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27)
- 2023(13901)
- 2022(11672)
- 2021(10859)
- 2020(9118)
- 2019(20938)
- 2018(20836)
- 2017(40121)
- 2016(22053)
- 2015(24252)
- 2014(24426)
- 2013(23953)
- 2012(21673)
- 2011(19421)
- 2010(19178)
- 2009(17436)
- 2008(16927)
- 2007(14802)
- 2006(12799)
- 2005(11447)
- 学科
- 济(84718)
- 经济(84623)
- 管理(59200)
- 业(57876)
- 企(47560)
- 企业(47560)
- 方法(37706)
- 数学(32260)
- 数学方法(31846)
- 农(23600)
- 中国(23335)
- 学(21107)
- 财(20396)
- 业经(19587)
- 地方(16971)
- 农业(15941)
- 制(14967)
- 理论(14827)
- 贸(14360)
- 贸易(14352)
- 易(13923)
- 技术(13465)
- 和(13344)
- 务(13192)
- 财务(13120)
- 财务管理(13097)
- 银(12676)
- 银行(12626)
- 企业财务(12494)
- 融(12405)
- 机构
- 大学(307961)
- 学院(303817)
- 管理(117996)
- 济(115506)
- 经济(112928)
- 研究(106831)
- 理学(102673)
- 理学院(101482)
- 管理学(99457)
- 管理学院(98919)
- 中国(75935)
- 科学(69575)
- 京(66423)
- 农(56279)
- 所(55201)
- 财(52313)
- 研究所(50815)
- 业大(50235)
- 中心(46879)
- 农业(44671)
- 江(44403)
- 财经(42356)
- 北京(41525)
- 范(40976)
- 师范(40521)
- 院(38943)
- 经(38669)
- 州(36044)
- 经济学(34206)
- 技术(33266)
- 基金
- 项目(215432)
- 科学(167883)
- 基金(155811)
- 研究(153251)
- 家(138423)
- 国家(137310)
- 科学基金(116176)
- 社会(94755)
- 社会科(89706)
- 社会科学(89681)
- 省(84368)
- 基金项目(82857)
- 自然(77511)
- 自然科(75764)
- 自然科学(75742)
- 自然科学基金(74360)
- 划(71686)
- 教育(69947)
- 资助(63784)
- 编号(61539)
- 成果(50250)
- 重点(48619)
- 部(46653)
- 发(45537)
- 创(44516)
- 课题(42811)
- 科研(41753)
- 创新(41546)
- 计划(40493)
- 大学(39468)
- 期刊
- 济(124038)
- 经济(124038)
- 研究(88374)
- 中国(57619)
- 学报(56764)
- 农(52056)
- 科学(49703)
- 管理(43125)
- 大学(42001)
- 学学(39449)
- 财(38642)
- 农业(36681)
- 教育(35558)
- 技术(25203)
- 融(24044)
- 金融(24044)
- 财经(20139)
- 业经(20100)
- 经济研究(20045)
- 业(19315)
- 图书(17236)
- 经(17110)
- 问题(16382)
- 业大(15694)
- 版(15647)
- 科技(15574)
- 理论(14518)
- 技术经济(13879)
- 现代(13680)
- 实践(13442)
共检索到439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立云 康春林 戴魁根 李国泰
用32个籼、粳、爪哇型水稻品种配制了-67个亚种间杂交组合,对这些组合及其亲本所进行的脱粒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亚种间杂种一代脱粒性没有差异,但同一种类型中不同组合之间的差异却较大;亚种间杂种一代脱粒性的测量值与中亲值呈显著相关,而与亲本没有显著相关;经检验9对亚种间正反交组合的脱粒性其差异没达显著水准。本文还分析了几个常用亲本的脱粒性,并对脱粒性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讨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米甲明 欧阳亦聃
水稻是我国杂种优势利用最成功的作物,对世界粮食增产贡献巨大。亚洲栽培稻包含籼稻和粳稻2个亚种,籼粳亚种间的远缘杂种优势尤为突出,可作为提高水稻单产的重要途径。但是籼粳亚种间的杂种育性普遍较低,是利用远缘杂种优势的最大限制因素。本文剖析了水稻籼粳杂种不育的遗传基础,揭示了系列杂种不育位点的分子机制;在此基础上解析了广亲和基因的产生机制,这一类基因资源可作为亚种间杂交稻育种的"桥梁",用于提高籼粳杂交稻的育性。这些理论成果促进了籼粳杂种结实率遗传改良的高效化和精准化。两系法、三系法与"籼不粳恢"、"粳不籼恢"相结合的配组模式,成为强优势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大规模生产的重要途径。培育集绿色、营养、健康性状于一体的高产优质籼粳杂交稻是未来水稻育种的重要方向之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彩虹 粟学俊 覃惜阴
以汕型野败不育系汕A为母本,15个籼粳中间型恢复系为父本配制的三系亚种组合进行优势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三系亚种间杂种优势主要表现在穗粒数上,穗数和结实率与对照相当,而千粒重呈显著负优势;杂种产量与穗粒数、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呈极显著正偏相关,而这4个性状之间又呈极显著负偏相关。中间型父本的籼粳性与其杂种各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不显著。选育株型理想、千粒重稍大、穗粒结构合理的中间型恢复系是获得更强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关键。
关键词:
杂交水稻,亚种间杂种,杂种优势,性状相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光辉 官春云 陈立云
选用 4个光温敏核不育系和 8个广亲和品种 ,采用 p× q不完全双列杂交法进行配合力研究 .结果表明 ,32个两系籼粳亚种间杂种 F1 的籽粒充实度间差异显著 ;其父、母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都达到了显著差异 ;亚种间杂种 F1 籽粒充实度的表现中 ,父、母本的一般配合力作用大于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作用 ,一般配合力方差占总基因型方差的 78.2 0 % ,特殊配合力方差占 2 1 .80 % .在双亲的一般配合力作用中 ,父本即粳型广亲和品种的作用 (基因型方差为 4.86 )大于母本即籼型光温敏核不育两用系的作用 (基因型方差为 2 .34 )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的籽粒充实...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亚种间 籽粒充实度 配合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亚文 申时全 林兴华 徐福荣
以云南稻种资源昆明小白谷与大理早籼配制的杂种F2 、F3、F4 、F5和F6等为材料 ,分别在高原粳稻区、籼粳交错区和冬季籼稻区进行强耐冷性籼粳亚种间杂种后代孕穗期的耐冷性研究。结果表明 :(1)昆明小白谷×大理早籼F3、F4 分离群体在不同稻作区每穗实粒数、总粒数与结实率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尤其是昆明点高达 0 .5 86 ~ 0 .776 。 (2 )遗传研究表明 ,可能有 1~ 2对基因影响着籼粳杂种结实率 ,其中有 1对主效基因控制着耐冷基因的表达。利用该群体已选育出了稳定的耐冷性籼粳重组近交系。 (3)不同稻作区不同世代育性分布规律的总趋势是一致的 ,即随着世代的增加耐冷主...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庄宝华
综述了近 1 0 a来我国亚种间特别是两系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生理生态特性 (主要包括干物质生产、分配和运转 ,库源关系 ,结实特性等内在生理及其对环境条件的反应 )的研究进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荣改
众所周知,籼粳交F_1表现极明显的优势,但结实率低.广亲和基因的发现.使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成为可能.袁隆平据此提出了利用广亲和基因培育亚种间杂交稻超高产育种的见解.我们研究了用广亲和品种配制的杂种F_1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关系,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重要性及各性状的优势表现.旨在为广亲和品种用于配制亚种间杂交稻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材料和方法广亲和品种为培矮64(籼), CPSLO17(爪哇型),CPSLO(爪哇型),02428(粳).不育系有台中65A,秋光A,黎明A,农虎26A,京越A,黄金A,中作59A,537A,72-75A,垦六人,六南早A,珍籼97A(籼),V20A(籼),29南1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建昌 朱庆森 王志琴 郎有忠 张祖建
以典型的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组合为材料,研究了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不良的一些生理生化机理。结果表明:灌浆初期籽粒的生理活性(ATP酶活性、精胺、亚精胺和玉米素含量),强势粒高于弱势粒、籽粒充实度好的组合高于籽粒充实度差的组合;促进籽粒的生理活性(抽穗期喷施精胺或6-BA,籽粒充实度提高;降低籽粒的生理活性(破口期施用MGBG或Na2S),结果则相反。说明灌浆期特别是灌浆初期籽粒库的生理活性低是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不良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度,生理机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萧浪涛 王若仲 丁君辉 严钦泉
为探明内源激素与亚种间杂交稻籽粒灌浆的关系 ,以不同籽粒充实度的亚种间杂交稻为材料 ,研究了其籽粒灌浆特征参数以及发育过程中 IAA,GA3,Z和 ABA4种主要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 :籽粒充实度低的亚种间杂交稻“两段灌浆”表现明显 ,经相关统计分析表明 ,孕穗期至开花期 IAA和 Z含量与起始灌浆势 (R0 )、平均灌浆速率 (Fmean)和籽粒充实率 (GFP)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开花期至花后 15 d这一期间 IAA ,Z和 ABA含量与 R0 ,Fmean和 GFP呈显著正相关 .在孕穗期至花后 10 d期间 ,IAA与 Z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灌浆期 IAA与GA...
关键词:
内源激素 亚种间杂交稻 灌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喜新 严钦泉 匡逢春 齐绍武
以亚杂1号(株1S/广粳1号)等6个组合和汕优63(对照)共7个组合为材料,对各组合库、源、流的主要特征性状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两系亚种间组合亚杂1号、亚杂2号库、源、流的主要特征良好,产量最高;2)两系亚种间组合具有较大的光合叶面积和较长的光合功能期;3)各组合单茎重与大、小维管数相关显著,与维管总面积、韧皮部总面积相关极显著;单茎鞘重与大维管数、维管总面积相关显著,与韧皮部总面积相关极显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荣改 孟令启 冯瑞光 宁文书
以 5个粳型不育系和 5个广亲和品种为亲本 ,按 p×q交配模式配制 2 5个亚种间杂交稻组合 ,进行了子粒充实度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子粒充实度差具有全穗性 ,充实度以穗的上位、中位和下位依次递减 ;子粒充实度的变异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 ,其广义遗传力在 0 82以上 ,以加性效应为主 ;子粒充实度与其他性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通径分析表明 ,饱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和受精粒数对子粒充实度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水稻 亚种间杂交稻 子粒充实度 遗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才国
用扫描电镜对水稻的当代花粉在柱头上附着及萌发状态的观察发现:花粉的附着量呈现出亚种间<品种间<籼/粳广亲和及粳/籼广亲和间的趋势。籼粳亚种间的杂交组合,在花粉管伸长的前端出现膨大、弯曲、盘绕等多种异常现象,而品种间及籼粳与带有广亲和基因品种间的杂交组合,花粉管的生长较为正常。花粉内容物在授粉后3h之内几乎没有释放,4h开始大量地释放,5h左右基本释放完毕。
关键词:
花粉 柱头 附着和萌发 杂交 扫描电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玉龙 邓应德 周飞捷 邓晓娟 肖层林
以籼粳亚种间杂交稻新组合"培矮64S/R292"、"Y58S/R292"为材料,并以籼籼交超级杂交稻"丰源优299"为对照,研究了干物质积累和分配规律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个供试组合生育前期干物质积累量与稻谷产量相关性不显著,齐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与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及产量显著正相关,干物质的积累量与同期叶面积指数显著相关。"培矮64S/R292"、"Y58S/R292"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速率显著大于"丰源优299",茎杆物质输出速率低于"丰源优299"。因此,亚种间杂交组合在保证后期干物质积累量的前提下,提高干物质的转化率,改善"流"的畅通程度,是进一步提高亚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董德坤 师恺 曹家树
【目的】探讨芸薹属作物杂种是否具有光合作用优势及其机理。【方法】利用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技术系统地研究了‘矮脚黄’白菜和‘白蔓菁’芜菁及其正反交杂种的叶片光合作用的特性,并对卡尔文循环中的关键酶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uBisCO)进行了相对定量研究。【结果】在整个试验期间,杂种F1的净光合速率(Pn)显著高于双亲,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杂种气孔导度(Gs)也高于亲本,但其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限制值(l)与亲本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杂种总叶绿素含量介于双亲之间,仅表现出微弱的中亲优势。杂种PSII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II)及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显著高于亲本,其变化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何平 疏冕 蔡晓丹 傅雪琳
为了探索栽培稻与药用野生稻种间杂种体内异源基因组重组引起的DNA甲基化变异规律,及其生物学效应,利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对辽粳944、药用野生稻及其杂种F_1不同发育时期的叶片和小穗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的遗传变异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粳944、药用野生稻及其杂种F_1的叶片和小穗DNA的甲基化水平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即随着生长发育的进行,DNA甲基化水平呈下降趋势,各组织的全甲基化率均显著高于半甲基化率(P=0.000);杂种在分蘖期、减数分裂期及开花期叶片DNA平均总甲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