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82)
2023(5960)
2022(5145)
2021(4697)
2020(3970)
2019(8696)
2018(8798)
2017(15977)
2016(9341)
2015(10591)
2014(10999)
2013(10465)
2012(9611)
2011(8757)
2010(9006)
2009(8498)
2008(8648)
2007(8089)
2006(7130)
2005(6797)
作者
(28203)
(23544)
(23532)
(22426)
(15042)
(11414)
(10758)
(9014)
(8933)
(8904)
(8049)
(7972)
(7905)
(7622)
(7528)
(7429)
(7093)
(7039)
(6921)
(6908)
(6118)
(5984)
(5827)
(5784)
(5501)
(5391)
(5248)
(5171)
(4974)
(4794)
学科
管理(32336)
(28500)
经济(28426)
(27051)
(24001)
企业(24001)
(13013)
(12919)
方法(9353)
(9005)
中国(8783)
(8766)
业经(8516)
(8130)
财务(8105)
财务管理(8072)
企业财务(7620)
体制(7438)
(7247)
数学(7154)
数学方法(7040)
(7012)
银行(6992)
(6613)
理论(6587)
(6098)
金融(6094)
(5854)
制度(5849)
(5821)
机构
学院(133454)
大学(131714)
(48164)
经济(46790)
研究(44991)
管理(44354)
理学(36867)
理学院(36388)
管理学(35654)
管理学院(35412)
中国(34246)
(28200)
(28186)
科学(28113)
(26172)
(24243)
(23474)
研究所(21307)
业大(20966)
财经(20789)
中心(20683)
农业(20624)
(18517)
(18313)
(17941)
北京(17441)
技术(16767)
(16591)
师范(16321)
(15925)
基金
项目(82243)
科学(62668)
研究(60615)
基金(57027)
(50088)
国家(49622)
科学基金(41469)
社会(36458)
(34361)
社会科(34309)
社会科学(34303)
基金项目(29499)
教育(29147)
(27977)
自然(26614)
自然科(25952)
自然科学(25940)
自然科学基金(25480)
编号(25450)
资助(23268)
成果(22549)
(20634)
课题(19130)
重点(19006)
(17770)
(17568)
(17257)
(16873)
创新(16502)
大学(15724)
期刊
(61719)
经济(61719)
研究(41121)
中国(33939)
(25580)
(25539)
学报(25415)
科学(19896)
教育(19398)
管理(18828)
大学(18739)
学学(17633)
农业(16603)
(13653)
金融(13653)
技术(11988)
财经(10918)
业经(10207)
(9356)
经济研究(8750)
(8086)
(7927)
财会(7699)
问题(7642)
业大(7112)
会计(6773)
职业(6511)
科技(6225)
农业大学(6222)
图书(6152)
共检索到214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利英  侯喜林  陈晓峰  
以不结球白菜感黑斑病品种短白梗为材料,于两叶一心期用0.5 mmol.L-1水杨酸(SA)进行叶面喷雾处理,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叶片中Bcchi、BcPR4、BcAF基因的表达变化,并在SA处理后24 h接种甘蓝链格孢菌(Alterna-ria brassicicola),研究抗病相关物质的变化,以探讨SA诱导的抗病机制。结果表明,SA喷雾处理后显著诱导了BcAF、BcPR4、Bcchi在短白梗中的表达;接种后,经SA处理的短白梗中,48 h前SOD活性、12 h后POD活性、48 h前PPO活性和0~12 h与84 h后H2O2含量均高于未经处理的,而CAT活性在处理36 h后低于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魏亚蕊  赵曙良  成晓华  闫琦  刘娜  张玉星  
为了揭示水杨酸诱导鸭梨抗黑斑病的作用效果及机理,以河北农业大学实验农场梨园鸭梨叶片和果实为试验材料,通过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梨黑斑病病原菌并对其进行致病性检测,利用形态观察及真菌ITS、HIS、RPB2、ACT多基因综合鉴定法明确鸭梨黑斑病致病菌的类型;鸭梨离体叶片通过针刺接种黑斑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侵染0,6,12,24,48,72,96,120 h,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水杨酸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变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0 h和72 h内源水杨酸含量的变化;利用不同浓度水杨酸(0,0.002,0.02,0.2,2.0,10.0,20.0 mmol/L)测定其对黑斑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采用外源0,0.02,0.2,2.0 mmol/L水杨酸处理鸭梨果实,接种黑斑病菌并观察其抗病效果。结果表明,河北农业大学实验农场梨园中鸭梨黑斑病病原菌为链格孢属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鸭梨离体叶片接种黑斑病菌后,72 h时游离态水杨酸含量由0增至0.02 mg/g,结合态水杨酸含量由0.47增至1.55 mg/g,SA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Pbrgene12425、Pbrgene6286、Pbrgene8895接种96 h时与0 h时相比表达量分别上调5.48,4.66和7.90倍,Pbrgene43605接种120 h时表达量上调10.0倍,外源施加0.2 mmol/L水杨酸显著提高鸭梨果实对黑斑病的抗性。在鸭梨抗黑斑病过程中,鸭梨离体叶片游离态水杨酸含量显著增加,水杨酸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被诱导上调表达,外源施加0.2 mmol/L水杨酸可提高鸭梨果实对黑斑病的抗性,这为研究防治梨黑斑病的生物制剂和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克钧  朱月林  侯喜林  张蜀宁  曹寿椿  
选取84份经芜菁花叶病毒(TuMV)、霜霉病菌[Peronosporaparasitica(Pers.)Fr.]、黑斑病菌[Alternariabrasicae(Berk)Sac.]单抗鉴定后筛选出的自交系,于1992~1993年对其进行上述3种病害苗期人工诱发接种多抗性联合鉴定,获得21份三抗材料。经鉴定,确认为三抗抗源材料。探讨了多抗性联合鉴定的技术与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姝江  朱天辉  黄艳娜  韩珊  谯天敏  
采用载玻片萌发法测定水杨酸(SA)对山茶灰斑病菌的影响。浓度为0~5mmol.L-1的SA对山茶灰斑病菌的孢子萌发没有抑制作用,其诱发抗病性可持续10~15天,诱导最佳间隔期为3天。用SA喷雾涂布叶片诱导山茶抗性,植株内丙二醛、木质素、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化指标对山茶灰斑病菌诱导信号有不同响应。MDA含量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减少,膜脂的过氧化程度降低,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这种诱导抗性的作用逐渐减弱,且在不同浓度处理间存在差异,在诱导并挑战接种的处理中,各处理表现为初期低于对照、后期缓慢上升;诱导并挑战接种的处理中,木质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只诱导处理基本相似,高浓度诱导的木质素积累量大于低浓度;诱导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嘉曼  傅俊范  王燕平  周如军  严雪瑞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锈腐病是由人参锈腐病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Zinns.)Scholten]引起的根部病害之一,在人参生产中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水杨酸(SA)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诱导物质,目前将其应用于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相关研究已成为热点。在温室可控条件下进行,用浓度为200mg.L-1的SA溶液处理2年生人参移栽苗,然后接种人参锈腐菌,接种后3,6,9,12,15,20,25,30d取样。通过测定参根内丙二醛(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和细胞膜电解质外渗率,探索其诱导抗性的生理基础。结果表明:经SA处理后,接种人参锈腐菌的...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侯盼盼  陈安良  费莉玢  马良进  
【目的】探究水杨酸(SA)诱导紫楠Phoebe sheareri对炭疽病的抗性。【方法】以2年生紫楠为材料,用0、50、100、200、500 mg·L~(-1)质量浓度SA对紫楠进行喷雾处理,以无菌水喷洒不接种为对照(ck)。喷雾后选择不同时间采集紫楠叶片,采用离体刺伤接种法测定对炭疽病病斑的抑制作用,并测定了紫楠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变化。【结果】不同质量浓度SA处理的紫楠叶片均对炭疽病病斑有抑制作用,100 mg·L~(-1) SA处理对病斑抑制率达64.28%,在SA喷雾的同时接种炭疽病孢子悬浮液后,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SOD、CAT和POD在1~7 d内升高,达到峰值时可溶性蛋白质为ck的2.57倍,SOD活性为ck的1.21倍,CAT活性为ck的2.04倍,POD活性为ck的1.46倍,7 d后呈下降趋势,15 d内各生理指标均显著高于ck。【结论】SA可诱导紫楠叶片可溶性蛋白质、SOD、CAT和POD升高,对炭疽病产生抗病性。图3参23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军  陈绍红  黄永芳  孙思  
应用水杨酸溶液喷洒油茶叶片可有效诱导植株产生对炭疽病的局部性和系统性抗性。浓度150 mg.L-1诱导抗性效果最好,其对嫩叶的局部诱导病斑减小率为54.15%,对老叶的病斑减小率为61.55%。该浓度的水杨酸溶液喷洒对油茶炭疽病的系统性诱导抗性可使病斑减小率达46.7%;田间试验防治效果达到45.32%。水杨酸诱导油茶产生的局部性抗性可持续20 d而抗性水平无明显下降。扫描电镜显示在诱导处理的油茶叶片上,分生孢子能够萌发,但是芽管的生长受抑制,甚至异常变形卷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汤晓莉  薛红芬  邓国宾  杨明挚  王燕云  陈小兰  
以感病品种夏波蒂为材料,研究外源水杨酸(SA)在温室马铃薯种薯生产中,对种薯疮痂病的感病指数和植株生长的影响。通过分析植株叶片过氧化物酶、PAL活性、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多种生理指标的变化,探索诱导抗性的生理基础。结果表明,外源SA能显著降低种薯感病率;同时矮化植株,抑制地上部分生长,增强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合成。通过诱导抗氧化酶系活力的提高,SA能有效降低叶片中超氧自由基和MDA的含量,增强植株对疮痂病的系统抗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淑菊  马德华  庞金安  霍振荣  
黄瓜幼苗经水杨酸处理后 ,POD、PPO、PAL 3种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与对照相比 ,POD活性在处理后 2 4h有明显提高 ,以后一直呈上升趋势 ,至 14 4h后较对提高 193 0 %。PPO活性变化相对较小 ,酶活性的明显提高在处理 4 8h以后 ,处理后 14 4h时较对照提高 6 1 7%。PAL在处理后 72h时出现一个小的酶活性峰 ,较对照提高 17 6 % ,而后下降 ,12 0h出现第 2个活性峰 ,较对照提高 30 8%。处理后 4d接种霜霉病菌 ,调查结果表明 :第 1真叶处理较对照病情指数降低 8 9% ,第 2真叶处理较对照降低 2 2 1...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冉隆贤  谷文众  吴光金  
在毒性测定中,1~20mmol水杨酸(salicylicacid,SA)对桉树青枯病菌的生长无抑制作用。通过淋根,1~5mmol的SA可以诱导桉树苗显著地增强对青枯病的抗性,但以5mmol最佳。过氧化物酶(POX)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在0 1~5mmolSA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升高相应增强;SA淋根3~9d后挑战接种青枯病菌均能诱导桉树显著地提高对青枯病的抗性,但以间隔5~7d效果最好,且POX和PPO的酶活性与抗病性的变化趋势相符,均在第7天升至最高值,分别比对照高2倍和1倍。POX酶灵敏快速,更能准确地反映植株抗病性的变化;叶片注射SA不能诱导桉树抗青枯病。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莹  柳李旺  谢学文  孟霖  刘博  王晓武  李宝聚  武剑  
【目的】鉴定白菜类作物黑斑病抗性,同时进行白菜黑斑病抗病QTL定位研究,为白菜抗黑斑病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喷雾法接种芸薹生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分生孢子液于30 d苗龄的白菜离体叶片或植株,黑暗保湿处理后统计病情指数,比较在接种后不同接种部位和不同保湿天数抗性的差异。以优化后的方法鉴定白菜品种的黑斑病抗性,利用白菜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进行黑斑病抗性QTL定位。【结果】优化了白菜黑斑病抗性鉴定方法,并利用该方法鉴定了70份白菜类作物品种的黑斑病抗性,筛选出14份抗黑斑病材料。同时利用白菜RILs群体,定位出两个黑斑病抗性QTL位点,分别位于A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尉春雪  苏浩天  张晓宇  何文菡  郑大柽  尹淑霞  
为了探究外源水杨酸(SA)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抗褐斑病的诱抗效果,本研究将草地早熟禾品种午夜(Midnight)分为3组,用0.05 mmol·L~(–1) SA和立枯丝核菌进行处理,测定草坪草发病率、病情指数,计算诱抗效果,同时检测相关抗病基因PR1、NPR1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外源SA可以显著(P <0.05)升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石亚莉  周会玲  唐永萍  贺军花  马利菁  
【目的】研究水杨酸(SA)处理后苹果灰霉病发生情况及与抗病性相关指标的变化,以探明SA对苹果灰霉病的抗性诱导机理,为苹果采后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用150mg/L水杨酸(SA)浸泡苹果果实20min,以清水浸泡作为对照,20℃下放置2d后接种灰霉病菌灰葡萄孢,接种后19d,调查灰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测定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CHI)、β-1,3-葡聚糖酶(GLU)活性及总酚、类黄酮、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对照相比,采后SA处理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锡亮  李英  侯喜林  王枫  
采用RT-PCR、巢式PCR、3′RACE和5′RACE技术,获得了不结球白菜L-半乳糖酸-1,4-内酯脱氢酶(GLDH)基因cDNA2 034 bp全长序列。以苏州青为材料,进行光及黑暗对照处理,观察GLDH活性和L-抗坏血酸含量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光照时数的增加,不结球白菜L-抗坏血酸水平和GLDH活性升高,而在持续黑暗条件下植株的L-抗坏血酸含量和GLDH活性没有发现这种日变化,表明GLDH活性可能受光诱导调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光亮  曹寿椿  
不结球白菜抗病育种研究Ⅴ.抗TuMV遗传研究曹光亮,曹寿椿(南京农业大学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南京210095)STUDIESONBREEDINGFORDISEASERESISTANCEINNON-HEADINGCHINESECABBAGEⅤ.ASTU...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