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31)
2023(7654)
2022(6662)
2021(6011)
2020(5457)
2019(12576)
2018(12304)
2017(23787)
2016(13432)
2015(15398)
2014(15522)
2013(15571)
2012(14916)
2011(13645)
2010(13612)
2009(12984)
2008(13020)
2007(12040)
2006(10390)
2005(9330)
作者
(44030)
(37047)
(37009)
(35347)
(23584)
(18039)
(16767)
(14677)
(14075)
(13276)
(12760)
(12333)
(12011)
(11961)
(11870)
(11761)
(11734)
(11086)
(10903)
(10825)
(9585)
(9297)
(9054)
(8631)
(8518)
(8413)
(8280)
(8126)
(7710)
(7616)
学科
(57626)
经济(57564)
管理(35243)
(34951)
方法(29502)
(27161)
企业(27161)
数学(26401)
数学方法(26158)
(16073)
(14978)
中国(14202)
(13871)
(11655)
贸易(11654)
(11309)
业经(10777)
地方(10753)
农业(10545)
(10385)
(8937)
财务(8922)
财务管理(8893)
(8674)
银行(8624)
(8510)
金融(8507)
企业财务(8419)
(8416)
(8213)
机构
大学(204739)
学院(202258)
(82741)
经济(80971)
研究(74511)
管理(72838)
理学(62786)
理学院(62008)
管理学(60734)
管理学院(60386)
中国(54273)
科学(49552)
(47807)
(44136)
(41352)
农业(38877)
研究所(38028)
业大(37239)
(36927)
中心(34039)
(31643)
财经(29660)
北京(27562)
(26960)
经济学(26209)
(25894)
(25586)
师范(25196)
农业大学(24906)
(24596)
基金
项目(136661)
科学(104620)
基金(98079)
研究(92249)
(89386)
国家(88670)
科学基金(72615)
社会(56664)
(54062)
社会科(53643)
社会科学(53621)
基金项目(51656)
自然(49491)
自然科(48337)
自然科学(48315)
自然科学基金(47489)
(46797)
教育(42756)
资助(41718)
编号(36370)
重点(31931)
(30532)
(29818)
成果(29691)
计划(28561)
(27856)
科研(27462)
创新(26215)
课题(25950)
科技(25525)
期刊
(86901)
经济(86901)
研究(56243)
(42806)
学报(42575)
中国(38694)
科学(34768)
大学(30033)
农业(29289)
(28885)
学学(28565)
管理(24497)
教育(18544)
(17345)
金融(17345)
(16428)
技术(16144)
财经(14865)
经济研究(14661)
业经(13736)
(12813)
问题(12073)
业大(11687)
(11545)
统计(10513)
技术经济(10390)
(10170)
农业大学(10085)
理论(9447)
科技(9186)
共检索到296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明  谢放鸣  陈立云  刘永柱  
采用同一套常规水稻品种作为父本,分别与两套不同的不育系进行测交,得到两套测交组合(Set1和Set2)。其中,Set1连续进行两季(雨季和旱季)种植试验,研究亲本材料的单株产量和抽穗期的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效应.2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它们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的共同控制.运用Griffing模型Ⅰ对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变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雨季时,Set2母本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父本,特殊配合力的相对效应大于亲本一般配合力的相对效应;而在雨季和旱季时,Set1表现相反,抽穗期的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大于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表明杂交后代抽穗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春元  范淑秀  刘进  朱琳  杨绮文  刘丹  马殿荣  王嘉宇  
穗部性状与水稻品种的丰产潜力密切相关,而抽穗期是决定水稻品种能否在一个地区种植的决定因素,了解穗部性状和抽穗期的遗传基础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对水稻高产育种具有重要意义。以粳稻笹锦和籼稻北陆129杂交、回交衍生的回交重组自交系(BILs)群体为试验材料,对抽穗期和穗部相关性状进行QTL分析。结果表明,抽穗期和穗粒数在亲本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且抽穗期与结实率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检测到8个控制抽穗期的QTL,其中qHD3、qHD7和qHD8在2年中都被检测到,贡献率介于7.03%27.48%之间,具有较强的延长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洛淼  孙健  赵宏伟  王敬国  刘化龙  邹德堂  
【目的】水稻抽穗期、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粒重跟产量密切相关,且受低温影响较大。在冷水胁迫下检测控制水稻抽穗期、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粒重的QTL,为水稻孕穗期耐冷遗传机制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粳稻优质品种东农422和耐冷品种空育131为亲本构建的190个重组自交系解析表型变异,构建了覆盖12条染色体,155个SSR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连续3年在水稻孕穗期进行冷水灌溉处理,考察始穗期、齐穗期、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粒重5个性状,利用SPSS18.0和GGEbiPLoT进行表型分析,利用QTLnETwoRk2.0,采用逐步联合分析法定位和性状相关的QTL,用超几何函数评价QTL间的相...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成  姜树坤  刘梦红  徐正进  陈温福  
利用沈农265/丽江新团黑谷的F2群体对抽穗期进行定位分析表明,该群体共定位到7个控制抽穗期的QTLs,分别位于第2,3,6和7染色体上。单个QTL对性状表型贡献率在9.7%~23%之间。与其他研究结果比较表明,多数控制抽穗期的QTLs在不同的材料、不同遗传背景下重演性较好。同时,发现一个新的QTL位点,这些为北方粳稻育种的生育期选择提供基础性数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耘  况浩池  杨乾华  刘国民  刘明  
采用世代平均数分析的多元回归法,对HR195抽穗期的优势表现及基因效应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HR195对杂交一代抽穗期的作用及其遗传机理。结果表明,HR195抽穗期表现为迟熟不完全显性,并受到离散早熟基因的影响。在同早熟亲本杂交时,其杂交一代抽穗期以加性效应占优势,同时受到较大的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作用,使F1略偏向晚熟亲本。而同迟熟亲本杂交,F1代抽穗期以显性效应占绝对优势,同时受到一定的加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的影响,使F1代表现超早熟现象。利用HR195与早、迟熟不育系组配,其F1代将早熟性和丰产性较好地结合了起来,对建立高产高效农业有重要价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卢丙越  马孟莉  江玲  李春燕  苏一兰  刘艳红  
以南粳35和N22杂交得到的F2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对控制水稻抽穗期的QTL进行定位。利用Win QTLcart2.5软件共检测到7个控制水稻抽穗期的QTLs;分别位于第2、3、5、6、10和12染色体上,其中在第3染色体上检测到2个QTLs,每个QTL能够解释4.33%~18.12%的表型变异,其中q Hd-3-1对抽穗期表型贡献率最大。利用QTLNetwork2.0在第3和第5染色体上检测到有1对上位性QTLs,对表型的贡献率只有2.17%。进一步利用N22/南粳35//南粳35高代回交群体对q Hd-3-1功能进行验证,结果证明在南粳35背景下q Hd-3-1能明显缩短...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雷东阳  陈立云  
利用所构建的Lemont×特青重组自交系(RIL),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和复合区间作图法,对不同季节获得的水稻抽穗期QTL进行定位及上位性和环境互作效应分析.检测到3个控制抽穗期的QTL,分别位于第3、7和11号染色体上,共解释18.86%的遗传变异,单个QTL的表型贡献率为2.95%~10.56%,其中qHD7-1与环境存在显著互作,贡献率为2.18%;另检测到9对具有上位性效应的互作位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子帅  韦敏益  周旭珍  刘立龙  薛艳霞  李旭  覃宝祥  李容柏  
从普通野生稻/9311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中筛选获得一个含有早抽穗QTL的代换系CSSL13。光温反应特性分析表明:CSSL13早抽穗的特性对光温表现不敏感。利用CSSL13和9311所衍生的BC5F2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发现该群体中单株抽穗期呈明显的双峰分布,早抽穗和迟抽穗单株分离比符合3∶1的分离比,表明该早抽穗特性受一对显性主效基因控制。进一步利用BC5F2群体中76株极早抽穗的单株和52株极晚抽穗的单株将该Q HD8.3定位在8号染色体分子标记M07和M13之间,物理距离约为1.6 MB。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晓晔  朱丹  喻辉辉  龚亮  徐才国  张启发  
在海南岛冬季短日照条件下,分2次种植珍汕97和明恢63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利用超高密度SNP遗传连锁图检测抽穗期QTL,将结果与武汉夏季长日照条件下7组抽穗期QTL定位结果进行比较,探究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QTL的差异。两地结果的主要差别在于:武汉长日照条件下抽穗期的主效QTL定位在第7染色体着丝粒附近,但该QTL在海南短日照条件下无显著效应;在海南条件下检测到第6染色体物理位置9.12~9.65 Mb处一个效应很大的QTL,在武汉条件下效应不显著。本研究结果进一步完善了该群体抽穗期的遗传研究,增进了对水稻长短日照条件下抽穗期遗传基础的理解。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盈盈  乔保建  洪德林  
以98个家系组成的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BIL)及其亲本为遗传材料,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方法(CIM)在两个环境下研究了水稻抽穗期4个异交性状对外源GA3处理的敏感性及其QTLs定位。结果表明:两个环境下BIL群体4个异交性状GA3处理值较对照显著增加。最上节间长度反应指数在两个生长环境中共检测到3个QTLs,分别位于第1、3、11染色体上,对GA3敏感的等位基因分别来自Kasalath、Kasalath、Nipponbare,解释表型变异的7.70%~13.77%。柱头外露率反应指数共检测到2个QTLs,分别位于第2和第7染色体上,对GA3...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文俊  王令强  何予卿  
利用一个共同亲本构建的2个重组自交系群体对控制水稻株高和抽穗期进行基因定位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个群体共定位到11个控制抽穗期的数量性状位点(QTLs)和11个株高QTLs。控制抽穗期的主效QTL在珍汕97/南洋占群体内位于第7染色体RM500-RM445标记之间;在珍汕97/德陇208群体内定位于第7染色体RMRG4499-RM445标记之间。而控制株高的主效QTL在2个群体中分别定位于第1染色体RM472-RM104之间和第7染色体MRG4499-RM445之间。比较定位结果发现,抽穗期主效QTL在2个群体内都被定位于第7染色体中部位置并且有共同标记RM445,很有可能是同一个基因。说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文怡  白涛  何东  陈杏  梁万慧  易镇邪  刘红梅  
以热钝感品种创两优丰占、中间型品种Y两优1号和热敏感品种农香32为试验材料,于抽穗期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高温处理(最高温度39.0℃、相对湿度75%~80%、光照度5.0×105lx),通过测定高温处理与对照处理(大田栽培)花粉、花药的性状与光合特性及外观品质等,分析抽穗期高温胁迫对水稻花粉、花药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高温胁迫下创两优丰占、Y两优1号、农香32花药长分别增加了7.93%、10.96%、 106.56%,花药宽增加了30.99%、 56.79%、 106.54%,花药体积分别增加了84.62%、 167.92%、764.00%;花粉直径分别增加了5.83、3.50、2.60μm;可育花粉率分别下降19.97%、23.12%、29.19%,柱头着粉数分别减少了10、8、9个,柱头花粉萌发率分别下降39.09%、39.83%、41.47%;3个品种整精米长分别降低4.59%、5.66%、13.12%,宽分别降低2.01%、3.18%、10.42%,长宽比分别降低了2.44%、2.55%、3.33%,结实率分别下降了23.39%、24.59%、49.49%,千粒质量分别下降了8.92%、16.86%、17.79%;3个水稻品种在高温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分别下降了7.87%、8.24%、17.98%,ΦPSII分别下降了19.05%、20.00%、24.14%,qL分别下降了30.00%、33.33%、40.00%,YNO平均上升了5.33%、7.46%、11.27%,表明其有效光能利用率、光反应中心活性和热耗散调节能力下降,胁迫解除后,Fv/Fm、ΦPSII、qL缓慢升高,YNO缓慢降低。综上可知,高温胁迫下水稻花药和花粉膨大,花粉活力和柱头花粉萌发率降低,有效光能利用率降低;在高温胁迫下,热钝感品种较热敏感品种具有较好的花粉活性和散落特性以及光合特性,这可能是水稻耐高温的关键因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文怡  白涛  何东  陈杏  梁万慧  易镇邪  刘红梅  
以热钝感品种创两优丰占、中间型品种Y两优1号和热敏感品种农香32为试验材料,于抽穗期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高温处理(最高温度39.0℃、相对湿度75%~80%、光照度5.0×105lx),通过测定高温处理与对照处理(大田栽培)花粉、花药的性状与光合特性及外观品质等,分析抽穗期高温胁迫对水稻花粉、花药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高温胁迫下创两优丰占、Y两优1号、农香32花药长分别增加了7.93%、10.96%、 106.56%,花药宽增加了30.99%、 56.79%、 106.54%,花药体积分别增加了84.62%、 167.92%、764.00%;花粉直径分别增加了5.83、3.50、2.60μm;可育花粉率分别下降19.97%、23.12%、29.19%,柱头着粉数分别减少了10、8、9个,柱头花粉萌发率分别下降39.09%、39.83%、41.47%;3个品种整精米长分别降低4.59%、5.66%、13.12%,宽分别降低2.01%、3.18%、10.42%,长宽比分别降低了2.44%、2.55%、3.33%,结实率分别下降了23.39%、24.59%、49.49%,千粒质量分别下降了8.92%、16.86%、17.79%;3个水稻品种在高温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分别下降了7.87%、8.24%、17.98%,ΦPSII分别下降了19.05%、20.00%、24.14%,qL分别下降了30.00%、33.33%、40.00%,YNO平均上升了5.33%、7.46%、11.27%,表明其有效光能利用率、光反应中心活性和热耗散调节能力下降,胁迫解除后,Fv/Fm、ΦPSII、qL缓慢升高,YNO缓慢降低。综上可知,高温胁迫下水稻花药和花粉膨大,花粉活力和柱头花粉萌发率降低,有效光能利用率降低;在高温胁迫下,热钝感品种较热敏感品种具有较好的花粉活性和散落特性以及光合特性,这可能是水稻耐高温的关键因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天华  王昌华  徐正进  张燕之  王嘉宇  唐亮  
以4个粳型不育系和4个优良恢复系为亲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配置16个杂交组合,对其主要产量及其相关性状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实率、穴穗数、穗粒数、着粒密度、单株粒重、二次枝梗数等性状一般配合力(GCA)基因型方差不育系大于恢复系,表明杂种产量性状多数受母本的影响较大。结实率、穴穗数、穗粒数、着粒密度、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粒数等性状主要受亲本一般配合力的影响,而千粒重、一次枝梗千粒重等性状受特殊配合力(SCA)影响较大。亲本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是相互独立的。不育系60A、73A、105A,恢复系C198、C52综合性状较好,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何风华  席章营  曾瑞珍  Akshay Talukdar  张桂权  
抽穗期是水稻品种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对抽穗期QTL进行定位并研究其遗传效应在水稻育种中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利用以6个水稻品种为供体的52个单片段代换系为试验材料,通过t测验比较单片段代换系与受体亲本华粳籼74之间抽穗期的差异,对代换片段上的抽穗期QTL进行了鉴定。以P≤0.001为阈值共鉴定出20个抽穗期QTL,这些QTL分布于水稻的10条染色体。QTL加性效应值为–5.9~1.1,加性效应百分率为–7.4%~1.4%。有8个QTL被定位在小于10.0cM的区段内。利用1个单片段代换系与华粳籼74杂交发展的F2群体对qHD-3-1进行了定位。在作图群体中,早抽穗和迟抽穗植株数符合3:1的分离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