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02)
- 2023(2524)
- 2022(2257)
- 2021(2092)
- 2020(1860)
- 2019(3995)
- 2018(3923)
- 2017(6753)
- 2016(4311)
- 2015(4841)
- 2014(4497)
- 2013(4550)
- 2012(4363)
- 2011(4167)
- 2010(4063)
- 2009(3890)
- 2008(3822)
- 2007(3440)
- 2006(3138)
- 2005(2880)
- 学科
- 济(11381)
- 经济(11362)
- 学(7896)
- 管理(7041)
- 业(6788)
- 企(5077)
- 企业(5077)
- 方法(4751)
- 数学(3997)
- 数学方法(3926)
- 壤(3865)
- 土壤(3852)
- 农(3816)
- 中国(3334)
- 及其(2816)
- 财(2662)
- 害(2637)
- 虫(2515)
- 水产(2460)
- 制(2446)
- 农业(2372)
- 生物(2316)
- 业经(2220)
- 贸(2220)
- 贸易(2219)
- 虫害(2186)
- 易(2164)
- 稻(2145)
- 防(2107)
- 地方(2059)
- 机构
- 大学(64342)
- 学院(62726)
- 研究(32745)
- 农(31651)
- 科学(27263)
- 农业(26348)
- 所(21536)
- 业大(20912)
- 中国(20792)
- 研究所(20252)
- 济(17324)
- 农业大学(16846)
- 经济(16844)
- 京(15807)
- 室(15424)
- 业(15235)
- 省(15046)
- 实验(14615)
- 管理(14260)
- 实验室(14110)
- 重点(13431)
- 中心(13092)
- 科学院(12872)
- 理学(12121)
- 理学院(11792)
- 管理学(11211)
- 管理学院(11151)
- 江(11139)
- 院(11016)
- 技术(10845)
- 基金
- 项目(48170)
- 家(35715)
- 国家(35495)
- 科学(34027)
- 基金(33447)
- 科学基金(26015)
- 研究(22809)
- 自然(22077)
- 自然科(21551)
- 自然科学(21527)
- 自然科学基金(21158)
- 省(20623)
- 划(19112)
- 基金项目(17189)
- 科技(15643)
- 计划(15602)
- 资助(14503)
- 重点(12712)
- 农(12287)
- 专项(11851)
- 业(11184)
- 发(10922)
- 社会(10919)
- 科研(10593)
- 教育(10305)
- 社会科(10145)
- 社会科学(10140)
- 创(9992)
- 创新(9589)
- 农业(9581)
共检索到97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敬林 张立成 廖健程 丁鑫 程哲 罗东城
【目的】水稻—油菜轮作是防治土传病害的重要栽培管理措施。为了分离筛选出轮作土壤中对立枯丝核菌产生拮抗作用的细菌。【方法】通过对已确定出的病原真菌立枯丝核菌进行平板培养和拮抗试验。应用平板对峙法将水稻-油菜轮作土壤分离出的菌株接种至含立枯丝核菌的平板中培养筛分拮抗菌株,并对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进行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从长期水稻—油菜轮作实验田土壤中筛分出77株细菌,试验发现四株分离菌株具有明显拮抗立枯丝核菌的作用。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微生物生理生化鉴定方法对拮抗立枯丝核菌进行鉴定,鉴定结果发现两株拮抗菌株为弯曲芽胞杆菌(Bacillus flexus),另两株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结论】研究结果为揭示水稻-油菜轮作下土壤微生物防治土传病害机制及功能微生物菌株的拮抗效应与潜力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闫志浩 胡志华 王士超 槐圣昌 武红亮 王瑾瑜 邢婷婷 余喜初 李大明 卢昌艾
【目的】我国南方稻油轮作区土壤酸化趋势日趋严重,降低了作物产量。研究酸性土壤施用石灰对土壤养分及作物生长的影响,明确土壤速效养分、产量与作物养分吸收量对土壤pH的响应关系,为水田两熟区酸化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2018年在江西进贤县选择pH 4.5的水稻土,以熟石灰作为酸性土壤改良剂,开展田间定位试验。通过实验室模拟,计算出获得不同土壤pH情况下的熟石灰用量,试验设6个土壤pH梯度,分别为4.5、5.0、5.6、6.3、6.8、7.3,2015年匀地一年,为保证各处理土壤pH与匀地一年后实测pH基本一致,以一年为周期用熟石灰进行定量调整。【结果】(1)随着石灰用量和土壤pH的增加,土壤速效氮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显著增加,土壤速效钾、有效磷含量显著降低;(2)随着石灰用量和土壤pH的增加,作物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土壤pH 6.4时(相当于6 145 kg·hm~(-2)熟石灰用量)油菜产量达到最高,较土壤pH 4.5处理增加了202.2%;土壤pH 6.8时(相当于7 474 kg·hm~(-2)熟石灰用量),水稻产量达到最高,较土壤pH 4.5处理增加了61.2%。油菜、水稻产量降低50%时的酸害阈值分别为4.7、4.2;(3)土壤pH显著影响作物养分吸收量。随着熟石灰用量的增加,油菜氮磷钾吸收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016—2018年油菜氮磷钾吸收量与不施石灰处理相比,施石灰处理平均增幅分别为59.5%—181.4%、36.2%—188.8%、65.7%—198.9%;水稻氮磷钾吸收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pH 6.8左右水稻氮磷钾吸收量最大。2016—2018年水稻氮磷钾吸收量与不施石灰处理相比,施石灰处理平均增幅分别为11.1%—88.6%、13.5%—68.5%、9.7%—66.1%。【结论】施用熟石灰的情况下,随着土壤pH升高,土壤速效氮、交换性钙镁等含量增加,提高了产量,促进了作物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在本试验条件下,稻油轮作区酸性土壤(pH 4.5)施用熟石灰的最佳用量为6 500 kg·hm~(-2)左右,改良土壤的目标为pH 6.5左右,可获得我国南方稻油轮作区的作物稳定高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何杰 李冰 王昌全 李玉浩 杨帮凤 张敬昇 向毫 尹斌 李鸿浩
【目的】探究不同施氮处理对水稻油菜轮作区土壤氮素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不同处理在水稻油菜轮作间的差异及原因。【方法】2014—2015年在成都市典型水稻油菜轮作区进行连续两年小区定位试验,试验处理包括不施氮(CK)、单施尿素(UR)、40%控释氮肥+60%尿素(40%CRU)和单施控释氮肥(CRU)。研究不同处理对水稻油菜轮作条件下土壤无机氮、酶活性、作物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1)相较UR处理,40%CRU处理能显著提高水稻生育中后期土壤无机氮含量;油菜蕾薹期到成熟期,土壤无机氮含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昆昆 廖世鹏 任涛 李小坤 丛日环 鲁剑巍
【目的】探究长江流域水旱轮作制度下,化学磷肥和秸秆还田配施磷肥对作物生产力的贡献,以及对土壤磷有效性和磷素效率的影响,为农田土壤磷素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于2014—2018年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进行,选取定位试验中的3个处理,分别为:(1)不施磷(NK);(2)施磷(NPK);(3)施磷配合秸秆还田(NPK+S)。通过测定作物产量、磷含量及土壤有效磷,分析作物磷素利用效率,探讨土壤有效磷变化与磷累积盈亏的响应关系。【结果】与NK处理相比,NPK处理的油菜和水稻平均产量分别提高530.3%和35.9%,磷积累量分别提高495.3%和98.5%;与NPK处理相比,NPK+S处理的油菜和水稻平均产量分别提高19.1%和11.0%,磷积累量分别提高20.6%和11.7%;油菜产量和磷积累量对磷肥和秸秆的响应优于水稻。秸秆还田条件下,油菜和水稻的平均磷素农学效率分别提高6.8%和33.9%,油菜、水稻和周年的磷素累积利用率分别提高8.6%、17.0%和19.8%。秸秆还田对水稻磷素利用率和农学效率的影响更为显著。4年油菜水稻轮作后,不施磷处理土壤磷素累积亏缺110.2 kg P_2O_5·hm~(-2),有效磷浓为1.9 mg·kg-1;施磷处理土壤磷素累积盈余210.9 kg P_2O_5·hm~(-2),有效磷浓度(4.3 mg·kg-1)较不施磷处理提高126.3%;施磷配合秸秆还田处理土壤磷素累积盈余(222.1 kg P_2O_5·hm~(-2))较NPK处理增加5.3%,有效磷浓度(5.1 mg·kg-1)较NPK处理提高18.6%。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浓度,但土壤磷盈余量没有明显增加。连续秸秆还田和施用化学磷肥条件下,水稻土每盈余100 kg·hm~(-2)的磷,NPK和NPKS处理土壤有效磷分别提高1.8和2.0 mg·kg-1。秸秆还田促进了土壤磷素有效化。【结论】施磷显著增加了油菜、水稻的产量和磷积累量,提升了土壤磷盈余量和有效磷浓度;秸秆还田在施磷肥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油菜、水稻的产量和磷积累量,提高了作物特别是水稻对磷素的利用率和农学效率,同时能够在避免土壤磷素过量积累的情况下提高土壤有效磷浓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卜容燕 任涛 鲁剑巍 李小坤 丛日环 李云春 汪洋 鲁君明
【目的】采用田间裂区试验研究不同磷肥用量对水稻-油菜轮作体系中作物产量、磷素吸收量以及磷肥当季利用率和残留利用率的影响,评估水稻季不同磷肥用量对油菜的后效大小,探讨周年轮作内磷肥的分配,为水稻-油菜周年轮作体系下油菜季磷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稻-油菜周年轮作田间试验,前季水稻包含4个不同的磷肥水平,分别为P0(0 kg P2O5·hm-2)、P30(30 kg P2O5·hm-2)、P60(60 kg P2O5·hm-2)和P90(90 kg P2O5·hm-2),后季油菜在水稻季试验基础上采用裂区试验,每个小区裂区为施磷(60 kg P2O5·hm-2)和不施磷(0 kg P2O...
关键词:
水稻-油菜轮作 磷肥利用率 磷肥后效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廖晓兰 罗宽
:1 995年和 1 998年于油菜的初花期和盛花期对油菜花瓣和花药进行细菌分离 ,得到 1 0 8株细菌 .用培养皿法、室内植株法等方法 ,筛选出 6株对油菜菌核病菌有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 ,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 Bacillus spp.
关键词:
油菜 细菌 拮抗作用 生物防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皎 任大明 李秀娜 王丹梅
为筛选并鉴定水稻稻瘟病拮抗细菌,采用平板测定法筛选拮抗细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结果表明:从水稻叶片、稻田土壤中共分离得到168株细菌,其中26株对稻瘟病菌有拮抗作用,8株具有强拮抗作用的菌株有,8个代表性的菌株对水稻稻瘟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和水稻恶苗病菌均表现了强的拮抗作用。选择拮抗性能最强的一个菌株T61,鉴定结果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本试验所筛选的枯草芽孢杆菌对3种主要的水稻真菌病害有显著的抑制效果。
关键词:
稻瘟病 拮抗细菌 筛选 鉴定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瑞菊 赵奎华 刘长远 苗则彦 梁春浩 林凤
从土壤中分离并筛选到4个对甜瓜枯萎病菌具有稳定拮抗作用的细菌,经初步鉴定,Y1、Y2、X1、X11均为芽孢杆菌(Bacillussp.)。室内防治试验测定表明,它们对甜瓜枯萎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最好的Y1防治效果可达75.32%。
关键词:
甜瓜枯萎病 生物防治 拮抗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昱佳 李茜 张志想 李世访
【目的】从对根癌病具有获得抗性(SAR)的桃单株"西北13-1"的枝条内分离鉴定内生细菌,分析其种群组成并从中筛选拮抗根癌土壤杆菌的高效生防菌,为桃根癌病的生物防治探索新方向并提供新的生防菌资源。【方法】首先,将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接种到"西北13-1"的桃树枝条上,并以无菌水接种作为对照;然后,分别于接种前、接种后10 d和接种后60 d采集接种处理和对照处理的"西北13-1"枝条。表面消毒桃树枝条样品后采用涂布平板法分离内生细菌;并结合16S r DNA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卜容燕 任涛 鲁剑巍 李小坤 李云春 汪洋 鲁君明
【目的】从周年轮作的角度分析了氮肥施用对水稻-油菜轮作体系中作物产量、氮素吸收量、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及水稻季施用氮肥在油菜季的后效特点,比较和明确不同施肥处理下水稻-油菜轮作体系经济效益的差异。【方法】2010—2011年在湖北省洪湖市布置前茬水稻不同氮肥用量以及后茬油菜裂区施氮和不施氮两个副区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条件下水稻和油菜的产量、氮素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根据试验结果分析稻油轮作系统氮肥后效及经济效应。【结果】由于氮肥用量和分配的不同,作物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应表现出明显地差异,水稻季施氮165 kgN.hm-2产量最高,氮肥利用率最大;水稻季施用的氮肥具有明显的后效,显著增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爱华 匙坤 许永华 孙佳明 雷锋杰
【目的】探讨人参立枯丝核菌和菌核菌对人参总皂苷化学趋向性的响应。【方法】采用平板法测定人参立枯丝核菌和菌核菌在不同人参总皂苷质量浓度(200,20,2,0.2mg/L)、温度(10,15,20,25,30℃)和pH(5,6,7,8)下的化学趋向性响应,以及初生菌丝受此趋化影响下的生长状况。【结果】人参立枯丝核菌对25℃、pH=6、质量浓度为2mg/L的人参总皂苷表现出较强的正趋向性,而人参菌核菌则对15℃、pH=7、质量浓度为2mg/L的人参总皂苷表现出较强的正趋向性,趋化移动指数(CmI)分别为0.136和0.149。【结论】人参总皂苷作为趋化因子能够诱导人参立枯丝核菌和菌核菌产生化学趋向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疏秀林 安德荣 张勤福 马驰
从秦岭山区不同海拔、不同植被类型土壤中分离出750株放线菌,对其进行皿内琼脂平板、放线菌发酵液及拮抗菌单胞菌的拮抗性筛选。结果表明,S 5210 6号菌株对稻瘟病菌(Pyriculariagrisea)、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arum)、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sorokiniana)、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turcicumleonard)、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f.sp.cucumerium)、番茄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f.sp.lycopersici)、番茄早疫病菌(Altermariasolan...
关键词:
土壤放线菌 拮抗性筛选 分类鉴定 链霉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彭化贤 刘波微 何忠全 赵兰鸰
对水稻稻瘟病拮抗菌的筛选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 分离筛选得到的141 个细菌菌株在室内对稻瘟菌菌丝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 在室外有9 个细菌菌株对稻瘟病具有防治作用, 但是不同菌株之间防效存在着显著差异, 其中 A8, Ma32, A S12 和 B6 的防效较好, 它们的平均防病效果分别是8232% 、8261% 、6616% 和6261% 。其中一些菌株处理种子对秧苗具有促进生长作用。
关键词:
稻瘟病 拮抗菌 拮抗能力 防治效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咸洪泉 李雅华
为了明确木霉菌株Td31代谢产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利用液体深层发酵法发酵木霉菌株Td31,过滤除菌制备代谢产物,采用生长速率法、显微观察法和盆栽试验法,研究了木霉菌株Td31代谢产物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木霉菌株Td31的代谢产物可抑制立枯丝核菌菌丝的生长及菌核形成和萌发,其中以代谢产物稀释1倍处理的抑菌作用最强,菌丝生长抑菌率高达87.7%,并可完全抑制菌核的形成,菌核萌发抑制率为56.7%。随着木霉菌代谢产物浓度的降低其抑菌效果也随之下降,差异极显著。经木霉菌株Td31代谢产物处理的菌丝原生质浓缩、细胞质外溢、空胞化、细胞壁消解、菌丝解体。盆栽防病试验结果表明,木霉菌株...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潇玮 王创 王可 李欣艳 董雷 崔中利 曹慧
[目的]探究黏细菌Myxococcus sp. BS对烟稻轮作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组装过程的调控,为烟稻轮作模式下通过施用黏细菌进行生防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未处理(CK)、施用黏细菌菌剂(BS)和施用黏细菌+有机肥(BF)3个处理的烟稻轮作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烟稻轮作土壤真菌的群落多样性、组成、组装过程进行分析。[结果]黏细菌添加后,Chao1指数降低,且Shannon指数升高。BS和BF群落相似度较高,CK与BS、BF群落相似度较低。添加黏细菌后,在门水平上,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和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的相对丰度降低;在属水平上,绿核菌属(Ustilaginoidea)和枝孢霉属(Cladosporium)的相对丰度增加,链格孢属(Alternaria)、腐质霉属(Humicola)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的相对丰度逐渐降低。通过LEfSe分析可以得到不同处理间真菌丰度有显著差异的物种,即生物标记物种(biomarker),在CK中发生显著变化的真菌差异物种有7个,BS有5个,而BF有8个。3种土壤真菌群落组装过程均以随机性过程为主导,其中扩散限制贡献最大,且随机性过程贡献量在添加黏细菌后增加。[结论]向烟稻轮作土壤加入黏细菌后,改变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和组装过程,并且使导致烟草赤星病和水稻褐变病的植物病原菌链格孢属(Alternaria)的相对丰度明显降低;与单独施用菌剂相比,以黏细菌配施有机肥效果更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