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97)
- 2023(14647)
- 2022(12493)
- 2021(11624)
- 2020(9591)
- 2019(22224)
- 2018(22045)
- 2017(41743)
- 2016(23131)
- 2015(26405)
- 2014(26494)
- 2013(26446)
- 2012(24893)
- 2011(22528)
- 2010(22948)
- 2009(21309)
- 2008(21372)
- 2007(19636)
- 2006(17631)
- 2005(16186)
- 学科
- 济(97674)
- 经济(97576)
- 管理(68534)
- 业(62110)
- 企(48725)
- 企业(48725)
- 方法(36039)
- 地方(31436)
- 农(31094)
- 数学(30604)
- 数学方法(30296)
- 中国(29680)
- 财(24882)
- 业经(22824)
- 农业(21098)
- 学(20929)
- 制(19266)
- 环境(19264)
- 贸(16877)
- 贸易(16862)
- 银(16573)
- 银行(16542)
- 易(16177)
- 行(15794)
- 地方经济(15787)
- 和(15768)
- 发(15574)
- 融(15551)
- 金融(15547)
- 划(14969)
- 机构
- 学院(325682)
- 大学(322127)
- 济(128594)
- 经济(125316)
- 管理(121322)
- 研究(116822)
- 理学(100523)
- 理学院(99166)
- 管理学(97545)
- 管理学院(96885)
- 中国(91474)
- 科学(73980)
- 京(71636)
- 财(61791)
- 所(61097)
- 农(60401)
- 江(57145)
- 中心(55146)
- 研究所(55081)
- 业大(49304)
- 农业(46972)
- 范(46892)
- 师范(46412)
- 财经(46234)
- 北京(45448)
- 州(44428)
- 院(42464)
- 省(42363)
- 经(41485)
- 经济学(37719)
- 基金
- 项目(207837)
- 科学(160929)
- 研究(154176)
- 基金(144559)
- 家(125933)
- 国家(124750)
- 科学基金(105167)
- 社会(94323)
- 社会科(89022)
- 社会科学(88987)
- 省(85846)
- 基金项目(77547)
- 划(70861)
- 教育(69959)
- 自然(66906)
- 自然科(65123)
- 自然科学(65103)
- 编号(64943)
- 自然科学基金(63870)
- 资助(58138)
- 成果(53171)
- 发(50634)
- 重点(47672)
- 课题(46574)
- 部(44419)
- 创(42690)
- 发展(40427)
- 创新(39930)
- 展(39766)
- 科研(39525)
共检索到525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本效
作为水环境管理的主体之一,基层民众不是一个积极作为的群体,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采取非常措施,对之进行强烈的外力刺激,推动其成为积极、合格的水环境管理者。
关键词:
小城镇 水环境 基层民众 管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本效
生态小城镇环境管理领域瓶颈之一是居民管理主体意识淡薄、管理参与严重不足。社会工作者介入该领域可以构建双赢格局:一方面,扩大社会工作的生存空间和影响范围;另一方面,在帮助环境问题受害者的同时,培育出环境管理的良好社会土壤和积极参与的管理主体。
关键词:
小城镇 社会工作 环境管理 双赢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臻 沈月琴 张文杰
立足于造林再造林的项目背景,运用SWOT分析法,分别对临安引进林业碳汇项目的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临安引进林业碳汇项目的应对策略:利用森林可持续经营国际合作实践优势,实行林业碳汇项目试点;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为碳汇项目开展提供保障;协调发展经济建设和林业碳汇;突出临安竞争优势引进碳汇项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明媚 李满春 毛亮 黎韶光
人口迁移引起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等要素的空间分布发生变化,是人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对人口迁移模型的研究大多是以行政区划作为计算单元,难以反映小尺度下行政区内部的人口迁移态势。在GIS的支持下,提出构建县域人口迁移引力模型,选择县域内独立的居民区片为计算单元来评价乡镇的人口吸引潜力和人口最大可能迁移目的地分布。以浙江省临安市为实验区,实现模型的运算,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各乡镇对人口的实际吸引力,为研究区制定人口、经济等政策和辅助规划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
关键词:
GIS 人口迁移 引力模型 临安市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韵琴 余学军
针对山区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展农村经济这一难题,通过对浙江省临安市银坑村和白沙村的全面调研,分析了制约中国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共性因素,利用2个调研村成功的发展经验,总结出山区农村基于发展优势林特产业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并就推广应用该类发展模式的优势、作用、意义以及政策保障进行了讨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沈月琴 朱臻 金海燕 邵香君
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选择。本文以浙江省临安市为案例,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对森林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特点和成效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已初步实现。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其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其他类似山区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森林资源保护 经济社会 协调发展 临安市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姜霞 李兰英 吴英俊 郑文达 黄文义
根据对浙江省临安市和遂昌县6村168个样本户问卷调研结果,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及因子分析法对生态公益林建设进行社会影响评价。结果表明:生态公益林社会影响因子有社会文明、社会进步、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样本农户对生态公益林社会影响评分的均值为3.133,说明生态公益林建设对浙江省产了正面的社会影响,但不显著。最后,根据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评分结果,给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汪士华 凌申坤 赵华新 吴丽君
政府主导与农民需求相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建立是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在介绍浙江省临安市农业技术推广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思路与对策。主要包括:①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完善服务机制;②以各类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提高农业技术服务水平,不断扩大服务范围;③组织实施推广项目,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④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的自身素质;⑤提高待遇,稳定农业技术推广队伍;⑥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叶甫泉 黄红兴
为了提高山区农村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必须深入实际加以研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通过对浙江省临安市上骆村村民的随机问卷调查和村干部访谈,分析了当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包括基本情况、建设过程、服务体系、农民信箱、电子政务和取得的成效等,从而概括出上骆村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案例,剖析了临安市山区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要以政府为主导加强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吸引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企业投资等对策,以促进全市山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临安市城南小学前身是创建于光绪28年(1902)的临安县官立敬业高等小学堂,期间,几经更名,直至1987年更名为城南小学,发展至今已有112年的历史。百年城南,历经时代风雨,薪火相传,形成了"合作、向善、求真"的校园文化,"求真向善、合作共赢"的校训,"以爱育爱、让校园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的力学理念。目前,学校拥有一支业务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学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骆雨晴 庞海燕 钟宁 干牧野
<正>核心提示本文分析了基层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理念转变、技术赋能和制度创新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经验,并提出构建多元兼容的管制制度、实施政策和技术“双驱”的管制策略、落实因地制宜的管制审批等建议。国土空间规划强调对“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资源全要素的统筹规划,但当前部分基层管理部门在用途管制实施过程中仍沿袭原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管理要求。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秀英 叶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秀英 石道金 杨松坤 李朝柱
利用2009年在浙江省临安市、安吉县8个行政村抽取的222户农户调查数据,从流转规模、流转途径、流转的来源与去向、流转的动因、流转的约束条件等方面分析农户林地流转行为特征。运用交叉分组统计方法对影响农户林地流转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户主较年轻的农户是林地流转的主要供给者,户主年龄为40~60岁的农户是林地流转的主要需求者;林地流入趋向于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文化程度高的农户则趋向于流出林地;村干部是林地流转市场主要的参与者;林地流转的方向是由农业劳动力数量少的农户流向农业劳动力数量多的农户;有自营工商业或有成员在机关、事业单位上班的农户流出林地的比例较高;林地流转的农户大多家庭收入水平较高;...
关键词:
农户 林地流转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丽娟 刘玉 费建琴 杨娟 胡豹
主体功能区制度背景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的现实命题,而目前国内学者专门针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研究尚不多见。农业在浙江重点生态功能区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存在着经营方式粗放、资源利用水平不高以及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加剧等问题。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可持续农业,具有区位条件优越、资源优势独特、生态环境优良的优势,但也存在耕地资源匮乏、水土流失严重、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推广困难的劣势,同时面临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机遇以及资源空间压缩、劳动力资源流失的挑战。应从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和"限制"准则出发,发展节约型农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伟光 敖贵艳 刘强 盛毅慧
在简要分析"两山"发展三种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基于统计数据与农户调查数据,介绍杭州市临安区非木质林产品发展状况与主要做法,通过统计描述与计量经济学方法就非木质林产品发展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协调发展的贡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丘陵山区具有发展非木质林产品优势,非木质林产品发展对"两山"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政府制定实施长期稳定发展战略并给以持续的政策引导,是实现"两山"协调发展的制度保障;(3)建立完善的非木质林产品发展技术支撑体系,促进非木质林产品规模化与商品化经营,是实现"两山"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提出建议:应积极鼓励非木质林产品发展,实现"两山"协调发展;政府与科研机构应该加强优良品种、经营方式、新产品开发等研究与示范;选择适宜的开发方式与开发强度,以免因不合理开发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
“两山”理论 非木质林产品 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