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18)
- 2023(9114)
- 2022(8258)
- 2021(7905)
- 2020(6642)
- 2019(15463)
- 2018(15536)
- 2017(29928)
- 2016(16567)
- 2015(18702)
- 2014(18705)
- 2013(18599)
- 2012(16923)
- 2011(15217)
- 2010(15067)
- 2009(13499)
- 2008(12791)
- 2007(10876)
- 2006(9333)
- 2005(7863)
- 学科
- 济(61320)
- 经济(61254)
- 管理(45789)
- 业(43404)
- 企(36759)
- 企业(36759)
- 方法(30897)
- 数学(26737)
- 数学方法(26446)
- 农(15852)
- 学(15048)
- 财(14924)
- 中国(14875)
- 业经(13381)
- 地方(12510)
- 理论(10836)
- 农业(10587)
- 和(10582)
- 贸(10581)
- 贸易(10577)
- 易(10238)
- 技术(10117)
- 务(10025)
- 财务(9961)
- 财务管理(9947)
- 环境(9849)
- 制(9807)
- 企业财务(9426)
- 教育(8967)
- 划(8734)
- 机构
- 大学(232564)
- 学院(230065)
- 管理(93182)
- 济(84009)
- 经济(82045)
- 理学(81768)
- 理学院(80842)
- 管理学(79376)
- 管理学院(78976)
- 研究(77075)
- 中国(53646)
- 科学(51965)
- 京(49885)
- 农(42754)
- 业大(40239)
- 所(39873)
- 研究所(36959)
- 财(36602)
- 农业(34189)
- 中心(34156)
- 江(32341)
- 北京(31038)
- 财经(30278)
- 范(30039)
- 师范(29715)
- 院(27799)
- 经(27606)
- 州(26609)
- 技术(25555)
- 师范大学(24066)
- 基金
- 项目(167257)
- 科学(129204)
- 基金(119961)
- 研究(118251)
- 家(106322)
- 国家(105465)
- 科学基金(89225)
- 社会(71148)
- 社会科(67283)
- 社会科学(67261)
- 省(66565)
- 基金项目(64925)
- 自然(61033)
- 自然科(59580)
- 自然科学(59565)
- 自然科学基金(58481)
- 划(56339)
- 教育(53958)
- 资助(49650)
- 编号(48246)
- 成果(38704)
- 重点(37464)
- 部(35995)
- 发(35050)
- 创(34826)
- 课题(33124)
- 科研(32624)
- 创新(32454)
- 计划(32343)
- 大学(30713)
共检索到3189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军杰 郑剑 李兴星 南文斌 杨永清 张汉马 梁永书
为了明确水稻再生后期耐寒生理生化特性,以东乡野生稻、淮稻9号和籼稻9311等6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水稻再生苗后期,测定了5项耐寒性生理指标。结果显示:1野生稻表现为极度耐寒,其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糖和蛋白等4项指标均表现最高值,电导率表现最低值;2籼稻9311表现出极为冷敏感,其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值排名与野生稻正好相反;3热粳35、糯稻89-1、武运粳24和淮稻9号表现出不同程度耐寒性,其生理指标值界于野生稻与籼稻9311之间。研究表明,述生理生化指标可用来作为耐寒越冬水稻材料筛选的标准。同时,野生稻可作为耐寒越冬基因挖掘和培育耐寒越冬稻新品种的重要基因资源。
关键词:
水稻 抗寒性 再生后期 生理指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淑英 蒋文春 王术 秦阳
以12个粳稻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品种产量、生育后期生理性状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平均产量列前3位的沈农9418、沈稻2号、辽粳454各产量构成因素多数较高,其余正常,说明其产量构成因素间彼此协调。而任何一个产量构成因素明显偏低的品种,都影响其产量潜力的发挥。单位面积穗数与每穗成粒数的负相关极显著,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光合作用的有关参数相关性不显著,穗干重占总干物重的比例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要进一步提高单产,应该在保证适宜的穗干重占总干物重的比例前提下,增加干物质积累量。
关键词: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生理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明 刘旭升 逄洪波 王泽 赵宗耀 韩康顺 李彦利 贾玉敏
为筛选水稻芽期耐寒指标并建立可靠的水稻芽期耐寒性数学评价模型,采用49个水稻种质资源,测定发芽率(GR)、相对发芽率(RGR)、发芽势(GP)、相对发芽势(RGP)、发芽指数(GI)、种子萌发指数(PI)、平均发芽时间(MGT)、成苗率(SR)和萌发系数(GC)9个指标并进行主成分及隶属函数等分析,对水稻芽期耐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根据水稻芽期耐寒性综合评价值(D)可以将49个水稻品种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耐寒性极强品种(IRIS 313-11965、IRIS 313-8956和IRIS 313-11038,D为0.790~0.830)、耐寒性强品种(IRIS 313-11944等17个品种,D为0.609~0.745)、耐寒性中等品种(IRIS 313-11049等7个品种,D为0.503~0.576)、耐寒性弱品种(IRIS313-11986等13个品种,D为0.364~0.482)和耐寒性极弱品种(IRIS 313-10891等9个品种,D为0.187~0.282)。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水稻芽期耐寒性的最优回归方程:D=0.326+0.020GI+0.021SR-0.028MGT+0.025PI+0.012GR+0.137RGP,筛选出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发芽指数、种子萌发指数、平均发芽时间和成苗率6个与水稻芽期耐寒性显著相关的指标。低温胁迫条件下,可通过测定这6个指标对水稻品种的芽期耐寒性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及评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增凤 刘驰 张月雄 黄大辉
早春低温和连续阴雨是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加快水稻耐冷性状的改良、选育耐冷品种对促进水稻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早春连续阴雨的自然低温条件,对36份亲本材料及68个杂交组合的423份材料进行苗期耐冷性初步鉴定与评价。结果显示,亲本材料有10份1级强耐冷材料,其中3份是普通野生稻,4份是粳稻资源,2份是籼稻资源,1份是籼粳杂交后代。含普通野生稻血缘的杂交组合后代中,有33份1级强耐冷材料;含IRBB5组合衍生后代中,有15份1级强耐冷材料;BPHR96组合衍生后代有3份1级强耐冷材料。研究结果表明,稻种资源中具有较丰富耐冷性资源,利用强耐冷的普通野生稻资源和耐冷的籼粳稻品种...
关键词:
水稻 自然低温 苗期耐冷性 野生稻基因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玉春 林文雄 梁义元 陈芳育 梁康迳
分析探讨了新株型(NPT)水稻的源库特征和生育后期生理生化特性,并对引起该类型水稻结实率低、充实度差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PT水稻具有库大源足、净光合速率高、后期叶片保护酶活性高、膜质过氧化低、不早衰等特点,因而认为导致NPT水稻结实率低、充实度差的原因并不是库大源不足,而主要与其流不畅有关.
关键词:
新株型水稻 源 库 光合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志红 彭克勤 萧浪涛 胡家金 李合松
以室内苗期低钾介质中筛选出的10个水稻耐低钾变异后代和其对应的5个受体为材料,比较它们在正常钾和低钾两个水平下的钾素营养特性.结果表明,低钾条件下耐低钾后代的植株鲜重、相对干重均比其受体大,吸钾量和钾素利用率也比其受体高,其中最典型的材料为A-1和B-12,苗期吸K+强度高,分蘖期单株吸钾量多,钾素利用率高,与对照品种(明恢63)反应特性一致,表现出对低钾逆境的较强抗性.
关键词:
水稻 耐低钾变异后代 钾营养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严雨欣 龚俊义 彭廷燊 秦小健 南文斌 张汉马 梁永书
研究不同越冬栽培稻种质资源的耐寒生理生化特性,为越冬栽培稻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20份普通越冬栽培稻种质为试验材料,测定并分析了常温(25℃)和低温(4℃)胁迫4 d后幼苗的叶绿素、丙二醛和SOD活性等5个耐寒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正常生境下,20份普通越冬栽培稻种质幼苗期5个耐寒指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极显著差异。低温胁迫后,20份供试材料幼苗的5个耐寒指标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样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极显著差异;各供试材料幼苗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低温胁迫值较常温值均表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且它们的下降幅度不一致,分别为-36.46%~-90.31%,-70.54%~-94.03%。然而,丙二醛、脯氨酸和SOD活性3个耐寒指标低温胁迫值较常温值升降趋势不一致。其中,黄糯2号、晚粳糯M99037和常农粳3号丙二醛含量低温胁迫值较常温值显著降低,其余17份材料丙二醛含量值较常温值显著上升变化;铁粳稻4号、镇稻7号和津稻1187等8份材料脯氨酸含量低温胁迫值较常温值呈上升变化,其余12份材料较常温值呈下降变化。鄂晚稻15和津粳杂四幼苗SOD活性低温胁迫值较常温值略微下降、其余18份材料幼苗SOD活性值较常温值显著上升。正常生境下,各供试材料5个耐寒指标间仅检测到2对极显著相关性,低温胁迫后却检测到8对极显著相关,低温胁迫影响耐寒指标间相关性的数量、强度和方向。综合来看,无论在常温和低温胁迫后,20份普通越冬栽培稻幼苗5个耐寒指标因品种间遗传背景差异而表现出显著差异。
关键词:
越冬栽培稻 低温胁迫 生理生化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许明海 冯瑜 童宇艳 岳丹斐 张慧玉 郑春芳
[目的]探索两种不同耐寒红树植物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为红树林抗寒性研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方法]以秋茄、红榄李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25℃(昼)/20℃(夜)、24 h7℃(昼)/4℃(夜)、48 h7℃(昼)/4℃(夜)3个处理,分别比较分析了两种红树植物幼苗叶片的光合参数、荧光特征、抗氧化能力、叶绿体超微结构等生理过程对低温响应的差异。[结果]低温胁迫抑制红榄李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而对秋茄的影响却较小。在低温胁迫处理48 h后,红榄李幼苗叶片超氧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降低,而超氧阴离子(O_2·~-)、过氧化氢(H_2O_2)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同时气孔关闭,光合色素合成受阻,叶绿体超微结构受损,最终导致叶片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效率(φ_(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以及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等降低。相同低温胁迫下秋茄幼苗叶片P_n也受到抑制,但其P_n下降幅度约为红榄李的79%。[结论]秋茄耐寒能力较强于红榄李,这可能是因为秋茄在低温胁迫下不仅能够保持较高的气孔开张度、光合色素含量以及POD活性,维持较好的叶绿体超微结构,而且还会通过调控能量耗散减轻PSⅡ光抑制,降低低温胁迫带来的膜脂过氧化伤害,最终维持自身较强的光合能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丽红 李式军
研究了生菜再生苗形成及其耐高温生理.结果表明:与实生苗相比,在盛夏生长过程中,再生苗体内具有较高的保护酶系统活性,根尖组织中含有较高的吲哚乙酸(IAA)、异戊烯基腺嘌呤(iPA),较低的叶片温度、气孔阻力和较高的蒸腾强度。试验表明,残茬中贮存蛋白量与再生苗形成有关。残茬根系内源激素水平可能是诱发再生苗形成的又一重要因子.
关键词:
生菜 再生苗 酶 活性 激素 耐高温生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叶昌荣 熊建华 戴陆园 丹野久
将27份耐寒性标准比较品种种植在5种试验条件下调查其花药大小,结果揭示,水稻的花药大小与其耐寒性密切相关,可作为耐寒性评价的形态指标,尤以良好气候条件下生长的材料为佳。经冷温处理后,水稻花药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但品种间花药缩小率差异较大,耐寒性强的,花药缩小程度小,反之则大。根据花药长度或花药大小把水稻按耐寒性强、中、弱分类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兰 蔡东长
水稻苗期寒害是引起水稻产量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高州普通野生稻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能蕴含苗期强耐寒基因。本研究通过苗期耐寒性鉴定,初步鉴定出2个编号(GZW5、GZW18)的高州普通野生稻具有苗期强耐寒性。利用平均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的225对SSR标记,对耐寒的高州普通野生稻与对照水稻不耐寒品种三百粒之间进行多态性筛选,共筛出83对引物具有SSR标记的多态性,多态率为36.9%。这些多态标记在第5,10,12号染色体上的标记数较少,分别只有4,3,4对,其他染色体的标记数较多且分布均匀。进一步通过构建高州普通野生稻与水稻品种三百粒杂交的分离群体,并通过具有多态的SSR标记检测F2分离群体...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高州 苗期 耐寒 SSR标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岩 刘明 王高鹏 李刚华* 刘正辉 唐设 丁承强 王绍华 丁艳锋*
[目的]探索营养生长期高温对水稻生育后期耐冷性的影响。[方法]以耐冷性品种宁粳1号、冷敏感品种扬稻6号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比较营养生长期高温处理对水稻在孕穗期、抽穗期低温胁迫下叶片抗氧化酶(SOD、POD)活性、膜脂过氧化程度(MDA含量)、细胞膜透性变化(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低温胁迫后的花粉活力、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营养生长期高温胁迫导致水稻地上部植株含氮量增加,含磷量有降低的趋势;水稻孕穗期和抽穗期低温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一定程度上抑制丙二醛积累;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相比于冷敏感品种扬稻6号,耐冷性品种宁粳1号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岩 刘明 王高鹏 李刚华 刘正辉 唐设 丁承强 王绍华 丁艳锋
[目的]探索营养生长期高温对水稻生育后期耐冷性的影响,为避免水稻低温冷害提供栽培指导。[方法]以耐冷性品种‘宁粳1号’和冷敏感品种‘扬稻6号’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比较营养生长期高温(日平均温度为32.4℃)处理对水稻在孕穗期、抽穗期低温胁迫下(孕穗期15℃恒温处理5 d;抽穗期17℃恒温处理7 d)叶片抗氧化酶(SOd、POd)活性、膜脂过氧化程度(MdA含量)、细胞膜透性变化(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低温胁迫后的花粉活力、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营养生长期高温胁迫导致水稻地上部植株含氮量增加,含磷量有降低的趋势;水稻孕穗期和抽穗期低温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
关键词:
水稻 高温 营养生长期 生育后期 耐冷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贺正 马均 李旭毅 张荣萍
利用抗旱性不同的15个水稻品种,在干旱棚内通过苗期水分胁迫,研究了可溶性糖、脯氨酸、氨基酸(AA)、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A)、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等物质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苗期水分胁迫下水稻体内可溶性糖、脯氨酸、AA、GSH、AsA、可溶性蛋白、MDA含量增加,SOD、POD和CAT活性增强。相关分析表明,可溶性蛋白、AA、GSH、AsA和MDA含量及SOD、POD和CAT活性的相对值与稻苗反复干旱存活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因此,水、旱条件下可溶性蛋白、AA、GSH、AsA和MD...
关键词:
水稻 水分胁迫 苗期 生理生化特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新桥 陈达刚 李丽君 刘传光 李巨昌 张旭 陈友订
2009年早、晚季用PGV–36人工气候箱对华南籼稻新品种"合美占"、"黄丝占"、"粤广丝苗"和三系法杂交稻组合"天优312"、"天优390"于幼穗分化5~6期、始穗期、开花期和灌浆初期进行了低温胁迫研究。结果显示:①幼穗分化5~6期、始穗期和开花期,低温胁迫会导致华南籼稻新品种(组合)植株高度降低,单穗产量及结实率下降。②幼穗分化5~6期低温胁迫会导致水稻穗长缩短,每穗总粒数减少,而其他3个时期的每穗总粒数不会受低温胁迫影响;幼穗分化5~6期低温胁迫会导致穗下第三节间长度极显著缩短,始穗期和开花期低温胁迫则导致穗下第二、第一节间长度缩短;始穗期和开花期低温胁迫会导致稻穗包颈或包颈加剧,幼穗分...
关键词:
华南籼稻新品种(组合) 生育时期 耐冷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