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74)
2023(9130)
2022(7135)
2021(6684)
2020(5415)
2019(12015)
2018(12395)
2017(21888)
2016(13052)
2015(15289)
2014(16186)
2013(14770)
2012(13737)
2011(12221)
2010(12581)
2009(11600)
2008(11802)
2007(11139)
2006(9993)
2005(9408)
作者
(39739)
(32756)
(32627)
(31357)
(20840)
(15861)
(14982)
(12821)
(12670)
(12259)
(11235)
(11195)
(10847)
(10632)
(10535)
(10201)
(9895)
(9718)
(9668)
(9446)
(8671)
(8267)
(8181)
(7925)
(7592)
(7526)
(7334)
(7233)
(7036)
(6943)
学科
(41959)
经济(41893)
管理(34143)
(29568)
(23884)
企业(23884)
中国(16755)
(15074)
(13080)
(12769)
理论(12645)
方法(12490)
(12276)
业经(11750)
教学(10934)
(10714)
教育(10062)
(9798)
银行(9763)
农业(9689)
数学(9317)
(9297)
地方(9243)
数学方法(9036)
(8441)
金融(8434)
(7438)
(7416)
财务(7390)
(7361)
机构
学院(181274)
大学(177934)
研究(65427)
(59227)
经济(57237)
管理(56905)
中国(49950)
理学(46305)
理学院(45668)
管理学(44284)
管理学院(43968)
科学(42892)
(40279)
(37012)
(35653)
(32919)
研究所(31904)
(31453)
中心(30219)
农业(29013)
业大(28715)
(28539)
师范(28159)
技术(26920)
(26339)
北京(25756)
(24396)
(23928)
财经(23270)
师范大学(21912)
基金
项目(110586)
研究(83838)
科学(82587)
基金(72103)
(64438)
国家(63780)
科学基金(51723)
(46930)
社会(46478)
社会科(43472)
社会科学(43460)
教育(41885)
(38798)
编号(37758)
基金项目(36741)
成果(33364)
自然(32696)
自然科(31901)
自然科学(31884)
自然科学基金(31256)
资助(29995)
课题(28788)
重点(26133)
(24328)
(24290)
(22655)
项目编号(22174)
(22152)
(22025)
大学(20813)
期刊
(78993)
经济(78993)
研究(56821)
中国(50044)
教育(39144)
(36109)
学报(35562)
科学(28674)
(27394)
大学(26467)
学学(24301)
农业(23865)
管理(23199)
技术(19622)
(18859)
金融(18859)
业经(13926)
职业(12570)
(12403)
图书(12398)
财经(11847)
(11450)
经济研究(11305)
(10401)
问题(10086)
(9806)
论坛(9806)
业大(9793)
书馆(9115)
图书馆(9115)
共检索到301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吴发启  
本文在分析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主要课程现状的基础上,以专业内涵、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和主干课程为课程筛选依据,提出了以土壤侵蚀学、水土保持工程学、水土保持林学、风蚀荒漠化防治技术、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水土保持规划学和开发建设项目保持为核心的19门左右的主要课程,构成了水体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吴发启  
在收集不同时期水土保持、沙漠治理和水土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特征。得出35年的改革过程可划分为探索、过渡和稳定提升3个阶段。探索阶段的课程体系特征主要体现在强化基础、突出生物、兼顾工程;而过渡阶段则有承前启后,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作用;稳定提升阶段则更加突显课程配置的综合性,基本达到了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红叶  宋雅雯  莫鑫鑫  萧然  黄芬  李宏亨  
调查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以期提供优化策略,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学生需求。采用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了广西医科大学20位专家和30位卫生事业管理在职干部的意见,评估了不同课程模块的重要性,并计算了各课程模块的课时数分布。结果表明,课程设置覆盖自然科学、生物医学、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等模块,但课时分布不均,专业课程占比最大(50.4%)。卫生事业管理人员对专业课程模块的课程重视程度较高,其中医院管理学得分最高。教育专家倾向于在课程设置中既要重视管理类课程,也要兼顾医学课程学习。生物医学和自然科学的部分课程虽在课时分布上占比少,但在重要性评分上得到了较高的评价。从而得出结论: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应考虑实践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对被认为重要但课时分布较少的课程的课时分配,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和行业的需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皓  
针对民办高校本科物流管理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经过调查分析,提出应在完善专业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从设置不同的专业发展方向、增加实践课时所占比例、突出特色等几个方面入手,来提高民办高校本科物流管理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水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皓  
针对民办高校本科物流管理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经过调查分析,提出应在完善专业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从设置不同的专业发展方向、增加实践课时所占比例、突出特色等几个方面入手,来提高民办高校本科物流管理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水平。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饶雪梅  
随着现代会展业对专业化人才需求的扩大 ,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已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国内外会展教育的基本情况 ,提出了高职院校构建会展管理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税文兵  杨军  杨扬  
基于工程系统发展阶段的差异重新界定了物流工程专业的内涵,明确了物流工程与物流管理专业的界限,从物流系统要素构成、发展阶段和行业特点三个维度提出了物流工程本科专业"三维"定位模式,设计了基于该定位模式的物流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最后结合专业建设实践表明:"三维"定位模式及课程体系可以有效地促进物流工程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崔伟  
审计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本文在"大会计"概念框架之下,利用审计与会计、财务管理的协同关系,研究依托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对成熟的专业建设成果,构建以"大会计"核心执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审计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本文界定了"大会计"核心执业能力,分析了核心执业能力的构成要素与项目,并明确与课程开设的对应关系,进而确定审计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及应对策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太明  付同青  赵小亮  
本文根据社会对会计人员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结构要求,借鉴国外会计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先进经验,提出我国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路。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党晓宏  高永  蒙仲举  汪季  左合君  杨光  
以"卓越计划"视域下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建设为契机,从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实践应用,提出微课教学、案例式教学、研究型教学、实践型教学、动态管理、导师制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热爱专业的劲头,使学生更深入、直观地掌握教学内容,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素养及创新能力,为我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松青  
本文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架构了高职会计专业的能力体系图和课程体系学习结构框架图,同时探讨了单元课程的范型设计问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司增绰  黄景章  洪涛  
1997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结构调整,贸易经济专业从专业目录中消失,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地位一直在下降。2012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结构调整,贸易经济专业被重新列入基本专业目录中,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地位出现逐步回升的态势。文章通过比较四所大学贸易经济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研究了我国目前贸易经济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状况,然后提出贸易经济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的设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要永在  
[目的]荒漠化是内蒙古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结合自然和人为因素数据分析其荒漠化的驱动力,同时探讨水土保持措施,以期为内蒙古荒漠化治理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通过皮尔森相关系数法分析内蒙古地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与荒漠化的密切程度及相关性方向。[结果]蒸发量与荒漠化显著正相关,是荒漠化的主要自然驱动力。人为因素中人口在19802000年与荒漠化显著正相关,在该时间段内是内蒙古主要的人为驱动力;GDP在19002010年与荒漠化极显著正相关,在该时间段内是内蒙古主要的人为驱动力;牲畜数量在1980199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