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77)
- 2023(9258)
- 2022(7760)
- 2021(7068)
- 2020(5791)
- 2019(13034)
- 2018(12538)
- 2017(24348)
- 2016(13198)
- 2015(14119)
- 2014(13728)
- 2013(13598)
- 2012(12245)
- 2011(11028)
- 2010(10968)
- 2009(10156)
- 2008(9873)
- 2007(9081)
- 2006(7917)
- 2005(6593)
- 学科
- 济(57063)
- 经济(57004)
- 农(45203)
- 业(44951)
- 管理(32923)
- 农业(29987)
- 企(23878)
- 企业(23878)
- 方法(23684)
- 数学(21968)
- 数学方法(21784)
- 业经(16874)
- 中国(13199)
- 财(12305)
- 贸(11183)
- 贸易(11181)
- 地方(10974)
- 制(10953)
- 易(10946)
- 农业经济(10044)
- 发(9781)
- 学(9689)
- 技术(9304)
- 环境(8988)
- 村(8966)
- 农村(8958)
- 策(8709)
- 收入(8042)
- 体(8015)
- 发展(7871)
- 机构
- 学院(188601)
- 大学(183615)
- 济(81373)
- 经济(80018)
- 管理(76384)
- 理学(67586)
- 理学院(66958)
- 管理学(65949)
- 管理学院(65657)
- 研究(62220)
- 农(59983)
- 中国(47912)
- 农业(46407)
- 科学(40824)
- 业大(40598)
- 京(36468)
- 所(32079)
- 财(31884)
- 中心(30240)
- 研究所(29665)
- 农业大学(29284)
- 江(27145)
- 财经(26296)
- 经济管理(24496)
- 经(24231)
- 经济学(23802)
- 业(23277)
- 省(22306)
- 经济学院(21917)
- 范(21730)
- 基金
- 项目(137819)
- 科学(108245)
- 基金(101219)
- 研究(95534)
- 家(90748)
- 国家(89905)
- 科学基金(76597)
- 社会(63580)
- 社会科(60080)
- 社会科学(60060)
- 省(55754)
- 基金项目(54983)
- 自然(50128)
- 自然科(49038)
- 自然科学(49021)
- 自然科学基金(48143)
- 划(45650)
- 教育(40791)
- 资助(39272)
- 编号(37665)
- 农(34055)
- 发(30475)
- 重点(30344)
- 部(30093)
- 创(28963)
- 业(27681)
- 成果(27190)
- 国家社会(27127)
- 创新(27110)
- 计划(26858)
- 期刊
- 济(88943)
- 经济(88943)
- 农(63516)
- 研究(45889)
- 农业(42966)
- 学报(36102)
- 中国(34153)
- 科学(31814)
- 大学(27116)
- 学学(26494)
- 业经(22319)
- 财(21909)
- 管理(20552)
- 业(20495)
- 融(18061)
- 金融(18061)
- 技术(14094)
- 问题(13292)
- 农业经济(13269)
- 农村(13248)
- 村(13248)
- 经济研究(12220)
- 版(11969)
- 财经(11752)
- 业大(11605)
- 世界(10432)
- 农业大学(10417)
- 技术经济(10325)
- 资源(10301)
- 科技(10228)
共检索到262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丹晨 吴海涛
通过对水土保持世行贷款/欧盟项目区农户进行抽样调查,文章基于农户认知视角,采用描述性统计、多重比较等方法进行分析,评价了项目实施对农户生计的效应。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描述性统计 多重比较 农户生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煜阳 陆迁 贾彬 刘戴娆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下,黄土高原农户在时间禀赋恒定条件下的劳动力配置逐渐成为采用水土保持技术的关键因素,探究二者关系对于提高技术采用率、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黄土高原区1197份农户的调查数据,使用Probit模型,主要考察了农户劳动力外出务工行为及时间长短对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的影响,进一步运用逐步检验法,检验了农户参与集体行动对外出务工影响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劳动力外出务工会促进其水土保持技术的采用。但异质性分析表明,随着劳动力外出务工时间延长,农户对农业收入依赖性降低,削弱了农户水土保持技术的采取。(2)农户参与村集体行动是劳动力转移影响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的渠道之一,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证实了集体行动模式在水土保持技术应用推广中的价值。此外,农业经营决策者的受教育程度、务农年限与农户家庭的邻里互助、技术改善认知以及政府的技术推广活动均对农户的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不仅提供了劳动力转移趋势下水土保持技术扩散的研究证据,对健全村集体行动以促进技术采用也具备一定的经验价值。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晓慧 王礼力 陆迁
农户对水土保持技术的价值认知,不仅反映了农户对水土保持技术的主观认识和接受程度,而且影响到水土流失治理的成效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鉴于此,基于黄土高原区1 152户农户调研数据、采用Heckman Selection Model实证分析了资本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的价值认知以及认知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对水土保持技术的增产价值、增收价值、生态价值认知程度较高的农民比例分别为13. 89%、12. 5%、19. 01%,农民对水土保持技术的价值认知不高。(2)影响农民对水土保持技术增产价值认知程度的因素主要有受教育程度、劳动力数量、房屋类型、耕地面积、村干部、相互信任、相互帮忙;影响增收价值认知程度的因素主要有房屋类型、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劳动力数量、房屋类型、相互信任、相互帮忙、信息渠道等变量则显著影响了农民对生态价值认知程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丹晨 吴海涛 亢庆 王敬贵
水土保持是防止水土流失、治理环境恶化的重要举措。云贵鄂渝水土保持世行贷款/欧盟赠款项目在云南、贵州、湖北和重庆四个省37个县进行。文章利用对项目区8个重点县农户调查数据,在评价农户对项目措施满意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农户对项目措施满意度的因素。
关键词:
水土保持措施 满意度 农户参与 社区监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天志 陆迁
基于黄土高原区1 195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探索因子、二元Logistic回归和KHB方法,构建并检验社会互动、信任对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的分析框架和影响机制,以期为推动水土保持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发现:(1)社会互动5个维度直接正向影响农户采用水土保持技术,对农业技术采用率提高、改善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2)社会互动通过人际信任、网络信任和政府信任间接正向影响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3)信任的总间接效应(0.735 3)大于社会互动的直接效应(0.576 3),其中,人际信任的间接效应值最大(0.394 7),政府信任次之(0.220 3),网络信任最小(0.120 3)。研究深化农户与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关系的理解,建议相关部门在农业技术推广和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社会互动与信任的积极作用,有针对性地制定目标政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晓慧 陆迁 王礼力
本文基于黄土高原地区陕西、甘肃和宁夏3省份1152户农户调查数据,构建资本禀赋、生态认知、生态补偿政策和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的理论模型,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揭示资本禀赋、生态认知、生态补偿政策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资本禀赋中,农用机械数量、林地面积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及采用程度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耕地面积对采用程度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总收入对采用行为有显著的负向作用,相互信任对采用行为有显著的正向作用;(2)农户生态认知对其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3)生态补偿政策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技术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并且对资本禀赋、生态认知与水土保持技术采用及采用程度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丽 褚力其 姜志德
黄土高原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认知和对水土流失风险的感知是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的关键影响因素,探究二者对技术采用意愿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农户技术采用率的提高、控制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量、改善生态环境。本文利用黄土高原1237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基于代际差异的视角,采用逐步回归法和分组回归法,分析了农户技术认知和风险感知对其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及代际差异。结果表明:①技术认知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采用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认知对等高耕作、沟垄种植、少免耕、深松耕、秸秆还田、残茬覆盖和地膜覆盖技术采用意愿的作用强度均是新生代农户大于老一代农户。②风险感知对新生代和老一代农户等高耕作和沟垄种植技术采用意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影响强度存在代际差异;对新生代农户少免耕技术采用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老一代农户深松耕、秸秆还田、残茬覆盖和地膜覆盖技术采用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③风险感知在技术认知和采用意愿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在等高耕作、沟垄种植、残茬覆盖和地膜覆盖技术采用意愿中,风险感知对于老一代农户的调节作用强于新一代;在少免耕、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采用意愿中,风险感知对于新一代农户的调节作用强于老一代。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劳动力数量等控制变量对新生代和老一代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建议农业技术和政策推广视新老农户区别对待,提供有针对性的补贴,并通过鼓励土地流转为技术采用提供便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晓慧 王礼力 陆迁
利用黄土高原陕甘宁3省(区)1 152份农户调查数据,基于农户感知价值理论,从农户对技术的感知价值和对生态环境的感知风险视角切入,探索感知价值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的主效应,考虑收入水平的差异,分析总收入和农户分化分析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年龄越小、农用机械数量越多、耕地面积越多,农户之间相互信任程度越高,政府支持程度越高,农户采用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的概率越大。农用机械数量越多、耕地面积越多,政府支持程度越高,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概率越大。(2)农户感知利益、感知风险对其水土保持工程技术和耕作技术采用行为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3)总收入能够显著负向调节感知利益与水土保持工程技术采用行为之间的关系,也能够显著负向调节感知利益、感知风险与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行为之间的关系,农户分化能够显著负向调节感知风险与水土保持工程技术和耕作技术采用行为之间的关系。由此提出通过增加农户对生态环境的感知风险来提高农户对水土保持技术的感知利益等政策建议,以促进水土保持技术的推广应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士军 马志雄 张银银
通过云贵鄂渝世行水土保持项目中的农户调查数据,本文从农户的视角研究项目实施中农户满意情况,从项目措施和组织管理的满意度两个角度,采用描述性统计、多重比较和相关系数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项目措施总评价与组织管理总评价存在显著差异;沼气池和节柴灶措施的满意度均值普遍高于其他措施,县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满意度均值和村干部与农户代表满意度均值明显高于社区监控中的农户参与满意度均值,其他指标之间的满意度均值差异统计不显著;道路建设对项目措施总评价的敏感性最高,社区监控中的参与程度对组织管理总评价的敏感性最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贾蕊 陆迁
本文利用黄土高原区849户农户调查数据,在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法从行动信息、行动参与、行动组织和行动效果4个维度对农户集体行动参与程度进行测度的基础上,运用bootstrap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检验方法,考察了土地流转面积、流转期限对农户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行为的直接影响,以及土地流转面积、流转期限通过改变农户集体行动参与程度对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行为的间接影响,并对农户集体行动参与程度影响水土保持实践过程中政府补贴的调节效应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流转面积对修筑梯田、使用地膜和造林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影响并不显著;土地流转期限对以上4种措施的实施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集体行动在土地流转面积、流转期限影响农户修筑梯田、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和接受政府补贴较少农户的造林活动中发挥正向中介作用,但在土地流转面积、流转期限影响农户地膜使用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并不显著。(3)政府补贴在农户集体行动影响造林和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过程中发挥调节效应,但在集体行动影响造林过程中的调节效应为负,在集体行动影响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过程中的调节效应为正。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鹏红 黄贤金 于术桐 邬震
以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农户水土保持行为机理分析,结合研究区域实际,确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农户兼业经济行为、农业经营规模、劳动力状况等4大类因素为影响农户进行水土保持投入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细化成9项具体指标。通过SPSS软件对各项指标与水土保持投入行为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发现农户兼业经济行为、农业经营规模是影响农户进行水土保持投入的主要限制因子。由于兼业和规模经营对农业收入的依赖程度较低,且防范农业风险的能力较强,农户往往不愿意进行水土保持投资。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以及农业人口比重较高的农户,往往会在水土保持上投入较多的时间和资金。针对农业劳动力不足、农业经营规模小...
关键词:
农户行为 水土保持 决策模型 上饶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虹 章政 田亚平
本文以湖南省衡南县三个样本村的抽样调查为基础 ,对南方丘陵区农户经营土地的水土流失现状、农户的水土保持行为及其影响因子排序等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 ,农户经营土地上的水土流失现象普遍 ,农户对于水土保持意识淡薄。虽然各样本村农户对水土保持影响因子的排序有所不同 ,但农业效益低是阻碍农户进行水土保持投资的最主要因素。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农户行为 南方丘陵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夏自兰 王继军
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不仅表现为两子系统之间耦合协调作用的程度,而且表现为这种协调作用下系统的耦合效率。以黄土丘陵区典型流域纸坊沟流域为例,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DEA方法,揭示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效应:一系列水土保持政策和措施显著改善了区域农业资源环境条件、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并提高了二者的耦合协调度,然而在此协调趋势下,资源环境条件向产业效益转化的效率却只在很小幅度的波动中变化,水土保持在提高系统的耦合效率方面作用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林草地资源大量闲置和利用不充分的状况下,农业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尚存在较大偏差,系统的这种结构性矛盾影响了其耦合效率,系统演变过程中潜伏了较大危机。为此...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恒安
一、水土保持工程的经济计算方法建国三十多年来,我国在水土保持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在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建立了很多水保试验站(场)。采用了梯田、地埂、鱼鳞坑,淤地坝、植树种草、开辟果园、牧场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方法,获得了较大的效益,但对于水土保持工程的经济计算方法,国内外都很少见到,大家都还在摸索之中。本文在学习《水利经济计算规范》和黄河中游一些水保试验站(场)水保效益试验资料的基础上,应用动态经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毛慧 陈绍俭 付咏
水土流失直接关系着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采用水土保持技术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激励可能影响农户的水土保持技术采用决策。根据对陕西省622户农户进行的微观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政策激励显著促进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这一促进作用通过提高农户对水土保持技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认知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政策激励(技术培训、技术补贴、技术示范)均能显著促进农户采用水土保持技术,且政策激励对农户采用不同属性的水土保持技术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政策激励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的促进作用在专业化程度高、受教育程度高、经营规模大、受灾程度高的农户中表现更为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