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40)
- 2023(5350)
- 2022(4404)
- 2021(3915)
- 2020(3240)
- 2019(6954)
- 2018(6568)
- 2017(12064)
- 2016(6747)
- 2015(7020)
- 2014(6674)
- 2013(6424)
- 2012(5761)
- 2011(5137)
- 2010(4894)
- 2009(4395)
- 2008(4181)
- 2007(3502)
- 2006(2846)
- 2005(2341)
- 学科
- 济(23427)
- 经济(23398)
- 业(18553)
- 管理(18447)
- 企(13913)
- 企业(13913)
- 方法(11752)
- 数学(10785)
- 数学方法(10713)
- 农(7688)
- 财(6806)
- 贸(6446)
- 贸易(6444)
- 易(6304)
- 学(6037)
- 中国(5915)
- 业经(5568)
- 农业(5424)
- 技术(4704)
- 环境(4538)
- 务(4272)
- 财务(4268)
- 财务管理(4263)
- 企业财务(4072)
- 制(3923)
- 产业(3867)
- 地方(3680)
- 划(3600)
- 银(3517)
- 银行(3481)
- 机构
- 大学(94476)
- 学院(94458)
- 济(36900)
- 经济(36347)
- 管理(35125)
- 研究(34280)
- 理学(31804)
- 理学院(31412)
- 管理学(30777)
- 管理学院(30643)
- 农(29152)
- 科学(25235)
- 农业(23979)
- 中国(23630)
- 业大(22722)
- 京(19156)
- 所(19144)
- 研究所(18174)
- 农业大学(16346)
- 中心(15237)
- 财(14709)
- 江(13217)
- 业(12736)
- 省(12599)
- 室(12547)
- 财经(12494)
- 科学院(12059)
- 实验(12001)
- 院(11861)
- 经(11607)
- 基金
- 项目(74936)
- 科学(57950)
- 基金(56033)
- 家(53562)
- 国家(53148)
- 研究(44725)
- 科学基金(43895)
- 自然(31775)
- 自然科(31090)
- 自然科学(31077)
- 基金项目(30582)
- 自然科学基金(30563)
- 省(29852)
- 社会(29705)
- 社会科(28278)
- 社会科学(28270)
- 划(26057)
- 资助(21494)
- 教育(19830)
- 计划(17755)
- 重点(17518)
- 创(16185)
- 科技(16057)
- 发(15766)
- 部(15630)
- 科研(15542)
- 业(15474)
- 编号(15312)
- 创新(15227)
- 农(13967)
共检索到122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周 李磊 孙传范 赵全志 杜彦修 张静 彭廷
以大穗型粳稻品种豫粳6号为材料,在孕穗和结实期采用不同的灌溉处理和穗肥施用方式,研究水氮互作对籽粒灌浆速率、籽粒充实度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和穗肥一定的条件下,随着穗肥施入时期的推迟及后期施肥量的增大,稻穗的千粒重和籽粒充实度出现逐渐变大的趋势。倒2叶期施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籽粒灌浆后期的灌浆速率,缩短了强势粒的灌浆时间。干湿交替的灌溉方式可以改善弱势粒灌浆的滞后性,显著提高弱势粒的灌浆速率。干湿交替和倒2叶期施肥的水氮组合显著提高了弱势粒二次枝梗的平均灌浆速率及最大灌浆速率,从而提高了水稻的千粒重、籽粒充实度及产量,为最佳的水氮运筹方式。
关键词:
水稻 灌溉方式 穗肥施用 产量 灌浆速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红宇 刘梦红 陈英华 侯昱铭 权成哲 闫平 武洪涛 陈温福 徐正进
以2005年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水稻区域试验品种(品系)为材料,在栽培管理水平高、有代表性的沈阳、公主岭、五常区试点,研究了东北不同地区水稻籽粒充实率的差异,充实率与产量、穗部性状、品质、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关系。结果表明3省籽粒充实率以黑龙江最高,辽宁和吉林差异不显著;饱谷千粒重是吉林>黑龙江>辽宁,相互差异显著;受精粒千粒重是吉林和黑龙江极显著高于辽宁,吉林与黑龙江差异不显著;饱粒率和结实率是辽宁、黑龙江>吉林;充实率与产量正相关不显著,与着粒密度、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粒数和二次粒率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穗型指数、一次枝梗结实率和二次枝梗结实率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关系...
关键词:
水稻 充实率 产量 品质 RVA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威 张鉴 吕文彦 程海涛 曹萍 韩勇 邵国军
为明确辽宁省水稻品种的籽粒充实状况,以最新育成的13个新品系和1个对照品种为试材,根据糙米厚度分级对籽粒充实程度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糙米千粒重与糙米厚度的变化趋势相同,可以由籽粒厚度代表充实程度。新育成品系的籽粒充实度分布在77.60%~93.03%之间,品种间差异显著。新品系充实度与平均千粒重呈极显著正偏相关,与其他产量性状相关不显著。充实程度与产量水平不完全一致,高产品种多具有较高的有效穗数、着粒密度、实粒数·m-2和中等的充实度。
关键词:
粳稻 充实度 籽粒厚度 产量性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占烈 林泽川 戴高兴 曹立勇
为加强水稻籽粒灌浆过程中糖类代谢途径生理因子和遗传因子的研究,更好了解灌浆充实内在信息,以促进水稻高产优质品种的选育及相应栽培措施的制定。对水稻籽粒灌浆充实特性、影响灌浆充实的生理因素、相关酶活性和同化物转运基因研究以及相关籽粒灌浆充实QTL定位等进行综述,并对水稻籽粒灌浆充实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提出分子水平上解析灌浆相关性状的遗传机制的可能性。
关键词:
水稻 灌浆充实 酶基因 QTL定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倩 贺明荣 代兴龙 贾殿勇
以大穗型品种泰农18(T18)和中穗型品种山农15(S15)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4个播种密度(60,75,90,105 kg/hm2)和3个施氮水平(0,180,240 kg/hm2),研究了氮密互作对小麦花后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旨在寻求通过改善光合特性,获得高产的适宜施氮量和播种密度,为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实现高产高效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密度和施氮量均显著影响冬小麦产量,且二者之间存在互作效应;密度对群体光合速率的正向效应主要体现在灌浆前中期,而施氮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灌浆中后期,高产模式下二者的互作效应使得群体光合速率在整个灌浆期保持较高的水平,群体光合性能的改善引起籽粒产...
关键词:
群体光合 氮密互作 冬小麦 产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伟 左清凡 张建中
利用 4个不同遗传背景的籼粳型品系及 1个粳型广亲和品种与籼型光温敏不育系配组杂交 ,对籽粒充实度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偏籼型品系G2 12 3、G2 4 17- 1和偏粳型品系G30 0 5 - 4 - 1的杂种F1籽粒充实度表现正常 ,而粳型品系G2 6 15及粳型广亲和品种 0 2 4 2 8的杂种F1籽粒充实度未达正常水平。G2 4 17- 1、G30 0 5 - 4 - 1以及G2 12 3具有较好的籽粒充实度一般配合力 ,而籽粒充实度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多数源于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配组 ,利用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配组可以克服杂种后代的籽粒充实不良现象。籽粒充实度的遗传力较高 ,且以基...
关键词:
水稻 籽粒充实度 配合力 遗传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绍华 曹卫星 丁艳锋 田永超 姜东
以迟熟中粳稻武香粳9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和施氮量对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水稻吸氮量增多,稻草中氮滞留增加,营养器官氮转运率降低,氮素利用率和产谷效率下降;水分胁迫过强,则水稻吸氮量减少,氮素产谷效率下降;水分胁迫适度,则水稻氮素吸收保持不变,且可更多地调动和利用营养器官中的储存氮,提高氮素利用率和产谷效率;水与氮存在明显互作作用,水分胁迫增强,则减弱了氮肥促进水稻吸氮的作用,增强了氮肥降低水稻氮素利用率的效应。结合产量表现,提出采用适度的水分胁迫,提高水稻氮素利用率,减少稻田氮损失。
关键词:
水稻 土壤水分 施肥 氮肥 互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光辉 周清明 王建龙 刘玉球
为了弄清两系法杂交水稻籽粒充实度与双亲亲缘差异的关系 ,确定两系杂种优势利用的最适遗传距离 ,选用 10个籼型光温敏核不育材料作母本 ,6个籼型材料作父本 ,配制两系品种间杂交组合 2 0个 ,研究两系杂交水稻籽粒充实度与双亲亲缘关系 .结果表明 ,两系品种间 (籼型 )杂种 F1 的籽粒充实指数与其本身的程氏指数呈负相关 ,但相关不显著 ,相关系数仅为 - 0 .10 92 ;两系品种间 (籼型 )籽粒充实指数与双亲的亲缘距离 (程氏指数差值 )呈显著负相关 ,相关系数为 - 0 .411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静莉丽 彭廷 赵亚帆 赵帅兵 王童童 李源 程远 杜彦修 张静 孙红正 赵全志
为探究2种灌浆充实调节剂对大穗型水稻品种弱势籽粒灌浆充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大田试验,以大穗型水稻品种交源优21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抽穗开花期喷施灌浆充实调节剂(禾立丰和新美洲星)对水稻弱势籽粒灌浆充实、内源激素含量、灌浆充实相关miRNA及其靶基因、编码灌浆充实相关蛋白和蔗糖-淀粉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灌浆充实调节剂禾立丰和新美洲星显著提高了交源优216的产量、弱势籽粒千粒质量、灌浆速率及灌浆起始势,弱势籽粒千粒质量与对照(清水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16.07%和15.89%;且弱势籽粒中IAA含量在花后9,15,21 d显著增加,Z+ZR含量在花后9,21 d显著增加。禾立丰处理下,弱势籽粒中负调控籽粒灌浆充实的miR167a-c、miR167d-j和miR1432在花后6 d显著下调,编码14-3-3蛋白的基因OsGF14b和OsGF14f在花后12 d显著下调;而正调控籽粒灌浆充实的类萌发素蛋白基因OsGLP3在花后6 d显著上调,蔗糖-淀粉代谢关键酶基因在花后6,12 d显著上调。新美洲星处理下,弱势籽粒中负调控籽粒灌浆充实的miR167a-c、miR167d-j、miR1432在花后6 d显著下调,编码14-3-3蛋白基因OsGF14b和OsGF14f在花后12 d显著下调;正调控籽粒灌浆充实的OsGLP3和蔗糖-淀粉代谢关键酶基因的表达量在花后6,12 d显著上调。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弱势籽粒灌浆速率与miR1432、OsGF14f的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IA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禾立丰和新美洲星可能是通过调节灌浆前中期灌浆充实相关miRNA及靶基因、编码灌浆充实相关蛋白和蔗糖-淀粉代谢关键酶基因的表达量,进而提高激素IAA和Z+ZR含量,促进弱势籽粒灌浆充实。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荣改 孟祥祯 王玉珍 王振圻 冯瑞光 孟令启 宁文书
对亚种间杂交稻、品种间杂交稻和常规稻不同类型的水稻组合(品种)的干物质生产和光合特性及其籽粒充实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发育前期,亚种间杂交稻比品种间杂交稻和常规稻具有更强的干物质生产优势,但生长发育后期干物质生产能力较差,群体净同化率和群体生长率较低,干物质分配不协调,库容量大,早衰,导致亚种间杂交稻的籽粒充实度差。并根据研究结果对如何提高籽粒充实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水稻,干物质生产,光合特性,籽粒充实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丁红 张智猛 戴良香 杨吉顺 慈敦伟 秦斐斐 宋文武 万书波
【目的】明确不同水分处理下氮肥对不同抗旱性品种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探讨花生根系对水分和氮肥的反应机理,为花生水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防雨棚旱池内进行土柱栽培试验,在中度干旱胁迫(W0,45%—50%田间持水量)和充足灌水(W1,70%—75%田间持水量)两个水分处理下设置N0(不施氮)、N1(中氮,90 kg hm-2)、N2(高氮,180 kg hm-2)3个施氮水平,研究抗旱型品种花育22号和干旱敏感型品种花育23号2个不同抗旱性花生品种根系生物量、根长、根系表面积、根系伤流量及产量变化。分别采集0—20 cm、20—40 cm和40 cm以下土层根系样品,采用WinRhizo P...
关键词:
花生 根系 水氮互作 产量 土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艳红 唐湘如 潘圣刚 杨晓娟 陈抒婷 陈春桦 戴显红 梅俊豪 陈益培
为了探明分蘖期水氮管理对香稻香气、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常规籼型香稻品种农香18和Basmati 385以及粳型香稻品种云粳优14(Y-14)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水分处理(保持水层4~6 cm(W1);间隙湿润灌溉,低限土壤水势为-10 kPa(W2)和轻度落干,低限土壤水势为-20 kPa(W3))和3个氮肥水平处理(分蘖肥纯氮0 kg/hm2(N1)、30 kg/hm2(N2)和60 kg/hm2(N3))。研究了水氮互作处理对香稻糙米2-乙酰-1-吡咯啉(2-AP)含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氮互作显著影响香稻糙米2-AP含量,适当的水分胁迫(W3)和...
关键词:
香稻 水氮互作 香气 产量 稻米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新开 刘晓成 孙陶芳 郭文善 朱建国 冯兆忠 Kazhuhiko Kobayashi
【目的】探讨近地层大气O3浓度增高对小麦生产的影响。【方法】2007—2009年度应用FACE研究平台,以O3自然浓度(A-O3)为对照,设计O3浓度增高50%(E-O3)进行对比试验,采用烟农19、扬麦16、嘉兴002、扬麦15和扬辐麦2号等5个品种为对象,研究大气O3浓度增高50%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O3浓度增高显著降低小麦籽粒产量,降幅为10.10%—34.51%,平均为19.74%,品种、年度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O3浓度增高条件下千粒重降低17.88%(10.16%—29.47%);每穗粒数下降3.47%(-1.53%—11.90%),但穗数平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光辉 官春云 陈立云
选用 4个光温敏核不育系和 8个广亲和品种 ,采用 p× q不完全双列杂交法进行配合力研究 .结果表明 ,32个两系籼粳亚种间杂种 F1 的籽粒充实度间差异显著 ;其父、母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都达到了显著差异 ;亚种间杂种 F1 籽粒充实度的表现中 ,父、母本的一般配合力作用大于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作用 ,一般配合力方差占总基因型方差的 78.2 0 % ,特殊配合力方差占 2 1 .80 % .在双亲的一般配合力作用中 ,父本即粳型广亲和品种的作用 (基因型方差为 4.86 )大于母本即籼型光温敏核不育两用系的作用 (基因型方差为 2 .34 )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的籽粒充实...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亚种间 籽粒充实度 配合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步洪 奚岭林 杨建昌 王志琴 朱庆森 张洪熙
选用不同类型的两系杂交稻品种,研究了结实期茎鞘物质运转与籽粒灌浆结实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系杂交稻在抽穗后的净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明显高于三系杂交稻;茎鞘物质的输出率与结实率、充实率、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各品种以下部茎鞘物质积累多、转运率高;茎鞘物质转运启动时间早、运转强度大,其转运率高、结实率高、充实度好,表明早期转运对籽粒灌浆充实的重要性;抽穗期提高糖花比,同时在灌浆始期促进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向籽粒库运转,有利于激发库的活性,启动和促进更多的籽粒灌浆,减少空秕粒的产生,增加籽粒充实率。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茎鞘物质转运 籽粒充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