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76)
2023(7446)
2022(6393)
2021(5934)
2020(4927)
2019(11360)
2018(11274)
2017(20660)
2016(11239)
2015(12637)
2014(12428)
2013(11879)
2012(11073)
2011(9833)
2010(9986)
2009(8847)
2008(8744)
2007(7959)
2006(7073)
2005(5857)
作者
(31765)
(26502)
(26209)
(24817)
(16718)
(12979)
(12103)
(10206)
(10158)
(9483)
(9168)
(8977)
(8537)
(8124)
(8085)
(8053)
(7811)
(7753)
(7467)
(7445)
(6494)
(6471)
(6318)
(6186)
(5989)
(5891)
(5851)
(5786)
(5379)
(5351)
学科
(40275)
经济(40232)
管理(31650)
(24857)
(19705)
企业(19705)
环境(15501)
地方(14345)
(14073)
方法(13528)
中国(11842)
数学(11189)
数学方法(10997)
(10342)
业经(9789)
农业(9463)
(9292)
(8967)
(8962)
(8503)
资源(7730)
(7705)
(7698)
银行(7697)
金融(7696)
生态(7669)
(7392)
(7048)
理论(6721)
(6462)
机构
学院(146702)
大学(145883)
管理(54945)
研究(53234)
(52745)
经济(51250)
理学(45995)
理学院(45365)
管理学(44521)
管理学院(44251)
中国(41083)
科学(35010)
(33249)
(26478)
中心(26085)
(25927)
(24648)
研究所(24219)
(24121)
业大(23418)
(22339)
师范(22176)
北京(20994)
(20664)
农业(19949)
(19350)
财经(18854)
师范大学(17961)
(17382)
技术(17232)
基金
项目(104462)
科学(80724)
研究(78050)
基金(72036)
(64645)
国家(63667)
科学基金(53188)
社会(47473)
社会科(44651)
社会科学(44631)
(42793)
基金项目(39077)
(35983)
教育(34465)
自然(34235)
自然科(33187)
自然科学(33176)
自然科学基金(32502)
编号(32409)
资助(27980)
成果(26086)
重点(24155)
(23820)
课题(23279)
(21652)
(21362)
创新(20001)
科研(19835)
计划(19205)
国家社会(19195)
期刊
(64240)
经济(64240)
研究(41327)
中国(35837)
学报(23804)
(23362)
科学(22192)
教育(19980)
(19327)
管理(18655)
大学(17944)
农业(16380)
学学(16354)
技术(13818)
(12938)
金融(12938)
资源(11643)
图书(11003)
业经(10852)
(9953)
问题(8230)
财经(8185)
经济研究(8165)
科技(8032)
书馆(7937)
图书馆(7937)
(7821)
(7515)
(7118)
论坛(7118)
共检索到229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桂媛  陈静  段中元  马树清  
水电工程的建设对区域环境会产生不可逆转的重大扰动,生态环境监测与预警作为大型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为工程区域环境问题分析与研究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修复至关重要。以向家坝水电站为例,分析水电工程建设对区域环境产生扰动的特点,结合产生扰动的各环境要素,构建工程施工区环境监测体系。收集、整理相关监测数据,采用环境因子综合评价法对监测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结合各种环境因子的现状以及变化过程、总结区域环境总体状况的变化规律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自2007年工程大规模动工以来,区域的生态脆弱度大幅度升高,2008年达到顶峰,自2009年起环境开始改善,保持优于2007、2008年的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真理  
简要介绍了世界银行对水电工程的环境政策,概述了埃及阿斯旺、巴西伊泰普、中国的二滩和三峡等四个世界著名水电站的长期环境监测计划和减少负面影响的对策。水电工程对周边环境会产生正面或负面影响,对大型水坝的负面影响作了集中的阐述。埃及的阿斯旺高坝建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人们对生态环境影响问题还没有引起重视。长期的生态环境监测结果表明,一些环境影响比如河床侵蚀等实际上被过分夸大,而另外一些,如对传统的制砖业带来的影响又被忽视;巴西的伊泰普水坝在兴建过程中注意了采取措施减少负面影响,如在库周地区植树造林,兴建生物屏障,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动物救护等;中国的二滩水电站由世界银行贷款兴建,并执行了世界银行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壮志  菊燕宁  
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一般工程规模大、工期长、投资费用高,作为水电工程总费用重要组成部分的设备费,占总投资的比重较大。因此,高度重视设备采购造价的控制已成为水电行业共识。但水电工程设备种类较多,技术性强,制造安装难度大,且大多属于非标准件,这使得设备的采购工作变得复杂,且可控性较差,给设备采购阶段造价控制带来很大困难。以向家坝工程升船机设备采购为例,介绍设备采购方式的选择、设备价格测算、设备合同价格确定等内容,并提出水电设备采购过程中造价控制措施及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相震  吴向培  王连军  李兆佳  王宁  
直岗拉卡水电站地处青藏高原,是黄河上游第4个梯级电站,工程所处区域属生态环境十分敏感和脆弱的青藏高原。论文在阐述直岗拉卡水电站工程影响区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度量了该区域生物多样性及电站运行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提出了相关对策。分析表明,直岗拉卡水电站工程在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旭  陈芳清  许文年  王建柱  夏振尧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是开发治理江河的骨干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常对项目区自然生态环境带来影响,施工中所产生的岩质边坡、土质边坡、弃土和弃渣等扰动可能导致项目区的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加剧。扰动区植被生态恢复关系到工程安全运行和其所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以向家坝水电工程为例,研究了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扰动区植被生态恢复的目标、原则及方法。按生产、生态和社会功能,向家坝水电工程扰动区可划分为工程核心区、服务区和过渡区等3个功能区来系统规划其生态恢复。结合各自的功能需求和干扰特征,各功能区可采取相应的生态恢复技术和配置适宜物种来构建植物群落,形成结构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水平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是落实国家水安全、水资源开发、区域协调发展等战略的重要载体,但往往存在发电、防洪、航运、灌溉等调水矛盾,以及地方政府之间和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影响其综合效益发挥。矛盾和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短板,即水权制度体系不完善,权威性不够,约束刚性不足等。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化解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治水、管水及调水矛盾,理顺各种利益关系,应遵循“补短板,强监管”的总基调,将思路转移至建设长效制度上来,从弱化矛盾、缓解矛盾、控制矛盾向消解矛盾和管理矛盾层面升级,重点在于构建适用于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特征的“分配-许可-转让”水权制度体系,以法制化为目标提高制度权威性和执行力,积极吸纳多方利益主体参与,开展库区管理体制创新与改革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贾永飞  施国庆  
生态足迹法是一种定量度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文章将生态足迹法的计算模型应用到水库移民安置区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以云南糯扎渡水电站S安置区为案例,进行计算分析,分析其可持续发展状况,提出改善该安置区生态赤字的措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琨  赵小蓉  王昌全  黄萍萍  赵燮京  
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大规模并行处理、分布式储存、自适应性、容错性等特点,可以解决复杂的非线性问题。本文将BP人工神经网络应用到溪洛渡水电站嘎勒移民安置区土壤适宜性评价中,构建了影响土壤适宜性的评价因子训练集,对隐层神经元数量的选择、训练过程的建立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对专家样本的学习,建立具有泛化能力的土壤适宜性评价BP神经网络模型,确定网络模型结构为9-7-1,均方误差为0.00033,并对预测地块进行评价,得出评价区域以中等适宜性的土壤为主的结果。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熊美华  闫书祥  邵科  朱滨  
通过对向家坝坝上坝下不同地点和不同年龄的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样本的遗传结构进行计算和分析,从时空两个维度上评估向家坝水电站对圆口铜鱼种群所造成的影响。从10个采样点共获得254尾铜鱼,年龄分别在1~7龄,依据各年龄组样本数,将其分为5个世代群体。用于分析的线粒体DNA控制区的片段序列为944 bp,在254个序列中,共检测出变异位点40个,单倍型62种,共享单倍型比例较高,为37.1%(23/62)。254个个体的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和平均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0.947 09和0.004 89,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丰富。10个地理群体间的分化指数(Fst值)、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婷  许文年  程虎  邱辉  夏露  赵冰琴  夏栋  
为探究水电站扰动区人工植被恢复后土壤质量及肥力的变化,以向家坝植被混凝土、厚层基材和框格梁3种典型边坡下优势物种荩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的养分和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植被混凝土、厚层基材样地的养分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框格梁样地;植被混凝土、框格梁样地下土壤养分含量在根际存在一定的富集,以有机碳的富集作用最为明显,而厚层基材样地则表现为土壤全量养分在根际土壤中存在亏缺;(2)植被混凝土和框格梁修复模式样地的土壤微生物量为根际土壤较高,MBC/MBN、MBC/MBP表现为非根际土壤较高,3种样地下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比差异性显著(P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泽军  
迪庆藏族自治州境内水能资源富集,水电开发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源和居民脱贫的重要凭借。对梨园水电站开发中当地社区居民参与情况的考察表明,在藏区水电开发中应秉承资源地居民优先受惠权与利益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调动藏区群众参与开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保障当地群众在开发中得到实惠,进而实现民族地区经济与民族经济的协同发展。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婷婷  张涛  侯俊利  高宇  
作为一种重要的时空分析方法,空间信息技术在渔业资源及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中极富优势,并能在未来加强渔业的可持续管理水平。本文总结了目前空间信息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空间模型、空间统计学)在渔业资源及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在渔业生态环境数据采集和监测中的应用;(2)在渔业数据库建立中的应用;(3)在渔业资源生态评价中的应用:包括渔业资源的时空分布模拟、环境变化对渔业资源的影响研究、生态热点区的确定(产卵场、迁移通道等)、鱼类关键生境评估、渔业资源量大小估算;(4)在渔业管理及决策中的应用:包括建立海洋保护区(Marine Protected Are...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海芹  高世楫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发展和完善,有助于提高生态环境数据质量、改善政府公信力、增强生态文明制度执行效果。随着改革深入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开始凸显:统筹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部署难以落地;政府简政放权和发展环境监测市场面临"两难困境":既要依靠社会监测力量又困于社会监测力量薄弱,既要稳定政府监测队伍又困于激励机制不足,政府数据的公信力仍不足。下一步要在制定环境监测条例、为部门生态环境监测协作提供机构和机制保障、加强政府对生态环境监测市场引导和监管、重塑人员激励机制等方面重点发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