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57)
2023(9717)
2022(8175)
2021(7204)
2020(5814)
2019(13318)
2018(12887)
2017(25172)
2016(13541)
2015(15141)
2014(15225)
2013(15267)
2012(14716)
2011(13601)
2010(13670)
2009(12533)
2008(12291)
2007(10895)
2006(9773)
2005(8967)
作者
(40365)
(33515)
(33386)
(31321)
(21419)
(16268)
(15255)
(13235)
(12933)
(12037)
(11546)
(11447)
(10744)
(10695)
(10473)
(10439)
(10007)
(9835)
(9664)
(9663)
(8595)
(8415)
(8229)
(7607)
(7514)
(7462)
(7436)
(7388)
(6918)
(6592)
学科
(74233)
经济(74180)
管理(37088)
(36611)
方法(30269)
数学(27684)
(27508)
企业(27508)
数学方法(27494)
地方(23879)
中国(21163)
(18395)
业经(14989)
地方经济(13920)
(13514)
农业(13117)
(11751)
金融(11750)
(11722)
环境(11719)
贸易(11712)
(11438)
(11200)
(11091)
(10953)
银行(10942)
(10632)
(10484)
技术(10220)
(9358)
机构
学院(198687)
大学(197340)
(86825)
经济(85149)
管理(76324)
研究(71712)
理学(65044)
理学院(64288)
管理学(63418)
管理学院(63045)
中国(54636)
科学(42797)
(42604)
(38835)
(36166)
研究所(32578)
中心(32457)
(31837)
(30926)
财经(30588)
业大(28055)
(27837)
(27771)
师范(27594)
北京(27373)
经济学(26962)
(26882)
(25014)
农业(24452)
经济学院(24377)
基金
项目(132900)
科学(105860)
研究(98602)
基金(95461)
(82725)
国家(82047)
科学基金(70555)
社会(64250)
社会科(61129)
社会科学(61115)
(53678)
基金项目(50300)
教育(44994)
(44676)
自然(43537)
自然科(42510)
自然科学(42502)
自然科学基金(41714)
资助(39327)
编号(39232)
(34861)
成果(31449)
重点(30609)
(29400)
课题(28774)
发展(28403)
(27920)
(27587)
国家社会(26621)
创新(25932)
期刊
(99960)
经济(99960)
研究(61599)
中国(42969)
(29117)
学报(28044)
管理(27988)
科学(27868)
(27793)
教育(22665)
大学(21952)
(21945)
金融(21945)
学学(20636)
农业(20357)
技术(18546)
业经(17630)
经济研究(16108)
财经(15356)
问题(13295)
(13217)
技术经济(11000)
(10659)
统计(10639)
(10436)
资源(10424)
商业(10393)
(10102)
科技(9621)
国际(9042)
共检索到308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邢华  赵景华  
在水利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上,既要强调水利的保障作用,还要发挥水资源的约束作用。从水利可持续发展和水利对区域发展的保障能力两个方面,对松辽流域的水利与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后发现,松辽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总体不高,现状值与规划值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应进一步加大水利投入,强化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建设、水资源调配和高效利用体系建设以及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建设;加大水资源管理力度,增强水资源对区域发展的约束性;提高协调管理水平,统筹满足不同类型和多主体的用水需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邢华  赵景华  
水利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支撑,也是优化区域发展质量的调控手段。水利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安全阀、推进器、调节钮、稳定器等四个方面。我国《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水利发展的目标是兼顾流域水系活动规律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平衡,促进流域与区域水利协调发展。本文以淮河流域为例,分别从安全保障、推进发展、经济调节、稳定生态等四个方面,对淮河流域整体、流域内综合规划区和重点功能区的水利发展协调性进行评价。研究认为,淮河流域与区域水利发展基本协调。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防洪抗旱减灾能力不足、水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调控力度不足等。认为应进一步加大治淮工作力度,加快淮河流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秦丽杰  邱红  
为了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分析松辽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水资源的区域补偿对策,指出流域上、中、下游的用水量应统一调配,当上游地区超配额使用水资源时,超标使用地区应赔偿下游因此而受到的消极影响;跨区域调水时应对供水区进行资源与环境的补偿;流域上游进行生态恢复与建设,下游应对上游给予受益补偿;建立全流域排污权市场,促使企业产生节约水环境资源的动机,有效控制水环境污染;受益地区和受益者应对蓄滞洪区分洪的损失进行补偿,以实现对流域水资源的利益共享、责任共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先春  朱龙杰  陈明珠  
本文基于对城乡一体化内涵的理解,构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地区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应用研究;根据因子得分,分析我国协调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运用洛伦兹曲线,对区域协调发展因子模型的内部结构进行探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宇  于渤  
松辽流域是我国三大流域之一 ,水能资源丰富 ,针对当前流域内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论述开发利用水能资源优势和作用的基础上 ,研究了流域水能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评价方法 ,提出了开发利用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鹏  史彦虎  王桂新  朱先奇  王韶峰  
通过对区域安全发展和人才支撑方面的研究综述,从系统理论出发构建了区域安全发展与人才支撑复合系统,并对复合系统理论作出假设和理论分析,进一步研究了复合系统的协调性。在此基础上,对山西安全发展与人才支撑复合系统的协调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从人才支撑角度提出了实现山西安全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柏敏  翁世洲  吕跃进  
本文通过建立不完备序决策系统下的概率优势关系模型,提出了条件属性集与决策属性集之间的协调度概念,将这一方法用于评价广西北部湾经济圈各区域物流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性与协调性,得出了桂林、梧州、玉林、柳州、南宁、北海等地处于物流发展落后状态,防城港、贵港等地处于物流发展领先状态而其余各地相对协调的结论,相关结论可为政府平衡各地经济与物流发展提供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许世龙  苏维词  祖广哲  张晓东  
[目的]大学城建设涉及所在区域文化教育和经济发展,影响当地产业结构及人口规模。大学城以集约方式汇集高等教育资源,提高地区科学文化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我国大学城规划建设由政府主导,计划性、目的性较强,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与区域协调程度存在较多不确定性,考虑到建设成本与区域发展等因素,大学城选址越来越倾向于城市边缘区。贵州省主要高校集中分布于贵阳市城市边缘地带花溪区,即花溪大学城,包括高校聚集区、科技创业园区、配套服务综合区三大片区。[方法]该研究以花溪大学城为例,通过构建大学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协调性评价模型,运用基于模糊数学统计分析的关联度计算方法,分析了二者的协调关系,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结果]结果显示,近4年花溪大学城常住人口年消费总额、大学城基建年投资总额、周边房地产及配套设施年投资总额3项指标,与全区生产总值年增加值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全区第二产业年增加值、第三产业年增加值呈高度正相关关系,花溪大学城与全区各指标间的关联系数平均值为0.858,协调性很高。基于投资乘数效应、产业结构定律、钻石模型等区域经济理论,分析认为花溪大学城对花溪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竞争力提高等方面具有推动作用。[结论]研究区地貌属典型喀斯特山地,未来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大学城建设用地规模大,建筑成本高,资金需求量大,位置距贵阳市区较远,往返交通不便等。结论认为,大学城规划建设应因地制宜,通过打造以文化教育产业为中心的区域城市综合体,适度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强与其他科研机构合作等方式促进花溪大学城与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许世龙  苏维词  祖广哲  张晓东  
[目的]大学城建设涉及所在区域文化教育和经济发展,影响当地产业结构及人口规模。大学城以集约方式汇集高等教育资源,提高地区科学文化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我国大学城规划建设由政府主导,计划性、目的性较强,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与区域协调程度存在较多不确定性,考虑到建设成本与区域发展等因素,大学城选址越来越倾向于城市边缘区。贵州省主要高校集中分布于贵阳市城市边缘地带花溪区,即花溪大学城,包括高校聚集区、科技创业园区、配套服务综合区三大片区。[方法]该研究以花溪大学城为例,通过构建大学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协调性评价模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学霞  武鹏飞  刘奇勇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加,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如何科学评价水资源供需矛盾引起的风险成为有效解决水资源失衡的有效途径。本文以1999-2006年的水量、水质和社会经济数据对松辽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构建了由区域水资源总量等10个指标组成的水资源利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得到高需水量、高供水量和劣质水3个公因子,然后采用空间聚类方法对上述3个公因子进行评估,得到松辽流域水资源利用风险分布图。研究表明,松辽流域水资源利用风险呈现出嫩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偏高,其它流域偏低的总体格局;嫩江和松花江流域为水资源利用高风险区;图们江和乌苏里江流域水资源利用风险程度较低。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毛盛勇  
本文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分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利用31个省区市2006年横截面数据计算了各地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因子得分,进行排序、等级差和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31个省区市中,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为好和较好的有12个,差和较差的有13个,协调程度一般的有6个,总体协调程度较差。在分析个案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高等教育发展规划要更多考虑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潜力;鼓励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地区的地方政府加大对高等教育投资,支持社会资本进入高等教育领域;适当控制发展过度地区的高等教育规模,并加大中央财政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支持。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赵亚静  万兴亚  
解决区域发展非协调性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关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从"非均衡发展"向"协调发展"转换的关键时期;区域发展不平衡格局亟待扭转,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任务十分艰巨。破解区域发展中的各种"非协调性"问题、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是要切实依靠政府来主导,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靖学青  
目前,我国省际之间服务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东部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各地区的企业和居民所享受到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存在较大差异;服务需求潜力大的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服务需求潜力小的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各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与服务需求基本上是匹配的,其服务业发展状况基本上能够满足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河南、河北两省的服务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服务潜在需求,应加大服务业发展力度,提升服务业比重;贵州、西藏两省(区)服务业发展水平过多地超越了服务潜在需求,主要是其经济发展水平过低、服务需求不足导致的,贵州省在政策上应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步伐,西藏自治区则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丽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助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实现良性互动。从规模和结构两个方面的分析表明:陕西高校与经济发展并没有实现相互促进和良性循环,而是造成了较高的人力资本存量与落后的经济发展并存的现象。鉴于此,今后迫切需要把陕西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从规模扩张转移到规模与质量并重上来,加快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沙治慧  
本文在梳理公共投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协调度的综合评价模型,以西部民族地区作为实证样本,对公共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区域协调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协调程度决定于诸多因素,包括公共投资增长速度是否与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相协调、公共投资规模的合理性、公共投资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收益水平和公共投资结构的有效性,并据此提出我国现阶段公共投资的重点应放在布局优化上以及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