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0)
- 2023(842)
- 2022(735)
- 2021(644)
- 2020(564)
- 2019(1242)
- 2018(1192)
- 2017(2177)
- 2016(1253)
- 2015(1370)
- 2014(1320)
- 2013(1355)
- 2012(1266)
- 2011(1215)
- 2010(1169)
- 2009(1155)
- 2008(1092)
- 2007(994)
- 2006(911)
- 2005(810)
- 学科
- 济(3886)
- 经济(3879)
- 业(2365)
- 管理(2186)
- 学(1898)
- 企(1483)
- 企业(1483)
- 中国(1449)
- 农(1416)
- 方法(1215)
- 地方(1202)
- 水产(1044)
- 数学(1040)
- 数学方法(1026)
- 农业(997)
- 贸(964)
- 贸易(964)
- 业经(938)
- 易(932)
- 动物(879)
- 制(752)
- 发(742)
- 动物学(702)
- 银(697)
- 环境(696)
- 融(689)
- 金融(689)
- 银行(683)
- 及其(674)
- 行(670)
- 机构
- 学院(18447)
- 大学(18432)
- 研究(9189)
- 农(7873)
- 科学(7246)
- 农业(6546)
- 中国(6356)
- 济(5951)
- 经济(5818)
- 所(5785)
- 研究所(5477)
- 业大(5198)
- 管理(4940)
- 京(4393)
- 理学(4098)
- 农业大学(4032)
- 理学院(4028)
- 管理学(3913)
- 业(3894)
- 管理学院(3892)
- 省(3888)
- 室(3839)
- 中心(3824)
- 实验(3595)
- 实验室(3425)
- 院(3350)
- 重点(3277)
- 科学院(3237)
- 江(3146)
- 部(3073)
共检索到28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素文 张文文 郭永坚 朱长波 李俊伟 颉晓勇 陈利雄
在不同水流和不同光照条件下,分别对舌状蜈蚣藻Grateloupia livida(Harv)Yamad果孢子萌发情况展开研究,以期为其苗种生产奠定基础。舌状蜈蚣藻果孢子在附着1 d、15 d后,置于不同水流速度(0、1、1.5、4、7、10、14 cm/s;1.5 cm/s流速由充气控制,其他流速由流水装置控制)培养20 d;舌状蜈蚣藻果孢子附着1 d后,在不同光照周期(6L∶18D、8L∶16D、10L∶14D、12L∶12D、14L∶10D、16L∶8D)和不同光照强度(35、85、135μmol 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海艳 祝云 徐成东 谢美华
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蜈蚣蕨孢子在人工培养基上无污染萌发的条件进行探索,研究不同部位不同浓度的肿柄菊提取液对蜈蚣蕨孢子萌发和假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孢子进行4%次氯酸钠、0.1%升汞消毒8 min,50 mg/L赤霉素1 mL处理2 min,接种于pH值为6的1/2Ms培养基上,效果最好。随着水浸液浓度的升高,肿柄菊的抑制作用不断增强,浓度为3%时,不同部位的提取液均使孢子不能萌发。对蜈蚣蕨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最强的是根水浸液,而对假根生长抑制作用最强的是叶提取液。结论:不同植物、同种植物不同部位的生长对同种化感作用的敏感度不同,同种植物的不同部位对植物不同生长时期的化感作用也不尽相同。
关键词:
孢子萌发 假根生长 正交实验 化感作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白凯强 韩军军 林庆莹 吴月 王艺 霍元子 何培民
通过混养生态系统模拟试验研究了紫贻贝(Grateloupia lanceolata)和披针形蜈蚣藻(Mytilus edulis)不同养殖密度组合下的生态混养状况。选取壳长(45.14±3.85)mm的紫贻贝和长度(62.48±7.38)mm的披针形蜈蚣藻,采用5种湿重配比进行混养实验,分别为G1(1∶0)、G2(1∶0.25)、G3(1∶0.5)、G4(1∶1)和G5(1∶2)。每种组合中紫贻贝密度均为0.63 ind·L(-1),而披针形蜈蚣藻密度分别为0 g·L(-1)、1.25 g·L(-1)、2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信书 冯子慧 霍元子 徐军田 何培民
为了探讨绿潮藻浒苔游孢子对紫外线(UVR)的敏感性,研究了相对于有效光辐射(PAR,P)增加UVA辐射(PAR+UVA,PA)和全波长辐射(PAR+UVA+UVB,PAB)对浒苔游孢子的光合效率、附着、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强光[900μmol/(m2·s)]下PA和PAB辐射对浒苔游孢子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辐射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大。强光下PA和PAB辐射15、30、60min导致浒苔游孢子最大光化学效率分别下降为28.4%、42.4%、36.5%、52.1%、64.4%、54.5%;(2)游孢子在15min辐射期间的附着率分别为50.0%(P...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韩红宾 韦章良 霍元子 陈群芳 张建恒 何培民 于克锋
通过比较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对浒苔(Ulva prolifera)孢子/配子放散和萌发的影响,来探究适合浒苔孢子/配子放散和萌发的温度和光照强度。实验结果表明,适宜浒苔孢子/配子放散的温度和光照强度范围分别为20~30℃和180~300μmol·m~(-2)·s~(-1)。在温度25℃、光照强度240μmol·m~(-2)·s~(-1)时,浒苔孢子/配子的放散量最大。浒苔孢子/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和光照强度分别为15~25℃和40~160μmol·m~(-2)·s~(-1),最适温度和光照强度分别为20℃和120μmol·m~(-2)·s~(-1)。本实验揭示了黄海绿潮优势种浒苔繁殖与生长的环境响...
关键词:
浒苔 温度强度 光照 放散 萌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谷思辰 李倩 焦培培 王玉丽 李志军 李健强
【目的】探讨4种杀菌剂对胡杨和灰叶胡杨种子的消毒效果及对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为我国珍稀树种胡杨和灰叶胡杨的人工育苗造林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PDA平板法,在预试验的基础上,选择10.0μg/mL的6%戊唑醇为代表,筛选杀菌剂浸种处理胡杨和灰叶胡杨种子的安全有效时间;采用平皿法检测了0.1,0.5,1.0,5.0,10.0,50.0,100.0μg/mL福美双、嘧菌脂、腈菌唑、戊唑醇对胡杨和灰叶胡杨种子的消毒效果;采用滤纸法进行发芽试验,测算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幼苗株高和畸形率,观测上述不同质量浓度杀菌剂对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结果】杀菌剂浸种处理胡杨和灰叶胡杨种子的安全有效时间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而勋 杨媚 张华 刘自珠
研究了温度、pH值、光照、碳源、氮源和培养基种类对菜心 (BrassicaparachinensisBailey)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higginsianumSacc .)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 :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温度均为 8~ 35℃ ,最适温度均为 2 5℃ ;在 10~ 35℃范围内 ,病菌的分生孢子均可萌发 ,最适温度为 2 5℃ ;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 5 3℃ ,10min或 5 5℃ ,5min。病菌在pH 3 0~ 10 0均能生长及产孢 ,最适pH值均为 6 0。光照对菌丝的生长速率影响不大 ,但连续光照有利于菌丝干物质的积累和孢子量的...
关键词:
菜心 炭疽病菌 生长 产孢 孢子萌发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有志 黄继山 朱杰辉
采用2种光照和8种温度处理研究了光照和温度对小叶章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30℃外,其他温度处理光照和黑暗处理的种子萌芽率差异不显著,种子萌发表现为非光敏性.在10~35℃,小叶章种子都能萌发,但萌发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30℃,最大萌芽率为54%.高温度处理的种子一般比低温度处理的种子萌发早,如30℃处理的在第2天就开始萌发,而10℃处理的在第4天才开始萌发.在适宜的温度时光照能促进小叶章幼苗的生长,在25℃和30℃,光照处理的幼苗在第10天的生长高度和最大根长都大于黑暗处理.幼苗在不同温度下生长差异较大,其中20~30℃的最大根长无显著差异,但比其他处理的大,为...
关键词:
小叶章 萌芽率 幼苗生长速率 光照 温度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雪枫 周高羽 王坚
为明确热带常见杂草飞扬草(Euphorbia hirta)的种子萌发特性,本研究运用培养皿滤纸法和盆栽法,分别研究温度、光照和水分条件对飞扬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飞扬草种子在2040℃范围内均可萌发,其中30℃为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萌发率和萌发指数均最大),25℃时幼苗生长最好(根长/苗长为1.031)。恒温条件(25℃)下,光照824h时的种子萌发率无显著差异(平均值94.07%)、光/暗0h/24h时萌发率降至52%(P0.05),随光照时长缩短萌发指数和幼苗根长均显著减低(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群龙 焦宇飞 吴国良
大花惠兰(Cymbidium hybridum)属兰科(Orchidaceae)兰属(Cymbidium)植物,其品种类型繁多,花大色艳、花期长、观赏价值高。大花蕙兰的萌发主要受温度控制,本试验通过对"星语"、"英雄"、"织女"、"香蕉船"、"牛郎"等大花蕙兰优良品种2年生苗新芽萌发时的日温进行控制,以确定其萌发时的最适日温。结果表明:当处理温度由23~25℃升到26~27℃,"星语"、"织女"新芽直径增粗量显著增加,"牛郎"无显著变化,"香蕉船"、"英雄"则显著降低;所有品种新芽生长量均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而极显著增加;除"英雄"外,所有品种的新萌发芽数也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而极显著增加;但在2...
关键词:
大花惠兰 日温 新芽萌发 新芽生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泽全 舒长生 董雪芳 赖运平 李俊 魏会廷 彭正松 杨武云
以3个小麦品种为实验材料,在室温(18℃)和低温(4℃)胁迫下测定发芽特性和幼苗(萌发15 d)形态指标,以各性状低温与室温下测定值的比值(相对值)作为小麦耐低温评价指标,评价小麦萌发和幼苗的耐低温特性。结果表明:低温降低小麦发芽速度和阻碍幼苗生长,苗比根对低温敏感,低温的干鲜比大于室温的干鲜重比值;种子萌发和幼苗期的各性状相对值可以作为鉴定小麦耐低温的评价指标。
关键词:
小麦 低温 发芽指数 幼苗生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秦普丰 铁柏清 周细红 曾清如 周惜时
为探明重金属在不同作物体内的积累及对作物的毒害作用 ,以培两优 2 88水稻、转 Bt基因棉、湘杂棉 2号和湘棉 1 5号为材料 ,研究了铅、镉对棉花、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水中铅质量浓度≥ 1 0 0 0mg/ L ,或镉质量浓度≥ 2 0 mg/ L时 ,严重影响棉花、水稻种子萌发 ,芽长受到抑制 .镉质量浓度为 1 0 mg/ L时 ,对棉花、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则较小 .当土壤中铅质量浓度≥ 1 0 0 0 mg/ kg,或镉质量浓度≥ 2 0 m g/ kg时 ,严重抑制棉花、水稻幼苗生长发育 ,植株矮小且呈现严重受害症状 .在相同处理条件下 ,转 Bt基因棉抗...
关键词:
棉花 水稻 铅 镉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罗伟 宫相忠 高伟 夏云捷 张必达
模拟萱藻育苗条件,以萱藻丝状体为材料,沙滤天然海水作为培养液,研究了光照强度[7.2~126.0μmol/(m2·s)]对萱藻孢子萌发、幼苗早期发育及附生藻类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本实验条件下,萱藻孢子萌发的适宜光强范围为27.0~72.0μmol/(m2·s)。其中,在45.0μmol/(m2·s)条件下,萱藻孢子萌发率较高,并在放散后的第16天萌发率达到(44.44%±11.00%);(2)在本实验条件下,萱藻幼苗早期生长的适宜光强范围为36.0~54.0μmol/(m2·s),其中45.0μmol/(m2·s)最适宜萱藻幼苗的生长,且附生藻类密度最低,孢子放散后第34天附生藻类...
关键词:
萱藻 孢子萌发 幼苗 附生藻类 光照强度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许世洋 屈佳欣 方香玲
为明确有利于尖孢镰刀菌苜蓿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medicaginis,Fom)分生孢子形成及萌发的培养条件,本研究通过十字交叉法测量Fom菌株在PDA、SNA、CMC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不同培养时间的菌落直径,镜检法和血球板计数法观测分生孢子产量、比例及萌发率。结果发现,固体培养基中,在CMC培养基上菌株生长最快,大型分生孢子比例最高,为0.85%~4.64%(P<0.05);在PDA培养基上的分生孢子产量最高(P<0.05),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小型分生孢子比例较高。液体培养基中,菌株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PDB)中的孢子含量最高(P<0.05),达5.01×10~(6)·mL~(-1)~9.49×10~(6)·mL~(-1),且萌发率较高,在培养48 h时达24.98%~35.98%。由此可见,CMC固体培养基有利于Fom菌株生长,其液体培养基诱导菌株产生大型分生孢子效果较好;PDA、SNA、CMC的液体培养基则更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本研究为防治苜蓿尖孢镰刀菌根腐病及有关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 苜蓿 根腐病 分生孢子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杭璐璐 张楠 季梦成
将细叶小羽藓Haplocladium microphyllum孢子接种在Beneck,1/2MS(Murashige and Skoog),MS,Knop,改良Knop等5种培养基上,用pH酸度计将酸碱度调至pH 7.0。分别加入适量蔗糖,5种培养基各设置不同蔗糖质量浓度:40,30,20,10,0 g.L-1,定时镜检孢子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当蔗糖质量浓度为0~30 g.L-1时随蔗糖质量浓度升高孢子萌发率升高,蔗糖质量浓度为30 g.L-1时孢子萌发率最高,当蔗糖质量浓度超过40 g.L-1时,孢子萌发受抑制。在蔗糖质量浓度为30 g.L-1的培养基上培养7天后,MS培养基上孢子萌发率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