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92)
- 2023(10262)
- 2022(8573)
- 2021(7562)
- 2020(6320)
- 2019(14102)
- 2018(13818)
- 2017(26465)
- 2016(14206)
- 2015(15836)
- 2014(15778)
- 2013(15679)
- 2012(14959)
- 2011(13767)
- 2010(14261)
- 2009(13542)
- 2008(13295)
- 2007(12371)
- 2006(11260)
- 2005(10589)
- 学科
- 济(80908)
- 经济(80811)
- 管理(47529)
- 业(40111)
- 企(33166)
- 企业(33166)
- 方法(26058)
- 数学(22590)
- 数学方法(22392)
- 财(18830)
- 地方(18658)
- 中国(17997)
- 制(16941)
- 农(16544)
- 业经(16163)
- 学(15317)
- 地方经济(12982)
- 体(12697)
- 环境(11860)
- 融(11720)
- 金融(11717)
- 农业(11325)
- 银(11265)
- 银行(11235)
- 行(10773)
- 贸(10521)
- 贸易(10514)
- 务(10265)
- 财务(10244)
- 财务管理(10222)
- 机构
- 大学(220680)
- 学院(218730)
- 济(104181)
- 经济(102254)
- 研究(80682)
- 管理(79618)
- 理学(67862)
- 理学院(67025)
- 管理学(66000)
- 管理学院(65579)
- 中国(60536)
- 财(50300)
- 科学(45833)
- 京(45635)
- 所(41217)
- 财经(38913)
- 研究所(36912)
- 经(35173)
- 中心(34930)
- 农(34746)
- 江(34568)
- 经济学(34536)
- 经济学院(30766)
- 业大(29188)
- 北京(28746)
- 财经大学(28676)
- 院(28560)
- 范(27492)
- 师范(27234)
- 农业(26899)
- 基金
- 项目(139360)
- 科学(111215)
- 基金(104084)
- 研究(101367)
- 家(91014)
- 国家(90346)
- 科学基金(77231)
- 社会(69203)
- 社会科(65691)
- 社会科学(65676)
- 基金项目(54245)
- 省(52709)
- 自然(47753)
- 自然科(46658)
- 自然科学(46638)
- 教育(46006)
- 自然科学基金(45851)
- 划(44491)
- 资助(42081)
- 编号(37883)
- 重点(32230)
- 成果(32179)
- 部(32153)
- 制(31026)
- 发(30886)
- 国家社会(30044)
- 创(28926)
- 教育部(28012)
- 课题(27575)
- 创新(27336)
- 期刊
- 济(125677)
- 经济(125677)
- 研究(73521)
- 中国(45658)
- 财(40443)
- 学报(33665)
- 管理(32896)
- 农(32662)
- 科学(31743)
- 大学(26160)
- 学学(25021)
- 融(22370)
- 金融(22370)
- 农业(21374)
- 财经(21297)
- 经济研究(21225)
- 教育(19201)
- 经(18487)
- 技术(18282)
- 业经(16753)
- 问题(16014)
- 贸(12599)
- 技术经济(12500)
- 世界(11700)
- 国际(11421)
- 业(10556)
- 统计(10438)
- 现代(10064)
- 版(10049)
- 经济问题(9841)
共检索到346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勋 张睿
水利基础设施作为公共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发挥着基础性的保障作用。本文利用1997-2013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水利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影响渠道。为了检验因果效应,我们采用了GMM方法,并利用1990-1992年最大单月降雨量作为水利基础设施的工具变量。经验证据表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显著地提高经济增速。进一步的经验结果发现,与其他类型的基础设施不同,水利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在于水利基础设施可以降低洪涝灾害,提升劳动的产出弹性,从而带来经济增速的上升。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公共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的文献,同时也提出了公共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新的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勋 张睿
水利基础设施作为公共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发挥着基础性的保障作用。本文利用1997-2013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水利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影响渠道。为了检验因果效应,我们采用了GMM方法,并利用1990-1992年最大单月降雨量作为水利基础设施的工具变量。经验证据表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显著地提高经济增速。进一步的经验结果发现,与其他类型的基础设施不同,水利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在于水利基础设施可以降低洪涝灾害,提升劳动的产出弹性,从而带来经济增速的上升。本文的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基础设施总投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投资以及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与供应投资对产出具有较大、持久的正影响,时滞也相对较短;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与供应投资对产出的正影响更大,并且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投资也具有较大的正影响。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效应的这些重要特征,对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实施时机和基础设施投资领域的选择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智鹏
文章利用2001~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以及信息基础设施的经济增长效应,并横向比较现阶段这三类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大小。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是负向或者不明显的,可能存在过度投资问题;而信息基础设施和能源基础设施在统计上都显著为正,回归系数分别为0.05和0.2。
关键词:
基础设施投资 经济增长效应 GMM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贾敬全 祝伟展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是促进城乡统筹,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采用1995—2015年安徽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数据,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弹性系数的范围在1.18至1.22之间且波动明显,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弹性系数保持在0.335附近,波动幅度较小,利用脉冲响应分析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交互作用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交通类和能源类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在7~9年之后会趋向于稳定状态。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状态空间模型 脉冲响应分析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献国
本文将基础设施投资划分为经济基础设施投资和社会基础设施投资,根据永续盘存法估算了中国2003-2015年省级层面经济和社会基础设施存量,然后将其作为变量引入经济增长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经济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又明显大于社会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从地区层面,东中西部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但各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基础设施投资对当地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明显。
关键词:
社会基础设施投资 经济增长 产出弹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艳 罗霄
文章将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纳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运用西部地区1986-2006年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回归,分析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有无显著的正效应。回归运用了变系数模型和变截距模型,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对经济产出确实有着显著的正效应;文章还得出了西部12个地区的基础设施产出弹性,表明基础设施产出弹性在西部地区间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贾敬全 祝伟展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是促进城乡统筹,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采用1995—2015年安徽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数据,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弹性系数的范围在1.18至1.22之间且波动明显,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弹性系数保持在0.335附近,波动幅度较小,利用脉冲响应分析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交互作用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交通类和能源类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在79年之后会趋向于稳定状态。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状态空间模型 脉冲响应分析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何晓萍
本文利用地区面板数据和基于利润函数,考察电网基础设施的能耗效应、产出效应及其地区差异。主要发现是,电网基础设施的发展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增加了地区能源消费,其能耗效应和产出效应有显著的地区差异。在西部地区,电网设施的经济增长效应明显大于能耗效应,电网投资向西部倾斜有利于减缓整体能源消费增长,电网投资优化是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尽管如此,市场化的价格机制仍是抑制能源消费增长过快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电网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俸奇
本文构建了包含基础设施投资、产能利用率与经济增长的一般均衡模型,模拟了"基础设施?经济增长"、"基础设施?产能利用率?经济增长"两种渠道下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分析了基建规模、投资效率两种因素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主要结论为:基础设施投资增长通过促进资本积累、发挥正外部性实现了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基础设施投资通过提高产能利用率,发挥了对经济增长的间接促进作用。此外,在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各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所形成的网络效应使得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逐渐发挥,而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的提升对经济增长具有"门槛效应"。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孔群喜 李敦瑞 许贵阳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存量无论是总体水平还是具体构成均对国民生产总值具有较强的、持续时间较长的正影响且时滞相对较短。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不足构成了农业生产的瓶颈制约,政府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并鼓励民间资本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保证有充足的资金来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傅晋华 郑风田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国际学术界便对基础设施的经济增长效应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随着全球对农村经济发展和贫困问题的日益关注,有关农村基础设施的研究逐渐增多。鉴于农村基础设施在推动农村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展开对农村基础设施的经济增长效应问题的研究显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经济增长 效应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云虹 李帅娜
基于多维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协同作用,构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固定效应模型,利用1995—2015年西北地区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第一,从区域层面来看,1995—2015年间,西北5省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影响系数为0.09。第二,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前后的不同阶段来看,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增长效应呈增强趋势。具体表现为,1995—1999年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为正但不显著;2000—2009年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显著,投资每增长1%,GDP提高0.67个百分点。2010年以后,经济增长效应依然显著并较前一阶段提高0.06个百分点。第三,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差异性。其中,宁夏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其经济增长贡献度最大,其次,是陕西、甘肃和青海,新疆则出现了不显著的逆向影响。这对西北5省区紧紧抓住新机遇,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飞虎 熊家财
通过建立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探讨了我国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无论是全国的基础设施投资总量水平,还是具体的行业构成都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
关键词:
基础设施投资 经济增长 VAR模型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邱晨园 梁红艳
利用2003-2017年的城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考察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不同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长三角,铁路通过促进物质资本跨地区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溢出效应,而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的溢出效应不显著。在珠三角,铁路有利于物质资本扩散,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有利于劳动力扩散,但普通公路导致人力资本向核心城市高度集聚;在扩散效应与极化效应的综合作用下,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表现为负向溢出效应,而铁路表现出显著正向溢出效应。在京津冀,高速公路和铁路推动劳动力向中心城市高度集聚,三种交通基础设施都导致人力资本向中心城市高度集聚,但它们都未产生物质资本流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普通公路和铁路对区域经济增长最终表现为负向溢出效应,高速公路则表现出正向溢出效应。研究结论可以为推进中国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路径选择提供政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