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79)
2023(5087)
2022(4600)
2021(4490)
2020(3927)
2019(9356)
2018(9299)
2017(18502)
2016(10138)
2015(11700)
2014(11983)
2013(11587)
2012(10435)
2011(9444)
2010(9860)
2009(8759)
2008(8265)
2007(7166)
2006(6284)
2005(5532)
作者
(30060)
(25047)
(24911)
(23740)
(15875)
(12311)
(11282)
(9959)
(9560)
(8969)
(8785)
(8525)
(8105)
(8094)
(7806)
(7687)
(7277)
(7244)
(7218)
(7157)
(6249)
(6194)
(6135)
(5773)
(5687)
(5641)
(5563)
(5452)
(5144)
(4989)
学科
(45052)
经济(44999)
管理(25133)
(23360)
方法(23062)
数学(21466)
数学方法(20950)
(18306)
企业(18306)
(11471)
(11459)
土地(9602)
地方(9398)
中国(9245)
(9169)
农业(7794)
业经(7365)
(7013)
理论(6617)
(6537)
贸易(6532)
环境(6380)
(6297)
(5840)
经济学(5584)
(5310)
银行(5289)
问题(5144)
技术(5074)
(5020)
机构
学院(141644)
大学(140443)
管理(56327)
(54217)
经济(52951)
理学(48537)
研究(48165)
理学院(47949)
管理学(46630)
管理学院(46398)
中国(36935)
科学(32890)
(31229)
(26305)
(25231)
业大(24334)
研究所(23311)
(23108)
中心(22602)
(21259)
农业(20697)
北京(19544)
财经(18682)
(18665)
师范(18508)
(18218)
(16930)
(16813)
经济学(15760)
技术(15564)
基金
项目(100454)
科学(78365)
基金(71991)
研究(68795)
(64508)
国家(64068)
科学基金(54395)
社会(42055)
社会科(39906)
社会科学(39888)
(39719)
自然(37933)
基金项目(37761)
自然科(36985)
自然科学(36975)
自然科学基金(36209)
(34319)
教育(31978)
资助(31216)
编号(28035)
重点(23105)
(21568)
成果(21017)
(20949)
计划(20018)
(19939)
课题(19796)
科研(19532)
创新(18842)
大学(17808)
期刊
(57131)
经济(57131)
研究(36089)
中国(30393)
学报(23064)
科学(23032)
(22592)
管理(18693)
(17059)
大学(16929)
学学(16030)
农业(15374)
技术(14150)
教育(13694)
资源(10673)
统计(10375)
(9945)
金融(9945)
业经(9791)
(9261)
经济研究(9244)
(8971)
决策(8648)
财经(8340)
技术经济(7511)
(7202)
问题(7182)
科技(6968)
(6612)
图书(6458)
共检索到203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贺丹  陈银蓉  
在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框架下对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过程中安置区居民福利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出构成安置区居民福利的功能性活动和指标,其次提出适合本研究的各功能性活动和指标的权重函数,最后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三个水库安置区居民土地流转前后福利的变化进行衡量。结果显示,土地流转后安置区居民总体福利水平明显降低,模糊评价值从0.444下降至0.347。从功能指标看,除家庭经济状况外,社会保障、政治参与、心理均较大程度地变差;从转换因素看,受教育程度是安置区居民福利变化产生差异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因此,政府对安置区居民的补偿不能单纯依靠货币补偿,而应通过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和失业保障制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徐烽烽  李放  唐焱  
本文在森的可行能力框架下讨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过程中农户福利的变化。本文首先提出构成农民福利的功能性活动和指标,其次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苏南农户"土地换保障"前后福利的变化进行衡量。结果显示,"土地换保障"后农户总体福利水平明显提高,模糊评价值从0.293上升至0.439。从功能指标看,家庭经济状况、社会保障、社会机会、农民心理均有较大程度的好转;从异质性因素看,家庭抚养人口比重、劳动力非农业就业比重以及受教育程度是农户福利变化产生差异的显著性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贾永飞  
本文在模糊物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模糊相似贴近度的概念,将基于模糊相似贴近度的模糊物元分析应用到水库移民安置区优选中,并根据GIS中图层叠加方法,在多种约束条件下对备选水库移民安置区进行初步的筛选,满足基本约束条件的要求,减轻了初选工作量。在指标权重方面,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评判指标权重,提高了对移民安置区评判准确度和可信度。最后,将该优化选择模型应用于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试点优选外迁安置区中,从应用的过程和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来看,该方法在实践中效果较好,并可推广应用到整个库区外迁移民安置过程中,实现了移民淹没区和安置区优化配置,确保了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中艮  
利用模糊一致矩阵法对水库移民安置区进行优化选择,可以有效克服传统的人为定性选择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弊端。文章详细阐述了模糊一致矩阵法在水库移民安置区优化选择中应用思路,并结合江娅水库移民安置实例证明了模糊一致矩阵法在实际水库移民安置区优选工作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进云  乔荣锋  张安录  
本文在森的可行能力框架下讨论了农地城市流转过程中农民的福利变化,提出了构成农民福利的功能性活动和指标,使用模糊评判方法对农地城市流转前后的农民福利变化进行了衡量。结果显示,农地城市流转导致农户总体福利水平略有下降,模糊评价值从0.389降到0.338。其中,从功能指标看,除居住条件有所改善外,农民的经济状况、社会保障、社区生活、环境、农民心理状况都有不同程度的恶化;从转换因素看,农地城市流转前后,农民家庭被抚养人口比重、教育程度、所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都是农民福利变化产生差异的显著影响因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昱  陈银蓉  马文博  
本文以四川、湖南和湖北三省四个水库移民安置区共318份调查问卷为基础,以安置区居民土地流转意愿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职业类型、安置区距离省会城市的距离、家庭人口、劳动力人数等13个因素为自变量,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对水库移民安置区居民的土地流转意愿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①随着农民教育年限的增加,其土地转出有增强倾向。因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外出打工就业的几率就越高,有较为稳定的非农收入,土地已不再是生活的主要保障,他们更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而获取一定的补偿;②家庭劳动力人数对土地转出有反向作用,劳动力人数越多,越不愿意转出土地。而家庭总人数和农业人口数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一个家庭的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磊  董立新  吴炳方  周万村  
介绍利用定量遥感监测手段,开展10年间三峡库区土地覆盖监测,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在1 50 000尺度下划分38类土地覆盖类型,利用面向对象的信息提取方法,通过多尺度分割和模糊判别的手段开展土地覆盖的信息提取。通过监测分析,三峡库区在2002年耕地总量占总面积43.93%,森林面积占29.03%,与1992年对比,耕地面积减少1.13%,森林面积减少0.13%,灌木林增加了0.58%。影响土地覆盖变化的主要是城市扩展、库区移民、生态环境政策等原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旭  肖佳奇  段跃芳  
就近后靠到外迁安置是中国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开发性移民政策的重大调整,目的是为了拓展安置区的环境容量并延续移民原有生计。但随着外迁成本升高和经济社会变迁,此政策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却日渐存疑。为了客观评价其效应,本文首先对外迁农业安置可能产生的异化效应进行机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2008—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外迁移民的调查数据,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研究了外迁政策对移民土地处置行为和生计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易地远迁中的适应压力和社会发展中的制度变革耦合作用下,相对于后靠移民,外迁移民更容易放弃农业生产并转出土地的;移民生计非农转型推动了外迁安置区的土地流转,但仅依靠土地政策革新却无法有效提升移民出让土地后的地租收益;外迁导致移民人力资本恢复滞后,使其就业比例及收入严重受限,进而影响到该群体生计非农化的可持续性。因此,移民安置前期更应注重补偿用地的质量、迁入地区位等因素,同时推广无土少土的安置模式;后扶时则要激活土地市场、开展技能培训、拓展就业渠道、实施低保兜底,以防范安置政策失灵带来的风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苏丽丽  蒲春玲  韦成宝  刘祥鑫  马文娟  蒋玲  王艺洁  马占军  
[目的]为帮助移民脱贫致富,解决征地移民的实际困难,增强移民发展后劲,促进安置区的稳定与发展,以伊犁河谷恰甫其海水库造成的征地移民为研究对象,其移民主要安置在特克斯县、察布查尔县、巩留县境内。[方法]从移民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移民搬迁前的生活状况以及搬迁后的3个迁入地的移民安置效果进行综合评价。首先从经济增长、生活水平、生产能力、基础设施、社会保障5个方面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来确定各指标间的权重,同时构建半梯形隶属函数及单因素评价矩阵;最后,运用多目标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发文  冯平  张行南  
在模糊物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模糊相似贴近度的概念,将基于模糊相似贴近度的模糊物元分析方法应用于洪水灾害避难安置区评价中,并根据GIS中图层叠加方法,利用各种约束条件对方案进行初选,剔除不符合条件的方案,提高了评价效率。在评价指标权重方面,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克服了单一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得到的可信度存在一定偏差的缺陷,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精度和可信度。该评价模型被应用到上海市长兴岛的洪灾避难安置区选择综合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评价模型的建立为防洪避迁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灵辉  
在分析现有国内外农村水库移民安置过程中土地取得方式利弊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移民法律政策及移民安置实践经验,为农村水库移民安置解决承包地问题提供新途径。采用理论分析法、文献资料法,根据农村大学生土地流转和水库移民安置两者的各自特点及相结合的需要,设计出"移民-农村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国家-移民"两种土地流转模式。结果表明,农村大学生土地流转和水库移民安置相结合,能够实现国家、业主、移民、农村大学生四方利益共赢;同时该模式可以避免我国现有土地调整、土地开发等方式解决移民土地问题的弊端,实现大学生承包地与移民之间的有效配置,增进社会福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建  施国庆  孙中艮  
生态移民既是一个环境保护与改善的过程,也是缓解贫困和促进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生态移民成败的关键在于安置区的科学选择与搬迁移民的生计恢复和发展。生态移民安置区选择不仅需要考虑资源等定量因素,还需要统筹衡量安置地生产习俗、语言、宗教和文化等非定量因素。按照生态移民内涵特点构建生态移民安置区优选指标体系,利用AHP方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模糊一致矩阵法,结合轮台县移民安置工程,对生态移民安置区进行优化选择分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银蓉  刘晔  甘臣林  刘秋彤  
水库移民安置工作是水利水电工程顺利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从公平视角研究淹没区和安置区(两区)土地补偿问题对协调两区利益和平衡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亚当斯公平理论,以水库移民安置为例,分析现行两区土地补偿制度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并针对不公平问题,探讨改革对策。结果表明,土地公平补偿应按照完全补偿原则和补偿标准统一原则对土地权利人遭受的全部损失进行补偿,以保障土地权利人的权利状况和福利水平不降低。然而,现行两区土地补偿制度中存在土地补偿的法定地位与补偿标准不对等,土地补偿标准与土地权利价值损失和福利损失不对等的问题。因此,在两区土地补偿制度的改革过程中,应从法律法规层面将两区土地补偿置于同等地位,明确基于土地征收用途的土地公平补偿价格构成体系及其测算方法,并丰富两区土地补偿的内容与形式,在明晰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银蓉  梅昀  刘灵辉  李进军  
随着农村土地制度的变化,安置区土地补偿问题对于协调水库移民安置中各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实地调查,首先分析了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补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其次,运用土地产权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从安置区土地补偿的原因、范围和补偿原则等方面阐明了安置区土地补偿的基本原理;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协调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和利益平衡、体现农地价值等政策建议。结果表明:其一,安置区的土地补偿,无论从现行法律、还是从实际获得的补偿来看,均未体现对安置区土地权益的保护;其二,安置区集体和居民理应获得相应的权益补偿,其补偿范围既包括转出土地使用权的补偿,也包括...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灵辉  
研究目的:研究水库移民安置中安置区土地权利的保护以及移民和安置区居民之间的利益整合。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通过引入土地产权边界的概念,分"土地产权边界内的移民安置"、"土地产权边界外的非成建制移民安置"和"土地产权边界外的成建制移民安置"三种情况,分别界定了水库移民使用安置区土地的补偿性质。研究结论:水库移民使用安置区土地补偿性质的界定是安置区集体和居民获得补偿科学化和合理化的前提,也是安置区内部利益分配的关键环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