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66)
- 2023(7734)
- 2022(6645)
- 2021(6227)
- 2020(4993)
- 2019(11423)
- 2018(11360)
- 2017(20728)
- 2016(11573)
- 2015(13148)
- 2014(13190)
- 2013(12515)
- 2012(11614)
- 2011(10333)
- 2010(10559)
- 2009(9188)
- 2008(9069)
- 2007(8177)
- 2006(7257)
- 2005(6529)
- 学科
- 济(45101)
- 经济(45051)
- 管理(28669)
- 业(23313)
- 地方(18316)
- 企(17504)
- 企业(17504)
- 农(14442)
- 贸(13717)
- 贸易(13708)
- 方法(13428)
- 易(13373)
- 中国(11948)
- 环境(11322)
- 学(11205)
- 数学(11110)
- 数学方法(10943)
- 地方经济(10088)
- 农业(9728)
- 业经(9652)
- 出(8889)
- 财(8562)
- 和(8053)
- 口(7600)
- 出口(7584)
- 出口贸易(7584)
- 理论(7462)
- 制(7353)
- 生态(7003)
- 资源(6712)
- 机构
- 学院(154142)
- 大学(150643)
- 济(56522)
- 经济(54942)
- 研究(54512)
- 管理(53331)
- 理学(44620)
- 理学院(43919)
- 管理学(43035)
- 管理学院(42750)
- 中国(41250)
- 科学(36060)
- 京(33371)
- 所(27727)
- 中心(26220)
- 江(26181)
- 农(25502)
- 财(25491)
- 研究所(25149)
- 范(24717)
- 师范(24534)
- 业大(22598)
- 州(21101)
- 北京(21018)
- 院(20785)
- 财经(19764)
- 师范大学(19709)
- 农业(19613)
- 技术(18310)
- 省(18300)
- 基金
- 项目(104810)
- 科学(81268)
- 研究(79821)
- 基金(72217)
- 家(64271)
- 国家(63290)
- 科学基金(52783)
- 社会(48253)
- 社会科(45485)
- 社会科学(45475)
- 省(43039)
- 基金项目(39022)
- 划(35981)
- 教育(35738)
- 编号(34316)
- 自然(33304)
- 自然科(32247)
- 自然科学(32238)
- 自然科学基金(31580)
- 资助(28183)
- 成果(27555)
- 发(24932)
- 重点(24464)
- 课题(24216)
- 部(21538)
- 创(21376)
- 年(20254)
- 发展(19961)
- 创新(19953)
- 科研(19664)
共检索到240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吕明权 王继军 夏自兰 陈志学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对于我国的水土流失治理意义重大,水土保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问题。基于潘家口水库上游东北沟流域1990年和2009年土地利用数据和气候、土壤、植被、DEM及农户调查等数据,应用通用土壤侵蚀方程模型(RUSLE)计算该流域采取预防水土流失措施后的土壤侵蚀减少量,在此基础上采用环境经济学的方法核算水土保持生态功能的提供方和受益方两个主体的成本和收益,并构建了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模型,实现了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定量计算。结果显示:流域生态系统的年土壤保持量为6.49×104t.a-1;水土保持服务提供方损失为24.48×104元,所得收益来自减少土地损失和肥力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玉环 张冬雪 丁娇 梁彬 梁雨萩
补偿标准的确定和补偿责任的分摊是跨流域生态补偿的核心问题。基于“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从水质水量双视角构建生态补偿模型,制定丹江口库区生态补偿标准,测算生态补偿总额以及各受水区应分别承担的生态补偿额,并建立库区与受水区之间的双向生态补偿机制。结果表明:(1)从测算总额来看,2016~2019年4年间库区所需生态补偿总额为28.79亿元,与筹集专项资金进行对比,推算库区生态补偿额存在约5.75亿元缺口;(2)从各受水区测算结果来看,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分别承担9.15、4.52、7.29和7.83亿元生态补偿额;(3)对比水质水量补偿总额,水量补偿总额比水质补偿总额多11.39亿元,受水区对水量的重视程度高于水质,侧面说明受水区对水量仍然具有较高需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永伟 王宝良 刘成程 方广玲
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采用风蚀输沙率模型、沙尘空间传输模型和成本分担模型,对黑河下游重点生态功能区防风固沙服务功能的辐射效应进行评估,并以辐射效应结果为支撑,研究制定该区的生态补偿方案。结果表明:(1)该区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辐射范围达120.5×104 km2,辐射效益达89.94×108 CNY;(2)2006年研究区应获得的生态补偿总金额为2625.525×104 CNY。受惠最多的内蒙古自治区需支撑的生态服务补偿金额达887.25×104 CNY,占总补偿金额的33.79%;受惠最少的上海市需支付的生态补偿为3.15×104 CNY。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闫峰陵 雷少平 罗小勇 邱凉 樊皓
在特定尺度和区域范围内,运用环境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定量评估了规划实施的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近期项目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近期项目全部发挥效用后,全年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为32.74亿元,其中,保持和涵养水源价值为4.48亿元,水污染防治价值7.91亿元,保持和改良土壤10.27亿元,固碳供氧价值3.14亿元,净化空气价值3.52亿元,维持生物多样性价值3.41亿元。在各项价值中,保持与改良土壤、水污染防治价值最为突出,是水土保持生态价值的主要体现。从机会成本角度分析,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实施的年成本为2.39亿元,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成本的13.69倍,建设项目预期生态经济效益...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苏峡 莫兴国 朱永华 黄浩
论文提出一个基于水量平衡的流域生态耗水量的计算方法。以海河流域为例,利用流域多年年降雨、入海水量、引黄水量、地下水超采水量、工业用水量、农业用水量、生活用水量、工业废污水排放量和生活污水排放量等资料,得出1956~1998年流域生态耗水量的多年变化。计算结果显示,虽然流域在1956~1998年的43年间环境发生明显变化,然而流域生态耗水总量没有呈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最后通过对比研究,给出了论文提出的算法与基于当地水资源的算法结果的物理解释。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明玉 王百田
【目的】为兼顾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控制和供水安全,研究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黄土高原小流域径流和产沙影响,以寻找节水、高效的流域综合管理技术。【方法】利用甘肃平凉纸坊沟典型小流域1955—2003年的水上保持措施与径流和输沙等监测数据,建立年径流系数和产沙模数与土地利用的线性关系,定量评价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和产沙的影响。【结果】1955—2003年,年降水量呈不显著降低趋势,年径流深和产沙模数显著减少;小流域降水产流能力随植被破坏而提高,随植被恢复而大幅降低;修建梯田和淤地坝等工程措施可增加小流域的径流拦蓄能力,但会因工程老化而逐渐降低甚至消失;小流域单位径流深的侵蚀与携沙能力随林草面积增加而下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佟丹丹
张家口地区为北京、天津两地固沙蓄水,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张家口被定位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环北京周边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生态保护门槛高影响企业发展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推进京津冀一体化,生态应率先破题。张家口如何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共赢,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完善好京津冀区域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本文章通过对张家口生态补偿的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设意见,从而试图为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创新提供思路,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为推动实现张家口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共赢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生态补偿 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家才 冉玉军 王治国 周荣
麻子滩库区水土保持与经果林开发研究陈家才冉玉军王治国周荣一、研究的目的意义麻子滩水库位于遂宁市市中区白马镇,水库集雨面积224km2,总库容6737万m3,灌溉面积1.40万hm2,是遂宁市最大的骨干水利工程。1979年麻子滩水库枢纽工程建成后,由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甲山 刘洋 邹倩
生态补偿机制作为水土保持环境管理的重要保障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国内学者在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和补偿主体、客体、标准、途径、方式等机制构成要素方面进行了诸多探讨,取得丰硕研究成果。然而研究还存在一定局限性,突出表现为补偿主体和客体界定不够明确、补偿标准难以确定、区际补偿难以实现、生态税费制度不够健全、长效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补偿 补偿机制 补偿方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甲山 刘洋 邹倩
生态补偿机制作为水土保持环境管理的重要保障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国内学者在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和补偿主体、客体、标准、途径、方式等机制构成要素方面进行了诸多探讨,取得丰硕研究成果。然而研究还存在一定局限性,突出表现为补偿主体和客体界定不够明确、补偿标准难以确定、区际补偿难以实现、生态税费制度不够健全、长效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补偿 补偿机制 补偿方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伟 杨吉华 张永涛
在GIS的支持下,通过对安口小流域水土保持效益指标的实地测定,科学地估算了该流域水土保持效益,得到了各树种水土保持效益指标。结果表明:经过了近几年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理,安口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正在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整个治理过程是比较成功的。
关键词:
GIS 安口小流域 水土保持效益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星明 雷雯 陈芷涵 李家成
水土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将水土资源的保护利用实践与生态文明教育相结合,应用水土保持技术与措施的生态治理、知识普及和景观体验等功能开展研学旅行,是当前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水土保持主要技术与措施具有生态性、科技性和教育性的特性,其内涵与载体具有生态美、科技美和知识美,即形成水土资源的水土之美。基于水土之美,以湖北省武汉市蔡甸西湖流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为生态文明研学旅行开发的案例地,研究开发体现水土之生态美、水土之科技美和水土之知识美的研学旅行项目,以探索依托水土资源进行生态文明研学旅行基地开发并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水土之美 研学旅行 武汉蔡甸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淑萍 尹忠东 李卫忠 唐小明
以四川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遂宁市的3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结合研究区粮食平均产量和收购价格,分析了紫色土区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999—2003年间,各流域林地和草地面积呈增加趋势,耕地和未利用地呈减少趋势。各流域单项生态服务功能在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等方面有所增强,在食物生产方面减少8.90万~62.30万元;生态服务总价值和人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则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各流域生态经济协调度在0.0565~0.8413之间,表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增长速度低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邬亮 马丽 齐晔
近年来,省级政府制定的环境政策逐渐增多。在数量繁多的各类问题中,省级政府的决策者如何能够充分认识到某个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置于优先考虑的位置,进而出台一项环境政策?与经济发展政策相比,省级政府制定环境政策的过程有何特征?本文通过研究两个案例来探讨这些问题的答案,一个案例是陕西省制定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政策,另一个案例是云南省正在制定的类似政策。研究表明,在省级政府制定环境政策的过程中,政策倡导者往往不是省级政府决策者,而是省级政府中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政策倡导者建立政策的途径是说服作为决策者的省级政府相关领导,进而使之批准政策出台。其说服方法是建立由相关部门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组成的支持联...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左太安 苏维词 张凤太 宋增伟
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研究对象,采用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替代工程费用法等研究方法,核算了三峡库区重庆段的森林水土保持服务功能价值。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的水土保持服务功能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森林水土保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4.802亿元/a,其中减少土地损失的价值为203万元/a、减轻泥沙淤积的价值为1196万元/a、土壤肥力保持价值为14.662亿元/a。为正确的核算三峡库区绿色GDP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森林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GIS和RUSLE的土壤侵蚀量计算——以贵州省猫跳河流域为例
关于《丹江口水库水源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长治工程》若干建议
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治理与生态环境效应——以江苏省盱眙县为例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研究
“后扶贫时代”西江流域生态补偿式返贫治理模式探究
主体功能区战略背景下构建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鄱阳湖流域为例
我国区际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京冀地区流域生态补偿为例
流域生态补偿中的农户受偿意愿研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南水源区为例
生态敏感区有机板栗生态补偿标准及其估算——以北京市密云水库库区为例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三峡库区小流域生态风险评价——以草堂溪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