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32)
2023(6109)
2022(5535)
2021(4977)
2020(4636)
2019(10865)
2018(10740)
2017(21174)
2016(11977)
2015(13817)
2014(14155)
2013(14312)
2012(13824)
2011(12634)
2010(12723)
2009(12056)
2008(12292)
2007(11344)
2006(9802)
2005(8878)
作者
(39400)
(32976)
(32832)
(31379)
(20970)
(16048)
(15118)
(13014)
(12547)
(11781)
(11219)
(11126)
(10660)
(10647)
(10629)
(10552)
(10521)
(9879)
(9647)
(9613)
(8521)
(8326)
(8223)
(7609)
(7593)
(7454)
(7417)
(7361)
(6874)
(6850)
学科
(51606)
经济(51544)
管理(30537)
(30513)
方法(26681)
(23801)
企业(23801)
数学(23718)
数学方法(23479)
(14063)
(13677)
(13130)
中国(12300)
(10380)
贸易(10379)
(10069)
地方(9838)
(9581)
业经(9257)
农业(9231)
(8082)
(7897)
银行(7854)
(7745)
金融(7743)
(7675)
财务(7661)
财务管理(7633)
(7456)
理论(7401)
机构
大学(185494)
学院(181624)
(73389)
经济(71769)
研究(66839)
管理(65066)
理学(55843)
理学院(55129)
管理学(53937)
管理学院(53613)
中国(49362)
科学(44633)
(41027)
(40555)
(36935)
研究所(33865)
农业(33128)
(33033)
业大(32894)
中心(30573)
(28594)
财经(26278)
北京(25760)
(23731)
(23706)
(23471)
师范(23333)
经济学(22987)
(22318)
农业大学(21472)
基金
项目(119741)
科学(91198)
基金(85210)
研究(81398)
(77201)
国家(76572)
科学基金(62363)
社会(48925)
(47002)
社会科(46160)
社会科学(46140)
基金项目(44923)
自然(42601)
自然科(41561)
自然科学(41539)
(40972)
自然科学基金(40795)
教育(37935)
资助(36813)
编号(32635)
重点(28004)
成果(27317)
(26757)
(26197)
计划(24921)
科研(24196)
(24170)
课题(23275)
创新(22747)
科技(22400)
期刊
(78649)
经济(78649)
研究(51227)
学报(37422)
(36277)
中国(34727)
科学(30981)
大学(26847)
(26066)
学学(25408)
农业(24271)
管理(21873)
教育(17633)
(15599)
金融(15599)
技术(14885)
(13525)
财经(13095)
经济研究(12872)
业经(12093)
(11239)
问题(11082)
(10445)
业大(9890)
技术经济(9397)
统计(9365)
(9195)
理论(8789)
图书(8581)
科技(8417)
共检索到268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彭婧  吴晓芙  李芸  姚咏歌  刘毅霖  
分析比较了水洗蛭石和酸洗蛭石样本吸附Pb2+、Cd2+、Zn2+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水洗和酸洗样本中测试离子的吸附存在明显的离子浓度和吸附剂浓度效应。水洗样本测试离子的吸附量显著高于酸洗样本的吸附量,其原因是酸洗样本体系存在大量的H+离子参与吸附竞争,降低了吸附剂的离子吸附容量。在水洗和酸洗蛭石体系中,测试离子被吸附的毫克量差异显著,顺序为Pb2+>Cd2+≥Zn2+。水洗蛭石体系中所有测试离子的去除率都很高,说明水洗蛭石样本可作为构建人工湿地吸附缓冲系统的基质填料。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毅霖  李芸  彭婧  姚咏歌  陈星  
以水洗和酸洗蛭石为吸附剂,研究了固/液吸附体系中Mn2+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水洗和酸洗蛭石体系Mn2+离子的吸附都存在明显的离子和吸附剂浓度效应,水洗蛭石体系Mn2+离子的去除率显著高于酸洗蛭石体系。在酸洗过程中,蛭石表面部分吸附位被H+离子占据,降低了阳离子的交换能力。酸洗蛭石的吸附容量低,在吸附过程中H+离子的解吸会降低出水溶液的pH值,不宜作为湿地基质填料。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峰  梁成华  杜丽宇  陈新芝  刘桂琴  陈茜  
采用等温吸附方法,研究了天然蛭石和天然沸石对Cu2+和Zn2+两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这两种矿物对Cu2+和Zn2+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天然蛭石和沸石对Cu2+和Zn2+的吸附量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在本试验条件下,当培养时间达到120min时,天然蛭石对Cu2+和Zn2+的吸附量分别达到3945.9 mg.kg-1和3498.3mg.kg-1;天然沸石的吸附量分别达到3641.8mg.kg-1和2865.3mg.kg-1。pH值和重金属初始浓度是影响吸附量的重要因素,两种矿物对Cu2+和Zn2+的吸附量具有随pH值增高而增大的趋势,且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蛭石和沸石对Cu2+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力平  黄贞  刘晓燕  
笔者以廉价易得的落叶松树皮为原料 ,经环氧氯丙烷交联 ,研发了一种新的生物吸附剂 ,并探讨了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该改性树皮最适宜的处理条件为 :氢氧化钠浓度 0 8mol L ,环氧氯丙烷 2 0mL ,改性温度 5 0℃ ,树皮粒径 1~ 2mm .改性树皮对各种金属离子的最佳吸附条件为 :室温下pH值为 5时对Fe2 + 吸附 3h ;4 5℃ ,pH值为 5 5时对Cu2 + 吸附 3h ;室温下pH值为 6时对Zn2 + 吸附 2h .该改性树皮的吸附符合Langmuir型吸附等温线 ,能有效处理 1~ 10 0mg L的低浓度重金属废水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胡蝶  李文奇  张利萍  关莹  高慧  
【目的】以废报纸为原料,通过氮气(N2)保护在不同热解温度下制备生物质炭,并探讨废报纸基生物质炭对铜离子(Cu~(2+))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制。【方法】采用元素分析、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 X射线衍射仪(XRD)和原子吸收光谱仪(AAS)等对生物质炭进行表征。【结果】所制备的生物质炭具有多孔结构,比表面积高(211 m~2·g~(-1)),有利于从水中去除Cu~(2+)。生物质炭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随着热解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质炭的芳香性、比表面积、 pH和灰分含量逐渐增加,而氢、氮和氧含量下降。同时进行批量吸附试验,分析溶液初始pH、吸附时间、初始浓度、不同吸附温度对生物质炭吸附容量的影响。热解温度为400、 500、 600℃的生物质炭在30℃、 pH为5.0的条件下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07、 115和138 mg·g~(-1)。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很好地模拟吸附过程,表明在此吸附过程中,化学吸附是限速步骤,吸附发生在吸附剂内特定的均相位点(单层吸附)。通过热力学模型计算所得ΔH~o为正值,表明吸附过程是吸热反应。此外,生物质炭的吸附机制包括沉淀作用、离子交换、π—π作用和络合反应。【结论】本研究以废报纸为原料,所制备的生物质炭是具有一定应用前景的、环境友好的、高效的Cu~(2+)吸附材料。图6表1参34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蔡林恒  李湘洲  刘艳新  张胜  王玲芝  栾芳菲  
采用高锰酸钾与硫酸锰联合对竹炭进行改性,并将改性前后的竹炭对甲醛的吸附性能进行探讨。分析了甲醛溶液的初始浓度、改性前后竹炭的用量、温度、时间等条件对吸附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比表面积和红外光谱表征了竹炭改性前后的表面构型、比表面积与官能团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甲醛溶液浓度42 mg/m L,改性竹炭用量17 mg/m L、温度313 K,吸附时间5 h的条件下,甲醛的吸附效果最好,达到了50.25 mg/g;扫描电镜、比表面积和红外光谱等手段的分析表明,竹炭经改性后微孔结构增多、比表面积增大、表面含氧官能团增多,改性竹炭比未改性竹炭具有更为良好的吸附性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肖和友  黎蕾  陈香碧  郑小东  苏以荣  
为进一步利用广西大量的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实现资源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采用恒温振荡吸附方法,研究蔗渣炭和玉米秸秆炭对NH4Cl溶液中铵氮的等温吸附特征、吸附动力学过程,分析吸附时间、初始液浓度、添加量对生物质炭吸附铵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蔗渣炭和玉米秸秆炭对铵氮的吸附平衡时间均为3 H,平衡吸附率分别为39.0%和41.3%。生物质炭对铵氮的吸附率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单位吸附量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少。对铵氮的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蔗渣炭和玉米秸秆炭对铵氮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50mg/g和2.88 mg/g。总体上,玉米秸秆炭对溶液中铵氮的吸附性能优于蔗渣炭...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许彦明  陈隆升  张震  陈永忠  彭邵锋  
#N/A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宝云  邱涛  李荣华  秦睿  张广杰  李晓龙  张增强  
【目的】探讨巯基改性玉米秸秆粉对水体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为农业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及污水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化学改性的方法,制备出吸附剂巯基改性玉米秸秆粉,并以未改性的玉米秸秆粉为对照,通过批试验探讨巯基改性玉米秸秆粉对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Zn2+、Cd2+、Cu2+、Ni 2+、Pb2+和Hg2+)的吸附性能。【结果】改性玉米秸秆中含有9.8g/kg的巯基。未改性玉米秸秆粉对水体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率不足5%,而经巯基改性后可达97%以上。巯基改性玉米秸秆粉在pH 5~7时对Hg2+的吸附量达到稳定,对水体中除Pb2+以外的其余重金属离子吸附能力达到最大时的pH为6~9。随着重金属离子质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珊  胡泽友  颜伟  单胜道  
研究对硝基苯酚在竹炭上的吸附能力以及粒径、吸附pH值、吸附平衡时间、竹炭投加量、吸附温度等因素对竹炭吸附对硝基苯酚的影响。结果表明:10℃下,20.0g平均粒径为0.106~0.090mm的竹炭振荡吸附处理1L初始浓度为50mg.L-1的对硝基苯酚水样120min后,对硝基苯酚最大吸附率可达82.5%,最大吸附量为2.06mg.g-1;竹炭粒径、竹炭投加量、吸附时间等因素对竹炭吸附能力有明显影响;酸性条件下对硝基苯酚的吸附率明显高于中性和碱性条件;升高温度不利于对硝基苯酚在竹炭上的吸附;Freundlich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对硝基苯酚在竹炭上的吸附过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梦祎  任祺恺  罗婧盈  王明枝  
【目的】将木材加工剩余物木粉和改性木粉作为废水中染料污染物的吸附剂,并探究其性能,为木粉高值化利用提供一种策略。【方法】以植酸(PA)为绿色改性剂接枝木粉制备了木粉基吸附剂(PA-WF),利用SEM–EDS、ATR–FTIR、XRD、BET对PA-WF的表面形貌、元素分布、官能团、孔隙度、比表面积、结晶度和结晶结构进行表征,分析了植酸和木粉质量比、尿素和木粉质量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木粉接枝率的影响,以及不同接枝率木粉的亚甲基蓝染料溶液吸附容量,探究了PA-WF在不同吸附时间、亚甲基蓝染料不同初始质量浓度条件下的吸附容量变化规律。【结果】当植酸和木粉质量比2.5∶5、尿素和木粉质量比3∶50、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 h时,可制备接枝率为11.31%的改性木粉。SEM–EDS、ATR–FTIR、XRD和BET测试结果表明:PA成功接枝在木粉上引入磷酸基团,且增大了木粉的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和孔体积。吸附测试结果表明:PA-WF在接枝率为8%时吸附性能最优,吸附容量可达22.53 mg/g,比未改性木粉的吸附容量(10.50 mg/g)提高了114.57%;PA-WF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结论】采用适当条件制备植酸接枝改性木粉,经推测其吸附过程属于离子交换的单分子层化学吸附。利用植酸中阴离子磷酸基团,可大幅提升木粉的吸附性能,为木粉的高值化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戚建华  姚增玉  邓西平  梁宗锁  胡彩燕  
【目的】研究食品加工剩余物板栗壳对水中Cu2+的吸附性能,为其用于含铜废水的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吸附质溶液pH、Cu2+质量浓度、吸附剂用量、粒径、吸附温度和时间对板栗壳吸附Cu2+效果的影响,探讨吸剂和吸附剂循环利用次数对解吸和再生的影响;并采用穿透曲线和洗脱曲线对动态吸附进行了分析。【结果】吸附质溶液pH值为6、Cu2+起始质量浓度为20 mg/L、吸附剂粒径为0.25 mm时的吸附效果较好,该吸附为放热过程,升高温度虽然可以加快吸附进程,但却降低了吸附量和去除率。Na+和Ca2+对Cu2+的解吸置换能力较弱,0.1mol/L HCl可使96.1%的Cu2+得以解吸回收。通过Th...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启伟  王桂仙  
通过硝酸+微波加热和氨水吸附的方法对普通竹炭进行表面改性处理,运用红外图谱和元素分析对改性前后的竹炭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含氧基团和含氮基团的含量明显增加。吸附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竹炭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明显提高,其中,汞(Ⅱ)的吸附量提高25%以上,钯(Ⅱ)的吸附量提高32%以上,且吸附过程从以物理吸附为主转化为以化学吸附为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熊进  汪海波  张国艳  
以草鱼鱼鳞为原料制备生物吸附剂,比较了该鱼鳞吸附剂对几种不同化学染料的吸附效果,研究了其对刚果红的最佳吸附条件及相关影响因素,并通过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分析以及吸附前后的红外光谱分析,初步探讨了鱼鳞吸附剂对刚果红的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鱼鳞吸附剂对含有磺酸根基团的染料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其对不同染料的吸附效果依次为:刚果红>胭脂红>亮蓝>日落黄>亚甲基蓝;在室温条件下,鱼鳞吸附剂吸附刚果红的最佳吸附条件为:吸附剂用量0.2 g/L、体系pH 7.0、刚果红初始浓度为14μg/mL;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表明,鱼鳞吸附剂对刚果红的吸附是一种以不可逆方式自发进行的吸热过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以...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小苗  吴晶  江吉周  李紫嫣  邹菁  
吸附法具有操作简便、高效、吸附剂可再生等优点,被普遍认为是去除工业染料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以三聚氰胺为前驱体,采用热聚合法,制备了块体g-C_3N_4,并使用热剥离法对其进行剥离,得到一次剥离g-C_3N_4和二次剥离g-C_3N_4产物.通过TEM、AFM、XRD、DRS、BET对其形貌、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探索了温度、pH、起始浓度、吸附时间对超薄g-C_3N_4的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g块体g-C_3N_4、一次剥离g-C_3N_4、二次剥离g-C_3N_4在1 h内对90 mg·L~(-1)有机染料罗丹明B (RhB)和100 mg·L~(-1)刚果红(CR)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7.270 mg·g~(-1)、5.207 mg·g~(-1);20.463 mg·g~(-1),20.909 mg·g~(-1);36.094 mg·g~(-1),50.375 mg·g~(-1).特别是在一次剥离g-C_3N_4的吸附体系中,证实了RhB和CR的吸附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分别为ln q_e=-0.93+0.87ln c_e(R~2=0.90)、ln q_e=-0.09+0.73ln c_e(R~2=0.97);并且RhB的吸附为准一级动力学模型:ln (q_e-q_t)=-0.04t+3.3 (R~2=0.93),而CR的吸附为为准二级动力学模型:t/q_t=0.07t+0.14 (R~2=0.99).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超薄g-C_3N_4对RhB和CR的吸附动力学模型不同,主要是由于RhB和CR的分子结构不同、前线轨道不同、表面静电势不同,使其在超薄g-C_3N_4的表面上的吸附位点和吸附能不同等微观差异所导致的.这将为二维材料吸附、检测、降解环境污染物提供新的视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