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76)
2023(6778)
2022(5975)
2021(5479)
2020(4982)
2019(11510)
2018(11364)
2017(22297)
2016(12620)
2015(14272)
2014(14557)
2013(14692)
2012(13921)
2011(12670)
2010(12801)
2009(11889)
2008(12068)
2007(11150)
2006(9292)
2005(8368)
作者
(40473)
(34150)
(34051)
(32574)
(21951)
(16769)
(15727)
(13385)
(12734)
(12271)
(11629)
(11461)
(11135)
(10969)
(10959)
(10890)
(10669)
(10108)
(9998)
(9809)
(8833)
(8488)
(8444)
(7765)
(7752)
(7732)
(7710)
(7687)
(7172)
(7037)
学科
(51610)
经济(51559)
(33678)
管理(32845)
方法(27542)
(26470)
企业(26470)
数学(24721)
数学方法(24500)
(14133)
(14096)
(13912)
中国(12007)
(10007)
贸易(10007)
(9828)
地方(9731)
(9684)
业经(9330)
农业(9241)
(9085)
财务(9067)
财务管理(9042)
企业财务(8598)
(8162)
银行(8127)
(7880)
金融(7876)
(7852)
(7680)
机构
大学(189841)
学院(187848)
(74256)
经济(72564)
管理(67744)
研究(66819)
理学(58744)
理学院(57974)
管理学(56794)
管理学院(56442)
中国(48180)
科学(45495)
(43200)
(39957)
(36778)
农业(34768)
业大(34451)
(33933)
研究所(33832)
中心(30673)
(28801)
财经(27388)
(24847)
北京(24492)
(23659)
经济学(23307)
师范(23298)
(23206)
农业大学(22731)
(22613)
基金
项目(127668)
科学(97696)
基金(91788)
研究(85701)
(82754)
国家(82125)
科学基金(67932)
社会(52502)
(50898)
社会科(49726)
社会科学(49708)
基金项目(48895)
自然(46547)
自然科(45451)
自然科学(45422)
自然科学基金(44652)
(43193)
教育(39849)
资助(38616)
编号(33638)
重点(29571)
(28183)
成果(27667)
(27159)
计划(26330)
(26140)
科研(25637)
创新(24614)
科技(23800)
课题(23626)
期刊
(76875)
经济(76875)
研究(49675)
学报(40315)
(38782)
中国(34169)
科学(32701)
大学(28653)
(27525)
学学(27452)
农业(25955)
管理(21898)
教育(16215)
(15739)
金融(15739)
技术(14780)
(14053)
财经(13811)
经济研究(12603)
业经(12162)
(11798)
(11544)
业大(10964)
问题(10725)
农业大学(9456)
技术经济(9369)
科技(9169)
统计(9061)
理论(8979)
(8728)
共检索到267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姝  姜兰  周俊芳  王元  房文红  
本研究从患病的半滑舌鳎分离得到5株弧菌,对其进行种属鉴定,并研究其耐药性及分子水平耐药机制。采用生化检测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基因16S rRNA、HSP60和mreB)进行鉴定,结果显示,5株弧菌均为嗜芳香环弧菌。通过肉汤稀释法检测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通过PCR扩增和测序技术检测菌株中耐药基因和4类整合子并对其携带基因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5株嗜芳香环弧菌均对环丙沙星、链霉素、红霉素、氟苯尼考、氨苄西林、磺胺甲恶唑、复方新诺明和利福平耐药,且均携带qnr VC、bla CARB-17、strA、strB和sul耐药基因。此外,菌株JS291和JS295携带Ⅰ类整合子、qacEΔ1和sul1耐药基因;可变区携带基因盒分别为dfr16-aad A2和arr-3-dfr A27。5株嗜芳香环弧菌为多重耐药菌株,且多重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密切相关。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写腊月  胡琳琳  房文红  周俊芳  
对2010年收集自上海、江苏、海南等地海水养殖区域内的184株弧菌进行了耐药率测定和分析,绘制了其对常见药物的耐药谱。结果显示,所有弧菌对喹诺酮类、氯霉素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及利福霉素类等常见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对抗生素耐药率分别为新生霉素64.7%、复方新诺明57.6%、恩诺沙星54.3%、利福平54.3%、卡那霉素45.7%,对诺氟沙星、氯霉素类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则维持在较低水平,分别为8.2%、10.3%和9.2%;菌株交叉耐药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对1种以上药物产生耐药的菌株占总数的100%;对2种以上药物产生耐药的菌株占总数的93.5%;对3种以上药物耐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万昭  陈月月  易海波  秦蕾  徐琦琦  吴慧敏  夏利宁  
为了解新疆不同动物源粪肠球菌的耐药性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并指导临床针对不同动物合理用药,从新疆9个县区养殖场分别采集猪、牛、羊、骆驼、鸡和鸽的粪样共564份,进行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对分离得到的粪肠球菌采用CLSI推荐的琼脂稀释法进行11种抗菌药物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用PCR方法进行10种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1)从不同动物中共分离得到242株粪肠球菌,分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鸡(95.2%,40/42)、猪(61.1%,55/90)、牛(35.9%,55/153)、羊(34.5%,38/110)、鸽(34.0%,34/100)、骆驼(29.0%,20/69)。2)不同动物源粪肠球菌耐药严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牛源、猪源、鸽源、鸡源、骆驼源和羊源。242株粪肠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利福平和多西环素的耐药率均高达80.0%以上,对恩诺沙星和氟苯尼考敏感性较高,未检出万古霉素和氨苄西林耐药菌株。分离株3耐以上占84.7%,以5耐和6耐为主。3)cfr与poxtA基因未检出,分离株tetM、aac(6′)/aph(2″)、aph(3′)-Ⅲ和ermB耐药基因的携带率均高于70.0%。此外,检出近年来新发现的噁唑烷酮类耐药基因optrA(9.1%,22/242)。综上,新疆不同动物源粪肠球菌呈现多药耐药率高、耐药谱广、耐药基因携带率高的特点,建议加强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结合药敏试验结果,针对不同动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郑玉东  张翔  姚梦丽  谷莉  黄博闻  辛鲁生  白昌明  王崇明  唐小千  
我国是贝类养殖产量最高的国家,近20年来贝类养殖年产量保持在1 000万t以上。流行性病害给贝类养殖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逐年上升,2021年高达100多亿元。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是近年来贝类病害中最常见的细菌性病原之一,对贝类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养殖环境水体和贝类组织中,溶藻弧菌的基因变异、毒力基因、耐药性及其分布规律。对12株溶藻弧菌分离株开展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毒力因子以及菌株耐药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株溶藻弧菌的序列型(sequence typing, ST)分型互不相同,7株为PubMLST数据库已经收录的ST型,5株因管家基因的等位基因位点变化而形成新的ST型;上述结果显示,贝类养殖环境中的溶藻弧菌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12株溶藻弧菌都携带tlh、fur和collagenase三种毒力基因,但均未检测到tdh、trh、toxR和tcpA毒力基因。溶藻弧菌携带毒力因子的种类和数量受地区分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来源的溶藻弧菌均具有多重耐药特征,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产生抗性。本研究表明,贝类养殖环境中的溶藻弧菌具有种群复杂、遗传多样性高的特点;不同来源菌株在毒力基因携带和耐药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通过探究不同区域内不同来源的溶藻弧菌遗传变异及耐药性差异,对贝源溶藻弧菌的有效防控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忽占利  李军星  胡松华  王一成  袁秀芳  徐丽华  
为了解浙江省规模化猪场患病猪副猪嗜血杆菌的耐药性,采用K-B琼脂法对73株HPS浙江株进行了18种临床药物的敏感性试验,同时应用PCR技术对11个相关耐药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和比对分析。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磺胺类耐药的分离株比例高达86.30%,对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和氯霉素类耐药的比例分别为65.75%,60.27%,50.68%,50.68%,46.58%,对大环内酯类耐药仅为28.77%。PCR分析显示:97.26%的菌株中检测到耐药基因,多重耐药的占84.93%。其中喹诺酮类耐药基因Aac(6')-1b的检出率为76.71%,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dA1的检出率为...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国亮  吕利群  
为了分析比较不同抗生素对耐药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诱导效率,从五大类抗生素中各挑选出一种代表性的抗生素,在针对嗜水气单胞菌菌株Ah10的防耐药突变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mpc)的琼脂平板上,分别筛选出五株耐药菌株,并对筛选的耐药菌株进行交叉耐药性分析,制定出这些耐药菌株对常用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图谱。结果显示:四环素、氟苯尼考、磺胺嘧啶、硫酸新霉素、诺氟沙星对Ah10的mic分别为:1.0、0.5、8.0、8.0、0.25μg/m l...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红莉  刘丽娟  张德锋  尹纪元  石存斌  任燕  夏苏东  王庆  
微生物制剂因其具有无毒害、无污染、低成本的优点在水产领域迅速发展,成为最具潜力的抗生素的替代产品。本研究通过对市场在售水产微生物制剂中的细菌进行分离培养与鉴定,以及抗生素药敏实验、耐药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的检测,评估水产微生物制剂源细菌的耐药性,为水产养殖中益生菌的筛选和安全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211株细菌可分为9个属,其中以芽孢杆菌属、肠球菌属、乳杆菌属为主。药敏实验结果显示,211株分离菌株中98株(46.7%)细菌表现为耐药。进一步对耐药性较强和多重耐药的79株细菌进行五大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检测。结果显示,79株耐药菌中携带耐药基因的菌株阳性率为74.7%,存在多重耐药基因的菌株高达40.5%,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耐药基因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53.2%和40.5%。可移动遗传元件(Tn916/1545)检出率为13.9%。综上可知,市售微生物制剂中发现了耐药菌株以及耐药基因,表明水产用微生物制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应加强对微生物制剂的安全性检测和风险评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艳华  李凤娟  刘建华  胡功政  莫娟  余军军  
为探讨鸡源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耐药机制,采用改进的平板培养法建立鸡大肠杆菌生物被膜体外模型,用液体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了鸡源大肠杆菌生物被膜菌、浮游菌和脱膜菌对克拉霉素、环丙沙星、磷霉素等13种抗菌药的敏感性,并检测了细菌生物被膜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生情况。结果表明:浮游菌和脱膜菌对同种药物的敏感性几乎相同,而生物被膜菌对同种药物的耐药性比后两者显著增强,并且2株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浮游菌在形成生物被膜后产生了超广谱β-内酰胺酶。由此说明,生物被膜菌的耐药性主要是由于生物被膜这种特殊结构造成的,同时,由于生物被膜的存在,促使了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生。生物被膜的形成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伟德  肖双燕  黎姗梅  黄德生  张振豪  钟昌艳  陈福彩  梁毅  梁静真  黄钧  
【目的】检测广西沿海地区凡纳滨对虾源副溶血弧菌的耐药性及部分相关耐药基因的携带状况,为凡纳滨对虾疾病防控以及副溶血弧菌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30株分离自广西钦州市、防城港市和北海市的副溶血弧菌对12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以PCR方法检测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nt(3")-I、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和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TEM在副溶血弧菌中的携带状况,通过SPSS软件进行菌株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30株副溶血弧菌对试验药物的敏感率以氟苯尼考最高(96. 7%),其次是链霉素(90. 0%);耐药率以磺胺二甲嘧啶和青霉素G最高(均为96. 7%)。优势耐药谱型是SDM/SMD/PG/AMP和SMD/PG/AMP。PCR检测结果,ant(3")-I、Sul1、tet(A)、TEM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6. 7%、43. 3%、0. 0%和13. 3%。受试菌株共包含ant(3")-I-Sul1+tet(A)-TEM-、ant(3")-I-Sul1-tet(A)-TEM-、ant(3")-I-Sul1-tet(A)-TEM+、ant(3")-I+Sul1-tet(A)-TEM-和ant(3")-I-Sul1+tet(A)-TEM+5种耐药基因型,其中优势耐药基因型是ant(3")-I-Sul1+tet(A)-TEM-和ant(3")-I-Sul1-tet(A)-TEM-,各占40. 0%。相关性分析结果,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四环素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表型与对应耐药基因之间均未发现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30株广西沿海凡纳滨对虾源副溶血弧菌对氟苯尼考最敏感,对磺胺二甲嘧啶和青霉素G耐药性最强;受试菌株共包含5种耐药基因型,优势耐药基因型是ant(3")-I-Sul1+tet(A)-TEM-和ant(3")-I-Sul1-tet(A)-TEM-。菌株的4类抗生素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之间均未发现存在显著相关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振亚  雷雪平  陈梦竹  郭向辉  耿毅  欧阳萍  陈德芳  黄小丽  
鰤诺卡菌(Nocardia seriolae)是严重危害大口黑鲈的病原菌,为了解四川大口黑鲈主养区N.seriolae的耐药性与耐药基因流行情况,从四川大口黑鲈主养区分离鉴定N.seriolae 20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分离菌株的耐药表型,发现20株N.seriola对多西环素、替米考星、庆大霉素等敏感率为100%,对青霉素、头孢噻呋、头孢西丁等药物的耐药率为100%,对恩诺沙星、磺胺异恶唑、氟苯尼考耐药率分别为45%、40%和20%,其中10株菌表现出多重耐药性,且不同区域的分离株耐药表型存在差异。超高通量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分离菌中6类78种耐药基因分布情况,结果显示,6类耐药基因均可在20株分离菌中检出,其中tetA、tetG、tetS、aacC、blaTEM、floR、acrA、acrB的检出率达100%,其他耐药基因检出率介于5%~95%,且存在地区与菌株差异,表明四川大口黑鲈N.seriolae具有进一步进化为多重耐药的潜在风险。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谭爱萍  邓玉婷  姜兰  吴雅丽  冯永永  黄玉萍  罗理  王伟利  
为了解养殖龟鳖源气单胞菌的耐药情况及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PMQR)、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QRDR)与耐药表型之间的关系;实验采用K-B纸片法测定了1996—2013年从广东地区患病龟鳖分离的67株气单胞菌对23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检测5种PMQR基因qnrA、qnrB、qnrS、qepA和aac(6')-Ib-cr,同时分析PMQR基因阳性菌株染色体上gyrA、parC基因QRDR的突变情况。结果显示,67株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和磺胺复合物的耐药率分别高达100%、92.54%和83.58%,对喹诺酮类药物呈现中等耐药,耐药率介于19.40%~64.18%,而对亚胺培南、呋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强强  轩慧勇  刘雪连  宋超慧  徐琦琦  秦蕾  夏利宁  
为探明新疆焉耆地区4种动物(牛、鸡、猪、羊)源沙门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携带耐药基因的情况,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和管家基因invA的PCR检测,分离、鉴定沙门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其对11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在分离株中用PCR的方法检测14种耐药基因。结果表明:共分离出不同动物源沙门菌191株,分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牛源(62.0%)、鸡源(28.3%)、猪源(9.0%)和羊源(8.5%);不同动物源沙门菌对被检抗菌药物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鸡源、羊源、猪源、牛源的耐药严重程度依次降低,鸡源沙门菌耐药谱宽,多药耐药在0~3、5~7耐有分布,对四环素和氟苯尼考耐药率在70.0%以上,羊源沙门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88.2%)高于其他动物源的,多药耐药以7耐(23.5%)为主,牛源沙门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66.1%)高于其他动物源的,多药耐药以4耐(38.7%)为主,不同动物源沙门菌均对磷霉素、亚胺培南和多粘菌素敏感,耐药谱型多样化;不同动物源沙门菌中除qnr S和mcr–1基因未检出外,其余被检耐药基因均有检出,blaCMY–2和tetA基因仅在猪源沙门菌中被检出,不同动物源沙门菌均以同时携带blaTEM、blaOXA、tetB、oqxA、oqxB、aadA2、ant(3")–Ia、aac(6')–Ib–cr、floR耐药基因为主,牛源沙门菌对以上耐药基因检出率最高,在35%以上,羊源与猪源沙门菌对以上耐药基因检出率在20%左右,鸡源沙门菌对以上耐药基因检出率不到1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强强  轩慧勇  刘雪连  宋超慧  徐琦琦  秦蕾  夏利宁  
为探明新疆焉耆地区4种动物(牛、鸡、猪、羊)源沙门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携带耐药基因的情况,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和管家基因invA的PCR检测,分离、鉴定沙门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其对11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在分离株中用PCR的方法检测14种耐药基因。结果表明:共分离出不同动物源沙门菌191株,分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牛源(62.0%)、鸡源(28.3%)、猪源(9.0%)和羊源(8.5%);不同动物源沙门菌对被检抗菌药物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鸡源、羊源、猪源、牛源的耐药严重程度依次降低,鸡源沙门菌耐药谱宽,多药耐药在0~3、5~7耐有分布,对四环素和氟苯尼考耐药率在70.0%以上,羊源沙门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88.2%)高于其他动物源的,多药耐药以7耐(23.5%)为主,牛源沙门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66.1%)高于其他动物源的,多药耐药以4耐(38.7%)为主,不同动物源沙门菌均对磷霉素、亚胺培南和多粘菌素敏感,耐药谱型多样化;不同动物源沙门菌中除qnr S和mcr–1基因未检出外,其余被检耐药基因均有检出,blaCMY–2和tetA基因仅在猪源沙门菌中被检出,不同动物源沙门菌均以同时携带blaTEM、blaOXA、tetB、oqxA、oqxB、aadA2、ant(3")–Ia、aac(6')–Ib–cr、floR耐药基因为主,牛源沙门菌对以上耐药基因检出率最高,在35%以上,羊源与猪源沙门菌对以上耐药基因检出率在20%左右,鸡源沙门菌对以上耐药基因检出率不到1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斌  
从发病马口鱼脑组织中分离出致病菌株ObB210709B1,通过对该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基因测序分析,鉴定分离菌株为鮰爱德华氏菌.人工感染试验证实此菌株可引起健康马口鱼发病死亡,并表现出与自然发病相似的症状.药敏试验发现:该菌对3种β-内酰胺类、5种氨基糖苷类、5种喹诺酮类、2种四环素类、1种氯霉素类、1种多粘菌素类等17种药物高度敏感;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万古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等5种药物耐药.对健康对照组、自然发病组和病原菌回归感染120 h组进行组织病理切片观察,感染鮰爱德华氏菌的马口鱼病理表现为:鳃丝崩解、肝空泡坏死、脾出血且坏死、肾小球出血与肾小管破裂,多组织器官均有细菌团块的聚集,肠道尤为严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晨  王思月  嵇少泽  张喜庆  李雪嵩  田佳琪  马红霞  高云航  
为研究奥斯陆莫拉菌的致病机制及防控措施,对疑似患有奥斯陆莫拉菌的病猪肺组织进行病原分离,得到了1株优势菌命名为ZF2。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分子生物学鉴定,动物回归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革兰阴性杆菌且对健康仔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经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分析鉴定为奥斯陆莫拉菌。该分离菌株对阿奇霉素、红霉素呈现较强的耐药性。经大环内酯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erm B基因为阳性。本研究对奥斯陆莫拉菌病选择合理、正确的抗菌药物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其耐药机制奠定了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