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33)
- 2023(11261)
- 2022(9085)
- 2021(8235)
- 2020(6683)
- 2019(15152)
- 2018(15263)
- 2017(29180)
- 2016(16294)
- 2015(18694)
- 2014(19305)
- 2013(18636)
- 2012(17291)
- 2011(15489)
- 2010(15800)
- 2009(14904)
- 2008(15230)
- 2007(14483)
- 2006(12889)
- 2005(12226)
- 学科
- 济(69567)
- 经济(69466)
- 管理(52418)
- 业(48114)
- 企(41012)
- 企业(41012)
- 方法(25054)
- 数学(20549)
- 数学方法(20292)
- 中国(20117)
- 农(20020)
- 财(19238)
- 制(19201)
- 业经(18474)
- 地方(13767)
- 体(13644)
- 产业(12721)
- 银(12686)
- 银行(12668)
- 学(12503)
- 融(12299)
- 金融(12296)
- 理论(12179)
- 行(12081)
- 务(11954)
- 财务(11912)
- 贸(11875)
- 财务管理(11871)
- 贸易(11863)
- 农业(11765)
- 机构
- 学院(238908)
- 大学(237605)
- 济(100041)
- 经济(97773)
- 管理(87641)
- 研究(79645)
- 理学(73292)
- 理学院(72529)
- 管理学(71267)
- 管理学院(70827)
- 中国(63947)
- 财(51108)
- 京(50733)
- 科学(45034)
- 所(40062)
- 江(39999)
- 财经(39002)
- 中心(37365)
- 农(35909)
- 经(35044)
- 研究所(34977)
- 北京(32291)
- 经济学(31499)
- 州(31327)
- 业大(31262)
- 范(30607)
- 师范(30292)
- 财经大学(28636)
- 院(28568)
- 经济学院(28196)
- 基金
- 项目(144765)
- 科学(114047)
- 研究(110387)
- 基金(103766)
- 家(88571)
- 国家(87795)
- 科学基金(75733)
- 社会(70528)
- 社会科(66809)
- 社会科学(66793)
- 省(57239)
- 基金项目(53830)
- 教育(51134)
- 划(46709)
- 自然(46242)
- 编号(46156)
- 自然科(45157)
- 自然科学(45148)
- 自然科学基金(44367)
- 资助(42422)
- 成果(38969)
- 重点(32610)
- 课题(32572)
- 部(32123)
- 制(32047)
- 发(31807)
- 创(30225)
- 性(29279)
- 国家社会(29150)
- 创新(28328)
共检索到386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卫平
我国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要求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其关键是建立一个能真实反映并有效调节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水价格体系,这就要求改革传统的水价体制,实现水利产业的市场化运作。本文探讨了水资源价格确定的有关问题,并对水价体制改革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水资源 价格机制 水价体制改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娟 刘树杰
保底供电为竞争性电力体制中的标准配置。国外的保底供电包括默认供电和应急供电两种形式,保底供电的销售价格基于"合理成本+合理利润"确定,既不是"亏本供电",也不是"惩罚性高价供电"。我国保底供电规范化的发展方向是逐步减少保底供电对象,基于成本原则确定保底供电价格。近期在保持居民、农业用电价格稳定的条件下,为实现保底供电的可持续性,需采取与电力市场化改革过渡期相适应的保底供电对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晓东 王娟 邓良辰 周伏秋
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通过需求响应深入挖掘需求侧资源潜力,提升需求响应能力和作用,对促进电力供需灵活互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需求响应主要包括基于价格型和基于激励型两种类型。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各地逐渐形成差异化的需求响应价格形成机制。本文基于文献和实地调研,梳理总结了以上两类需求响应在我国典型省份的价格形成机制,深度剖析峰谷电价对供需形势反应滞后、需求响应补偿来源和力度亟须完善、需求响应对现货市场价格的影响等典型问题,进而从全面推动需求响应市场化常态运行、完善电力零售套餐对现货价格的传导机制、探索研究配网层面需求响应价格机制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尹莲英
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初探尹莲英一、当前生产要素价格非市场化的主要表现及其不良后果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种生产要素价格(如利息、工资、地租、地价等)的改革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远未完成,非市场化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积余
利率市场化主要是解决利率的形成机制问题 ,按照市场化的要求 ,利率的形成应该由市场而不是由政府或中央银行来决定。美联储把利率作为其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指美联储可以随时变动利率水平 ,通过贴现窗口利率、联邦基金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 ,按照市场规则为利率定价。这种利率定价方式消除了对任何补助的增加和他对竞争有所影响的担心。
关键词:
美国 利率 联邦基金 利率定价 市场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方印 李杰
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是生态产品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所在,其背后所反映的是错综复杂的多元利益保护和冲突关系,而法律规则正是保护利益和解决利益冲突最为有效的规制工具。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法律规则可根据价值功能差异类型化为定价权法律规则与价格形成配套法律规则:定价权法律规则可以根据法律问题差异再类型化为定价权配置法律规则和定价权行使法律规则;价格形成配套法律规则可以根据作用主体差异再类型化为市场型价格形成配套法律规则、政府型价格形成配套法律规则和公众型价格形成配套法律规则。在此基础上,基于"市场自由竞争,政府适度规制,公众充分参与"的内在逻辑,最终形成了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法律规则体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万韬
在系统分析我国药品价格变化趋势及政府规制发展历程基础上,从药品特征、市场主体、市场供求角度解析了影响我国药品价格波动的关键因素,进而从形成要素、运作模式和定价模式视角研究了我国药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同时阐述了当前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定价机制和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加强新药审批并落实药品区别监管制度、规范医药产业链各主体行为、加强政府药品市场监管力度和完善药品价格法制体系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药品价格 形成机制 市场化改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万韬
在系统分析我国药品价格变化趋势及政府规制发展历程基础上,从药品特征、市场主体、市场供求角度解析了影响我国药品价格波动的关键因素,进而从形成要素、运作模式和定价模式视角研究了我国药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同时阐述了当前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定价机制和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加强新药审批并落实药品区别监管制度、规范医药产业链各主体行为、加强政府药品市场监管力度和完善药品价格法制体系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药品价格 形成机制 市场化改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向明
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不仅关系到患者的权益,还关系到整个医疗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在分析我国现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药品定价机制主要存在缺乏足够的药品价格监管力量、药品价格与市场实际情况存在严重扭曲、缺乏严格健全的新药审批制度、药品价格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在改革思路上,坚持以市场力量为主导;在药价成本上,重构"支付基准价"机制;在民众利益保障上,加强新特药价格动态管理;在药品价格管理上,加强信息公开与监管力度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药品价格 价格形成机制 市场化改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向明
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不仅关系到患者的权益,还关系到整个医疗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在分析我国现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药品定价机制主要存在缺乏足够的药品价格监管力量、药品价格与市场实际情况存在严重扭曲、缺乏严格健全的新药审批制度、药品价格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在改革思路上,坚持以市场力量为主导;在药价成本上,重构"支付基准价"机制;在民众利益保障上,加强新特药价格动态管理;在药品价格管理上,加强信息公开与监管力度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药品价格 价格形成机制 市场化改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宁光杰
文章运用1993~2004年各省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影响我国工资变化的主要因素。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工资与通货膨胀、劳动生产率以及失业率的联系在逐渐加强。但是工资的市场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为工资与劳动生产率的联系不充分,对失业率的反应滞后。各个地区的工资形成机制也存在着差异,与人们的一般印象相反,计量结果显示东部沿海地区的工资市场化并不理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缪丹 梁涛
一我国现行利率管理体制是国家控制型的高度集中统一的利率管理体制。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由国务院统一制定。专业银行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享有浮动权。但事实上,这些都是名义上或形式上的权限划分,并未真正落实。对于直接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专业银行来讲,实际...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琎 王磊
由于产权制度缺陷、市场分割、市场失灵和政府不当管制或干预,我国市场决定要素价格的形成机制仍未完全建立,存在要素价格扭曲、"双轨制"、技术和数据信息要素的有效市场价格难以形成等突出问题。为此,需要加快破除各类制度性障碍,在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等方面分类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构建要素自由流动、市场竞争形成、价格反应灵活的要素价格体系。
关键词:
要素价格 “双轨制” 市场化改革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振宇 李朝鲜 李陈华
近十年来,中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日益逆市场化,并最终固化为以政府定价为核心。这种逆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在短期内增强粮食产能和助力农民增收的同时,也在中长期内导致中国粮食生产、流通、进口、库存、加工、消费的全面扭曲。文章着重从观念和体制角度,探讨了中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逆市场化的内在逻辑:观念的局限主要在于不信任市场,对粮食供求形势过分紧张,过度强调粮食总产量,而静态化思维、历史记忆、惯性判断及前期经验又强化了以上观念;体制的制约主要在于独大且难以监控的单一政府储备主体与叠床架屋的涉粮行政管理体制。中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逆市场化,源于落伍的观念与体制的制约之间的相互强化,因而,中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