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96)
2023(9123)
2022(7638)
2021(6808)
2020(5405)
2019(12053)
2018(11764)
2017(21487)
2016(11874)
2015(13297)
2014(13191)
2013(13045)
2012(12661)
2011(11831)
2010(12173)
2009(11202)
2008(11202)
2007(10243)
2006(9425)
2005(9151)
作者
(35925)
(29926)
(29853)
(28440)
(19119)
(14429)
(13587)
(11598)
(11539)
(11020)
(10318)
(10140)
(9871)
(9866)
(9446)
(9328)
(8780)
(8751)
(8731)
(8707)
(7782)
(7588)
(7205)
(6958)
(6946)
(6849)
(6764)
(6726)
(6229)
(6100)
学科
(52664)
经济(52607)
管理(30376)
(29744)
(22018)
企业(22018)
地方(20533)
中国(19589)
(17514)
业经(14182)
农业(12064)
方法(11943)
(11497)
地方经济(10991)
(10836)
(10701)
(10673)
银行(10661)
(10519)
(10408)
(10383)
金融(10382)
(10022)
贸易(10006)
(9577)
环境(9351)
数学(9234)
数学方法(9085)
(8330)
教育(8205)
机构
学院(169940)
大学(165566)
研究(67195)
(66342)
经济(64602)
管理(57684)
中国(51608)
理学(46956)
理学院(46280)
管理学(45472)
管理学院(45135)
科学(40983)
(38048)
(35287)
(31950)
研究所(31563)
(31492)
中心(30654)
(30057)
(27098)
师范(26857)
北京(25335)
(24617)
(24523)
业大(24131)
农业(24031)
(23903)
财经(23423)
师范大学(21313)
(20860)
基金
项目(104395)
科学(80740)
研究(80650)
基金(70450)
(61879)
国家(61213)
科学基金(50591)
社会(48959)
社会科(46114)
社会科学(46108)
(43346)
教育(36645)
(36490)
基金项目(36239)
编号(34381)
自然(30550)
自然科(29675)
自然科学(29665)
(29625)
成果(29166)
自然科学基金(29085)
资助(28229)
课题(26128)
重点(24649)
发展(23886)
(23484)
(21764)
(21734)
(21685)
(20406)
期刊
(90540)
经济(90540)
研究(57849)
中国(45435)
(31218)
教育(28389)
学报(26025)
科学(24427)
(24113)
管理(23561)
农业(21220)
(21195)
金融(21195)
大学(19410)
学学(17722)
业经(17156)
技术(15346)
经济研究(13727)
问题(11555)
财经(11328)
(11228)
图书(10624)
(9815)
(9131)
(9035)
论坛(9035)
资源(8945)
(8848)
国际(8518)
商业(8443)
共检索到290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凤龙  黄震方  尚正永  
水利旅游资源具有丰富的景观类型、深厚的文化底蕴,蕴藏着宝贵的精神财富,体现了水利风景区开发的综合价值。通过与其它国家级景区的比较,我国国家水利风景区经过10年多的发展,发展速度相对平稳,省域空间分布相对集中,今后应控制水利风景区的总体数量,培育精品旅游景区,增强水利风景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基于民生水利的发展理念,水利风景区应在申报审批和运行管理中,制订更严格的生态环境评估措施,提高景区准入门槛,建立景区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应重视景区规划的编制,推进景区可持续发展;构建以地方为主体的权威管理机构,实行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和监督权的"四权分离和制衡"的管理体制;改善景区的旅游环境,加强市场营销力度,提升旅游经济效益,塑造"水利风景区"品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敏  
水利风景区在维护工程安全、涵养水源、保护生态、改善人居环境、拉动区域经济发展诸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功能作用。文章分析了库区水利风景区的基本性质,阐述了库区水利风景区对于库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库区水利风景区发展的努力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金胜  
随着崂山旅游业的兴起和青岛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崂山风景区与景中村(社区)发展不和谐的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当地村民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环境资源也遭到严重破坏,景区形象和整个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为此,必须从保护环境资源和保障村民利益的角度入手,统筹做好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和景中村规划整治等相关工作,最终实现景区与景中村的协调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鹰  任福民  
本文认为 ,保护是风景区永恒的主题 ,但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旅游业是风景区发展的决定性方向 ;市场配置资源必将成为风景区发展的必由之路 ;风景区的保护和发展离不开政府主导 ;应该积极推进体制创新 ,并结合实践论证了风景区保护与发展的统一 ,并回答了目前困扰风景区保护和发展中存在的一些敏感问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牛文  朱永杰  
2005年,被大家称为高含金量的中央1号文件的出台对农民的增收问题给以了极大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顺应市场的需求,近些年来在广大农村所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农业旅游则为有效解决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尝试,并且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又一新的亮点。文章对洛阳市栾川县重渡沟风景区农业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了旅游产品开发不够、客源市场、协调发展、政策配套、竞争等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耀华  李斐然  
以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为例,主要从城市型风景区的特性、产业结构和布局两方面入手,研究城市型风景区的风景区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发现,东湖风景区本地游客所占比例较大,但景中村的发展面临困境。风景区经济产业结构比较简单,景区内主要是以餐饮、住宿和旅游商品销售为主的第三产业。产业布局上,经济活动呈现出由景区内向景区外扩散的趋势,但景区与城市的联动性不强。最后总结了城市型风景区经济发展的圈层模式,并对东湖风景区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耀华  李斐然  
以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为例,主要从城市型风景区的特性、产业结构和布局两方面入手,研究城市型风景区的风景区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发现,东湖风景区本地游客所占比例较大,但景中村的发展面临困境。风景区经济产业结构比较简单,景区内主要是以餐饮、住宿和旅游商品销售为主的第三产业。产业布局上,经济活动呈现出由景区内向景区外扩散的趋势,但景区与城市的联动性不强。最后总结了城市型风景区经济发展的圈层模式,并对东湖风景区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春泉  陆利军  陈国生  
旅游产业是关联度很高的产业,旅游系统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有可能会引起整个旅游系统不同程度的动荡。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出发,通过对当前风景区系统汇总的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分析后认为,构建一个多元利益主体协调发展系统以保证多方利益的协调是实现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爱民  叶茂  陈玥  陈智慧  
为建立绿色高效的城市型风景区交通服务体系,实现景区保护与旅游开发协调发展的目标,在界定城市型风景区特征基础上分析了交通设施供给与运行特征;以景区功能定位、自然生态发展和交通发展要求为导向,从绿色低碳、高效集约、智慧品质三方面构建了城市型风景区交通发展指标体系,并从分区保护、公共交通、停车换乘、慢行交通和组织模式五个方面提出了交通发展对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爱民  叶茂  陈玥  陈智慧  
为建立绿色高效的城市型风景区交通服务体系,实现景区保护与旅游开发协调发展的目标,在界定城市型风景区特征基础上分析了交通设施供给与运行特征;以景区功能定位、自然生态发展和交通发展要求为导向,从绿色低碳、高效集约、智慧品质三方面构建了城市型风景区交通发展指标体系,并从分区保护、公共交通、停车换乘、慢行交通和组织模式五个方面提出了交通发展对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章戈  严力蛟  
回顾森林游憩发展的历史,探讨现代森林游憩建设中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开发利用不合理、景观管理薄弱等问题,认为应该通过景观生态规划使之不断完善,并从森林景观生态学基础研究、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评价、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模型和森林风景区景观管理4个方面综述国内外景观生态规划研究的成果,指出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发展的趋势,认为单纯的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已经不能适应景观生态规划研究多学科的需要,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的研究应该大力加强与其他学科,诸如经济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未来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中,需要在理论研究、方法探讨和技术支撑方面进行全面的革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唐承财  钟林生  张正春  孙琨  
近年来我国水利旅游获得一定发展。白龙江是中国嘉陵江的主要支流,跨甘肃、四川两省,拥有十分丰富的水利风景资源。本文对白龙江腊子口水利风景区的风景资源特点和水利旅游开发条件进行分析,提出水利旅游发展应遵照优先保障水利功能、以人为本和谐开发、突出建设民生水利、统筹实现多重价值四大原则,进而提出了水利旅游开发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晓媚  粟维斌  
本文讨论了漓江风景名胜区及漓江源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生物多样性与漓江风景区旅游发展的密切关系,提出了漓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具体措施,对漓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漓江风景名胜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承照  
本文从风景区的旅游承受能力——环境容量的角度出发,通过理论计算与现状对比,发现矛盾之所在,并提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对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于建勋  陶承洁  吴立伟  
近年来,我国风景区中的人文保护与建设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其中一些人文景观的精神导向却值得商榷和反思,其中有些风景区以旅游经济为指挥棒,也有些风景区重视历史保护却忽视对风景资源的利用方式。如何认识这些出现的问题?本文通过辨析思考和规划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必须认清风景区的公益属性,重视全方位的人文精神感受,既要尊重历史、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也要面向未来,将风景区的人文内涵推向新的高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