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01)
- 2023(16106)
- 2022(14044)
- 2021(13211)
- 2020(10944)
- 2019(25065)
- 2018(24772)
- 2017(47333)
- 2016(25857)
- 2015(28682)
- 2014(28470)
- 2013(28108)
- 2012(26104)
- 2011(23306)
- 2010(23362)
- 2009(20970)
- 2008(20420)
- 2007(17636)
- 2006(15501)
- 2005(13436)
- 学科
- 济(101451)
- 经济(101337)
- 管理(69192)
- 业(64869)
- 企(52763)
- 企业(52763)
- 方法(43923)
- 数学(37461)
- 数学方法(36995)
- 中国(28409)
- 农(27656)
- 地方(25684)
- 学(25300)
- 财(23489)
- 业经(22179)
- 农业(18817)
- 理论(17430)
- 制(17254)
- 贸(17125)
- 贸易(17112)
- 环境(16927)
- 和(16749)
- 易(16530)
- 技术(14841)
- 务(14591)
- 财务(14524)
- 财务管理(14498)
- 融(13863)
- 金融(13859)
- 企业财务(13748)
- 机构
- 大学(360551)
- 学院(359270)
- 管理(139719)
- 济(135821)
- 经济(132597)
- 研究(125567)
- 理学(121155)
- 理学院(119577)
- 管理学(117338)
- 管理学院(116669)
- 中国(90278)
- 科学(82438)
- 京(78555)
- 所(63567)
- 财(61269)
- 农(60535)
- 研究所(58723)
- 中心(56506)
- 业大(55923)
- 江(55574)
- 范(51278)
- 师范(50742)
- 财经(49825)
- 北京(49228)
- 农业(47480)
- 院(46722)
- 经(45251)
- 州(43310)
- 师范大学(41446)
- 经济学(39993)
- 基金
- 项目(255426)
- 科学(200286)
- 基金(184733)
- 研究(182725)
- 家(163603)
- 国家(162067)
- 科学基金(138097)
- 社会(113751)
- 社会科(107696)
- 社会科学(107664)
- 省(99907)
- 基金项目(99681)
- 自然(92300)
- 自然科(90012)
- 自然科学(89986)
- 自然科学基金(88358)
- 划(84945)
- 教育(82654)
- 资助(75243)
- 编号(73918)
- 成果(58941)
- 重点(57845)
- 发(55349)
- 部(55107)
- 创(52105)
- 课题(51116)
- 科研(49067)
- 创新(48692)
- 计划(47023)
- 国家社会(46538)
- 期刊
- 济(148120)
- 经济(148120)
- 研究(102113)
- 中国(66748)
- 学报(61767)
- 科学(57414)
- 农(53791)
- 管理(48749)
- 大学(45171)
- 财(44372)
- 学学(42382)
- 教育(38965)
- 农业(37537)
- 技术(29026)
- 融(26256)
- 金融(26256)
- 业经(24772)
- 财经(22960)
- 经济研究(22812)
- 图书(21103)
- 资源(20656)
- 问题(20643)
- 业(20100)
- 经(19594)
- 科技(18036)
- 版(17245)
- 现代(16169)
- 发(16019)
- 理论(15957)
- 技术经济(15764)
共检索到518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勇 童昀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60处国家水利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最邻近点指数、Voronoi多边形面积变异系数、核密度分析、图层叠加分析等空间分析手段和GiS空间分析工具,对区域水利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解释了水利风景区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最后基于谷歌地图搜索测算了各水利风景区对于相应城市群地级市的交通可达性。结果表明:水利风景区呈随机、均匀分布态势,但有集聚分布倾向;空间集聚形态上表现为三处高密度集聚圈、三处低密度集聚圈、一处真空地带;水利风景区空间分布受资源禀赋、交通区位、政策支撑等多因素影响;水利风景区的通达度均值为212.15分钟,大部分水利风景区可达性并不理想;湖南各地级市到达所有水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钟志平 王秀娟
以少林寺景区自驾车游客为研究对象,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取得基础数据,将涉入理论引入到自驾车游客购物行为的研究中,分析不同涉入程度的自驾车游客的购物行为的差异,为相关生产、销售、服务、管理等部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涉入 自驾车游客 购物行为 少林寺景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任辉 郤雨菲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空间载体,也是旅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长江中游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指数、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等方法,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呈现出凝聚型空间分布状态;(2)长江中游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呈现“局部聚集,整体分散”的分布特征,且分布密度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3)长江中游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呈现明显的聚集特征,空间自相关性表现较为显著,且正相关为主要空间关联类型;(4)长江中游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受资源禀赋、道路交通、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政策以及人口等因素影响较为明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晓东
左江风景区无论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都别具特色,是广西发展旅游业条件较好的地区,是左江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但目前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与风景区应有的地位极不相称。因此,必须认真研究风景区的开发问题。 一、旅游资源的特征及评价 左江风景区旅游资源的总特征可以归纳为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景观资源相结合,内容丰富多彩,国家级、省级与地方级旅游资源并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贾垚焱 胡静 刘大均 朱磊
采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网格维分析、地理探测器等分析方法,从空间分布类型、分布密度、分布均衡性等方面对长江中游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演化特征及影响机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长江中游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分布呈集聚型,其集聚程度有逐渐增强的演变特征;(2)长江中游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分布的高密度区呈现散点状结构向组团结构演变的特征,并逐步形成"U"字形核密度结构;(3)长江中游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在空间上呈不等概率分布,存在围绕武汉、宜昌、长沙、南昌等城市集聚分布的现象,但呈现出不断均衡的发展趋势;(4)资源本底、市场条件及政策环境对长江中游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影响逐渐加强,不同等级旅游景区受到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秋菊 梁思贤
文章以云南省为研究案例,利用网络游记与照片两种"数字足迹",研究入滇自驾车旅游客流的时空特征,并与一般入滇旅游客流的特征进行比较,为应用新数据方法研究旅游流时空提供参考,同时丰富时空二元视角下的自驾客流研究成果,也有利于自驾车旅游目的地的营销与管理。研究结果显示:(1)自驾客流出游时间分布集中度较高,黄金周及寒暑假内容易出现客流高峰,与一般入滇客流的时间特征基本保持一致。(2)客源地空间分布上,一则呈现近域性显著、东部集中性明显;二则自驾客流空间距离衰减规律不明显,空间使用曲线出现多次波动,客源地分布与国
关键词:
数字足迹 自驾 旅游流 时空特征 云南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冯淑华
本文调查分析了自驾车旅游者的基本特征,并重点探讨了他们的消费特性、旅游偏好和消费空间分异特征,绘制了自驾车旅游者的出游意愿与可达机会的普雷德行为矩阵图。从对城市周边旅游地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对旅游接待地服务体系完善两方面探讨了自驾车旅游者行为空间效应,认为自驾车旅游对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地、度假区的发展以及温冷型景区的升温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旅游目的地服务水平提高、乡村旅馆发展、旅游购物促进和旅游信息系统建设等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自驾车旅游 旅游者行为特征 空间效应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汪德根 陈田 刘昌雪
自驾车旅游成为休闲旅游的重要方式。自驾出游半径不同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异,根据市场需求差异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自驾车旅游产品,对自驾车旅游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市场抽样调查方法,分析苏州市出游半径不同的5类自驾车旅游市场特征差异。结果表明,5类自驾车旅游市场在旅游动机、信息渠道、出游方式、出游时间、停留时间和旅游消费等6个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但差异程度不同;研究还发现,影响自驾车旅游市场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道路标识系统不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滞后、自驾车旅游经济成本高以及驾车安全隐患等4个方面;最后
关键词:
自驾车旅游市场 出游半径 差异 苏州市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尹秀秀 叶持跃 林雄斌 李加林 高兴川
随着"全域旅游"时代的来临,居民旅游出行模式与旅游空间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推动"交通模式—旅游结构"的互动发展变得日益重要.通过研究青海省106个A级景点和43个自驾车营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交通可达性,分析县域等时圈内自驾车营地与A级景点的协调程度,划分不同等级协调性区域,进而采用空间关联方法来分析青海省旅游空间格局.研究表明:①青海省旅游空间结构以西宁市为核心集聚分布,景点和营地分布空间格局演变的方向逐渐向南部和西部发展,沿交通网高核密度区形成旅游廊道,全省A级景点的平均可达性时间为2.47h,自驾车营地平均可达性时间为3.35h;②自驾车营地与A级景点的耦合协调性与可达性程度呈现区域一致性,中低可达性区域的耦合协调性较低;③自驾车营地和A级景点可达性呈较强空间集聚格局,冷热点区以西宁市区为兔形之首呈现中心—外围结构,由核心热点区逐渐过度到外围冷点区,推进自驾车营地建设向南部和西部通道扩散.为了增强全域自驾旅游可达性,提升青海省旅游空间结构的协调程度,应注重中低可达性区域自驾车营地分期规划建设.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晓燕 张善芹 马勋
自驾车旅游以自由、自主、自助的突出特点被旅游者广泛接受和喜爱,是我国近几年快速发展的专项旅游。本文以华北地区自驾车旅游者为主要研究对象,用历时一年多的时间对大量自驾车旅游者进行了旅游行为问卷调查和访谈记录,获得千余份有效问卷,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自驾车旅游者的行为研究,对自驾车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决策影响因素、消费行为等作了深入分析,并对自驾车旅游者的行为特征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自驾车旅游 旅游动机 决策行为 消费行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洁 宋保平
选取陕西省为研究区域,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空间计量地理方法,对区域水利风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结构性、均衡性和组合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陕西省水利旅游空间结构体系。结果表明:水利风景区呈弱凝聚分布态势;空间分布均衡性差,主要分布于关中和陕南,集中在宝鸡、西安、商洛等市;空间分布高密度区域为关中渭河流域,低密度地区为陕北风沙草滩区;空间上呈现两大两小"带状"分布特征;空间体系构成要素包括87处潜力型景区、9处增长型景区、四大水利旅游发展板块、三级水利旅游发展节点和轴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琳 刘滨谊
旅游资源资本化是一种以价值为导向的旅游资源开发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旅游资源资本化规划可以为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实践提供指导和依据,是旅游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山东泗水泉林泉群风景区为例,具体探讨了旅游资源资本化规划的方法、模式等问题。
关键词:
旅游资源 资本化 规划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熊鹰 杨雪白
确定景区的旅游资源空间承载力,是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实地调查法,以旅游地资源空间数量、游道长度及分布作为衡量指标,利用面积法、线路法分别对城市山岳型旅游地——岳麓山风景区的旅游资源瞬时空间承载量、日空间承载量以及不同季节空间承载量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根据"木桶原理"确定了景区的旅游资源综合空间承载力。研究表明:岳麓山核心风景区旅游资源空间承载力夏半年为11449人/天,冬半年为10304人/天,年均承载量为396.97万人次。以上结果可为岳麓山风景区的旅游规划及景区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旅游资源 空间承载力 岳麓山风景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白永亮 党彦龙
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新的增长极,已经纳入国家重点规划行列。长江中游城市群内城市间的集聚效应是影响城市群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经济引力模型来测度城市群集聚机理并揭示其空间结构。首先,对长江中游四省各城市的中心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长江中游城市群是由4个"核心—边缘"结构的城市圈组成多中心巨型城市区域。然后,通过经济引力模型对4个城市圈的经济引力范围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画出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包络线,明确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引力的范围,揭示了群内的空间结构。从经济质量、经济距离和经济引力等三个层面,探寻城市群内部集聚的机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宋琼 谢志祥 李同昇 刘静玉 冯长安 张颖
按照"点"→"线"→"面"→"网络"的分析思路,运用分形理论、引力模型、隶属度模型、空间句法模型、时间-空间可达性模型,研究2013年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城市的网络空间结构。结果表明:(1)在"点"层次上,长江中游城市群首位城市武汉为超大城市且垄断地位较强,城市体系呈序列型分布,规模结构呈"橄榄状"态势。(2)在"线"层次上,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联系整体偏弱,骨干联系由武汉、长沙、南昌组成,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内部城市间联系较强,3个省会城市与其腹地城市间呈星形结构特征。(3)在"面"层次上,长江中游城市群形成武汉、长沙、南昌3个辐射中心,在西北—东南方向呈现"中间高、两端低"的特征,武汉—南昌辐射连片趋势较明显。(4)在"网络"层次上,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网络的时间、空间可达性格局基本一致,与拓扑可达性存在一定偏差。时间、空间可达性格局中心向南、西北、东北方向沿长江河谷地带出现"波峰",受桐柏山、幕阜山影响在北、东南方向分布"波谷"。在路网的发育方面,武汉城市圈发育最好,长株潭城市群受地形影响最大,环鄱阳湖城市群发育最均衡。
关键词:
城市网络 空间结构 长江中游城市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