垂直协作方式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稻种植农户化肥的施用量;水稻种植农户对环境的关注程度、有机肥施用情况、参与农业技术培训情况对其化肥施用行为有显著影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冰 李宏
以贸易理论为基础,以31个中国工业行业2003-2010年数据,建立面板计量模型验证该影响机制,并将TFP效应进行分解,分析了参与垂直专业化中行业差异造成不同影响效应的原因。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参与垂直专业化有利于工业行业总体TFP的提高,但资本密集度高、出口外向度高和市场集中度低的行业参与垂直专业化更有利于行业TFP的提升;行业差异的不同影响效应是通过对技术效率效应(EF)和技术进步效应(TE)的不同效果而影响TFP变化结果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薇 赵志忠 王军广 赵泽阳 吴雯
【目的】本文研究了不同耕作制度下稻田土壤有机碳在0~30 cm土层中垂直分布的季节变化特征。【方法】选择了海南省定安县4种不同耕作制度下的稻田(一熟制、二熟制、三熟制、撂荒地)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其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在不同季节0~30 cm土层中的垂直分布差异。【结果】研究区二熟制和三熟制稻田在不同季节各个土层中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的含量都高于一熟制和撂荒地。一熟制稻田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各个季节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在垂直方向上差异显著。旱季有利于表层易氧化有机碳的累积,雨季有机碳分解速率高,不利于有机碳固存。【结论】一年内不同季度稻田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存在差异,这与土壤自身的理化性质和耕作制度的选择存在一定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