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62)
2023(10077)
2022(8882)
2021(8410)
2020(7113)
2019(16450)
2018(16454)
2017(31887)
2016(17456)
2015(19666)
2014(19468)
2013(19347)
2012(17591)
2011(15568)
2010(15278)
2009(13606)
2008(13028)
2007(11072)
2006(9406)
2005(7980)
作者
(50071)
(41499)
(41259)
(39065)
(26342)
(19896)
(18729)
(16462)
(15816)
(14664)
(14221)
(13707)
(13050)
(12943)
(12827)
(12653)
(12582)
(12416)
(11731)
(11672)
(10414)
(9968)
(9827)
(9341)
(9260)
(9254)
(9144)
(9095)
(8286)
(8268)
学科
(65369)
经济(65295)
管理(49657)
(46594)
(38929)
企业(38929)
方法(32596)
数学(28148)
数学方法(27813)
(17433)
(16729)
中国(16518)
(16003)
业经(14641)
地方(13446)
农业(11953)
理论(11527)
环境(11434)
(11432)
贸易(11425)
(11241)
(11086)
技术(10949)
(10884)
财务(10824)
财务管理(10803)
(10487)
企业财务(10213)
(9890)
教育(9355)
机构
大学(241157)
学院(238502)
管理(98257)
(89831)
经济(87798)
理学(86282)
理学院(85303)
管理学(83803)
管理学院(83375)
研究(77983)
中国(55944)
科学(51569)
(51259)
(39946)
(39550)
(38887)
业大(38543)
研究所(35924)
中心(34986)
(32901)
财经(32595)
北京(32152)
(31580)
师范(31258)
农业(31199)
(29718)
(28662)
(27048)
经济学(25891)
技术(25770)
基金
项目(173034)
科学(135949)
基金(126039)
研究(124937)
(110293)
国家(109400)
科学基金(94203)
社会(76438)
社会科(72402)
社会科学(72382)
基金项目(68143)
(67869)
自然(63556)
自然科(62075)
自然科学(62064)
自然科学基金(60932)
(57391)
教育(56754)
资助(51187)
编号(51062)
成果(40635)
重点(38313)
(37446)
(36396)
(36213)
课题(34447)
创新(33695)
科研(33649)
大学(32088)
项目编号(31976)
期刊
(93479)
经济(93479)
研究(67231)
中国(42023)
学报(41404)
科学(37241)
(35691)
管理(34732)
大学(30757)
(29602)
学学(28888)
教育(26501)
农业(25329)
技术(20312)
(16601)
金融(16601)
业经(15595)
财经(14842)
经济研究(14576)
图书(14497)
科技(12786)
(12592)
理论(12538)
(12472)
问题(12250)
实践(11814)
(11814)
(11450)
技术经济(11341)
情报(10958)
共检索到333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邬立岩  齐胜  宋玉秋  辛明金  刘翠红  孔爱菊  焦志彬  刘峰  任文涛  
水田作业机械的减阻研究具有重要节能意义,但因水田饱和泥土层的离散特性、力学特性等不同于旱作土壤,目前多数的模拟方法都不能直接应用到水田相关的研究中。为了研究水田作业机械仿生表面的减阻机理,并找到适用于水田饱和泥土-机具交互作用相关研究的仿真分析方法,利用离散元软件EDEM建立了水田泥土的离散颗粒模型,构建了水田机械部件表面与水田饱和泥土层相接触的力学模型,对机械触泥部件表面进行了仿鱼鳞微结构表面减阻设计,通过离散元理论,对水田饱和泥土-机具交互作用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获得了样件所受切向剪切力、泥水颗粒运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邬立岩  徐巍  胡艳清  宋玉秋  崔跃峰  吕双双  任文涛  
从仿生学角度,对比3种典型潮间带贝类冲蚀磨损试验结果,分析贝壳表面非光滑结构的冲蚀磨损机理,为提高秧爪耐磨性探索结构仿生学设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对东方扇贝(Dongfang shell)、魁蚶(Bloody clam)、毛蚶(Ark shell)壳表进行形貌分析,确立其结构特征参数,利用Solidworks建立表面冲蚀过程简化模型;通过冲蚀磨损试验,获得3种贝类样品的不同耐磨性能,在冲蚀粒径为0.35~1.0mm,冲蚀速度为1.5m.s-1条件下,魁蚶的失重比最小,仅为2.11%,低于东方扇贝和毛蚶。魁蚶表面的凹槽结构可减小冲蚀法向力,从而减小冲蚀微压痕。另外,表面微结构延长了...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卢小辉  曹立峰  刘淑平  谢小鹏  
为给学生创造发展个性和创新思维的空间环境,设计了厢式运输车车身表面减阻研究性实验。实验结合科研成果,运用气膜减阻原理,模拟和探索厢式运输车表面结构对其空气动力特性的影响,以小孔间距对厢体表面减阻的影响为实例,设计和优化厢体表面结构。该研究性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丁涛  张志鹏  胡裕  
从港口生产中的现实问题出发,通过分析散货码头机械设备配置研究现状,探讨了散货码头装卸作业线效率评价指标和散货港口装卸作业系统的简化。确定以提高码头作业线的机械综合效率为研究目标,建立一个作业线后方机械设备配置优化的数学模型,并运用动态规划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采用算例分析证明了所构建的散货码头装卸作业线机械设备配置优化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出港口调度的实际情况。同时,模型在配置机械时考虑了与前沿门机的效率匹配,避免为同一作业线投入过多设备,能为港口实际作业调度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冯晓明   朱东坡   颜兵兵   陈光   田桂中  
该文基于有限元法构建了一套可用于非光滑表面减阻仿真的实验方案。将在ICEM中划分的非光滑表面模型网格导入ANSYS中的Fluent模块进行仿真计算,通过对比分析不同速度、不同展向间距圆锥微结构的减阻率评估减阻效果,并利用可视化功能观测速度、压力和湍动能云图,探究了由圆锥微结构构成的非光滑表面减阻规律,为减阻性能方面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宋剑刚  王发鹏  顾笛  
为克服竹材因吸湿而产生开裂、变形等缺陷,利用软印刷技术,以新鲜月季花Rosa chinensis为模板,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印章,在竹材表面仿生构筑类月季花瓣表面的超疏水微纳结构,经转印复型使竹材具有类月季花瓣高黏滞力的超疏水特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并对接触角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类月季花瓣竹材样品具有与月季花瓣类似的乳突状微米结构和凹槽状纳米结构的粗糙表面,它与水滴的接触角高达到153.5°,接近月季花瓣表面的接触角157.5°,显示出超疏水特性。同时,水滴可以牢固附着在竹块表面,并将其翻转9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钒  连志刚  管在林  邵新宇  
生产计划与调度是离散制造业企业生产管理的核心及技术难点。文章介绍了生产调度的定义、发展历史与现状、特点、分类、优化目标等,并以广东科达机电为例分析目前离散制造行业生产计划与调度的问题,提出了离散制造业改进的生产管理模式及提高生产管理效率的方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田静  苏红波  孙晓敏  陈少辉  杨永民  荣媛  
基于地面试验,利用土壤蒸发计算公式求算土壤水汽阻力的反推法,论文对土壤表面阻抗进行了估算,并研究了土壤表面阻抗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反推法所需参数土壤蒸发量由称重法获得,空气实际水汽压由观测的相对湿度和空气温度数据计算而得,土壤表面饱和水汽压由观测的土壤表面温度计算而得,空气动力学阻抗由观测的涡度相关数据计算而得。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表面阻抗与土壤质量含水量之间存在较好的指数函数关系,即土壤表面阻抗随土壤质量含水量的增加呈指数函数递减,由此说明通过土壤含水量计算土壤表面阻抗是一种新的可行途径。另外,在计算过程中也发现空气动力学阻抗的准确计算是应用反推法获取土壤表面阻抗的最关键因素,也是给此方法...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文鑫  林恒矗  何金成  张德晖  
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刀具转速、刀具前进速度与除秆清根作业效率、根茬受力、根茬运动速度、根茬位移量呈正相关;刀具转速、刀具前进速度与根茬出现明显位移的时间节点呈负相关。根据响应曲面最优值求解刀具最佳工作参数,得到最佳刀具前进速度0.594 m·s~(-1),最佳刀具转速292.311 r·min~(-1),最佳挡板高度250 mm,理论根茬损失率2.89%,理论根茬脱土率93.60%。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根茬脱土率为97.61%,平均根茬损失率为3.59%,与理论值差异较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冯唐  
科技的快速进步让很多人变得过时,也让很多器物变得多余。70后是"桥一代"。我上小学的时候,谁家里有个九寸黑白电视就是整个楼羡慕的对象,计算器绝对是新鲜玩意儿。铁臂阿童木带着"卡西欧"三个字在早期的电视里游荡,我处心积虑有了第一个卡西欧计算器之后,和我爸玩游戏,在计算器上先按出50,从50开始,可以减1、2、3,看谁能先减到零。上初中的时候,有了个人电脑。后来我教我爸学486电脑。而我外甥一代,眼睛看大小屏幕的时间绝对超过看另外一双眼睛的时间,绝对超过看窗外的时间。他们有了屏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鲁植雄  姬长英  潘君拯  
用SF-1型外附力、内聚力测定仪测定了中国南方水田土壤对钢的粘附力。为探讨粘附力与机械组成和含水量的关系,将粘粒含量、含水量和粘附力划分为三个水平,以33种土样的有关数据为基础导出了土壤的粘附力与粘粒含量和含水量的模糊关系,并提出了一种用模糊推理法预测土壤对钢的粘附力的方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樊成赛   何瑞银   施印炎   王建林   徐高明  
[目的]在有机无机混合肥料仿真试验中,传统参数标定方法待标定参数多,标定过程复杂。本文根据有机肥对无机肥颗粒黏附特性,提出一种新的离散元仿真接触参数标定方法。[方法]利用自由落体碰撞试验、静摩擦试验、滚动摩擦试验对复合小球和钢的接触参数进行校准;设计Plackett-Burmen Design试验、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得到混合肥料接触模型最优参数,通过堆积角对比试验、有机肥和无机肥混合比例预测试验、撒肥盘颗粒分布对比试验验证最优参数。[结果]复合小球与钢的最优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系数和滚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323、0.776、0.255;有机肥肥料之间最优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系数和滚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40、0.70、0.14;有机肥与钢板之间的最优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系数和滚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44、0.70、0.15;Hertz-Mindlin with JKR模型参数为0.017。最优参数进行对比验证堆积角的相对误差为1.05%,最优参数能预测不同混合比例肥料的堆积角,撒肥盘抛撒试验列分布最大相对误差为35.95%,平均误差15.86%。[结论]试验结果验证了标定方法正确性,同时为后续有机肥-无机肥-机械互作系统研究提供依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柄江  马学东  赵磊  于海川  丁贺贺  党贺  
为了在簸箕中实现稻米与茎秆的分离并揭示其分离机理,对稻米-茎秆二元混合体系在水平振动下的运动行为进行了研究。运用软件SolidWorks建立几何模型,在离散元软件EDEM中进行仿真计算,设定生成稻米总质量为240g,茎秆总质量为6g,振动频率为6Hz,振幅为20mm,仿真总时长为20s。结果表明:簸箕中的稻米和茎秆在垂直方向上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且茎秆位于稻米上方。运用动能定理,并结合理论力学与流体力学相关理论,可以对分离机理作出合理解释。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茎秆平均动能为稻米的8.3%,而茎秆在Z方向平均受力为稻米的5442.3倍,是导致稻米-茎秆分离的主要原因。引入稻米体积浓度来量化分层程度,在运动初始时刻,稻米的体积浓度为0.56。研究过程中发现系统中存在局部能量较低的问题,而且正、反向对流卷的存在导致稻米-茎秆没有完全分离,得到稻米体积浓度为0.87。通过在容器底面加横筋的方式,增加簸箕圆弧壁与底部颗粒之间的碰撞,提高系统能量,消除对流卷,最终得到稻米体积浓度接近1。而且添加横筋后,簸箕中的谷物和茎秆分离速度加快,分离效率提高,在10s时即可完成分离。最后对比了二者的分离构型,发现簸箕加横筋之后,稻米-茎秆在水平方向也出现了分离,分界线为一条倾斜的直线。通过对谷物分离的研究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新的工艺与设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惠斌  钱诚  白丽珍  李慧  牟丹磊  李骏杰  
为了减小免耕播种机防堵装置数值模拟的误差,结合物理试验与仿真试验进行玉米秸秆离散元参数的标定。基于Hertz-Mindlin with bonding接触模型建立了玉米秸秆离散元模型,以物理试验与仿真试验中临界载荷的相对误差为试验指标进行仿真单轴压缩试验;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具有显著性影响的试验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玉米秸秆离散元模型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接触半径和单位面积切向刚度对试验指标影响极显著(P<0.01),单位面积法向刚度对试验指标影响显著(0.01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贺春  吴美娜  
随着生产过程中先进技术的采用、工艺过程的日益复杂化、机械设备使用程度以及自动化程度的提高,间接成本在企业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并且可能成为比重最大的成本。这种背景下,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之间理论上存在的差异将会更加明显。基于某大型机械加工企业的产品成本数据,文章分别采用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了Manner-Whitney检验。结果显示,采用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计算结果存在差异。尽管这种差异并不十分显著,但还是对产品定价、利润计算以及经营绩效评价具有重要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