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45)
2023(3909)
2022(3212)
2021(3058)
2020(2530)
2019(5381)
2018(5624)
2017(9489)
2016(5607)
2015(6270)
2014(6479)
2013(5917)
2012(5616)
2011(5057)
2010(5011)
2009(4526)
2008(4388)
2007(4071)
2006(3579)
2005(3132)
作者
(19158)
(16204)
(15898)
(15201)
(9979)
(7629)
(7272)
(6415)
(6285)
(5776)
(5558)
(5395)
(5328)
(5318)
(5155)
(5003)
(4801)
(4781)
(4710)
(4396)
(4197)
(4083)
(3928)
(3778)
(3650)
(3632)
(3553)
(3511)
(3405)
(3386)
学科
(15145)
经济(15116)
管理(15004)
(11080)
(8679)
企业(8679)
(8287)
(5775)
(5709)
(5601)
中国(5405)
方法(4611)
(4552)
环境(4218)
理论(4148)
业经(3865)
(3694)
银行(3659)
(3619)
金融(3612)
(3564)
及其(3562)
地方(3540)
农业(3538)
数学(3530)
数学方法(3469)
教育(3381)
(3338)
(3209)
体制(3126)
机构
学院(77752)
大学(76741)
研究(31454)
管理(24231)
(23962)
科学(23565)
经济(23183)
(23127)
中国(22820)
理学(20398)
理学院(20060)
管理学(19400)
管理学院(19280)
农业(18536)
(17990)
(17875)
业大(17266)
研究所(16683)
中心(13853)
(13143)
(12484)
技术(12211)
(11971)
农业大学(11872)
(11730)
(11552)
北京(11131)
实验(10309)
(10248)
(10192)
基金
项目(55629)
科学(41606)
基金(38075)
(36375)
研究(36143)
国家(36089)
科学基金(28662)
(23461)
自然(20604)
社会(20275)
自然科(20098)
自然科学(20084)
(20077)
基金项目(20035)
自然科学基金(19681)
社会科(18933)
社会科学(18929)
教育(16754)
资助(15443)
编号(14284)
重点(13620)
计划(12967)
科技(12705)
(12217)
成果(11796)
(11489)
课题(11446)
科研(11057)
(11042)
(10948)
期刊
(29417)
经济(29417)
学报(22080)
(21473)
中国(20332)
研究(20237)
科学(16655)
大学(15631)
学学(15055)
农业(14393)
教育(11100)
(9596)
管理(9353)
(7774)
业大(7115)
技术(6842)
(5928)
金融(5928)
(5849)
农业大学(5794)
业经(5553)
林业(5206)
科技(5171)
经济研究(4527)
财经(4350)
中国农业(3957)
资源(3797)
(3776)
职业(3772)
自然(3759)
共检索到120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伸伸  张震  何金铃  马友华  胡宏祥  张春格  
为了治理氮、磷浓度过高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和工业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水生植物有去除效果较显著、易于获得、有良好景观改善作用等优势而被广泛地应用于水体净化中。通过文献查阅和野外调查,综述了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的常见种类,阐释了其对氮、磷及重金属等消减作用的机制和差异性表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生植物在水体净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研究展望。文章对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水生植物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奇杰  李猛  马旭洲  雷钧镒  王武  高建忠  李星星  
为了减少网箱养鱼对养殖水体的污染,探寻环保型网箱,实现网箱养鱼的可持续发展,以筛选得到的漂浮植物大薸(Pistia stratiotes)和沉水植物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金鱼藻-大薸混养生态网箱与传统网箱进行对比,考察其对网箱养殖长吻氮磷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态网箱氮和磷的回收率分别为49.86%±0.94%、38.07%±0.62%,传统网箱氮和磷的回收率分别为44.60%±0.85%、33.17%±0.58%,生态网箱与传统网箱氮磷的回收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态网箱氮和磷的利用率分别为28.13%±1.48%和16....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佩英  刘爱琴  侯晓龙  
通过9种水生植物在模拟污水中的培养试验,研究其对模拟污水中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从中筛选出适用于治理城市污水的水生植物.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9种水生植物对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率逐渐增加.低浓度下,空心莲子草对氨氮的去除率最高(53.79%),荷花对总氮的去除率最高(48.75%),凤眼莲对总磷的去除率最高(70.10%);中浓度下,凤眼莲对氨氮的去除率最高(61.39%),茭白对总氮的去除率最高(52.23%),凤眼莲对总磷的去除率最高(80.15%);高浓度下,茭白对氨氮的去除率最高(55.70%),凤眼莲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均最高(分别为40.42%和69.58...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玮  侯宁宁  杨钙仁  李茵茵  凤姜薇  邓羽松  彭晚霞  
[目的]分析不同水生植物对污水净化效果的影响,为选用适宜生态条件的水生植物治理污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9种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室内静水条件下pH、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和溶解氧(DO)的测定,探讨水生植物对氮、磷吸收的特点及其根系泌氧特征,同时分析营养物质吸收对水溶液pH值的影响和泌氧速率与有机物去除量的相互关系。[结果]9种水生植物均对水体N、P的吸收较强。其中美人蕉和凤眼莲对N、P的吸收能力较强,苦草对各形态N吸收能力均较强,风车草对TP的吸收能力较强,吸收率均达70%以上;NH_4~+-N、TP与pH的关系密切,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344(P<0.01)。不同植物的泌氧能力存在差异,花叶芦竹、再力花和风车草对水体的供氧能力显著大于其他植物。[结论]苦草、美人蕉、凤眼莲和风车草对N、P的净化效果较好,可用于氮磷含量较高的污水中。花叶芦竹、再力花和风车草的泌氧能力及对耗氧有机物的去除能力较高,适宜种植在高耗氧有机物的污水中。风车草不仅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净化效果较好,而且泌氧能力及耗氧有机物的去除能力也较高,可以将其作为富营养化水体的栽培植物进行推广应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妙  龙岳林  姚季伦  于朋钊  奉艳平  
选用湖南居住区水体应用较多的4种观赏性水生植物千屈菜、石菖蒲、水芋、睡莲进行水体净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千屈菜、石菖蒲、水芋、睡莲对总磷(TP)、总氮(TN)的吸收效果都非常明显;4种植物对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按大小排序依次为:石菖蒲>睡莲>水芋>千屈菜;对生化需氧量(BOD5)的去除率为石菖蒲>睡莲>水芋>千屈菜;水中溶解氧(DO)的含量为睡莲>千屈菜>石菖蒲>水芋,4种植物均能将水体pH值维持在6.5~8.5,符合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如男  朱敏  孙欣欣  刘曼  程澄  
选择4种景观效果良好的水生植物水罂粟、黄菖蒲、三白草和黑藻,构建9种不同的水生植物组合,在模拟富营养化水体环境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水生植物组合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供试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均能正常生长,且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氮磷均有一定的吸收,对氮的累积率最高可达53%,对磷的累积率最高可达42%;单种植物对氮、磷的去除贡献率分别为13.79%~65.00%、18.64%~59.63%,复合植物对氮、磷的去除贡献率分别为39.61%~72.59%、9.72%~59.89%;单种植物去氮能力依次为:黑藻>三白草>黄菖蒲>水罂粟,复合植物中,结构复杂的组合较结构简单的组合具有更强的去除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戢小梅  许林  谢焰锋  王湛昌  陈法志  陈卫东  罗智勇  
研究了黄菖蒲、石菖蒲、常绿水生鸢尾和黑三棱4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程度不同的两种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旨在为武汉地区湖泊湿地的生态修复、生态沟渠的构建和人工湿地的布置提供试验数据和技术支持。选取南湖排污口水体和林果所池塘水作为供试水体在室内模拟水生植物的水体净化试验,定期观测4种水生植物的生长状况并测定各供试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通过研究结果表明,黑三棱、黄菖蒲和常绿水生鸢尾在2种富营养化水体中均能生长,石菖蒲在高浓度富营养化水体中生长受到影响,这4种植物对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氮、磷去除率不同,黑三棱对2种不同富营养化程度水体的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0.29%、44.59%,黄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简敏菲  弓晓峰  游海  黄志中  朱捷  
位于鄱阳湖流域乐安河中下游的德兴铜矿,是我国著名的大型铜业基地,是鄱阳湖流域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2003年7月至8月对鄱阳湖部分流域的水质、沉积物、底泥及水生维管束植物等样品的重金属污染进行了研究调查,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对样品中的Cu、Zn、Pb、Cd等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流域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均达到地表水评价标准中的Ⅰ类标准,底泥、土壤等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而水生植物对重金属元素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富集能力,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与土壤背景值有一定的相关性,土壤中重金属的背景值越高,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量也相应增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辅唐  孙珮石  李强  吴广   邓辅商  
本文从湿地植物综合利用的角度出发,对目前湿地中常用的水生植物进行了分类别的分析研究。对香蒲、水芹菜、大薸、水葱和藨草等5种不同利用途径水生植物进行了滇池入湖河道污水的净化作用实验研究,结果表明:5种实验水生植物对污水中的污染物均有较好的净化去除作用,去除率可达32%~5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詹金星  支崇远  夏品华  马建荣  李海珍  
水生植物净化污水是一项低成本、高效益的生态工程技术,是目前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为提高水污染处理能力,保护水体环境和生态系统,对水生植物净化污水的机理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展望了水生植物净化污水的应用前景及发展方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庆海  段留生  李瑞华  武菊英  
通过模拟人工湿地的方法测试了7种高等水生植物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能力,旨在筛选合适的湿地植物。结果表明:有植物处理系统对COD、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明显高于无植物对照,植物本身的氮磷累积作用对氮的去除贡献为7%~63%,磷的去除贡献为12%~65%。多数测试植物对氮磷的富集量茎叶高于根系。不同植物的净化能力也有较大差异,从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芦竹>荻>菖蒲>芦苇>水生鸢尾>千屈菜>野慈姑。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这7种植物明显分为3类,其中,芦竹单独为一类,此类植物净化能力强;菖蒲、芦苇和荻为一类,此类植物净化能力较强;水生鸢尾、千屈菜和野慈姑为一类,此类植物净化能力较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明  王冬梅  王晓英  
随着金属矿藏的大量开采,重金属污染问题愈加严重。重金属的大量排放不但对大气、水、土壤环境等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进入环境的重金属将参与食物链循环并最终在生物体内积累,不但破坏了生物体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而且严重危害着人体健康。迄今,人类已采取了多种方法对重金属污染进行治理,菌根技术因其特有的优越性,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总结了菌根菌对植物抵御重金属污染影响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从菌根菌对植物抗重金属胁迫的直接和间接作用等方面阐述了菌根菌对植物抗重金属毒害能力的研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金兰淑  林国林  许泳峰  玉龙植  
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重金属超积累植物的植物修复(phytoremediation)技术和使用化学改良剂来提高土壤中重金属有效度,促进重金属吸收的植物修复(enhanced phytoremediation)技术的研究方向和现状,还对利用转基因植物的植物修复技术最新研究动态和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阐述。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宋玉婷  雷泞菲  李淑丽  
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意识逐渐加强。由于重金属污染危害极大,具有隐蔽性、长期性、不可逆转和难处理等特点,使得重金属污染土地治理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与难点。目前的植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植物提取、植物挥发、植物稳定、根际圈生物降解和根系过滤。全面梳理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其优缺点并指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推动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科学治理,具有着现实意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萌  李雄清  李中强  刘足根  卢龙  
水生植物组合净化技术被认为比单一物种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效果更佳的技术方法。以2种多裂叶型沉水植物先锋种(金鱼藻和穗花狐尾藻)的镶嵌组合方式开展了富营养水体氮磷消减潜力的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沉水物种组合试验中所选的沉水植物先锋种均在富营养化水体(氮磷含量达Ⅴ类水质)中生长良好,且对TN、NO_3~--N、TP、PO_4~(3-)-P都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均明显高于无沉水植物的两个空白对照组。在选用沉水植物最优种植密度(3g/L)时,种植模式为金鱼藻∶穗花狐尾藻=1∶2的组合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更佳,其TN去除率达到79.16%,NO_3~--N去除率达到92.47%,TP去除率达到9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