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58)
2023(12740)
2022(10448)
2021(9554)
2020(7743)
2019(17941)
2018(17952)
2017(34513)
2016(19127)
2015(21432)
2014(21623)
2013(21236)
2012(19058)
2011(17038)
2010(16800)
2009(15146)
2008(14594)
2007(12559)
2006(10950)
2005(9515)
作者
(55885)
(46302)
(45829)
(43844)
(29499)
(22178)
(20864)
(18252)
(17701)
(16318)
(15957)
(15614)
(14653)
(14468)
(14301)
(14112)
(13937)
(13867)
(13226)
(13084)
(11528)
(11227)
(11140)
(10416)
(10363)
(10272)
(10214)
(10177)
(9277)
(9160)
学科
(75930)
经济(75840)
管理(52504)
(49364)
(40171)
企业(40171)
方法(33105)
数学(28412)
数学方法(28105)
中国(22765)
(21026)
(18260)
业经(18155)
地方(17217)
(16753)
农业(14340)
理论(12877)
(12521)
环境(12415)
(12236)
(12051)
贸易(12045)
(11620)
技术(11503)
(10730)
(10555)
财务(10487)
财务管理(10471)
(10384)
(10200)
机构
大学(269211)
学院(267287)
管理(106854)
(100711)
经济(98288)
理学(93068)
理学院(91992)
研究(90680)
管理学(90329)
管理学院(89868)
中国(64466)
科学(59755)
(58523)
(45459)
(45457)
(43732)
业大(43014)
研究所(41925)
中心(40070)
(37932)
北京(36836)
(36507)
师范(36148)
财经(35963)
农业(35673)
(33704)
(32801)
(31306)
经济学(29535)
师范大学(29437)
基金
项目(192102)
科学(150184)
基金(138414)
研究(137954)
(121562)
国家(120557)
科学基金(103373)
社会(85795)
社会科(81151)
社会科学(81129)
(74867)
基金项目(74543)
自然(68549)
自然科(66915)
自然科学(66898)
自然科学基金(65659)
(63448)
教育(62120)
编号(56255)
资助(55849)
成果(44822)
重点(42878)
(40984)
(40930)
(39367)
课题(38565)
科研(36725)
创新(36718)
大学(35019)
计划(34948)
期刊
(108197)
经济(108197)
研究(76984)
中国(46772)
学报(46073)
科学(41820)
(41393)
管理(37618)
大学(34353)
学学(32327)
(30921)
教育(29566)
农业(29104)
技术(22441)
(19134)
金融(19134)
业经(18267)
经济研究(16710)
财经(16453)
问题(15975)
图书(15537)
(14909)
科技(14028)
(13905)
理论(13219)
现代(12849)
(12824)
资源(12605)
实践(12339)
(12339)
共检索到3769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迟橙  龙岳林  
阐述了目前城市水资源现状,分析了城市污水富营养化的成因,及水生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污水技术的应用现状、修复机理和效果,提出了水生植物在污水净化应用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前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詹金星  支崇远  夏品华  马建荣  李海珍  
水生植物净化污水是一项低成本、高效益的生态工程技术,是目前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为提高水污染处理能力,保护水体环境和生态系统,对水生植物净化污水的机理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展望了水生植物净化污水的应用前景及发展方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戢小梅  许林  谢焰锋  王湛昌  陈法志  陈卫东  罗智勇  
研究了黄菖蒲、石菖蒲、常绿水生鸢尾和黑三棱4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程度不同的两种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旨在为武汉地区湖泊湿地的生态修复、生态沟渠的构建和人工湿地的布置提供试验数据和技术支持。选取南湖排污口水体和林果所池塘水作为供试水体在室内模拟水生植物的水体净化试验,定期观测4种水生植物的生长状况并测定各供试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通过研究结果表明,黑三棱、黄菖蒲和常绿水生鸢尾在2种富营养化水体中均能生长,石菖蒲在高浓度富营养化水体中生长受到影响,这4种植物对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氮、磷去除率不同,黑三棱对2种不同富营养化程度水体的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0.29%、44.59%,黄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芝   刘敏   王小文   顾嘉颖   徐迎春   金奇江   王彦杰  
[目的]水体富营养化是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水生植物修复在其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气候变暖背景下水生植物对水体富营养化的修复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因素。因此,本文旨在探究水生观赏植物组合对高温的潜在适应性及在升温条件下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能力。[方法]选取3种水生观赏植物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睡莲(Nymphaea tetragona)、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水培试验28 d时常温(昼28 ℃/夜18 ℃)、高温(昼34 ℃/夜24 ℃)和极端高温(昼40 ℃/夜30 ℃)下水生植物组合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及植物生长、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与常温相比,高温增强了植物组合净化效果,提高了水体总磷(TP)、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使其分别达到99.25%、94.40%、50.00%,同时溶解氧(DO)含量显著提高,但极端高温显著降低了水体TP、氨氮(NH_(4)~(+)-N)去除率和DO含量;此外,高温有利于3种植物生长、促进叶绿素合成、降低相对电导率,同时增加了各植物TN和睡莲TP的积累,但极端高温时仅金鱼藻适应性较好,黄菖蒲和睡莲生长受到胁迫。[结论]这些结果表明,高温能促进黄菖蒲+睡莲+金鱼藻植物组合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但极端高温下植物组合整体受胁迫且修复效率降低。本研究为气候变暖背景下水生观赏植物组合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之浩  吴晓芙  李威  
将沉水植物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的原位生态修复技术是一种低能耗、高效率、易管理、且具有良好景观价值的新方法,而基于工程应用的沉水植物功能研究却鲜见报道。为对比研究6种沉水植物的耐污与去污抑藻能力,本研究将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伊乐藻Elodea Canadensis和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种植于富营养化水体中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加杰  阮宏华  
水域是一种特殊的、独立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是地球表面最有价值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简要概述了水生植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其在水生生态系统恢复中的相关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指出现阶段水生态系统恢复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些改进的方法,提出了今后相关的研究方向:筛选培育优良品种、建设推广示范工程、水生植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等,为我国水生生态恢复研究提供了一些理论支持与技术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辅唐  孙珮石  李强  吴广   邓辅商  
本文从湿地植物综合利用的角度出发,对目前湿地中常用的水生植物进行了分类别的分析研究。对香蒲、水芹菜、大薸、水葱和藨草等5种不同利用途径水生植物进行了滇池入湖河道污水的净化作用实验研究,结果表明:5种实验水生植物对污水中的污染物均有较好的净化去除作用,去除率可达32%~52%。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佩英  刘爱琴  侯晓龙  
通过9种水生植物在模拟污水中的培养试验,研究其对模拟污水中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从中筛选出适用于治理城市污水的水生植物.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9种水生植物对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率逐渐增加.低浓度下,空心莲子草对氨氮的去除率最高(53.79%),荷花对总氮的去除率最高(48.75%),凤眼莲对总磷的去除率最高(70.10%);中浓度下,凤眼莲对氨氮的去除率最高(61.39%),茭白对总氮的去除率最高(52.23%),凤眼莲对总磷的去除率最高(80.15%);高浓度下,茭白对氨氮的去除率最高(55.70%),凤眼莲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均最高(分别为40.42%和69.58...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常国华  闫文德  张庆  霍彩霞  高天鹏  
马铃薯淀粉污水对甘肃和宁夏等地的地表水体带来了较为严重地污染,探究植物净化淀粉污水的效果对该地区利用人工湿地技术处理淀粉污水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人工模拟的方法,研究了3种水生植物在低温条件(10℃)下对低浓度淀粉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3种水生植物对水中的总氮均有去除效果,其中,泽泻对总氮的去除率最高(28%);3种植物对污水中总磷的去除不明显;水竹对CODCr的净化效果较好;泽泻和水竹体系中的DO量由1.1mg/L增至6.7mg/L,其臭味则由4级降至1级,这2种植物可用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但其正常的运行参数还需继续研究。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迟明宏  刘敏  徐迎春  金奇江  王小文  王彦杰  
【目的】以适应性较强的挺水、浮水、沉水等观赏植物为试材,研究不同组合的水生观赏植物对不同质量浓度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方法】从2020年4月下旬开始,以挺水植物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水葱Scirpus validus,浮水植物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睡莲Nymphaea tetragon,沉水植物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进行不同种植组合处理,比较这些组合处理植物在低、中、高3种不同质量浓度(3种实验水体的总磷、总氮、氨态氮、化学需氧量分别为:2.00、0.20、0.67、20.00 mg·L~(-1);10.00、1.00、3.34、50.00 mg·L~(-1);20.00、2.00、6.67、100.00 mg·L~(-1))的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生长情况以及去除总磷、总氮、氨氮及降低化学需氧量等的水体净化效果。【结果】(1)总体来看,水葱在低质量浓度富营养化水体中长势较好,而千屈菜、黄菖蒲在中、高质量浓度处理下比低质量浓度处理下长势好;荇菜长势快,优于睡莲,但可能会影响组合配植植物的生长,而金鱼藻在与荇菜组合时长势弱于与睡莲组合。(2)总磷去除效果:在低质量浓度处理中,水葱+睡莲+金鱼藻组在前期对富营养水体总磷去除能力较强,去除率达47.57%;黄菖蒲+睡莲+金鱼藻的组合在后期净化效果最好,35 d时最高总磷去除率达74.59%;高质量浓度处理中,黄菖蒲+睡莲+金鱼藻组与水葱+睡莲+金鱼藻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3)总氮去除效果:在低质量浓度处理中,水葱所在的2个植物组合去除效果较好,总氮去除率均在30.00%以上;中质量浓度处理中,水葱+睡莲+金鱼藻组效果较好;黄菖蒲+睡莲+金鱼藻在低、中、高3种质量浓度处理中都有不错的净化效果。(4)氨氮去除效果:在低质量浓度处理中,水葱+荇菜+金鱼藻组去除氨氮效果最好,去除率达14.03%;中质量浓度处理中,千屈菜+睡莲+金鱼藻组净化效果最好,最高去除率达4.09%;高质量浓度处理中,黄菖蒲+睡莲+金鱼藻组和水葱+睡莲+金鱼藻组综合净化效果最好。(5)化学需氧量去除效果:在低质量浓度处理中,水葱+睡莲+金鱼藻组去除化学需氧量综合净化效果最好,去除率达108.33%;黄菖蒲+睡莲+金鱼藻组在低、中、高3种质量浓度处理下都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去除率分别为115.00%、46.00%、41.50%。【结论】结合各组合的景观应用价值分析,最终得出黄菖蒲+睡莲+金鱼藻组在不同质量浓度富营养化水体中均有良好的净化效果,且具有较高的景观应用价值,是最佳的种植组合。图4表6参2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超兰  陈秀娟  韦必帽  李志刚  刘帅  李勤峰  
通过在室内构建小型水生生态系统,研究了挺水和沉水培养模式下大水剑(Acorus Calamus)、太阳草(Tonina Fluviatilis)、水萝兰(Hygrophila difformis)3种水生植物体内氮磷含量及去除生活污水中氮磷的能力。结果表明,3种水生植物地上部和地下部氮累积量分别在68.43~279.31 mg和23.44~170.13 mg之间;地上部和地下部磷累积量分别在9.11~42.79 mg和10.81~28.71 mg之间。其中水萝兰体内氮磷累积总量最高,其次是太阳草,最低的是大水剑;挺水培养方式下氮磷积累量较沉水培养的高,但无显著差异。3种水生植物对污水中的氮、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和云  于丹  倪乐意  
近几十年来,轮藻植被从许多富营养化的浅水湖泊中逐渐消失。然而作为浅水湖泊稳态转换模型的代表植物,轮藻植物被证明在湖泊水体的修复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功能,因为轮藻植被通过对水体浊度和营养水平的多重反馈机制能稳定湖泊清水稳态。基于此,介绍了轮藻植物及其在水体的分布和浅水湖泊稳态转换概念模型,重点阐述了轮藻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并介绍了影响轮藻生长繁殖的环境因子,分析了国内外轮藻生态学研究的现状及其特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玮  侯宁宁  杨钙仁  李茵茵  凤姜薇  邓羽松  彭晚霞  
[目的]分析不同水生植物对污水净化效果的影响,为选用适宜生态条件的水生植物治理污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9种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室内静水条件下pH、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和溶解氧(DO)的测定,探讨水生植物对氮、磷吸收的特点及其根系泌氧特征,同时分析营养物质吸收对水溶液pH值的影响和泌氧速率与有机物去除量的相互关系。[结果]9种水生植物均对水体N、P的吸收较强。其中美人蕉和凤眼莲对N、P的吸收能力较强,苦草对各形态N吸收能力均较强,风车草对TP的吸收能力较强,吸收率均达70%以上;NH_4~+-N、TP与pH的关系密切,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344(P<0.01)。不同植物的泌氧能力存在差异,花叶芦竹、再力花和风车草对水体的供氧能力显著大于其他植物。[结论]苦草、美人蕉、凤眼莲和风车草对N、P的净化效果较好,可用于氮磷含量较高的污水中。花叶芦竹、再力花和风车草的泌氧能力及对耗氧有机物的去除能力较高,适宜种植在高耗氧有机物的污水中。风车草不仅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净化效果较好,而且泌氧能力及耗氧有机物的去除能力也较高,可以将其作为富营养化水体的栽培植物进行推广应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庆海  段留生  李瑞华  武菊英  
通过模拟人工湿地的方法测试了7种高等水生植物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能力,旨在筛选合适的湿地植物。结果表明:有植物处理系统对COD、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明显高于无植物对照,植物本身的氮磷累积作用对氮的去除贡献为7%~63%,磷的去除贡献为12%~65%。多数测试植物对氮磷的富集量茎叶高于根系。不同植物的净化能力也有较大差异,从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芦竹>荻>菖蒲>芦苇>水生鸢尾>千屈菜>野慈姑。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这7种植物明显分为3类,其中,芦竹单独为一类,此类植物净化能力强;菖蒲、芦苇和荻为一类,此类植物净化能力较强;水生鸢尾、千屈菜和野慈姑为一类,此类植物净化能力较弱。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原海燕  张永侠  刘清泉  杨永恒  苗金  黄苏珍  
【目的】比较部分鸢尾属观赏植物对夏季及冬季不同浓度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能力。【方法】通过温室静态水培实验和人工湿地动态流水实验研究了花菖蒲(Iris ensata var.hortensis)、黄菖蒲(I.pseudacorus)、路易斯安那鸢尾(Louisiana iris)、红籽鸢尾(I.foetidissima)、鸢尾(I.tectorum)和蝴蝶花(I.japonica)6种鸢尾属观赏植物对夏季不同浓度富营养化水体以及路易斯安那鸢尾(Louisiana iris)、红籽鸢尾(I.foetidissi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