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48)
2023(13541)
2022(11570)
2021(10574)
2020(9169)
2019(21116)
2018(20762)
2017(39583)
2016(22192)
2015(24753)
2014(24762)
2013(24298)
2012(22752)
2011(20668)
2010(20720)
2009(19316)
2008(19267)
2007(17208)
2006(15004)
2005(13126)
作者
(68824)
(57785)
(57641)
(54580)
(36622)
(28162)
(26044)
(22714)
(21867)
(20639)
(19678)
(19677)
(18852)
(18079)
(18014)
(17946)
(17789)
(16956)
(16879)
(16631)
(14778)
(14149)
(14120)
(13215)
(13179)
(12915)
(12839)
(12798)
(11735)
(11729)
学科
(90534)
经济(90447)
管理(59871)
(54763)
方法(44253)
(42629)
企业(42629)
数学(38841)
数学方法(38284)
(26332)
(23209)
(20777)
中国(20616)
地方(20526)
业经(18732)
农业(18054)
环境(16987)
(16456)
贸易(16452)
(15905)
(14547)
理论(13920)
(13748)
(12485)
财务(12443)
(12438)
财务管理(12412)
技术(12316)
(11923)
银行(11853)
机构
大学(321008)
学院(320969)
(121220)
管理(119869)
经济(118509)
研究(111547)
理学(104248)
理学院(102854)
管理学(100431)
管理学院(99855)
中国(81942)
科学(77185)
(69117)
(68385)
(59067)
业大(57417)
研究所(54761)
农业(54622)
(53209)
中心(52000)
(48974)
(44465)
师范(43856)
财经(43167)
北京(42963)
(40034)
(39079)
(39059)
(36734)
经济学(36382)
基金
项目(224798)
科学(174414)
基金(162173)
研究(152533)
(146209)
国家(145023)
科学基金(121636)
社会(95188)
社会科(90101)
社会科学(90070)
(89927)
基金项目(87242)
自然(83451)
自然科(81414)
自然科学(81382)
自然科学基金(79904)
(76694)
教育(69721)
资助(66670)
编号(59888)
重点(51787)
(48692)
(47824)
成果(47047)
(45857)
计划(45518)
科研(44375)
创新(42951)
课题(42091)
科技(40308)
期刊
(129494)
经济(129494)
研究(81568)
学报(62984)
(60628)
中国(58360)
科学(55271)
大学(45081)
学学(42977)
农业(41355)
(40116)
管理(38447)
教育(27926)
技术(25434)
(23715)
金融(23715)
(22723)
业经(22391)
财经(19934)
经济研究(19826)
资源(18803)
(18690)
问题(17920)
业大(17091)
(16965)
统计(16841)
科技(16299)
(15716)
技术经济(15173)
图书(14858)
共检索到457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汤傅佳  黄震方  徐冬  陆婧  
根据系统论、环境价值论和人地关系理论构建水库型旅游地生态安全"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模型,运用模糊集对分析法定量分析2005年和2015年溧阳市天目湖的生态安全水平及其时空分异特征,并通过信息熵权探寻生态安全变化的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在空间尺度上,沙河水库下游的旅游优先开发区生态安全状况较差,大溪水库周边区域生态安全状况较好。在时间尺度上,所有区域的生态安全等级都有所提升,旅游优先开发区的生态安全等级出现较大正向波动。研究表明,旅游业发展因子、人口因子和引起环境变化政策响应因子是决定天目湖生态安全的关键性因子。通过对政策、产业和人口之间的政府力、市场力和社会力对生态环境尤其是水库的作用过程分析发现,人类的环境再生产活动能够降低生态压力、提升生态响应,从而改善水库型旅游区的生态安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新向  
对旅游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根据生态足迹模型,构建了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以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和人均旅游用地承载力的比值I来确定旅游地生态安全的状况。以开封市为研究区域,采用以上指标体系,对开封市2004年旅游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开封市人均生态旅游足迹为0.014983 hm2,其中交通足迹最大,占到85.53%;其次是餐饮,为9.75%。人均旅游用地承载力为0.041 790hm2,生态安全度为0.36,处于一种一般状态或者说较为安全的状态。对研究结果采用旅游环境容量来进行判断,也表明研究结果较为准确地反映旅游地生态安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罗慧敏  喻忠磊  张华  
文化创意型旅游地是基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旅游地,对其游客满意度的研究可以为该类型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文章基于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综合考虑文化创意型旅游地自身特性和旅游行为特征,构建文化创意型旅游地游客满意度指标体系和测评模型,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确定其中的权重,并对田子坊、M50和红坊3个上海典型的文化创意型旅游地进行满意度测评,识别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文化创意型旅游地游客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子为主题特色、创意、文化内涵、文化创意交流环境等反映旅游地文化创意资源的变量,其次,购物环境和卫生状况也是重要影响因子;游客对3个旅游地均较为满意,其中以田子坊游客满意度指数(3....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蒋依依  成升魁  王仰麟  彭建  张源  
以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为例,运用生态足迹、旅游生态足迹等方法,构建旅游地生态持续性评价体系,定量评价全县2001年生态持续性状态及其空间分异。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持续性在总体上处于可持续性强的状态,说明旅游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受社会经济、旅游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状态的空间异质性影响,丽江县生态持续性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丽江县生态持续性的空间分异分析表明,游客的空间集聚导致生态需求的空间集中,丽江县主要景区周边区域的生态持续性状态相对其他区域较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向阳  穆学青  明庆忠  丁正山  
以典型旅游地云南省为研究案例地,基于高德交通大数据、电子地图POI等多源数据,通过构建综合交通服务功能与旅游强度概念模型,采用改进的TOPSIS法、耦合协调模型和Tobit模型,从时空视角审视交通服务功能与旅游强度协调空间分异特征及不同交通服务功能对旅游强度的贡献效应。结果表明:(1)2006—2016年,云南省各州市综合交通服务功能与旅游强度协同效应逐渐凸显,协调主导类型由"濒临失调型"跃迁为"初级协调型"。(2)综合交通服务功能与旅游强度协调度总体格局呈"中部高,东西两侧和南北两翼低"的空间布局态势,且东西分异剧烈,南北变化相对平稳;区域差异特征呈现"滇中>滇东南>滇西南>滇西>滇西北>滇东北"俱乐部趋同空间态势;不同交通方式与旅游强度协调度空间分异特征存在显著差异。(3)公路、铁路、航空对旅游强度的贡献效应表现为"航空运输>公路交通>铁路交通"的不均衡特征;旅游地居民收入、旅游资源禀赋、市场化程度均对旅游强度呈现正向促进效应,但对外开放水平较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旅游强度提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尹鹏  刘曙光  段佩利  
以舟山市为例,通过构建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分析海岛型旅游目的地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特征及障碍因子。结果显示:(1)2000年以来,舟山市海岛旅游活动的开展对经济系统的干扰强度最大,面对海岛旅游产生的敏感性影响,自然系统的应对能力较为理想,三个子系统中,自然系统的脆弱性最强;(2)舟山市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的波动特征明显,稳定程度较低,与自然系统脆弱性的变化幅度基本一致,2004年以前呈现逐年递增,2004年以后呈现波动递减;(3)影响舟山市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的单项指标障碍因子方面,应对能力指标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邹永广  
本文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理论,研究抽象出决定目的地旅游安全度的两个重要因素:旅游安全抵抗力和旅游风险入侵度,并据此构建目的地旅游安全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搜集2003—2013年全国31个城市目的地旅游安全度测评的指标数据,经过数据分析,验证和修正了目的地旅游安全度评价模型。最后,测算了2003—2013年全国31个城市目的地旅游安全度指数。主要结论:(1)2003—2013年全国31个城市目的地旅游安全活力、结构和恢复力呈现增长态势,旅游安全抵抗力逐步增强。东部地区旅游安全抵抗力较突出;中部地区稳步增强,具有增长空间;西部地区也在提升。(2)2003—2013年全国31个城市目的地旅游自然环境与社会...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兴柱  陆林  
在统揽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和实地调查基础上,运用SPSS11. 5软件进行数理统计,详细分析了城市旅游地居民的旅游感知及其差异,并系统总结了居民旅游感知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学锋  杨明月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是统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域旅游治理模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以全域旅游为抓手,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实现城乡融合,是全域旅游的内在要求和深化改革的必然方向。溧阳市以全域旅游为引领,积极推进县域治理模式创新,促进城乡融合,畅通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循环,走出一条全域旅游引领下的"溧阳县域治理创新之路"。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和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系统总结溧阳全域旅游县域治理实践的经验做法,对以旅游业为试验田进行改革创新、优化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县域发展的现代治理体系,为实现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和治理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邱孟龙  曹小曙  周建  冯小龙  高兴川  
【目的】通过探究渭北黄土旱塬区粮食单产在县域尺度上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为小尺度粮食单产及其影响因子的空间分异研究、区域粮食单产提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空间自相关、最小二乘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研究渭北黄土旱塬区典型粮食主产县陕西彬县粮食单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的空间分异。【结果】彬县粮食单产的Moran’s I指数为0.328,显著性检验的Z值为5.51,呈北高南低的局部空间集聚特征。坡度、耕层厚度、土壤有机质、道路密度和施肥成本对彬县粮食单产具有正向影响,土壤类型、侵蚀程度和地下水埋深对彬县粮食单产具有负向影响,各解释变量回归系数的相对极差范围为0.55—14.11。空间上,耕层厚度、土壤类型、侵蚀程度、土壤有机质和道路密度对彬县南部、东南部梁峁丘陵沟壑区粮食单产的影响强于北部黄土旱塬区,而坡度、地下水埋深和施肥成本则表现出相反的空间非平稳性特征。OLS模型回归系数的显著性与GWR模型回归系数的相对极差呈负相关关系。GWR模型的R2比OLS模型提高了0.04,AIC值减少了11.04。【结论】彬县粮食单产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土壤有机质、施肥成本和地下水埋深是渭北黄土旱塬区县域粮食单产的最主要影响因子;同一影响因子在县域内的不同空间位置对粮食单产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且各影响因子对粮食单产影响程度的空间非平稳性是导致OLS模型回归系数显著性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GWR模型在空间非平稳性数据建模方面的解释能力与估计精度都优于OLS模型,且能够实现模型估计参数的空间可视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瑛  
游客满意度是游客对目的地的期望和到目的地后的实际感知相比较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在目的地管理及营销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西安国内市场为例,在构建目的地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抽样调查数据的Co-plot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游客满意度与期望呈负相关、与实际感知呈正相关;对游客期望进行管理是提高游客满意度的前提;旅游目的地的"软环境"对目的地总体评价影响显著;改善旅游目的地软环境是提高游客满意度的主要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荣贵  许春晓  粟路军  
偏远型旅游地存在区位偏远、地形阻隔偏远与综合偏远三种基本类型,其特点有资源品级差异大,原生态色彩强;远离客源市场,市场进入难度大;旅游成本高,开发偏难。文章从旅游产品、旅游市场与道路设计三个维度构建偏远型旅游地开发对应谱体系,即对应于三类产品:垄断性产品、效益性产品、公费性产品;四类市场:自驾车市场、教育市场、公费市场、奖励市场;道路设计三化:景观化、多样化、体验化。最后以湖南省桂东县旅游业的发展为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尹立军  
文章基于管理的观点,对社区发展成为生态旅游地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报告了社区发展生态旅游的管理内涵。通过对生态旅游专家和学者的访谈,分析得出社区应会同生态旅游专家或学者进行社区生态旅游发展成本与优势的评估,制定出社区与内部生态旅游业者之间的生态旅游公约,强化生态旅游运作上的专门服务窗口;社区需致力于提高地方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组织的比率,外部的专业指导团队则应于社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初期深化指导涉入程度;应强调社区生态旅游解说员培训的专业化与系统性,以及生态旅游解说员认证机制的专业化与一致性,且社区生态旅游组织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韩会然  焦华富  戴柳燕  
居民购物满意度是居民对购物目的地的期望与到达购物地后对所花费成本、商品质量及所享受的服务等实际感知相比较后形成的愉悦或者失望的感觉状态,在购物目的地选择、认知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以旅游城市芜湖市居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居民对中山路步行街的购物满意度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显示:居民在中山路步行街的购物满意度平均为3.46,满意程度较为一般,其中,居民购物环境感知、购物服务感知、购物质量感知是其购物目的地选择的主要影响因子,对购物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并通过满意度影响忠诚度,但购物配套设施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建  徐飞雄  吴见  邓凯  胡婷  
以典型旅游城市黄山市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影像分类解译、气象、统计年鉴、百度地图等多源数据,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模型、基于NPP与NDVI的生境质量指数评价、InVEST生境质量评价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模型与方法,对黄山市2017年生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定量识别了黄山市生境质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其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1)黄山市2017年综合生境质量总值为1.84×10~(10)元,平均生境质量值为18 627元/hm~2,在空间上表现出西部优于东部、北部优于南部的分布特征。(2)县域尺度上祁门县生境质量最优,屯溪区生境质量最差,乡镇(街道)尺度上环太平湖的龙门乡生境质量均值最高,昱中街道最低。(3)地形是影响生境质量空间分布的重要基础因素,海拔、地势起伏度、坡度、坡度极差对生境质量空间分异的解释力均在0.6以上,其中坡度比海拔影响力更大。(4)旅游活动是黄山市生境质量空间分异的重要外在动力,旅游区生境质量较其他区域与海拔等因素的相关性更高。高等级旅游资源聚集且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区域发展为规模大的旅游接待、集散中心,成为生境质量低值区;高品质旅游资源聚集,但受限于区位、地形与资源保护,成为生境质量中值区;旅游资源分散区,未形成集聚效应,且交通不便,原始生境保持较好,成为生境优质区。空间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生境质量空间分异形成机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