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43)
- 2023(11540)
- 2022(10248)
- 2021(9823)
- 2020(8155)
- 2019(18874)
- 2018(18822)
- 2017(36802)
- 2016(20117)
- 2015(22554)
- 2014(22654)
- 2013(22220)
- 2012(20469)
- 2011(18515)
- 2010(18613)
- 2009(16781)
- 2008(16264)
- 2007(14093)
- 2006(12523)
- 2005(10873)
- 学科
- 济(76471)
- 经济(76389)
- 管理(59160)
- 业(54272)
- 企(44698)
- 企业(44698)
- 方法(34221)
- 数学(29492)
- 数学方法(29094)
- 农(22515)
- 中国(19646)
- 财(19475)
- 学(18286)
- 地方(18152)
- 业经(17029)
- 环境(15868)
- 农业(14907)
- 贸(14699)
- 贸易(14692)
- 易(14270)
- 和(13468)
- 制(13422)
- 理论(13051)
- 策(12708)
- 划(12216)
- 技术(12178)
- 务(12152)
- 财务(12089)
- 财务管理(12070)
- 企业财务(11431)
- 机构
- 学院(280448)
- 大学(279862)
- 管理(114423)
- 济(108883)
- 经济(106294)
- 理学(99087)
- 理学院(97992)
- 管理学(96361)
- 管理学院(95863)
- 研究(94611)
- 中国(69212)
- 科学(60022)
- 京(59859)
- 财(49783)
- 所(47247)
- 农(44726)
- 研究所(43203)
- 中心(42702)
- 业大(42527)
- 江(40674)
- 财经(39660)
- 北京(38180)
- 范(38160)
- 师范(37882)
- 经(36013)
- 院(35017)
- 农业(34769)
- 州(33401)
- 经济学(30729)
- 师范大学(30529)
- 基金
- 项目(195436)
- 科学(153156)
- 研究(144469)
- 基金(140487)
- 家(122007)
- 国家(120973)
- 科学基金(103758)
- 社会(88638)
- 社会科(83877)
- 社会科学(83856)
- 省(76278)
- 基金项目(75229)
- 自然(68546)
- 自然科(66761)
- 自然科学(66744)
- 教育(65512)
- 自然科学基金(65488)
- 划(64660)
- 编号(60124)
- 资助(57877)
- 成果(48790)
- 重点(43480)
- 部(42641)
- 发(41990)
- 课题(41141)
- 创(40181)
- 创新(37389)
- 科研(36926)
- 项目编号(36491)
- 教育部(36218)
- 期刊
- 济(120786)
- 经济(120786)
- 研究(82489)
- 中国(50506)
- 学报(42973)
- 管理(40613)
- 科学(40526)
- 农(40349)
- 财(35306)
- 大学(32127)
- 教育(32087)
- 学学(30197)
- 农业(28407)
- 融(23856)
- 金融(23856)
- 技术(23368)
- 业经(20659)
- 经济研究(18112)
- 财经(17979)
- 问题(15583)
- 图书(15403)
- 经(15183)
- 理论(14266)
- 业(14245)
- 科技(14214)
- 资源(14048)
- 实践(13330)
- 践(13330)
- 现代(13273)
- 技术经济(13065)
共检索到405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昌硕 耿雷华 王淑云
为了保护水源区生态环境和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文章界定了水源区生态补偿的涵义,从生态成本和生态效益两方面分析水源区域的生态损益关系。针对水源区的实际情况,提出生态补偿方式和措施建议,探讨现阶段我国生态补偿资金的筹集渠道,并从财政、税收、产业、管理、意识、技术等方面提出水源区的生态补偿政策建议。
关键词:
水源区 生态补偿 方式 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戴茂华
建立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矿区环境修复进程,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国家战略的优先领域。阐述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意义、基本原则和标准,结合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开发行为的特殊性以及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的稀有稀缺性、可耗竭性和不可再生性,重点从加快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建设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具体措施两方面提出建立我国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为我国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国兴 徐龙 千鹏霄
建立完备的生态补偿机制是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长久有效运行的关键,合理有效地测算生态补偿标准及其分配方式是重中之重。基于水源区2012—2016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法,计算分析了水源区生态补偿标准及受水区各省份之间补偿资金的分摊比例。结果表明:(1)水源区2016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4 260.64亿元,比2012年减少了63.57亿元,比2014年增加了9.16亿元;(2)水源区应得到的生态补偿资金为149.2亿元,而受水区愿意支付的生态补偿资金为84.73亿元,国家每年通过一般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给水源区约18亿元,但仍有46亿元的生态补偿资金缺口;(3)采用离差平方法确定了河南、河北、天津和北京4省份每年应承担的生态补偿资金分别为26.91亿元、22.20亿元、14.66亿元和20.96亿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钱巨炎
事业单位,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保证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最低限度文明成果的公共机构,承担着教育、科研、文化、卫生等大量社会基础工作。近年来,伴随着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暴露出许多弊端,亟待改革。财政供给方式改革作为事业单位整体改革的重要组成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龚亚珍 韩炜 Michael Bennett 仇焕广
研究以"国家生态补偿试点"的盐城国家级湿地珍禽保护区作为案例,从生态补偿对象的角度研究了生态补偿的政策设计。根据对保护区附近288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研究采用选择实验法识别了农户对不同生态补偿政策方案的偏好情况。通过计量分析发现:补偿政策设计中补偿水平、合同年限、退出合同的权利、环境绩效等补偿政策属性显著影响农户参与意愿,其中合同年限与退出权利对参与意愿影响最为显著。基于以上发现,研究讨论了补偿政策设计中不同的属性安排,特别是设置退出权限等措施对盐城生态补偿政策的成本有效性、可持续性及实施效果的潜在影响,为政策设计提供相应的实证基础。文章还计算了各个属性的接受意愿价值,并分析了潜在参与者的个...
关键词:
生态补偿设计 农药减量 选择实验方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彭兴菊
生态补偿对保护环境、减少贫困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有效的市场工具。美国较早的注重农场生产能力的土壤保护项目和后来更加注重农场环境效益的项目都影响了各自区域,达到了预期。然而,从有效的市场化生态补偿政策设计的角度来看,这些生态政策主要在支付标准、土地脱产、支付服务类别方面存在问题。为改善这种状况,提出应以生态系统服务为标准支付农民,只管农民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而不限制土地的其他替代用途,支付更多的生态系统服务等建议。
关键词:
生态补偿 效率 农业生态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九龙 王俊 陶晓燕 王世军
合理测算生态补偿资金数量及其分配方式是生态补偿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为例,在全面评估水源区生态服务价值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调入水量等因素,估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调节系数,尝试性地研究了水源区生态补偿资金数量及分配方式。结果表明:2014年水源区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为3 225.97亿元,比2006年增加159.45亿元;中央政府承担水源区生态补偿资金量为18.8亿元,河南、河北、天津和北京等省市承担生态补偿资金量分别为11.28亿元、10.43亿元、3.1亿元和3.38亿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九龙 王俊 陶晓燕 王世军
合理测算生态补偿资金数量及其分配方式是生态补偿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为例,在全面评估水源区生态服务价值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调入水量等因素,估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调节系数,尝试性地研究了水源区生态补偿资金数量及分配方式。结果表明:2014年水源区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为3 225.97亿元,比2006年增加159.45亿元;中央政府承担水源区生态补偿资金量为18.8亿元,河南、河北、天津和北京等省市承担生态补偿资金量分别为11.28亿元、10.43亿元、3.1亿元和3.38亿元;陕西、湖北、河南和四川等4省水源地分配到的生态补偿资金数量分别为30.4亿元、9.15亿元、5.86亿元和1.56亿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淑清 王尚义
流域生态补偿是流域管理的一种制度创新,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和配套政策是恢复改善生态环境和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解决汾河流域生态补偿问题,必须要建立汾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确定适用性的补偿原则、补偿方式和标准,同时适时制定生态补偿配套政策。
关键词:
汾河流域 生态补偿 配套政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晶
构建流域生态补偿的市场机制应从明确补偿主体、确立补偿标准和完善法律制度等核心问题着手。在明确界定补偿主体基础上,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确立可以从生态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出发,使其既能体现生态服务的供给成本、对需求者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又能代表生态服务供需双方的利益诉求,合理的协调供需双方的关系,实现流域生态服务市场均衡。此外,完善流域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监督制度和管理制度,是生态服务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
生态服务 流域 市场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钦 林雅秋 黄志榕 杨秀云 黄李煌 谢锦华
文章论述了公益林生态服务市场补偿政策的理论依据,认为政府政策创新是公益林生态服务市场补偿的基础,政府应制订公益林生态服务交易制度,明确规定公益林生态服务的权利和义务;并且提出政府要规定企业二氧化碳的排放标准和公益林水文生态服务补偿主体,制订自然保护区配额交易政策等。
关键词:
公益林 市场 补偿 政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罗志红 朱青
制定和实施科学的财税政策是确保生态补偿机制有效运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从财税视角考察和分析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发展路径,针对现行财税政策中财政投入问题、调节手段单一、税收体系不完善和收费不规范等问题,应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相关财政政策、税收体系和规范收费制度来促进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和有效运行。
关键词:
生态补偿机制 财税政策 制度创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秦小丽 陈沛然
本文从国内生态补偿的财税政策导向出发,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述。总的来看,在2005年以前,国内关于生态补偿财税政策的研究很少,主要散见于一些与环保研究相关的文献中。2005年至今,有关生态补偿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内容逐步丰富,既有生态补偿财税政策的理论研究,又有实践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生态补偿 财税政策 研究述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文华 李芬 李世东 刘某承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能够部分或全部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体现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平等性,动员全社会参与森林生态系统的保育,更好地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能力。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理清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概念和范畴,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与政策开展研究和探讨。对森林生态补偿的历程进行回顾,探讨了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进行初步核算,得出补偿标准的范围,以期为补偿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根据以上分析和探讨,提出今后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建议。
关键词:
森林 生态补偿 机制 问题 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实施生态补偿机制,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制度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对丹江口库区乃至湖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加强核心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对于承担保护国家水资源战略安全政治使命、促进库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库区移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生态补偿机制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