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21)
- 2023(12980)
- 2022(11752)
- 2021(11118)
- 2020(9620)
- 2019(22545)
- 2018(22764)
- 2017(44418)
- 2016(24703)
- 2015(28383)
- 2014(28860)
- 2013(28679)
- 2012(26757)
- 2011(24033)
- 2010(24143)
- 2009(22499)
- 2008(22445)
- 2007(20095)
- 2006(17235)
- 2005(15075)
- 学科
- 济(100309)
- 经济(100197)
- 管理(69596)
- 业(66536)
- 企(55177)
- 企业(55177)
- 方法(51615)
- 数学(45092)
- 数学方法(44461)
- 农(26614)
- 财(24894)
- 学(23928)
- 中国(23882)
- 业经(20309)
- 地方(19790)
- 贸(18471)
- 贸易(18464)
- 易(17895)
- 农业(17487)
- 制(17073)
- 理论(16946)
- 务(16199)
- 和(16145)
- 财务(16120)
- 财务管理(16076)
- 企业财务(15153)
- 环境(14736)
- 技术(14593)
- 银(14019)
- 银行(13961)
- 机构
- 大学(362080)
- 学院(358889)
- 管理(141259)
- 济(137004)
- 经济(133729)
- 理学(122704)
- 理学院(121307)
- 管理学(118866)
- 研究(118458)
- 管理学院(118249)
- 中国(86629)
- 科学(78254)
- 京(77820)
- 农(65205)
- 所(62096)
- 财(61533)
- 业大(59185)
- 研究所(56913)
- 中心(54194)
- 江(52850)
- 农业(52088)
- 财经(49945)
- 北京(48926)
- 范(47559)
- 师范(47083)
- 经(45102)
- 州(42918)
- 院(42153)
- 经济学(40225)
- 技术(39119)
- 基金
- 项目(244459)
- 科学(189018)
- 基金(174916)
- 研究(173999)
- 家(153443)
- 国家(152191)
- 科学基金(128801)
- 社会(105448)
- 社会科(99705)
- 社会科学(99673)
- 省(96730)
- 基金项目(93609)
- 自然(86610)
- 自然科(84552)
- 自然科学(84525)
- 自然科学基金(82973)
- 划(81534)
- 教育(80521)
- 资助(73898)
- 编号(72132)
- 成果(58780)
- 重点(54583)
- 部(53467)
- 发(51265)
- 创(49587)
- 课题(49384)
- 科研(47528)
- 创新(46314)
- 计划(45912)
- 大学(45291)
- 期刊
- 济(147437)
- 经济(147437)
- 研究(100381)
- 中国(64371)
- 学报(63607)
- 农(59056)
- 科学(55606)
- 管理(48774)
- 财(46942)
- 大学(46642)
- 学学(43921)
- 农业(41333)
- 教育(38873)
- 技术(31578)
- 融(26787)
- 金融(26787)
- 业经(24266)
- 财经(23638)
- 经济研究(22700)
- 业(21282)
- 图书(20326)
- 经(20003)
- 问题(19678)
- 技术经济(18592)
- 版(18395)
- 理论(17885)
- 科技(17293)
- 统计(17120)
- 业大(16743)
- 实践(16573)
共检索到512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卫星 龚道新 杨仁斌 邹雅竹 高海英 郭正元
为评价青枯灵的环境安全性及指导科学合理使用青枯灵,建立了青枯灵在水稻中的残留量分析方法.水稻土壤、稻壳、稻草、糙米、植株中青枯灵残留量采用甲醇∶水混合液提取,采用三氯甲烷萃取(稻田水直接用三氯甲烷萃取),萃取液浓缩后过弗罗里硅土柱净化,淋出液经浓缩后再用甲醇定容,HPLC检测.当添加0.05~5.0mg/kg时,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79.23%~103.19%,变异系数为1.51%~9.33%.方法最小检出量为1.82×10─10g,稻田水、土壤、糙米、稻壳、稻草、植株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分别为0.001mg/L,0.005,0.01,0.03,0.03,0.03mg/kg.
关键词:
青枯灵 液相色谱 残留 水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鸣华 毛国平 杨春龙 邢月华 蒋木庚
苯菌灵提取物经酸性水解定量地转化为多菌灵,中和后用乙酸乙酯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测定。苯菌灵在葡萄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100.69%,检测极限为0.01mg/kg。在南京和西安两地的试验结果显示,苯菌灵在葡萄上的半衰期为9.6和18.1d,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70和1.19 mg/kg,喷药2次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为1.78和2.66 mg/kg。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宙明 林永 黄琼辉 邹华娇 曾强 刘新
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了推荐剂量下30%莎稗磷乳油在福建稻田系统中的残留动态及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莎稗磷在稻田水、土壤、稻叶以及稻茎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36、1.37、1.41和1.34 d;收获时在稻秆、稻米、稻壳、水中均未检测出莎稗磷,在稻田土壤中有痕量的莎稗磷被检出.
关键词:
莎稗磷 残留 半衰期 稻田系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云 刘新清 徐汉虹 黄炳球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苯噻草胺在水稻及稻田环境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苯噻草胺在植株、米糠、土壤、糙米和田水的添加回收率为80.40%~104.27%;苯噻胺在植株中的半衰期为2.37~2.59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01~2.19 d,在稻田水的半哀期为0.41 d;收获的水稻糙米中苯噻草胺最终残留量均低于最低检测限。
关键词:
苯噻草胺 水稻 残留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小军 程东美 徐汉虹 张志祥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35%丁.苄可湿性粉剂(WP)中丁草胺在2006年和2007年湖北省和广东省水稻植株的降解动态,以及其在稻株、稻米和米糠中的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丁草胺在水稻植株、稻米和米糠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6.12%~92.82%、85.10%~96.17%和83.64%~93.49%;丁草胺在水稻植株中的降解动态符合1级动力学指数模型,在湖北省和广东省水稻植株茎叶的半衰期分别为4.99~5.80 d、4.79~5.55 d;在水稻田以常规剂量2 571 g/hm2和高剂量3 857g/hm2施用35%丁.苄可湿性粉剂后,广东省和湖北省水稻植株中的残留量为0.173 8~0.223 ...
关键词:
丁草胺 水稻 降解 残留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存政 何丹军 骆爱兰 刘贤进 刘敏 季丽莉
建立了井岗霉素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紫外检测器UV,检测波长210nm,以甲醇与Na2HPO4缓冲液(pH=7,体积比为2∶98)为流动相,流速1.2mL·min-1,以甲醇/水(体积比为9∶1)为提取溶剂,以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并研究了井岗霉素在水稻叶片上的残留行为。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平均回收率为84.25%~102.25%,变异系数(CV)为1.64%~2.98%,最低检出限为0.92mg·kg-1,方法符合残留分析的要求。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或不添加表面活性剂9708的井岗霉素在稻叶中的半衰期(T1/2)分别为2.4和3.0d,最终残留量未检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韩梅
样品经乙腈提取,浓缩及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处理,用配有电子捕获检测器(ECD)的气相色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同时考察了与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测定的比较。对大白菜等7类常见蔬菜中的稻瘟灵进行不同水平的添加回收率测定,方法的回收率在80.51%~120.06%,相对标准偏差为2.62%~10.02%,在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1 mg/kg。适用于蔬菜中的稻瘟灵残留的日常检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思 赵明 任莉 孟志远 沙小玲 韩卉 顾浩天 陈小军
本研究以苹果中残留噻菌灵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家庭在苹果食用前的清洗习惯,选择6种不同清洗方式(清水冲洗、清水浸泡后再冲洗、食用盐溶液浸泡后再冲洗、食用醋溶液浸泡后再冲洗、食用碱溶液浸泡后再冲洗和果蔬清洗剂溶液浸泡后再冲洗)清洗苹果。研究表明,食用醋溶液浸泡后再冲洗对苹果残留噻菌灵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19.88%~88.88%,加工因子为0.1112~0.8012。在苹果加工方式中,食用醋溶液浸泡后再冲洗、去皮对苹果残留噻菌灵去除率为91.61%~98.77%,加工因子为0.0123~0.0839。食用醋溶液浸泡后再冲洗、去皮、榨汁对苹果残留噻菌灵的去除率为95.31%~99.19%,加工因...
关键词:
苹果 噻菌灵 清洗方法 去除率 加工因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鸿琳 王跃龙 陈九星 王国平 廖晓兰
为进一步开发应用新型非酯肟醚类拟除虫菊酯杀虫剂 HNPC- A990 8,建立了 HNPC- A990 8在白菜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 .该方法最小检出量为 6 .5× 10 - 1 0 g,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 0 .0 16 2 m g/ kg.HNPC- A990 8的质量浓度在 0 .12 94~ 6 .4 70 mg/ L ,线性关系良好 .以 0 .0 6 4 7,0 .6 4 70 ,1.2 94 0 mg/ kg进行空白样品添加试验 ,白菜的平均回收率为 88.15 %~ 99.86 % ,变异系数为 0 .84 %~ 10 .15 % ;土壤的平均回收率为 83.4 5 %~ ...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维佳 高巍 陈如东 徐春祥 武中平 李洁莉 杨红
采用固相萃取、液液分配的提取净化方法 ,用配有石英毛细管柱及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 ,一次测定小青菜中 8种类型有机磷、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 (敌敌畏 ,α 六六六 ,β 六六六 ,γ 六六六 ,δ 六六六 ,五氯硝基苯 ,甲基对硫磷 ,三唑酮 ,op′ 滴滴滴 (op′ DDD) ,pp′ 滴滴滴 (pp′ DDD) ,op′ 滴滴涕 (op′ DDT) ,pp′ 滴滴涕 (pp′ DDT) ,氰戊菊酯 ,溴氰菊酯 )的残留量。结果表明 :8种类型农药在 4 0min内可得到很好的分离。检测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r≥0 992 0 ,回收率为 70 87%~ 85 85 % ,最低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明洋 龚道新 任竞 孙毓临
为了评价霜脲氰的环境安全性,指导含霜脲氰类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建立了霜脲氰在葡萄及其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葡萄和土壤样品分别用丙酮和乙酸乙酯提取,经弗罗里硅土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霜脲氰的最小检测量为3.0×10-10 g,在葡萄和土壤中的最低检出限为1.5×10-3和3.0×10-3 mg/kg.当添加水平为0.05~1.0 mg/kg时,霜脲氰在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3.32%~104.22%,变异系数为5.34%~6.11%;在葡萄样品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0.85%~98.84%,变异系数为3.30%~7.69%.
关键词:
霜脲氰 葡萄 土壤 残留分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芙蓉 张家俊 吴萍 张静静 韦利娜 杨红
建立了噻嗪酮-烯啶虫胺在水稻植株、稻米、稻壳、稻田水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稻田水采用硅胶柱分离、净化和富集,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检测噻嗪酮和烯啶虫胺。稻田土、稻米和稻谷壳均采用氯仿/丙酮(体积比为2∶1)超声提取,稻米和稻谷壳样品提取后浓缩,定容后直接定量分析,而土壤样品经硅胶柱净化后定量分析。以石油醚/丙酮(体积比为95∶5)和氯仿/丙酮(体积比为3∶1,)为提取剂,分别提取水稻植株中噻嗪酮-烯啶虫胺的残留量,硅胶柱净化。稻田土、水稻植株、稻米和稻谷壳样品中噻嗪酮和烯啶虫胺残留量提取净化后均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稻田水直接上样于硅胶柱吸附,用石油醚和甲醇洗脱并分别收集、浓缩后定容,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平 麦铭 尤玉珍 程运斌
稻思达(Oxadiargyl),化学名称为5-特丁基-3-[2,4-二氯-5-(炔丙氧基)苯基]-1,3,4-恶二唑-2-(3H)-酮。这是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研究开发的新型恶二唑酮类芽期选择性除草剂。其杀草活性极高,在杂草芽前或芽后早期施用,对水稻田...
关键词:
稻思达 降解 残留 稻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振坤 岳朝阳 张新平
采用同位素14C示踪技术,研究初冬喷施多菌灵等防治云杉雪霉病和雪枯病,在雪盖条件下,药剂在云杉幼苗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绝大部分药剂吸附在针叶表面,降解十分缓慢,150天时(相当融雪后期)残留量为喷药当天原始沉积量的48.4%,高出病原菌的平均抑制中量5.2μg/g;多菌灵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很小,全部剂量都集聚在0—10cm表土层中,在0—2cm土层中,占总量的72.5%,从而对田间试验筛选出的多菌灵,以及与其性能相近的甲基托布津、粉锈宁等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做出了准确的评价。
关键词:
~(14)C-多菌灵,残留,云杉,土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