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53)
- 2023(3843)
- 2022(2874)
- 2021(2630)
- 2020(2141)
- 2019(4870)
- 2018(4761)
- 2017(9367)
- 2016(4843)
- 2015(5450)
- 2014(5198)
- 2013(5138)
- 2012(4473)
- 2011(4108)
- 2010(4068)
- 2009(3574)
- 2008(3481)
- 2007(3040)
- 2006(2667)
- 2005(2302)
- 学科
- 济(16896)
- 经济(16875)
- 管理(12959)
- 业(12680)
- 企(10229)
- 企业(10229)
- 方法(7315)
- 数学(6335)
- 数学方法(6241)
- 农(5389)
- 中国(4923)
- 业经(4537)
- 学(4438)
- 财(4096)
- 贸(3942)
- 贸易(3939)
- 理论(3855)
- 易(3840)
- 技术(3623)
- 教学(3559)
- 农业(3495)
- 制(3178)
- 地方(3055)
- 环境(3055)
- 划(2677)
- 银(2651)
- 银行(2640)
- 产业(2609)
- 融(2599)
- 金融(2598)
- 机构
- 学院(69481)
- 大学(67457)
- 济(26175)
- 经济(25608)
- 管理(25153)
- 研究(22325)
- 理学(22051)
- 理学院(21829)
- 管理学(21378)
- 管理学院(21273)
- 中国(15756)
- 科学(15113)
- 农(13572)
- 京(13335)
- 财(11755)
- 业大(11753)
- 所(11529)
- 农业(10975)
- 研究所(10760)
- 江(10358)
- 中心(10203)
- 财经(9798)
- 经(8986)
- 技术(8978)
- 经济学(8566)
- 范(8307)
- 院(8222)
- 师范(8128)
- 州(8101)
- 北京(8052)
- 基金
- 项目(50230)
- 科学(38896)
- 基金(35610)
- 研究(35045)
- 家(32605)
- 国家(32360)
- 科学基金(27154)
- 社会(21610)
- 社会科(20567)
- 省(20562)
- 社会科学(20559)
- 基金项目(18805)
- 自然(18150)
- 自然科(17784)
- 自然科学(17777)
- 划(17540)
- 自然科学基金(17450)
- 教育(16637)
- 资助(14441)
- 编号(13903)
- 重点(11947)
- 创(11327)
- 发(11220)
- 创新(10589)
- 部(10498)
- 成果(10492)
- 计划(10183)
- 课题(10011)
- 科研(9766)
- 国家社会(9296)
共检索到95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飞 胡光安 韩舞鹰
本文研究了采用浸没式生物滤池处理集约化养殖污水时 ,水力停留时间 (HRT/min)、水温(T/℃ )、总氨氮浓度 ([TAN] ,mgNH+4-N/L)对总氨氮去除速率 (R/gNH+4-N/m3 h)的效应。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 ,它们之间的经验方程为 :当 [TAN]≥ 2 85mgNH+ 4-N/L ,R =0 2 6+ 0 2 9·HRT + 0 0 0 8·HRT·T -0 0 1·HRT2 ;当 [TAN]≤ 2 85mgNH+ 4-N /L ,R =(-0 78+ 0 2·HRT + 0 0 0 3·HRT·T -0 0 0 7·HRT2 )·[TAN ...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陆伟强 高桦楠 刘春胜 王爱民 顾志峰 林国尧
为了建立优化的循环海水养殖系统,采用水质国标检测方法分析了珊瑚石生物滤池在不同氨氮和溶解氧(DO)负荷实验条件下对养殖废水中氨氮、化学耗氧量(COD)及颗粒悬浮物(SS)的处理效果。结果显示,进水氨氮浓度对出水氨氮(正相关)、COD(正相关)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震林 朱建新 曲克明 陈世波
本研究使用自主设计的厌氧反硝化器,以斜发沸石为填料,自然挂膜,与循环水养殖系统一级生物滤池串接,探索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下反应器的脱氮效果。结果显示,在实验过程中,反应器对无机氮(IN)、总氮(TN)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低水力停留时间(HRT<7.43h)下,反应器主要去除的是氨氮(NH_4~+-N);高水力停留时间下(HRT≥7.43h),反应器主要去除的是硝酸盐氮(NO_3~–-N)。当HRT为17.52h时,反应器的脱氮效果最好,NO_3~–-N去除率为77.48%。此后,HRT延长,脱氮效果下降。脱氮效果越好,亚硝酸盐氮(NO_2~–-N)、NH_4~+-N积累越严重,NO_2~–-N最先开始积累。本研究可为厌氧反硝化装备的开发提供参考。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蔡云龙 臧维玲 姚庆祯 张饮江
测定生化环、沸石、生化石和碎石4种滤料的去除氨氮效果。结果显示,单位体积滤料去氨氮效果以沸石最佳[4.19mg/(h·L)],生化环和生化石去氨氮能力基本相同,两者分别为3.60mg/(h·L)与3.58mg/(h·L),效果最差的碎石仅为2.09mg/(h·L);若以单位质量滤料表示其去氨氮能力,则不同滤料的去氨氮能力差异显著,其中生化环去氨氮能力最强[5.29mg/(h·kg)],其次为生化石,其去氨氮能力为4.07mg/(h·kg),沸石的去氨氮能力较差[1.95mg/(h·kg)],仅为生化环的37.0%,碎石的去氨氮能力最差[0.87mg/(h·kg)],为生化环的16.4%。
关键词:
生化环 沸石 生化石 碎石 去氨氮效果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逸尊 罗国芝 谭洪新
为探究不同浓度硫酸新霉素对于生物絮团处理氨氮及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本实验对生物絮团水质及絮团指标、水体中抗生素含量和生物絮团中6种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在氨氮转化的速率上,初次加药连续监测显示未添加组(A组)、0.5 mg/L硫酸新霉素组(B组)、1 mg/L硫酸新霉素组(C组)和3 mg/L硫酸新霉素组(D组)的氨氮去除速率分别为(3.88±0.02) mg TAN/(g TSS·h)、(2.22±0.03) mg TAN/(g TSS·h)、(2.17±0.04) mg TAN/(g TSS·h)和(1.72±0.02) mg TAN/(g TSS·h),氨氮去除速率A组>B组>C组>D组。而间隔一个休药期(500℃·d)的第二次加药连续监测显示4个组的氨氮去除速率分别为(2.99±0.08) mg TAN/(g TSS·h)、(2.98±0.03) mg TAN/(g TSS·h)、(2.97±0.08) mg TAN/(g TSS·h)和(5.10±0.03) mg TAN/(g TSS·h),氨氮去除速率D组>A组>B组>C组。对水体抗生素检测发现,两次检测都未能测出水体中硫酸新霉素的存在。对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发现硫酸新霉素对于aph(3′)-Ia、aph(3′)-Ⅱa、aac(6′)-Ⅰb、aac(3)-Ⅱ这四种基因具有较大的选择和富集的能力。但B组的各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拷贝数均为最低。实验结束后对4个实验组的异养菌菌落数量进行检测,发现了B组的菌群群落数量相较其他3组有明显提升。比较结果表明硫酸新霉素在第一次加药时随着浓度提高,对氨氮转化速率的影响越大。但在第二次加药时,添加的硫酸新霉素浓度对氨氮转化速率无负面影响,而高浓度的硫酸新霉素可以促进生物絮团氨氮的转化,但会显著增加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拷贝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珊 周汇 单胜道
以竹炭为载体,将硝化菌、反硝化菌等微生物固定在竹炭(比表面积365m2.g-1,孔比容积0.34mL.g-1)上,研究竹炭固定化微生物对氨氮的去除及影响因素。考察初始氨氮质量浓度、固定化微生物投加量、溶解氧、pH等因素对氨氮去除的影响,研究竹炭固定化微生物去除氨氮的反应动力学,进行竹炭吸附法和竹炭固定化微生物处理氨氮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初始氨氮质量浓度、竹炭固定化微生物投加量、溶解氧、pH等因素均影响氨氮的去除效果。随竹炭固定化微生物投加量增加,氨氮去除率和去除量均趋于增大,但投加量增加到一定量时,氨氮去除率和去除量增幅均趋缓。pH为8的偏碱性环境利于竹炭固定化微生物对氨氮的去除。竹炭固定化...
关键词:
竹炭 固定化 微生物 氨氮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朱正国 臧维玲 戴习林 彭自然 罗春芳 沈俊 马蓉 丁福江
淡水中培养的生物膜,去氨氮能力随盐度上升及升盐速率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当盐度由0.6升至13.3、23.9和31.3并稳定48 h后,氨氮去除率分别为100%、93.0%和86.9%;当按不同的速度降盐至淡水环境时,生物膜去氨氮的能力逐步得以恢复,特别是降到淡水时,去氨氮率均达90%以上,基本达到淡水中生物膜去氨氮的能力。经24~36 h的吸附作用,沸石对氨氮的吸附能力强于瓷质生化环,生化环48 h去氨氮的能力(95.1%)接近沸石(100%)。以沸石为滤料的滤器去氨氮能力与速率随沸石用量增加而增强。24 h内天然沸石吸附作用去氨氮能力强于生物沸石,生物沸石48 h对氨氮的去除率(99.2%)略...
关键词:
盐度 生物膜 生化环 沸石 氨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美玲 刘晓飞 胡艳清 刘庆玉 于洋
为了研究氨态氮对甲烷菌活性的抑制作用,采用批式发酵方式,以来源于阴沟污泥、牛粪、猪粪和玉米秸秆的厌氧活性污泥为发酵原料,考察不同的氨态氮浓度对于不同来源的厌氧污泥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态氮对甲烷菌活性的抑制随发酵原料不同,抑制作用也有所不同;4种厌氧污泥的VSS去除率和最大比甲烷速率在0.05的水平下成显著线性相关,而氨态氮去除率和最大比甲烷速率的相关性不显著。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高书伟 张凯 李志斐 谢骏 王广军 李红燕 夏耘 郁二蒙 田晶晶 龚望宝
固相反硝化去除水产养殖尾水中硝酸盐氮(NO_(33)~(–)-N)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和进水硝酸盐浓度(influent nitrate concentration, INC)是影响反硝化系统反硝化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需要对HRT进行优化,掌握其最大NO_(3)~(–)-N处理能力。本研究首次以香蕉杆为一维反硝化反应器的外加碳源,在流场环境下,测定不同HRT和INC下反硝化系统对NO_(3)~(–)-N、亚硝酸盐氮(NO_(2)~(–)-N)、氨氮(NH_(4)~(+)-N)、总氮(T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效果。并采用基于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反硝化系统运行初期及末期的细菌群落进行16S rDNA V3和V4区测序分析。结果显示,香蕉杆反应器的最佳HRT为20 h,对应NO_(3)~(–)-N去除率为(96.71±1.36)%,且无NO_(2)~(–)-N积累。在最佳HRT的基础上,反应器的出水硝酸盐浓度(effluent nitrate concentration, ENC)和硝酸盐去除速率(nitrate removal rate, NRR)均随INC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出水COD随INC的增加而降低。此外,反应器在整个实验期间都能完全去除NH_(4)~(+)-N。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经过长期运行后,反应器内的优势菌门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弯曲杆菌门(Campilobacterot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它们的相对丰度分别增至31.20%、6.67%、3.08%和4.26%,保证了反应器的高效运行。此外,在属水平上,反应器初期和末期的优势菌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为农业废弃物作为养殖尾水反硝化碳源的工艺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家顺 苏真真 薛菲菲 李赟 潘鲁青
为了获得养殖池塘中高效去除氨氮的菌株,本研究采用富集培养分离的方法从虾贝混养池中筛选得到2株氨氮去除能力较高的菌株,编号分别为9A-7和9A-19。分子生物学及生理生化鉴定结果一致表明,菌株9A-7为非典型弧菌,菌株9A-19为魔鬼弧菌。分析2菌株不同生长时期的氨氮去除率,结果显示,氨氮去除与菌株的生长均显著相关,菌株9A-7生长量与氨氮去除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16,菌株9A-19生长量与氨氮去除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38。条件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培养液盐度、p H和培养温度对2菌株去除氨的效率均存在显著影响,其中盐度对2菌株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相似,2菌株去除氨氮的理想盐度均为30,但低p ...
关键词:
氨氮去除菌 分离鉴定 去除特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成晓云 裴觉民 赖伟 谭小苹
研究了膜式氧合器 3种不同解吸方式 ,即 :O2 对流法、真空抽取法和酸吸收法去除水产养殖水体中氨氮的影响因素 ,并比较其对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 ,氨氮初始浓度和pH是氨氮去除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当 pH >9时 ,O2 对流法和真空抽取法对氨氮去除效果比 pH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丁雄祺 谢媚 陈偿 管云雁 方建相 云龙
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水体中分离出具有高效氨氮及亚硝态氮去除功能的菌株Y2,生理生化和16S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为麦氏交替单胞菌(Alteromonas macleodii)。进一步通过生长实验进行温度、酸碱度、盐度的培养条件优化,利用抗生素药敏实验筛选菌株特定抗性;通过卤虫浸泡感染的方法检测麦氏交替单胞菌Y2的安全性,并测定海水培养液OD_(600)及含氮无机污染物的浓度,探究菌株Y2生长与水体中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通过28d对虾养殖试验,监测水质、生物絮团形成量、致病菌数量及对虾成活率生长速率,进一步阐明菌株在实际养殖中的功效。结果表明,该菌株Y2对苯唑西林、克林霉素有抗性;对卤虫的48 h半致死浓度高于1.9×10~8 cfu/mL,显著高于哈氏弧菌(10~2 cfu/mL)。此外,该菌具有持续去除水体中氨氮、亚硝态氮的功能。在养殖实验中能抑制潜在病原菌弧菌生长、提高对虾存活率及生长率,并且能在水体中稳定存活较长时间。综上所述,菌株Y2是养殖用益生菌制剂的优良备选菌株,可作为生物絮团养殖系统中调节水质的关键菌株。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志伟 刘健峰 王昌梅 赵兴玲 吴凯 尹芳 梁承月 张无敌
以多级好氧折流沟串联沉降装置为基础,最大限度地保留沼液中氮素养分的同时,去除沼液废水中悬浮物。根据材料静态条件下等温吸附及解吸率结果,筛选氨氮低吸附填料,接着在动态条件下考察好氧折流沟内填料深度及运行时间对沼液中悬浮物去除效果与氨氮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人工沸石、河砂、石英砂和沙漠砂四种材料中,河砂的吸附强度、吸附指标及解吸值最低。选取河砂作为动态好氧折流沟填料,在水力负荷0.75 L/h、滞留时间24 h条件下,无填充、低填充、中填充及高填充对沼液废水中悬浮物最大去除量分别为4.8 g/L、5.1 g/L、8.1g/L和8.4g/L,最大去除率分别为38.0%、51.2%、86.1%和88.7%,而中、高两种填料深度对沼液废水中悬浮物去除量及去除率在第三、四取水口处无明显差异性(P>0.05)。介于应用中材料选取、用量及去除效果比较,河砂填料对沼液废水中氨氮浓度影响最小,建议采用河砂中填料深度的好氧折流沟处理沼液中悬浮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穆甜 郭新超 孙长顺
【目的】分析三维电极法去除氨氮的主要途径及其氧化机理。【方法】以石墨棒为阳极、不锈钢直筒为阴极、柱状活性炭为粒子电极,自制三维电极反应装置对废水中的氨氮进行处理,考察电解时间、电解电压、电解质(氯离子)浓度和pH值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氨氮的去除机理进行分析。【结果】在一定范围内,三维电极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会随着电解电压、电解时间、电解质浓度的增大而上升;当电解电压为9V,电解时间50min,以0.02mol/l的naCl作电解质,在废水pH呈中性时,三维电极反应装置对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最高可达70%。通过试验数据及理论分析可知,氨氮的去除途径主要有2种:一是游离氨(nH3)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峰峰 谢凤行 周可 孙海波 赵玉洁
为研究利用微生物方法解决养殖水体中氨氮污染的问题,从水产养殖环境中分离出31株氨氮去除菌,并从中筛选出具有较强氨氮去除能力的菌株AD-8,对其脱氮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氨氮浓度高达200mg/L时,AD-8菌株对其去除率均达86%以上,15℃下,48 h AD-8对氨氮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1.2%;在模拟养殖水体中,AD-8氨氮去除率也可达90%。通过形态学特性、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AD-8初步鉴定为嗜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phil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