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6)
2023(1319)
2022(1233)
2021(1104)
2020(1047)
2019(2341)
2018(2481)
2017(4557)
2016(2854)
2015(3216)
2014(3249)
2013(3247)
2012(3227)
2011(3010)
2010(2989)
2009(2740)
2008(2911)
2007(2658)
2006(2360)
2005(2135)
作者
(10865)
(8837)
(8784)
(8427)
(5765)
(4570)
(4131)
(3654)
(3399)
(3216)
(3137)
(3109)
(3066)
(3064)
(3014)
(2805)
(2763)
(2749)
(2667)
(2608)
(2347)
(2277)
(2241)
(2117)
(2092)
(2087)
(2016)
(2015)
(1976)
(1926)
学科
(10608)
经济(10594)
方法(6271)
(5307)
管理(5284)
数学(5261)
(5209)
数学方法(5036)
(4265)
企业(4265)
(2216)
理论(2061)
(1951)
(1874)
金融(1873)
(1816)
(1791)
贸易(1790)
(1749)
(1741)
中国(1661)
(1618)
(1559)
银行(1547)
教育(1506)
世界(1485)
及其(1484)
(1466)
业经(1404)
地方(1397)
机构
大学(45992)
学院(43669)
研究(18330)
(14368)
科学(14255)
经济(13984)
管理(13681)
中国(13064)
(12613)
理学(11681)
理学院(11500)
(11291)
管理学(10992)
(10948)
管理学院(10928)
研究所(10527)
农业(10412)
业大(10009)
中心(7749)
北京(7090)
农业大学(6821)
(6623)
(6589)
(6555)
(6508)
(6383)
科学院(6170)
实验(6097)
实验室(5876)
技术(5766)
基金
项目(30330)
科学(22383)
基金(21474)
(21131)
国家(21014)
研究(17750)
科学基金(16247)
自然(12489)
自然科(12231)
自然科学(12228)
自然科学基金(11966)
(11475)
(10887)
资助(10585)
基金项目(10441)
社会(9451)
社会科(8915)
社会科学(8912)
教育(8026)
计划(7794)
科技(7499)
重点(7471)
科研(6401)
(6388)
(6380)
编号(6230)
专项(5957)
成果(5807)
(5757)
创新(5529)
期刊
(13998)
经济(13998)
学报(12925)
研究(11565)
(11192)
科学(9622)
大学(8948)
学学(8568)
中国(8240)
农业(7966)
管理(5040)
(4657)
统计(4413)
(4403)
业大(4349)
教育(4044)
农业大学(3690)
(3493)
决策(3350)
技术(3316)
(3083)
林业(2838)
(2750)
金融(2750)
中国农业(2622)
科技(2524)
图书(2514)
财经(2329)
自然(2321)
经济研究(2270)
共检索到64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俊龙  刘钟灵  姚宝安  马丽华  
试验分别以二甲基亚砜(DMSO)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保护剂,采用一步法(直接投入液氮)和二步法(气相预冷15~30min后投入液氮)液氮保存水牛牛巴贝斯虫。保存不同时间的样品复苏后接种去牌水牛犊,均引发了典型的牛巴贝斯虫病,从结果可以看出:DMSO和PVP都可以用作牛巴贝斯虫液氮保存的保护剂,二步法的冻存效率高于一步法。考虑到毒性作用的因素,保存牛巴贝斯虫时以PVP作保护剂采用二步法冻存是较为理想的办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俊龙  姚宝安  马丽华  刘钟灵  
从非巴贝斯虫病流行地区以临床检查健康,免疫学检查无巴贝斯虫感染的黄牛,分离血清和红细胞,分别与健康水牛红细胞和血清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混合,采用改进的微气静相培养技术体外培养水牛牛巴贝斯虫,结果表明:黄牛红细胞不能作为寄生于水牛体内的牛巴贝斯虫体外培养的支持细胞,黄牛血清支持牛巴贝斯虫生长的能力明显低于水牛血清。这一发现对研究寄生于水牛体内的牛巴贝斯虫的生物学特性及牛巴贝斯虫病的免疫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俊龙  刘钟灵  姚宝安  马丽华  
采用改进的微气静相培养技术,研究了培养液容积、深度、更替时间对体外培养牛巴贝斯虫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液层深度对牛巴贝斯虫的生长繁殖影响明显,理想的液层深度是6.2mm;在保持单位面积上培养液容量不变的情况下,培养容积大小对培养无影响;隔24h更换上清液,能使牛巴贝斯虫稳定地生长,延长更换培养液的时间能显著地抑制牛巴贝斯虫的生长繁殖。试验还在此基础上,利用较大容积(16.0ml)对1株牛巴贝斯虫进行了长达27d的体外培养,继代8次,牛巴贝斯虫生长良好。本试验的成功为进一步研究水牛巴贝斯虫病及其免疫提供了有利条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干臻  刘钟灵  
应用体外培养所得的可溶性牛巴贝斯虫(Brabesia bovis)抗原进行胶乳凝集试验的结果表明,本抗原与其它血液原虫,如伊氏锥虫(Trypanosoma evansi)、边缘无浆体(Anaplasma marginale)、双芽巴贝斯虫(B.bigemina)、环形泰勒虫(Theileria annulata)及瑟氏泰勒虫(T.sergenti)之间无交叉反应。非特异性凝集因子试验、胶乳凝集抑制试验也表明本抗原有较强的特异性。去脾水牛犊人工感染牛巴贝斯虫后第3天,应用胶乳凝集试验即可在血清中查到相应抗体,感染后12~15天抗体滴度达到高峰(1:2560);对成年水牛,感染后第8天应用本法即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俊龙  刘恩勇  石俊华  丁书田  刘钟灵  姚宝安  赵胜明  刘朝华  罗永香  
体外培养获得的东方巴贝斯虫可溶性抗原与等量弗氏完全佐剂混合后用作疫苗进行疫区免疫保护试验。试验动物共分 2组 ,免疫组 82头牛在发病季节前 1个月用疫苗间隔 2周免疫 2次 ,对照组不作处理。所有试验动物在试验前和发病季节后分别采血检测血清抗体水平 ,同时 ,在发病季节观察试验动物的发病情况。结果表明 :在发病季节内 ,免疫组牛无一发病 ,血清抗体水平与试验前相比升高明显 ,而对照组 86头牛有 5头出现临床症状 ,虽经治疗仍有 2头死亡 ,血清抗体水平与试验前相比变化不明显。结果说明由可溶性抗原制备的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婧  李冰  刘翠翠  夏吉鹏  张继瑜  
【目的】顶质体是存在于包括疟原虫和巴贝斯虫在内的顶复门寄生虫的一种细胞器,在病原体中,它主要承载类异戊二烯前体和脂肪酸合成途径,异戊二烯五碳结构是有机体合成多种化合物的结构基础,对有机体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例如,在哺乳动物中成为胆固醇和类固醇激素的基本结构,在植物中参与合成类胡萝卜素。且存在于顶质体的类异戊二烯前体合成途径对于病原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且不存在于人类和哺乳动物机体,这使其成为近年来人们研究抗原虫药物的焦点。有学者发现利用特异性阻断类异戊二烯代谢途径的药物可治疗疟疾。1-脱氧-5-磷酸D-木酮糖合成酶(DXS)为该途径中的第一个限速酶。因此,针对牛巴贝斯虫的1-脱氧-5-磷酸D-木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郑斯竹  安榆林  徐梅  杨晓军  常虹  嵇保中  
为了开展天牛科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采用酚-氯仿提取法、TakaraDNA快速提取试剂盒及GenMagBio动物细胞组织/细胞基因组DNA磁珠提取试剂盒3种方法分别对75%乙醇常温保存、无水乙醇-20℃冷藏保存和活体4℃保存3种保存方式且保存时间1年以上的松墨天牛幼虫进行DNA提取,并对不同提取方法所获取的DNA纯度与质量进行分析比较,确定了长时间保存天牛幼虫以无水乙醇浸渍-20℃冷藏保存效果最佳,而用GenMagBio磁珠法提取试剂盒提取DNA出现降解的标本提取效果最好。应用GenMagBio磁珠提取试剂盒对实验室保存多年的天牛幼虫标本进行DNA提取,并对提取DNA是否适合后续的PCR扩增及D...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丙云  陈龙  毛鑫智  陈继明  Javier Gonzaloz  
为研究水牛抗肝片吸虫的免疫反应机制,选择8头雄性去势水牛经粪便检查和 Dot-ELISA 检测确认无肝片吸虫感染.经2周适应性饲养后,随机分成感染(n=5)和对照组(n=3)。感染组水牛每天每头经口感染60个囊坳,连续20天,共接种1200个囊蚴。每周颈静脉采血,测定外周血的 T、B 淋巴细胞的比例、血清总蛋白含量和组分比例以及抗体(IgG)水平。结果表明:感染组水牛在感染肝片吸虫后第2周开始,T 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志勤  谢芝勋  刘加波  庞耀珊  邓显文  谢丽基  温娟  张振荣  黄海强  
应用牛结核变态反应、PCR和分离培养3种方法,对奶水牛进行牛结核病检测,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结果表明,1850头奶水牛中有78头奶水牛的皮内变态反应结果为阳性,而对变态反应阳性的牛样品进行PCR检测和分离鉴定,分别鉴定出4份和2份牛分枝杆菌。阳性检出率以变态反应为最高(4.22%),PCR和分离鉴定的较低,分别为0.21%和0.11%。变态反应与PCR检测、分离鉴定的符合率较差,而PCR检测与分离鉴定的符合率相对较接近。因此建议,在对奶水牛群进行结核病检测时,应先以变态反应检疫牛群,再结合PCR检测进行综合诊断,更有利于奶水牛结核病的检测与净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永林  沈涛  顾有方  张洪英  
选择健康雄性去势水牛20头(2~3岁,300~400kg/头),分二批,第一批8头,第二批12头,健康山羊6头(8月龄,14kg/头),经粪检和 Dot-ELISA 检查确认无肝片形吸虫感染,适应饲养2周后,随机分组,水牛第一批试验中感染组5头,每头每天经口投服囊蚴60个,连续20d,对照组3头;第二批中感染组9头,每头一次投服囊蚴1600个,对照组3头.山羊分Ⅰ、Ⅱ感染组和对照组,各组2头,Ⅰ组每头一次,经口感染200个囊蚴,Ⅱ组每头一次感染囊蚴500个.比较观察临床表现,结果如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俊龙  刘钟灵  姚宝安  马丽华  
在采用微气静相培养技术对东方巴贝斯虫进行体外培养的基础上,观察了在4℃保存不同时间的悬浮于199培养液中的染虫红细胞和健康牛红细胞用于东方巴贝斯虫体外培养时的虫体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染虫红细胞在4℃保存20 d 仍可用于建立起始培养;健康牛红细胞保存6d,对培养影响不明显,而保存9d 即严重影响东方巴贝斯虫的生长繁殖.这一结果对东方巴贝斯虫的虫体保存和培养条件的选择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龙  王丙云  朱祖康  J.Gonzalez-GalleGo  毛鑫智  
将8头经粪便检查和Dot-ELISA检测确认无肝片吸虫感染的雄性去势水牛随机分成感染组(n=5)和对照组(n=3)。感染组每天每头经口感染60个囊蚴,连续20d。结果表明:水牛慢性感染肝片吸虫后,红细胞CR1花环率从感染后第2周即显著降低,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则显著升高;白细胞数的总体水平在19周前高于对照组,其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加,而淋巴细胞则有所下降;在淋巴细胞中可见T细胞比例显著下降,B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并引起血清白细胞介素-2水平的降低和抗肝片吸虫的IgG含量的显著升高。激素变化主要表现为皮质醇水平在感染初期升高,胰岛素在高于对照组的水平上波动,甲状腺激素T3、T4水平未见与对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鲁植雄  
水牛步态研究鲁植雄(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院,南京210032)ONGAITSOFABUFFALO¥LuZhixiong(CollegeofAgriculturalEngineering,NamingAgricUniv,Nanjing210032)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俊龙  刘钟灵  姚宝安  马丽华  
在采用微气静相培养技术对东方巴贝斯虫体外培养的基础上 ,观察了 4℃保存不同时间的悬浮于 199培养液中的染虫红细胞和健康牛红细胞用于东方巴贝斯虫体外培养时的虫体生长情况 ,结果表明 ,染虫红细胞在 4℃保存 2 0d仍可用于建立起始培养 ;健康牛红细胞保存 6d ,对培养影响不明显 ,而保存 9d即严重影响东方巴贝斯虫的生长繁殖。这对东方巴贝斯虫的虫体保存和培养条件的选择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饶义平  唐文浩  胡朝源  
德昌水牛血液中元素背景值的研究饶义平,唐文浩,胡朝源关键词:德昌水牛,血液,元素,背景值,比例ASTUDYONTHEBACKGROUNDVALUESOFELEMENTSINDECHANGWATERBUFFALOES'BLOOD¥RaoYiping;T...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