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09)
- 2023(17905)
- 2022(15012)
- 2021(13612)
- 2020(11566)
- 2019(25977)
- 2018(25297)
- 2017(48082)
- 2016(25599)
- 2015(28004)
- 2014(27235)
- 2013(26642)
- 2012(24453)
- 2011(21858)
- 2010(21804)
- 2009(20165)
- 2008(19333)
- 2007(16873)
- 2006(14985)
- 2005(13198)
- 学科
- 济(118120)
- 经济(117980)
- 管理(80033)
- 业(70497)
- 企(58394)
- 企业(58394)
- 方法(46232)
- 数学(41066)
- 数学方法(40599)
- 财(29583)
- 农(28348)
- 中国(27095)
- 地方(26153)
- 业经(24525)
- 学(23141)
- 制(22947)
- 环境(21491)
- 农业(18991)
- 贸(18344)
- 贸易(18337)
- 务(18191)
- 财务(18139)
- 财务管理(18102)
- 易(17815)
- 企业财务(17246)
- 体(16958)
- 划(16384)
- 银(16125)
- 银行(16079)
- 融(16006)
- 机构
- 学院(358477)
- 大学(356769)
- 济(155184)
- 经济(152337)
- 管理(137753)
- 研究(122623)
- 理学(119126)
- 理学院(117869)
- 管理学(115879)
- 管理学院(115224)
- 中国(92084)
- 科学(74369)
- 京(73288)
- 财(71635)
- 所(60756)
- 农(60610)
- 江(56841)
- 财经(56764)
- 中心(56628)
- 研究所(55353)
- 业大(54676)
- 经(51493)
- 经济学(48685)
- 农业(47447)
- 院(44920)
- 北京(44603)
- 范(43849)
- 经济学院(43641)
- 师范(43187)
- 财经大学(42044)
- 基金
- 项目(249460)
- 科学(197034)
- 基金(183287)
- 研究(177031)
- 家(161767)
- 国家(160475)
- 科学基金(138050)
- 社会(116528)
- 社会科(110576)
- 社会科学(110544)
- 省(98259)
- 基金项目(97165)
- 自然(90119)
- 自然科(87866)
- 自然科学(87835)
- 自然科学基金(86252)
- 划(81690)
- 教育(80546)
- 资助(73691)
- 编号(67868)
- 重点(57098)
- 部(55067)
- 发(53927)
- 成果(53218)
- 创(52275)
- 国家社会(49319)
- 创新(49191)
- 制(48447)
- 科研(48278)
- 课题(47586)
- 期刊
- 济(172374)
- 经济(172374)
- 研究(101843)
- 中国(68075)
- 学报(58642)
- 财(57355)
- 农(53806)
- 管理(53231)
- 科学(53143)
- 大学(44790)
- 学学(43169)
- 农业(35957)
- 技术(32073)
- 融(31947)
- 金融(31947)
- 财经(28743)
- 教育(28663)
- 经济研究(28507)
- 业经(26450)
- 经(24780)
- 问题(22069)
- 业(18752)
- 技术经济(18000)
- 版(17744)
- 贸(16941)
- 资源(16894)
- 统计(16607)
- 科技(16336)
- 策(15750)
- 商业(15477)
共检索到527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丁瑞 孙芳城
为解决全球面临的水环境污染难题,我国进行了一项重大的制度革新——河长制,面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两难困境,河长制能否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治理的双重红利是我们亟需探讨的问题。将河长制政策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长江经济带2006~2019年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实证考察水环境治理政策对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政策效果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河长制政策的实施具有明显的污染治理效果,且能够显著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绿色转型发展;此外,随着河长制实施强度的增加,其对经济绿色转型的促进效果越强;(2)下游区域河长制促进经济绿色转型的效果更加显著,低污染地区在河长制政策实施后推进经济绿色转型力度更强,且河长制的绿色效应在经济发展高水平城市尤为突出;(3)河长制能够通过激发绿色技术创新以及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进而促进长江经济带经济绿色转型发展,且官员激励对河长制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曾萍 肖静
绿色创新是绿色发展和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本文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8—2019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以及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政策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地区绿色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一基准回归结果通过了6种稳健性检验。异质性分析表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地区绿色创新能力的正向促进作用呈下中上游递减的差异格局,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作用机制检验表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可以通过促进环境规制、新型城镇化、创新投入以提升地区绿色创新能力,其中环境规制发挥完全中介作用,新型城镇化、创新投入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本文可为长江经济带各省份提升绿色创新能力提供一定经验和证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姚璐 王书华 王小腾
基于我国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以及“双碳”目标的背景,本文将“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2007—2019年27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渐进双重差分模型、空间杜宾双重差分模型来考察“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宽带中国”试点政策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实现全面绿色转型;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资源禀赋、不同环境污染、不同地理区域的城市中表现出异质性。进一步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主要是通过促进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来实现经济绿色转型。空间溢出效应检验显示,“宽带中国”试点政策还会对周边邻近地区的经济绿色转型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带动周边邻近地区的经济实现绿色转型。本文研究为建设数字中国以推动我国经济实现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范斐 张雪蓉 连欢
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长江经济带沿线102个城市2004—2018年绿色创新效率,构建中介模型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在环境规制对沿线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影响下的中介效应,并基于门槛回归模型考察环境规制在不同FDI发展水平下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存在空间非均衡性;加强环境规制对沿线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FDI在其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FDI存在双门槛效应,呈现"N形"非线性关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学军 王磊 邹辉 康珈瑜 颜蔚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具有全局性意义。“共抓大保护”战略提出以来,特别是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实施以来,各方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促进绿色转型发展,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系统梳理和调查分析了长江经济带治理成效与绿色发展态势,剖析了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长江大保护战略深入推进和长江保护修复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韦东明 顾乃华
本文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为基础,采用2004—2016年中国2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双重差分法考察城市低碳治理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相较于非试点城市,低碳试点城市的低碳治理建设显著促进了绿色经济增长。绿色经济增长分解发现,城市低碳治理通过绿色技术变动推动绿色经济增长。区域异质性检验发现,绿色增长效应在东部和西部城市更为显著。从动态效应而言,城市低碳治理的绿色经济增长效应具有滞后的长期政策效应。拓展性检验发现,制定公开减排目标对低碳治理具有显著促进效应,主要体现于环境目标硬约束方面。机制检验发现,城市低碳治理通过强化环境政策力度、降低城市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等渠道推动绿色经济增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伟 文杰 孙芳城
政府环境审计作为国家环境治理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尺度,多视角检验了政府环境审计的绿色效应和机制,研究显示:(1)政府环境审计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有着显著的直接效应,且政府环境审计广度的作用力略大于政府环境审计强度;(2)上下游流域的政府环境审计绿色效应优于中游流域,非重点环保城市的政府环境审计绿色治理效能高于重点环保城市,2009年加强政府环境审计工作之后阶段的服务表现好于之前阶段;(3)地方政府竞争、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政府环境审计间接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三大机制,政府环境审计强度的间接推动作用高于政府环境审计广度,绿色技术创新机制发挥的绿色治理效应更高。
关键词:
政府环境审计 绿色发展 长江经济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海星 周耀东
基于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GML指数,测算2004—2018年285个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增长率及分解指标,运用Tobit-DID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评估国家级开发区设立对城市GTFP增长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开发区设立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水平,但考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后,与城市GTFP增长率呈现显著负向关系,该结果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开发区的污染企业数量和规模上升加剧了城市的污染排放,是制约城市GTFP增长提升的主要因素。受持续时间和核准面积的影响,开发区企业规模增长对城市环境污染具有门限效应。持续时间越长、核准面积越大,区内企业规模增长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系数越大。因此,应适当提高开发区环境入园门槛,建立污染企业淘汰机制,加快推进开发区绿色改造,以促进城市绿色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秀
智慧物流作为现代物流发展的新模式,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日益显现。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智慧物流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尹礼汇 孟晓倩 吴传清
环境规制是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关键。利用2012—2020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数据,采用SBM模型、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门限回归模型、工具变量法等模型方法,分析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能够显著提升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中介作用;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随着规制强度增加而具有更强的正向促进作用,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需要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起到规制作用,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作用不显著。推动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应加强不同环境规制工具的协调配合,针对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特点分类施策,构建市场导向型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郑飞鸿 李静
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空间计量模型,以2007—2020年长江经济带资源型城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科技型环境规制影响长江经济带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创新的机理。研究发现: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科技型环境规制共同推进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创新,科技型环境规制倒逼产业绿色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在经济发展程度相似地区之间较之于地理距离临近地区之间更加显著,并且其作用效果在不同流域、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间具有差异性。应进一步加强跨行政区域科技型环境规制的合作与交流,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实施差异化的科技型环境规制,因势利导地发挥其对产业绿色创新的倒逼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闫华飞 肖静 冯兵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2014—2018年工业面板数据,运用SBM模型测算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并采用中介效应和门槛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及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外商直接投资有正向影响,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有直接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在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17.7%;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呈现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即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由负向不显著向正向显著转变,且正向显著影响呈边际递减规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思杭 雷礼 周中林
利用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5-2019年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检验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引入脉冲响应函数构建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的响应模型,从静态和动态视角分析三者间的相互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具有长期正向促进作用;绿色技术进步对环境规制具有长期正向促进作用,对绿色经济发展具有短期抑制作用与长期正向促进作用,且绿色技术进步对环境规制与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较显著;绿色经济发展对环境规制与绿色经济进步具有长期正向促进作用,但是作用程度较小。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思杭 雷礼 周中林
利用长江经济带十一省市2005-2019年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检验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引入脉冲响应函数构建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的响应模型,从静态和动态视角分析三者间的相互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具有长期正向促进作用;绿色技术进步对环境规制具有长期正向促进作用,对绿色经济发展具有短期抑制作用与长期正向促进作用,且绿色技术进步对环境规制与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较显著;绿色经济发展对环境规制与绿色经济进步具有长期正向促进作用,但是作用程度较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杰文 蒋正云 李凤
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绿色经济效率。文章基于熵权法构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测算得到绿色GDP指数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采用非径向、非角度的超效率SBM模型测度了2000—2016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绿色经济效率水平,并从时间和空间维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运用面板模型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整体绿色经济效率水平稳定在0.826左右,上、中、下游地区绿色经济效率水平呈依次递增态势,且绿色经济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强度在逐渐减弱,对外开放、城市化、能源强度和环境规制等因素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各异,上、中、下游地区及各省(市)之间发展情况存在显著地区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绿色税制改革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机制研究——来自《环境保护税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证据
数字化转型、要素流动与包容性绿色增长——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区域经济政策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长江经济带”经济政策的准自然实验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赋能长江经济带绿色转型:理论分析与机制检验
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升了地区绿色创新绩效吗?——基于双重差分的实证检验
生态旅游示范区对区域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视角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绿色金融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