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82)
- 2023(9304)
- 2022(8307)
- 2021(7925)
- 2020(6618)
- 2019(15425)
- 2018(15520)
- 2017(30032)
- 2016(16456)
- 2015(18637)
- 2014(18637)
- 2013(18356)
- 2012(16591)
- 2011(14794)
- 2010(14574)
- 2009(13212)
- 2008(12625)
- 2007(10725)
- 2006(9198)
- 2005(7756)
- 学科
- 济(62732)
- 经济(62663)
- 管理(46741)
- 业(43802)
- 企(37191)
- 企业(37191)
- 方法(32433)
- 数学(28162)
- 数学方法(27670)
- 农(15985)
- 财(14960)
- 学(14929)
- 中国(14781)
- 业经(13640)
- 地方(12690)
- 理论(11290)
- 和(10867)
- 农业(10642)
- 贸(10520)
- 贸易(10515)
- 技术(10260)
- 易(10194)
- 环境(10064)
- 务(10023)
- 财务(9950)
- 财务管理(9932)
- 制(9721)
- 企业财务(9377)
- 教育(9020)
- 划(8946)
- 机构
- 大学(230790)
- 学院(228890)
- 管理(95134)
- 济(84057)
- 理学(83568)
- 理学院(82675)
- 经济(82044)
- 管理学(81037)
- 管理学院(80659)
- 研究(73725)
- 中国(52002)
- 京(49315)
- 科学(49148)
- 农(38455)
- 业大(37916)
- 所(37288)
- 财(36875)
- 研究所(34463)
- 中心(33115)
- 江(31678)
- 北京(30791)
- 农业(30709)
- 财经(30552)
- 范(29858)
- 师范(29593)
- 经(27776)
- 院(26769)
- 州(26283)
- 技术(25172)
- 师范大学(23966)
- 基金
- 项目(165734)
- 科学(129262)
- 基金(119559)
- 研究(118662)
- 家(104802)
- 国家(103957)
- 科学基金(89238)
- 社会(72040)
- 社会科(68227)
- 社会科学(68205)
- 省(65567)
- 基金项目(64148)
- 自然(60636)
- 自然科(59220)
- 自然科学(59210)
- 自然科学基金(58116)
- 划(55257)
- 教育(54394)
- 资助(50093)
- 编号(48992)
- 成果(38952)
- 重点(36550)
- 部(35735)
- 发(34403)
- 创(34263)
- 课题(33170)
- 科研(32059)
- 创新(31889)
- 计划(30944)
- 项目编号(30498)
共检索到315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伯伦 王术 黄元财 贾宝艳
采用“多元杂交,混系结合,株型理想,优化选择”方法,选出了9个水稻新品种。其中沈农8718、沈稻7号通过国家审定,沈稻4号、沈稻5号等通过辽宁省审定。新品种的产量超过对照品种。经检测,7个品种的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稻米一级或二级标准熏其余达到三级标准。新品种各性状组配合理,抗病性、耐寒性、耐寒性较好。研究结果证明采用的优化育种方法是可行的,可以实现理想稻育种目标。
关键词:
水稻 穗部性状 品质分析 育种方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立云 雷东阳 唐文帮 邓化冰 肖应辉 张桂莲
推广杂交水稻是增加粮食产量的最有效途径;杂交水稻育种是发展杂交水稻的技术核心;杂交水稻育种方法是决定其选育成效的关键。笔者近年在杂交水稻育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为了总结经验,便于交流,就杂交水稻育种所采用的方法进行回顾。探讨杂交水稻育种方向的确定方法和育种目标确定的原则,认为杂交水稻育种必须符合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必须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需求,必须符合企业盈利需求,必须符合未来发展需求;提出杂交水稻育种性状选择要做到"全优、中庸、和谐",即双亲遗传距离适当,绝大部分性状的选择只选中间类型的,且所选性状要求达到与人和谐、与环境和谐以及性状之间相互和谐;高度重视亲本优良性状选择和杂交种性状全优...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育种 性状选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代西梅 黄群策 贾宏汝 赵帅鹏
从水稻花粉粒、植株形态、种子形态和染色体计数等方面分别对不同倍性水稻植株的染色体倍性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表明,随着细胞染色体倍性的增加,植物细胞和器官体积一般趋于增大,水稻花粉粒大小与染色体数目和倍性存在正相关性,可作为鉴定水稻倍性的参考指标;水稻植株形态和籽粒大小、芒的有无、着粒密度和结实率高低等性状与染色体倍性同样具有相关性,亦可作为鉴定水稻倍性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
水稻 染色体 倍性鉴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仁崔
国际水稻研究所的超级稻育种福建农业大学杨仁崔主要产稻国的工业化进程在蚕食着这一地区的稻田。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的育种家十分清楚,要回应世界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挑战,根本出路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水稻单产的提高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品种高产潜力的提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沆 陈光辉
对水稻根系的研究方法、外界因素对根系的影响、水稻根构型与产量的关系、水稻根系育种研究存在的问题、水稻根系育种实践的展望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今后深入研究水稻根系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代海霞 张敏 伍智华 龚国淑
根据水稻不同生长期的特征,在水稻箭叶与倒二叶叶舌齐平时套袋处理。用正交试验对影响人工接种稻曲病发病率的条件进行优化以获得最佳接种时期、接种病原菌体和接种方法。试验表明,在水稻破口前4 d注射接种菌丝-分生孢子的混合菌体为最佳组合方法,此时病粒率最高,达13.75%;始穗期和齐穗期发病率均为0。为稻曲病的侵染时期、侵染路径研究提供应用基础。
关键词:
稻曲病菌 接种 接种体 正交设计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庆勤
远缘杂交是小麦兼抗育种的主要方法,利用新的远缘种质资源又是兼抗育种成败的关键,在亲本选配时必须注意野生抗源和丰产亲本在性状上的互补性。杂种分离世代尽量扩大群体,F2或F3第一次选择入选全部抗病单株,继代时尽量扩大抗病类型群体。第二次选择目标为抗病性兼综合丰产性,继代选择目标也为抗病性兼丰产性,直到入选类型遗传性稳定。抗病育种占选种圃的发病条件是兼抗育种的又一关键。
关键词:
兼抗育种 远缘杂交 潜在基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俊儒 李邦发 庞启华 李全 李泽仪 余敖
复合杂交能丰富后代遗传基础,可能选出优点突出或突破性品种,但方向难测,规模及选择难度很大。利用优良基因结合体进行阶梯式杂交的方法(E·G·S·C育种法)可以把单交与各种复交有机融合在一起,能够极大地缩小育种规模,集中选择目标,减少选择难度,集中多个亲本优良性状,造出遗传基础相当丰富的基因型,从而使选育适应各种需要的突破性品种变得比较容易和有把握。应用模式3,经过8~15年已陆续育出具高蛋白高赖氨酸、白皮大粒、商品型高产优质及高产大穗抗倒广适等特性各异的4个系列品种。应用模式1与模式2将会有更好的效果,只是复杂程度更高。
关键词:
小麦,优良基固型,E·G·S·C育种方法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李阳 吴向华 戴丽
从菌种的保存时间、菌活力、对仪器的要求、操作的复杂程度、试验成本、染菌概率等多方面考虑,对几种光合细菌保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发现冷冻干燥法保存光合细菌最好,但成本较高。从综合考虑,固体、半固体法最适合不同条件的实验室进行光合细菌菌种保存。
关键词:
光合细菌 冷冻干燥保种 固体保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志伟 陈粟 李维明
稻瘿蚊是亚州稻区主要害虫之一 ,采用抗虫品种进行防治是最理想的办法 ,而抗稻瘿蚊品种的收集和鉴定、抗虫机制的研究、抗性的遗传分析和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等方面研究对抗稻瘿蚊品种的选育和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上述几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述 ,并指出了抗稻瘿蚊遗传育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盛文涛 柴学文 饶友生
本研究综合了国内外抗虫研究相关文献,主要介绍了野生稻在抗褐飞虱、白背飞虱与灰飞虱抗虫基因的遗传定位与克隆,以及在常规育种、单个抗虫基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多个抗性基因聚合育种上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野生稻优异抗虫基因在水稻遗传育种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
关键词:
野生稻 抗虫基因 遗传育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存龙 杨芬 罗龙 罗天刚 刘娜 卢光辉
结合云南香型软米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实践,综述云南香型软米水稻植物学形态、品质特点、分布范围以及在水稻育种中利用研究的现状。在香型软米杂交稻育种中如何利用云南香型软米水稻资源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要成功育成品质优异而产量高的杂交稻,应积极开展云南香型软米杂种优势利用,充分挖掘云南香型软米水稻资源;软米和香味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配组双亲必须具有香味和软米性状,控制香味性状的基因必须等位;云南香型软米类型多样,以其创建杂交稻亲本时,须弄清其遗传背景,选择遗传简单,并且等位的单隐性香味基因控制的香型软米水稻资源作香味基因供体。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阳生 李达模 朱英国
水稻超高产育种是杂种优势的有效利用、目标性状的选择和评价过程。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落后于实践 ,这种局面长期制约了水稻更大范围内有效利用杂种优势。本文简要地分析水稻超高产育种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评述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
关键词:
水稻 超高产育种 杂种优势 分子生物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雨生 吉明 冯昕
海水稻研究目前已取得重大科研突破,其中以袁隆平和陈日胜为代表,为海水稻育种推广做出了重大贡献。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分别以二者所在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和武汉海稻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展开独立研究,探究海水稻育种和推广机制。由此识别出一种"地方政府+育种机构+农业企业"多方协同的产业化推广机制:政府、育种机构和农业企业协同合作,通过优化育种、技术创新和整合多方资源等方式,开展海水稻研发和海水稻推广工作,推动海水稻实现产业化发展。本文对丰富扎根理论研究、推进海水稻育种推广机制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