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61)
2023(7636)
2022(6270)
2021(5690)
2020(4699)
2019(10175)
2018(9971)
2017(17954)
2016(10240)
2015(11003)
2014(10872)
2013(10236)
2012(9322)
2011(8275)
2010(8097)
2009(7419)
2008(7048)
2007(6228)
2006(5268)
2005(4472)
作者
(32987)
(27586)
(27515)
(25778)
(17277)
(13411)
(12318)
(10968)
(10557)
(9584)
(9486)
(9025)
(9016)
(8698)
(8675)
(8526)
(8314)
(8294)
(7917)
(7851)
(7303)
(6775)
(6684)
(6277)
(6211)
(6064)
(6039)
(5949)
(5756)
(5662)
学科
(33465)
经济(33414)
管理(27416)
(24852)
(19146)
企业(19146)
方法(14370)
数学(12725)
数学方法(12602)
(11023)
(10251)
(9881)
中国(9833)
(8347)
业经(7817)
(7692)
贸易(7692)
(7490)
农业(7320)
(7091)
地方(6360)
(6309)
银行(6245)
技术(6179)
(5967)
金融(5960)
(5942)
环境(5894)
(5748)
财务(5728)
机构
学院(140748)
大学(140477)
研究(52424)
(52052)
经济(50973)
管理(49939)
理学(43877)
理学院(43325)
管理学(42288)
管理学院(42071)
(38126)
科学(37336)
中国(37295)
业大(30861)
农业(30623)
(30114)
(28629)
研究所(26844)
中心(23181)
(22842)
(21054)
农业大学(20647)
(19633)
(18803)
财经(18465)
北京(18315)
技术(17621)
(17252)
(17044)
(16936)
基金
项目(105632)
科学(80507)
基金(75811)
(71340)
国家(70759)
研究(67713)
科学基金(57956)
(42772)
社会(42518)
基金项目(40705)
自然(40511)
社会科(40202)
社会科学(40192)
自然科(39584)
自然科学(39563)
自然科学基金(38874)
(36284)
教育(30707)
资助(29768)
编号(25262)
重点(24363)
计划(23189)
(22204)
(22083)
科技(21712)
(21635)
科研(21238)
创新(20840)
(19839)
成果(19235)
期刊
(52711)
经济(52711)
学报(36842)
研究(35286)
(33931)
科学(29166)
中国(27941)
大学(26313)
学学(25559)
农业(22530)
(17270)
管理(16667)
教育(13171)
(12005)
业大(11627)
(10414)
金融(10414)
业经(10002)
技术(9975)
(9876)
林业(9581)
农业大学(9483)
经济研究(9438)
科技(8880)
财经(8754)
(7508)
问题(7250)
商业(6617)
中国农业(6234)
自然(6160)
共检索到199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智雄  齐桂年  陈盛相  胥伟  
为探明水杨酸(SA)对茶树离体叶片衰老的影响,先后分别用0、100、200、300、400、500 mg/L和0、50、100、150、200 mg/L的水杨酸处理茶树离体叶片。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水杨酸能有效延缓茶树离体叶片的衰老,但质量浓度高于200 mg/L的水杨酸会导致离体叶片出现不同程度的伤害;50、100、150 mg/L处理均能使离体叶片保持正常,且能减缓其衰老过程中SOD活性、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降低和MDA的积累,其中100 mg/L处理的效果最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远庆  尹杰  罗大英  
为探明三唑酮对茶树离体叶片衰老的作用效果,用不同质量浓度的三唑酮处理茶树离体叶片.结果表明,三唑酮处理可以减缓茶树离体叶片叶绿素的降解破坏;叶片在衰老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升高,用50mg/L三唑酮处理可减缓SOD,CAT活性的降低,抑制POD活性及MDA含量的上升,表明三唑酮可以减轻茶树离体叶片脂质过氧化程度,减小叶绿体超微结构的损伤,延缓叶片衰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明军  马锋旺  马春花  张林森  韩明玉  束怀瑞  
以苹果(M a lus d om estica Borkh)品种嘎拉(G a la)秋梢成熟叶片为试材,在水培养条件下,研究了离体苹果叶片衰老过程(0,6,12,18,30,48和72 h)中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 SA-G SH)循环及A SA合成关键酶L-半乳糖-γ-内酯脱氢酶(G a lLDH)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衰老过程中,伴随H2O2含量、质膜相对透性和M DA含量升高,离体苹果叶片中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 DHAR)活性下降,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AHR)活性分别在18和30 h达到最高值,而后开始下降。G a lLDH对苹果叶片离体衰老反应迅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寅峰  姚晓华  王林  杨阳  张春霞  
以花后鹅毛竹为试验材料,10~50mg·mL-1硝普钠(SNP)为NO供体,研究外源NO对鹅毛竹离体叶片衰老的影响。结果显示:SNP预处理可不同程度地缓解鹅毛竹离体叶片衰老过程中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的下降,以30mg·mL-1SNP处理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离体处理5天后,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下降26.2%,35.6%,PSⅡ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潜在活性(Fv/Fo)分别降低42.1%,38.2%,77.0%,而暗适应下最小荧光(Fo)则升高89.5%;经30mg·mL-1SNP预处理后,上述生理指标的变化均受到显著抑制。适当浓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太国  李永镐  陈万权  
用水杨酸(SA)和普通烟草花叶病毒(TMV)诱导且接种抗病烟草品种CV85和感病烟草品种G80,研究其对烟草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感病烟草品种对照接种处理的PAL活性均较对照增加;抗病烟草品种CV85诱导和诱导接种处理的PAL活性也较对照增加,且较对照接种增加得更为明显,8d时可达活性高峰;而感病烟草品种G80诱导接种后,其PAL活性先增加后降低,而对照接种后PAL活性升高,17d时达到活性高峰;诱导接种并没有增加感病烟草品种的PAL活性,而增加了抗病烟草品种的PAL活性。可见,外源应用SA控制烟草花叶病毒病在抗病品种上表现更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伟  
叶片衰老的分子调控厦门大学生物学系王伟叶片衰老是叶片发育的最后阶段,该过程对营养元素的循环和再利用等生理活动起着重要作用。但衰老引起的叶片同化功能的减退则极大地限制了作物产量潜力的发挥,也造成蔬菜作物的采后损失。叶片衰老的分子机制及调控方法的研究,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旋  申璐  金媛  毛双双  陈良超  肖斌  肖霄  
【目的】研究外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对盐胁迫下茶树生长及主要生理特性的影响,探索其缓解盐胁迫的生理机制。【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茶树品种"龙井长叶"为材料,在40mmol/L NaCl胁迫处理下,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0.5,1.0,1.5mmol/L)外源SA,研究其对茶树生长及主要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盐胁迫下,喷施不同浓度外源SA均可不同程度提高茶树叶片相对含水量(RWC),降低水分饱和亏(WSD),增加植株鲜质量和干质量;增加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抑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曾旭  张怀琼  罗培高  任正隆  
为探明多效唑(PP333)对小麦叶片衰老生理生化及产量的影响,在小麦拔节期,以不同质量浓度(0,100,200和400 mg/L)的多效唑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分别测定扬花后不同天数小麦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含量(MDA)、可溶性蛋白质以及与产量性状相关的指标。结果表明,适当质量浓度(100,200 mg/L)的多效唑处理能有效地延缓小麦灌浆至成熟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增强了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有效地抑制了膜脂氧化,从而使得小穗数、穗粒重、千粒重等性状比对照明显提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升谋  邹应斌  
为了探明库源关系对杂交水稻根系及叶片衰老的影响效果 ,在水稻抽穗期 ,剪去穗部部分枝梗和叶片 ,形成不同的库源比 ,研究其与根系和叶片衰老的关系 .结果表明 ,与汕优 6 3相比 ,亚种间杂交水稻 5 46 0 /广抗粳 2号库源矛盾大 ,根系和叶片衰老快 ;降低库源比 ,能明显减缓其根系细胞分裂素含量的降低和3 2 P吸收的下降 ,并能减缓其叶片中蛋白质、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和SOD活性的降低以及丙二醛含量的升高 ,说明杂交水稻叶片和根系衰老与其库源比较大有关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叶云  庞磊  陈启文  周月琴  江昌俊  
【目的】研究低温胁迫对茶树叶片中主要渗透调节物质、叶绿素含量(以叶绿素含量指数(CCI)表征)及其荧光参数Fv/Fm值的影响,探讨茶树对低温胁迫的响应特点,为茶树的引种及抗寒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舒茶早"和"乌牛早"的当年生枝条为材料,对其分别进行-6、-9、-12、-15和-18℃的低温处理,以未经低温处理的枝条为对照,研究逆境条件下,茶树叶片的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及Fv/Fm值的变化,并根据相对电导率计算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6℃处理下,"舒茶早"和"乌牛早"的相对电导率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之后随着温度的降低相对电导率显著增大。"舒茶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虹  姜玉萍  师恺  周艳虹  喻景权  
【目的】明确不同光质对黄瓜叶片衰老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黄瓜为材料,研究白光(W)、紫光(P)、蓝光(B)、绿光(G)、黄光(Y)和红光(R)等不同光质对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和CAT、G-POD、A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紫光和蓝光诱导了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及活性的上升,延缓了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并且使MDA的含量保持相对较低的水平,从而延缓了植株的衰老。绿光、黄光和红光则抑制了抗氧化酶的活性,导致黄瓜植株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不断下降及MDA含量的持续上升,加速了植株的衰老进程。【结论】紫光和蓝光可以使叶片维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昆仑  靳立斌  董树亭  赵斌  刘鹏  张吉旺  
【目的】研究综合农艺管理对夏玉米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对播期、播种方式、密度、氮肥施用时期及用量和收获时间等农艺措施进行优化组合,设置综合农艺管理试验,共4个处理:按当地农户习惯即麦田后期套种玉米、苗期一次性施氮和苞叶变白、籽粒变硬时收获等设置为处理1(T1);在此基础上改套种为直播,减少氮肥施用量,优化施肥时期,延迟收获时间,设置为处理2(T2);在T2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施肥量,增加磷、钾肥比例,将氮肥分次施用,增加种植密度,以期达到最高产量,设置为处理3(T3);在T3的基础上减少施肥量,进一步优化施肥时期,适当降低种植密度,设置为处理4(T4)。然后以T4处...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育军  杨树伟  吴栋雄  黄晨星  管亦荣  缪颖  
收集野外定植3年的毛竹秆上具有明显衰老渐进特征的叶片簇,测量这些叶片的光合代谢效率(Fv/Fm)及叶绿素含量,建立毛竹不同衰老阶段叶片形态与其光合效率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BLASTn)筛选出113个毛竹基因组中与水稻叶片衰老调控相关的同源基因,并检测这些基因在毛竹叶片发育和衰老过程中的表达趋势,鉴定一些与毛竹叶片衰老相关的标志基因.结果显示,毛竹叶片在衰老过程中其叶片的光合效率和叶绿素含量均出现显著下降;在筛选的113个基因中有86个基因在叶片中表达,其中32个基因在叶片衰老过程中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官玲亮  夏奇峰  庞玉新  于福来  黄梅  陈振夏  
以艾纳香为试材,用水杨酸(SA)和茉莉酸甲酯(各设浓度10、1、0.1、0.01 mmol/L)分别喷施艾纳香叶片(嫩叶、成熟叶、老叶),以喷施去离子水为对照,探索不同浓度SA、茉莉酸甲酯(MeJA)对艾纳香叶片中左旋龙脑(L–龙脑)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除10 mmol/L MeJA处理外,其他浓度的MeJA处理艾纳香嫩叶后,L–龙脑含量均在72 h达到最大值;用1.0 mmol/L MeJA处理成熟叶,L–龙脑在72 h达到最大值(3.043 mg/g),显著高于对照;除0.01 mmol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崔世友  陈华涛  喻德跃  
【目的】叶片衰老是植物的一个发育性状,对植物体内营养再分配与光合作用有重要影响。【方法】利用2套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大豆叶片衰老QTL的初步定位,并进行与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在C1、D1b+W和O连锁群上检测到3个与大豆叶片衰老有关的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的5.8%~13.7%。除NJ(SP)BN群体熟期与叶片衰老相关程度较低外,两个RIL群体中生物学产量、籽粒产量、株高和熟期与叶片衰老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而收获指数与叶片衰老间一个群体为极显著负相关,另一个群体则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在大豆育种中,针对延迟叶片衰老选育出的材料有时仅能提高收获指数,这样的材料往往产量潜力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