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45)
- 2023(3295)
- 2022(2914)
- 2021(2650)
- 2020(2304)
- 2019(5018)
- 2018(5067)
- 2017(9176)
- 2016(5188)
- 2015(5857)
- 2014(5724)
- 2013(5576)
- 2012(5469)
- 2011(4987)
- 2010(5059)
- 2009(4852)
- 2008(5130)
- 2007(4896)
- 2006(4226)
- 2005(3970)
- 学科
- 济(17905)
- 经济(17885)
- 管理(13428)
- 业(11512)
- 企(10108)
- 企业(10108)
- 方法(6841)
- 学(6443)
- 制(6225)
- 贸(5752)
- 贸易(5749)
- 易(5637)
- 数学(5509)
- 数学方法(5346)
- 中国(4924)
- 农(4633)
- 地方(4572)
- 财(3877)
- 度(3856)
- 制度(3851)
- 业经(3679)
- 理论(3487)
- 服务(3091)
- 体(3027)
- 银(2932)
- 融(2920)
- 金融(2918)
- 银行(2900)
- 电子(2869)
- 和(2802)
- 机构
- 大学(77410)
- 学院(76037)
- 研究(29191)
- 济(25131)
- 经济(24245)
- 管理(24116)
- 中国(21587)
- 科学(21545)
- 农(20593)
- 理学(20313)
- 理学院(19978)
- 管理学(19314)
- 管理学院(19193)
- 京(17428)
- 所(16961)
- 农业(16832)
- 业大(15478)
- 研究所(15471)
- 中心(13499)
- 江(12761)
- 省(11897)
- 财(11631)
- 农业大学(10915)
- 技术(10841)
- 北京(10836)
- 室(10110)
- 范(10047)
- 州(10031)
- 院(10017)
- 师范(9831)
- 基金
- 项目(50481)
- 科学(37906)
- 基金(35742)
- 家(33471)
- 国家(33232)
- 研究(31538)
- 科学基金(26944)
- 省(20780)
- 自然(19532)
- 自然科(19142)
- 自然科学(19133)
- 自然科学基金(18768)
- 基金项目(18345)
- 社会(18167)
- 划(17924)
- 社会科(17106)
- 社会科学(17099)
- 资助(15163)
- 教育(14629)
- 编号(11984)
- 重点(11806)
- 计划(11798)
- 发(10974)
- 科技(10791)
- 成果(10375)
- 创(10327)
- 科研(10022)
- 部(9926)
- 创新(9806)
- 课题(9404)
共检索到122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文敏 孙嫚嫚 蒋明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晶 蒋明义 张阿英 桑建荣
以玉米(Zea maysL.)杂交种农大108为材料,以PEG 6000(25%)模拟低水势,研究H2O2是否参与低水势下ABA维持玉米初生根的生长。结果发现在低水势下,经ABA抑制剂10μmol.L-1fluridone(FLU)和1 mmol.L-1tung-state(Tun)预处理,显著抑制了玉米初生根的生长,加入外源100μmol.L-1ABA后,恢复了初生根的生长。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在低水势下,维持生长的玉米初生根部有少量H2O2积累,用H2O2的清除剂二甲基硫脲(dimethythio-urea,DMTU)5 mmol.L-1、碘化钾(KI)30 mmol.L-1和丙酮酸钠(...
关键词:
玉米 初生根 低水势 脱落酸 H2O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鄢洪海 吴菊香 张茹琴 迟玉成 宋希云 夏淑春
为了明确一氧化氮(NO)和过氧化氢(H2O2)与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抗性的关系,及作为信号分子调控玉米抵御弯孢菌感染过程中的生理机制。以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具有不同抗性的3个玉米种质478、齐319、农大108为试材,外源施用硝普钠(SNP)、2-4,4,5,5-苯-四甲基咪唑-1-氧-3-氧化物(c PTIO)、过氧化氢(H2O2)、抗坏血酸(AS A),和接种玉米弯孢病菌,比较植株病情指数、NO和H2O2含量及寄主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外施一定浓度的NO供体硝普钠(SNP)和H2O2均可减缓玉米弯孢叶斑病菌侵染进程,降低感病率和平均病情指数,并且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植株防御酶活性,尤其抗性弱...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蔡淼 李明 董闪 李敬辉
【目的】本文研究了外源H_2O_2对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细胞生长和细胞挥发性次生产物组分及相对含量的影响,为白木香结香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浓度H_2O_2与白木香细胞共培养的方法,检测H_2O_2对白木香细胞的鲜重、活力、过氧化酶(POD)活性、细胞沉降体积(SCV)、丙二醛(MDA)含量、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挥发性次生产物的影响。【结果】H_2O_2对白木香细胞的生长、细胞沉淀体积、活力均较对照呈降低的影响;丙二醛含量随H_2O_2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低浓度处理的白木香细胞POD活性在生长前期显著升高,在生长后期急剧降低,高浓度处理细胞的POD活性在培养期内均较低、中浓度处理的低,生长后期POD活性基本丧失;白木香细胞的DNA均出现降解,低浓度组降解条带较亮,高浓度组降解条带较暗;低浓度处理组(1 mmol/L)的芳香族化合物和烷烃类化合物含量均高于其他组,10 mmol/LH_2O_2处理组检测出了新产生的长叶烯(3.27%)和角鲨烯(3.05%)2种萜类,高浓度处理组(30和50 mmol/L)有机酸和芳香族类化合物的组分和含量显著下降。【结论】在不同浓度的H_2O_2影响下,白木香细胞生长、活力和挥发性次生产物的组分与相对含量都会发生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彭新颜 孔保华 熊幼翎
【目的】探讨纯化后的乳清蛋白抗氧化肽P4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 lung fibroblast)MRC-5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2O2诱导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应用四唑蓝快速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通过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来确定P4对过氧化损伤MRC-5细胞的保护作用,并利用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1mmol·L-1H2O2孵育24h可显著诱导MRC-5细胞损伤,使细胞存活力下降到22.47%,细胞经不同浓度的抗氧化肽P4(4、2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练 熊雨涵 洪祥德 周京 刘朝显 王久光 王国强 蔡一林
【目的】质膜内在蛋白(plasma membrane intrinsic proteins,PIPs)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的膜系统上,在植物体内水分运输和水分平衡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对ZmPIP2;6在植物水分胁迫耐性中的功能进行探究,为玉米培育抗旱耐盐新品种提供优秀基因资源。【方法】分析并比对ZmPIP2;6与其他物种中报道参与水分胁迫的PIPs的氨基酸序列,构建ZmPIP2;6-GFP载体并通过PEG介导转化玉米原生质体,对ZmPIP2;6进行亚细胞定位。采集玉米的不同组织样品,包括根、茎、叶、未成熟雄穗、未成熟雌穗、胚和胚乳;对玉米进行PEG或NaCl处理,在处理的不同时间点采集玉米的根和叶样品。提取总RNA并通过qRT-PCR调查ZmPIP2;6在玉米不同组织以及在水分胁迫下的表达模式。构建ZmPIP2;6超表达载体,发展并鉴定ZmPIP2;6超表达拟南芥材料,观察转基因植株对渗透、盐及干旱胁迫的耐性生理表型,并测量其根长、叶片水分散失率等性状。检测在干旱或盐胁迫条件下,拟南芥胁迫信号通路上的相关基因在ZmPIP2;6超表达植株中的表达。【结果】氨基酸序列分析比对结果显示ZmPIP2;6具有PIP蛋白的典型结构与并且其他物种的PIP蛋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转化玉米原生质体试验结果显示ZmPIP2;6蛋白定位在细胞质膜。qRT-PCR结果显示ZmPIP2;6在玉米未成熟雄穗中表达量最高,并且在玉米受到渗透和盐胁迫后根和叶中的ZmPIP2;6表达受到显著诱导。在MS固体培养基上进行渗透胁迫处理和盐胁迫处理以及进一步的土培试验中进行干旱胁迫处理,ZmPIP2;6超表达拟南芥植株相对野生型都显示出更强的胁迫耐性。在干旱或盐胁迫条件下,拟南芥胁迫信号通路上的相关基因在ZmPIP2;6超表达植株中的表达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玉米内在质膜蛋白基因ZmPIP2;6在渗透或盐胁迫下表达上调,在拟南芥中超表达ZmPIP2;6会增强植株对渗透、盐和干旱胁迫的耐性,并且在盐或干旱胁迫条件下会影响拟南芥中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ZmPIP2;6可能参与植物水分胁迫响应过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一鸣 汪湖 龙胜举 赵英鹏 陈延 贺忠群
为了揭示蒲公英在干旱胁迫下渗透调节和酶保护系统的作用机理以及质膜水孔蛋白PIP2-3基因的表达特征,采用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不同干旱胁迫RWC=(90±5)%、RWC=(75±5)%、RWC=(50±5)%下蒲公英渗透调节物质、酶保护系统以及质膜水孔蛋白基因的相关表达。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蒲公英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显著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显著提高,在轻度胁迫(MS)中呈持续上升的趋势,重度胁迫(SS)中则呈现先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沙琴 蒋明义 林凡 王金香
以玉米(Zea maysL.)为材料,探讨了水分胁迫下玉米钙调素(CaM)基因CaM1、CaM2和CaM3在叶片中转录水平的变化;并对水分胁迫下脱落酸(ABA)积累和H2O2产生与CaM基因表达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5%PEG 6000模拟的水分胁迫能够诱导上述玉米CaM基因在叶中的表达,其中对CaM1和CaM3的影响较为显著,3个基因具有各自不同的表达模式。外源ABA处理也能显著诱导这3个基因的表达,施用ABA合成抑制剂FLU明显抑制了水分胁迫下CaM基因表达,暗示水分胁迫下CaM基因表达增强依赖于ABA的积累。外源H2O2处理下3个CaM基因均出现2次表达增强的情况,ROS抑制剂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俊斌 周发松
抗病品种Sultan5及其突变体与白粉菌小种A6互作的细胞学研究表明,接种36h后,抗感品种中白粉菌分生孢子形成附着胞的频率及侵入频率无显著差异。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过敏性反应细胞明显增多,过敏性反应与Mla12基因型的大麦品种对白粉菌的小种专化抗性有关。用DAB(二氨基联苯胺)观察到H2O2在乳突和过敏性反应细胞中积累。接种6h后在初生芽管的乳突以及接种15h后在附着胞下面的乳突及晕圈处有H2O2的积累,接种18h后在过敏性反应的表皮细胞可检测到H2O2的积累。接种后24~48h,抗病品种含H2O2的过敏性反应细胞频率明显比感病品种高,与荧光法观察到的结果一致。H2O2可诱导大麦的过敏性反...
关键词:
大麦 白粉菌 H_2O_2 防卫反应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秋举 鞠雪 罗莎 陈玉柯 董晓庆 刘洪键 张东鸣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L-肉碱对氧化应激状态下胖头鱥肌肉细胞系(fathead minnow muscLe ceLL Line,fhm)细胞活力、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以fhm细胞为研究对象,以h_2o_2为氧化应激因子,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不同浓度L-肉碱(0.001、0.01、0.1、0.5、1.0和5.0 mmoL·L~(-1))预处理6 h分别对0.2和0.6 mmoL·L~(-1)h_2o_2诱导的细胞氧化应激活力的影响,并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L-肉碱预处理对氧化应激fhm细胞中脂质过氧化程度及抗氧化酶的变化。[结果]0.2和0.6 mmoL·L~(-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车勇良 孙谧 欧阳五庆 姚如永 王跃军 王春波
将胸腺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H2O2模型组、0.1g/LVc组、0.5g/LPCF组、0.25g/LPCF组和0.125g/LPCF组6组,通过不同药物或不同浓度处理后,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分别检测细胞裂解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活性氧(ROS)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细胞胞浆中的Ca2+含量和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变化。结果显示,扇贝多肽(PCF)能提高细胞中SOD,GSH-Px的含量,增强细胞的T-AOC,降低细胞中MDA和ROS的含量,并能引起胞浆中Ca2+含量的下降和ΔΨm的提升。表明PCF具有...
关键词:
栉孔扇贝 胸腺细胞 过氧化氢 抗氧化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任丽梅 陈琰 王冬梅
【目的】采用具有激发子活性的感染叶锈菌的小麦叶片细胞间隙液IWF-260刺激小麦洛夫林10悬浮细胞,探讨细胞感受激发子刺激引发的H2O2迸发情况及其产生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以及荧光探针DCFHDA、HE来研究H2O2的迸发以及NADPH氧化酶的活化。同时借助药物学试验探讨Ca2+和活性氧的关系。【结果】IWF-260可以引起悬浮细胞H2O2爆发,其在IWF-260刺激诱发的细胞死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质膜NADPH氧化酶的激活以及胞外钙离子的内流与H2O2爆发有密切关系。【结论】IWF-260能够诱导细胞产生活性氧,质膜NADPH氧化酶和胞外钙离子内流参与了活性氧爆发过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文鹏 王伟 王明春 王秀影
为了比较Ptotein Assay和2-D Quant Kit两种方法测定玉米蛋白质浓度的差异,用Plant Total Protein Extraction试剂盒提取8个玉米高赖氨酸近等基因系的苗期心叶、抽雄期旗叶,授粉后10、20、30和40 d籽粒的总蛋白质,用Ptotein Assay和2-D Quant Kit2种方法测定其浓度。结果表明:籽粒中高于叶片中的总蛋白浓度,且籽粒发育越成熟提取的总蛋白质浓度越高。两种方法测定中,在不同组织提取的总蛋白质间的变化趋势相同,但授粉后10、20、30和40 d籽粒提取的总蛋白浓度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苗期心叶提取的总蛋白浓度间存在显著差异;抽雄期旗...
关键词:
总蛋白 浓度测定 方法 玉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明川 拓昊苑 陶怡 于好强 李晚忱 付凤玲
【目的】筛选玉米蔗糖非酵解型蛋白激酶2(Sucrose non-fermenting protein kinase 2,SnRK2)的底物蛋白,鉴定其在玉米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信号转导中的作用,为进一步解析玉米中ABA介导的非生物逆境抗性机制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前期研究结果,通过与拟南芥SnRK2已知底物蛋白的序列比对和保守基序分析,从磷酸化水平响应ABA诱导且上调的238个蛋白中预测ZmSnRK2作用的底物蛋白,用酵母双杂交试验验证ZmSnRK2家族成员与候选蛋白的相互作用,分析其在玉米ABA信号转导中的作用。【结果】从前期鉴定的玉米磷酸化水平响应ABA诱导且上调的238个蛋白中,预测出10个ZmSnRK2候选底物蛋白,实际扩增出其中8个蛋白的编码基因以及10个ZmSnRK2基因家族成员。酵母双杂交试验结果表明,GenBank序列号为XP_008666965.1、NP_001142137.1和XP_008656995.1的候选底物蛋白,因自体磷酸化不能用酵母双杂交检测,GenBank序列号为NP_001183680.1的候选底物蛋白可以与ZmSnRK2.1、2.2、2.4、2.5、2.7、2.8、2.10、2.11蛋白相互作用,GenBank序列号为NP_001145831.1和NP_001167942.1的候选底物蛋白分别可以与ZmSnRK2.1和ZmSnRK2.10蛋白相互作用。【结论】NP_001183680.1和NP_001167942.1蛋白是ZmSnRK2家族部分成员的磷酸化底物,是玉米ABA信号转导途径的下游组分;NP_001183680.1蛋白与拟南芥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同源,NP_001167942.1蛋白为包含SAM结构域的蛋白,这2个蛋白均涉及许多生理生化过程,说明ZmSnRK2下游的ABA信号转导呈发散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