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64)
2023(15404)
2022(13344)
2021(12590)
2020(10426)
2019(23793)
2018(23925)
2017(45614)
2016(25386)
2015(28572)
2014(28724)
2013(28270)
2012(26554)
2011(24070)
2010(24580)
2009(22436)
2008(21975)
2007(19630)
2006(17646)
2005(15989)
作者
(75002)
(62046)
(61647)
(58750)
(39992)
(29731)
(28119)
(24378)
(23814)
(22791)
(21215)
(21131)
(20135)
(19968)
(19637)
(19132)
(18445)
(18382)
(17937)
(17807)
(15728)
(15539)
(15168)
(14244)
(14062)
(13998)
(13944)
(13817)
(12720)
(12471)
学科
(101477)
经济(101373)
管理(71573)
(69429)
(56454)
企业(56454)
方法(39414)
数学(33211)
数学方法(32760)
中国(31251)
(29935)
地方(26631)
(24468)
业经(23978)
(22037)
农业(20012)
(19446)
(18683)
贸易(18669)
(17982)
(17981)
银行(17930)
(17265)
理论(17202)
(17023)
(16862)
金融(16860)
(16677)
技术(16542)
环境(16263)
机构
学院(357242)
大学(356157)
(140291)
管理(138465)
经济(136877)
研究(128306)
理学(117930)
理学院(116533)
管理学(114557)
管理学院(113881)
中国(96021)
科学(79749)
(78482)
(66664)
(65609)
(63210)
研究所(60361)
中心(57454)
(55781)
业大(54227)
财经(50838)
北京(50397)
农业(49498)
(49475)
师范(49011)
(46457)
(45987)
(45202)
技术(40150)
(40049)
基金
项目(236427)
科学(183983)
研究(175186)
基金(167070)
(146070)
国家(144731)
科学基金(122490)
社会(106585)
社会科(100785)
社会科学(100760)
(94306)
基金项目(88065)
教育(80705)
自然(79450)
(79400)
自然科(77548)
自然科学(77530)
自然科学基金(76123)
编号(73367)
资助(69308)
成果(61379)
(54124)
重点(53225)
课题(52149)
(51472)
(48880)
创新(45458)
项目编号(44602)
科研(44467)
教育部(43416)
期刊
(164448)
经济(164448)
研究(110744)
中国(76537)
(59297)
学报(57201)
管理(53173)
科学(52220)
(48238)
教育(47540)
大学(42413)
农业(41488)
学学(39504)
(36089)
金融(36089)
技术(32063)
业经(28095)
经济研究(25148)
财经(23885)
(21876)
问题(20990)
图书(20899)
(20340)
科技(17520)
理论(17431)
技术经济(17027)
现代(16816)
(16266)
论坛(16266)
(16136)
共检索到552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雷东阳  林勇  陈立云  
简要回顾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研究经历的探索阶段、生产初试阶段和大面积生产应用的历程,分析了当前育种和应用中存在着种质创新不够、实用型两用核不育系缺乏、种子生产决策不科学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紧密结合创新不育系种质资源、加快优质多抗不育系育种步伐、科学决策种子生产基地与时段以确保两系杂交稻健康持续发展的策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邓晓建  李仁端  周开达  李平  黄国寿  
本文系统介绍了我所1990年以来开展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生态育种的基本思路,育种程序,技术关键与要点,以及取得的成效。技术关键是在强大的长日低温(约23℃)选择压力下选完全不育株,再在再生和/或短日条件下选可育株。育种成效主要是首次发现可达生产应用程度的核不育系再生复育特性,成功培育出蜀光612S和570S等有实用价值的核不育系。本文还提出了利用再生复育特性来培育育性表达完全或几乎不受浊、光环境因子影响的新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构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孟秋成  王权  刘建丰  李春庚  
选用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龙S以及配合力表现较好的Y58S和广占63S作母本,与农艺性状优良的4个恢复系配制12个杂交组合,研究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1)龙S的杂种一代单株产量显著超过对照威优46,比对照增产的主要原因是每穗粒数的增加,比Y58S杂种一代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千粒重较高,比广占63S杂种一代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单株穗数较多.2)龙S在单株产量、单株穗数、每穗粒数和生物产量上的一般配合力值高于Y58S和广占63S,杂种一代表现有效穗多、每穗粒数较多和产量较高.3)龙S杂种一代在单株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充实度、千粒重和生物产量上表现较大的特殊配合力方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文邦  陈立云  肖应辉  刘国华  邓化冰  
用安献零S作母本,培矮64S作父本杂交,通过自然气候条件和人工低温对育性的增压选择,经过5年10代的定向培育,于2002年育成具有不育起点温度低、理想株型、优质、广亲和、高异率、配合力强的两用核不育系C815S,2004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选配出C两优396、C两优87、C两优343、C两优755、C两优1102等一批超级杂交稻新组合通过湖南省审定或在国家和省区试中表现突出.该不育系的育成,是优质超级稻选育的重大突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宗洪  向关伦  葛必庆  陈文强  刘远坤  倪克鱼  安金钟  
通过对贵阳温光条件、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提出起点温度低的实用型两用核不育系在贵阳育性表达和转化的时间范围,证明了贵阳温光条件对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鉴选的作用和效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志  吴凡  唐益文  李乾安  赵德明  黄湘  
绵9S是绵阳市农科所杂交选育的新资源实用型两用核不育系。它具有不育起点温度低(23℃以下)、光敏温度范围较宽(27℃以下)、不育期长 (在四川绵阳为55天以上)、配组组合优势强等特点。经西南农业大学人工气候箱鉴定,23℃/14.5小时的低温日和28℃的高温短日处理,花粉败育度和套袋自交不育率均达100% ;在绵阳、峨嵋山的万年寺、宜宾、内江等地分期播种, 7月中下旬始穗基本处于无花粉型, 9月20日左右开始转可育; 在海南省陵水县短光照下, 9月下旬至次年3月均可育, 结实率60% 左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学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文帮  肖应辉  邓化冰  盛浩文  张桂莲  陈立云  
以C815S等5个不育系为母本,与7个优良父本配组,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对F1代9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两用核不育系龙S、7光S052、培矮64S和三系不育系Ⅱ-32A相比,C815S的一般配合力表现最好.C815S在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单株产量和经济系数5个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分别为6.656、6.342、7.236、16.669、6.705,在5个不育系中最大;结实率和千粒重一般配合力分别为0.329和2.353,排第2位;株高的一般配合力为-2.197,排名第4.C815S有效穗数和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方差较大.C815S在有效穗、着粒密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国生  杨书化  李泽炳  万经猛  梅明华  
采用红光—远红光逆转效应、光温控制及等位性测验等方法,探讨了N58s及其转育的光温敏核不育系W6154s,W7415s,33001s和31111s的光敏及温敏特性。结果表明,光敏色素参与了N58s,31111s和33001s育性诱导过程,红光间断长暗期诱导可条件下,其育度显著降低,远红光能部分逆转红光的诱导效应。W7415s育性受光敏色素的调节,W6154s育性基本不受光敏色素调控。W6154s育性在较高温度(>27.12℃)下表现不育,在较低温度下表现可育,诱导完全不育的临界温度在27.12℃以上。W7415s,33001s,31111s和N58s育性主要受光周期调控,温度也存在一定的互作互...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德明  林纲  李云武  杨从金  
两用核不育水稻5279S,具有明显的可育期和不育期,育性转换明显,不育性稳定,不育起点温度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1材料和方法1989年,在农垦58S/IR8F2代群体中选出150余份不育单株,经过4年6代的株系选择,于1992年,在宜宾夏季3次异常...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团  黄先群  李丽  彭慧元  
为建立有效的不育基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平台,以5个核不育两用系为研究材料,选用20条随机引物,利用RAPD混合集群分离分析法,对各两用系可育与不育基因池进行分子标记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油研10号筛选到2个与不育基因相关的标记:BA2084-600和S1354-1300;在萝×诸中筛选到1个与不育基因相关的标记:LC02-500。在827AB、T18筛选到集团间有差异的引物,未筛选到通过集团单株检测的与其育性基因相关的标记。通过RAPD混合BSA法可以筛选到与不育基因相关的特异DNA标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文邦  何强  肖应辉  邓化冰  陈立云  
以 C815S 等 6 个不育系与同一父本配组,用 C815S 为母本与不同的恢复系测交,分别用培两优 288,两优培九作对照,观察其 F1的产量、抗性、生育期、米质等性状优势,并对 C815S 所配组合几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6 个同父不同母本组合中 C815S/288 产量的对照优势为 15.31%;C815S 为母本所配组合中产量对照优势的最大值为 33.33%,两者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表明 C815S 配合力好;C815S所配组合产量平均的对照优势是 5.63%,表明 C815S 的一般配合力很好;C815S 所配组合单位面积上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与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雷开荣  
在籼型水稻渝83-1A-4/IR8F3中发现光(温)敏核不育新材料—CQPGMS,经连续定向选择,选育出101S、3001S、7646S三个核不育两用系。它们的不育临界起点温度低(<24℃),在重庆气候条件下有40天以上的稳定的全不育期,制种安全可靠。3001S、101S有较好的光敏性,9月初转为可育,在9月上、中旬不出现连续阴雨的条件下,三个不育系均易于繁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楼  沈向群  赵建锋  刘镜  郭丽华  
比较菜心细胞质和白菜细胞质对油青49菜心核雄性不育"两用系"的各转育世代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回交代数的增加,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逐渐接近轮回亲本油青49菜心。F1材料农艺性状与大白菜亲本相似,与菜心差异较大,Vc含量分别是油青49菜心的3倍和3.5倍,干物质含量是菜心干物质含量的59%;BC1材料多数农艺和品质性状与油青49菜心差异减小,只有少数性状与油青49菜心仍有较大的差异,Vc含量分别是油青49菜心的2.25倍和2.5倍。BC2材料多数农艺和品质性状与油青49菜心相近。各回交世代菜心细胞质材料叶面比白菜细胞质材料油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向茂成  黄群策  刘文海  谭长海  
以水稻新质源核雄性不育系CIS_(28-10)为研究材料,以V_(20)A、安农S和R_5作对照,进行了生育期、出叶速度、开花习性、育性表现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CIS_(28-10)与V_(20)A相比较,生育期长10天左右,主茎叶片数多2片,每穗颖花数平均多34朵,开花高峰期基本相同。自然条件下,CIS_(28-10各播种期的花粉不育度和不育株牢均达到100%;在长光低温的人控条件下,育性稳定性明显优于安农S。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