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51)
- 2023(9402)
- 2022(7761)
- 2021(6750)
- 2020(5266)
- 2019(12052)
- 2018(12311)
- 2017(22942)
- 2016(12323)
- 2015(13473)
- 2014(13787)
- 2013(13741)
- 2012(13226)
- 2011(12368)
- 2010(12701)
- 2009(11762)
- 2008(11466)
- 2007(10228)
- 2006(9907)
- 2005(9490)
- 学科
- 济(77818)
- 经济(77746)
- 管理(32614)
- 业(27259)
- 地方(24415)
- 中国(21857)
- 企(20602)
- 企业(20602)
- 方法(18502)
- 农(16785)
- 业经(16279)
- 数学(15850)
- 数学方法(15764)
- 地方经济(15461)
- 环境(14966)
- 学(14437)
- 制(13901)
- 融(12655)
- 金融(12655)
- 发(12320)
- 银(11973)
- 银行(11962)
- 行(11784)
- 财(11684)
- 农业(11546)
- 体(10609)
- 经济学(9758)
- 贸(9464)
- 贸易(9454)
- 和(9277)
- 机构
- 学院(181350)
- 大学(179138)
- 济(88739)
- 经济(87051)
- 研究(74230)
- 管理(63066)
- 中国(56986)
- 理学(51589)
- 理学院(50931)
- 管理学(50288)
- 管理学院(49922)
- 科学(41354)
- 财(40370)
- 京(39576)
- 所(38304)
- 研究所(33961)
- 中心(31680)
- 江(29946)
- 财经(29871)
- 农(28711)
- 经济学(28323)
- 经(26849)
- 院(26543)
- 北京(26483)
- 范(25871)
- 师范(25647)
- 经济学院(24906)
- 州(23596)
- 省(23078)
- 业大(22467)
- 基金
- 项目(107163)
- 科学(84125)
- 研究(82802)
- 基金(75415)
- 家(64900)
- 国家(64316)
- 科学基金(54188)
- 社会(54112)
- 社会科(51361)
- 社会科学(51348)
- 省(42909)
- 基金项目(38730)
- 教育(36687)
- 划(35294)
- 编号(32848)
- 发(31044)
- 自然(31018)
- 资助(30470)
- 自然科(30165)
- 自然科学(30159)
- 自然科学基金(29595)
- 成果(27637)
- 发展(25897)
- 展(25459)
- 重点(24869)
- 课题(24828)
- 部(23395)
- 国家社会(22658)
- 创(21851)
- 性(20981)
共检索到313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淑军 高翠娟 徐世鹏 孙曰瑶
2011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不仅是现代农业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条件和基础支撑,同时也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的同时,也带来了包括低碳效益在内的巨大的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从农田水利建设、水源工程建设、水系生态建设、水能资源开发四个大方面,中小河流综合治理等十几个小方面,论述了水利改革发展在低碳经济效益方面的重要性和意义,分析了水利改革发展的低碳经济效益的实现途径,建立了水利改革发展的低碳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为进一步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和低碳水利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水利 改革发展 低碳经济效益 碳交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吉文
文章从土壤呼吸、化石燃料燃烧、人体及牲畜呼吸、土地利用变化四方面对农业碳源损失的量值进行了测算,从林木、湿地、草木与农作物四层面对农业碳汇收益量值进行了估测,以江苏为例,结合农业综合产值与农业碳损益净值对低碳农业经济效益水平进行了实证测评。
关键词:
碳源损失 碳汇收益 低碳农业 综合效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闫照志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效益审计已成为防止企业决策失误、经营管理不善等造成经济资源利用效益低下和损失浪费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从经济效益审计的目标、内容和评价指标体系入手,着重分析了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和方法,提出从六个方面加强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对策建议:在全社会和企业中树立经济效益审计理念,创造良好的大环境;提高企业法人对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重视;提升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快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法律法规的制订;深化经济效益审计理论研究;注重对经济效益审计成果的整理、利用和提炼。
关键词:
企业 经济效益审计 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振龙,王莉霞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效益统计观念西安统计学院王振龙王莉霞首先,从系统观点来看,现行效益统计对所研究系统本身重视有余,而对该系统与其环境的关系反映不足。任何一个系统都不能孤立存在,更不能独立运行,它必然是在一定的系统环境下存在和运行的。系统的能量、活力和发...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巍
本文论述了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潮流 ,我国应抓住机遇 ,应对挑战 ,将其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冲击力减至最小程度 ,就能加速我国的经济发展 ,为此 ,要研究经济效益审计在此过程中要做的工作 ,即经济效益审计应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形”、“神”兼备 ,应促进我国企业摆脱严峻的人才困境 ,督促企业转变“前市场经济的意识”,应评价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促使企业重视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应评价无形资产效益 ,使企业搞好无形资产的运营 ,应审查与评价投资项目可行性 ,遏制重复投资 ,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锦雯
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外部不经济”,由这一模式取得的经济效益是暂时的 ,不可持续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提高与之相适应的综合经济效益为前提。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经济效益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体系 ,是符合社会、经济、自然三维结构复杂系统整体的良性循环的综合效益。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经济效益必须实行思想观念的转化、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加强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以科技发展为依托 ,并依靠立法手段。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曾惠
建国以来,我国化学工业取得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1980年化工总产值已达431亿元,与1949年相比,增长了243倍,发展速度是很快的。但是,我国化学工业在世界化学工业中的比重并没有增加,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差距也没有缩小。化工产品进口额也逐年增加,每年约十几亿美元。1978年的化工产品进口额比1951年增加了6.5倍,而出口额仅增了4.6倍,每年入超10亿美元左右。这说明化学工业发展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的需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敏英
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特别是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制约已成为人类持续发展的关注点。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阶段,由于政策体系不完善,经济体制不健全,特别是事实上的无偿占有资源状况,很多地方政府、部门、企业以至个人为了获取自身最大的经济效益,不惜以过度耗费资源为代价。其中有些掠夺性地开发和浪费资源令人触目惊心。自然资源过度耗损及其导致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是经济外部性最主要的表现,这个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倪新雨
随着各种高新技术的大量应用,高新技术武器装备正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装备发展水平以及运行机制,探讨了如何提高装备发展的军事经济效益,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
管理 竞争 采办 效益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铁苗
综观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黄铁苗广东省委党校经济效益低下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顽症和致命伤。要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正确认识经济效益。过去我们对经济效益的理解过于片面,认为多赚了钱就是好效益。结果不仅不能多赚钱,还导致了产需脱节,产品质量低劣,假冒伪劣产品横行,...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叔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界经历过从研究经济效益到研究经济增长方式、从研究经济增长方式到研究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周叔莲研究员历年来的研究经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过程中研究的情况和提出的问题。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彭贤则 陈新
水利建设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工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多的水利工程在建设,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水平;注重二者的平衡发展。然而许多水利建设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生态环境破坏。二者看似矛盾,但是只要方法得当,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因此,本文通过对水利建设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研究,分析水利建设在带来积极经济效益的同时所造成的消极生态影响,然后就如何提高水利建设的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提出一些建议与策略。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郭晓林
正确处理征管改革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郭晓林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考察,由于当前正处于征管改革的过程之中,改革的各种投入可能较高,因而使一些同志感到改革是得不偿失。但是,如果从社会效益角度来考察,就会发现征管改革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值得的。首先,...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车莉
1996年以来,我院在分配制度上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职工工资由原来的职称、职务全额工资制调整为固定工资、效益工资和奖励工资三部分组成的一种弹性工资分配制度。每月对职工的履岗情况进行严格的量化考核,把职工的收入与单位的效益及个人的岗位和实际贡献紧密挂钩。 1.工资的构成及分配。改革的工资制度围绕工资的保障、调节、激励三个职能设置,其内容为三部分:(1)固定工资部分:即进档工资。每月定期发放,体现工资的保障职能。(2)效益工资部分:即津贴、福利补贴、职务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