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94)
2023(9001)
2022(7439)
2021(6707)
2020(5583)
2019(12313)
2018(12105)
2017(21893)
2016(12385)
2015(13602)
2014(13293)
2013(12691)
2012(11814)
2011(10600)
2010(10450)
2009(9525)
2008(9172)
2007(8103)
2006(7030)
2005(6167)
作者
(40284)
(33405)
(33250)
(31255)
(21165)
(16201)
(14903)
(13249)
(12901)
(11624)
(11442)
(11190)
(10954)
(10721)
(10537)
(10273)
(10267)
(9990)
(9777)
(9569)
(8762)
(8167)
(8140)
(7747)
(7609)
(7463)
(7321)
(7222)
(6874)
(6855)
学科
(43165)
经济(43099)
管理(34480)
(31255)
(24794)
企业(24794)
方法(18682)
数学(16255)
数学方法(16058)
(13553)
(13431)
(13260)
中国(12730)
(10416)
业经(9936)
(9211)
贸易(9209)
(8935)
农业(8820)
(8447)
(8094)
财务(8071)
财务管理(8053)
地方(7911)
(7848)
银行(7788)
企业财务(7693)
(7599)
金融(7592)
(7401)
机构
大学(173792)
学院(172487)
研究(66613)
(65437)
经济(64063)
管理(61083)
理学(53186)
理学院(52491)
管理学(51221)
管理学院(50950)
中国(48593)
科学(46217)
(44407)
(38149)
(36479)
农业(35755)
业大(34875)
研究所(33895)
(29785)
中心(29377)
(26389)
(24881)
北京(23663)
财经(23526)
农业大学(23316)
(22779)
(21686)
(21567)
师范(21193)
(21070)
基金
项目(125825)
科学(96881)
基金(91138)
(85518)
国家(84838)
研究(81665)
科学基金(69636)
社会(50940)
(49627)
自然(49033)
基金项目(48277)
社会科(48140)
社会科学(48127)
自然科(47914)
自然科学(47894)
自然科学基金(47057)
(43445)
教育(36988)
资助(36772)
编号(30521)
重点(29488)
计划(27573)
(26600)
(26590)
(26257)
科研(25446)
科技(24928)
创新(24677)
成果(23731)
(23452)
期刊
(68414)
经济(68414)
研究(46726)
学报(42172)
(38952)
中国(36992)
科学(34161)
大学(29947)
学学(28820)
农业(26134)
(23005)
管理(21657)
教育(17351)
(14306)
(14015)
金融(14015)
技术(12619)
业大(12605)
经济研究(12364)
业经(11758)
财经(11391)
(10970)
农业大学(10559)
(9789)
科技(9724)
问题(9132)
林业(9073)
资源(7724)
商业(7540)
中国农业(7457)
共检索到253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立  邱汉勋  李万军  闫玉莲  谢小军  
以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幼鱼(19.75±0.12 g)为研究对象,以K_2Cr_2O_7作为毒物源,在(27.5±0.5)℃条件下分别进行了急性暴露和慢性暴露的毒理效应实验。通过急性暴露实验,测得该种鱼的96h半致死浓度值(96 h LC_(50))为56.24 mg/L。在水体Cr浓度分别为0(对照组)、0.937 mg/L(96 h LC_(50)的1/60)和1.875 mg/L(96 h LC_(50)的1/30)条件下,进行了为期8周的慢性暴露实验。结果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卫丹秋  黄涛涛  殷娇娇  张学振  
为了解重金属镉在鱼体内的累积情况,给鱼体内重金属镉富集问题提供经济、安全、快速的解决方法,以我国常见养殖鱼类鲫(Carassius auratus)为试验对象,确定镉对鲫的安全浓度后将鲫暴露在含有不同浓度镉的水体中14 d,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重金属污染物镉在鱼体各组织内的累积和分布情况进行检测,之后将鲫转移至不同流速的清水中14 d,比较不同水流流速对鱼体中镉的清除效果,同时分别在暴露试验和清除试验后对鲫可食用部位进行非致癌膳食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镉对鲫96 h的安全质量浓度为1.528 mg/L;镉在鲫鱼头和肝脏中累积较多,肌肉中较少,镉富集程度与水环境中镉浓度和镉暴露时间呈正相关;鲫肌肉、胆中的镉排出较快,而肝脏、肾脏中的镉排出较慢,在水流流速为0.1~0.2 m/s时的清除效果最佳;水体镉暴露14 d后鲫鱼头、肌肉存在潜在的非致癌食用风险,流水清除14 d后肌肉可达到食用标准,但鱼头仍具有食用风险。综上所述,鲫各组织器官对镉的累积能力及清除能力具有显著性差异,适宜的水流流速有利于鲫体内镉的排出,对于镉污染后的鲫需进行重金属的清除后才可食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彭姜岚  曾令清  曹振东  付世建  
在25℃条件下对不同驱赶时间(0、0.5、1、2.5和5 min)和空气暴露(0、2.5、5、10和20 min)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幼鱼(22.11~79.52 g)恢复过程中的耗氧率(VO)和呼吸频率(Vf)进行了测定。实验发现:经驱赶和空气暴露处理后,实验鱼耗氧率和呼吸频率立即显著上升(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詹素平  刘小红  王志坚  
运用石蜡切片技术和扫描电镜技术对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鳃结构进行观察,并采用浓度为2 mG/L的cd cL_2水溶液对稀有鮈鲫进行急性毒理实验。结果显示:稀有鮈鲫具4对鳃,由鳃耙、鳃弓、鳃丝及鳃小片组成。鳃的各个部位表面均有上皮细胞覆盖;鳃耙和鳃弓具味蕾,鳃弓上还具不同类型的黏液细胞;相邻鳃小片的上皮细胞间也分布有黏液细胞,在鳃小片基部有氯细胞着生。鳃丝表面有不规则凹陷和微嵴,具沟、坑、孔等结构;鳃小片两面均呈凹凸状。在2 mG/L的cd cL_2水溶液暴露下,鳃受到损伤,发生鳃小片充血呈球状,鳃上皮水肿、脱落,黏液细胞增多等现象;并随时间延长受损程度加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肖嘉玉  何超  慕航  杨璐  黄佳伊  辛艾萱  涂佩玥  洪松  
近年来,中国空气污染及其对人口健康危害的时空分布呈现出新的特征。论文使用5 a(2015—2019年)间逐小时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利用变化率计算、热点分析、趋势分析和超标频数统计等方法,分析了中国332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及人口空气污染暴露风险的时空分布特征,结论如下:(1)中国城市近年来空气质量有好转趋势,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下降的城市占所研究城市总数的91.3%;PM_(2.5)、PM_(10)、SO_2和CO等4种污染物浓度均有所下降,而NO_2和O_3浓度有所上升;(2) PM_(2.5)、PM_(10)、SO_2和CO浓度变化率的热点分布于新疆地区和云南—华南地区,NO_2浓度变化率的热点为新疆地区和河套平原,O_3浓度变化率的热点为华北平原至长江中下游流域;西北地区和华南地区空气质量变化幅度较小;(3) 9个城市在PM_(2.5)、PM_(10)、SO_2、NO_2、O_3和CO等6种污染物中均有暴露,分布于山西、河北与山东。暴露风险均为0级的低风险城市共有12个,分别位于新疆、云南、贵州、四川、广东、福建和黑龙江。研究结论对于跨区域空气污染的协同治理以及制定差异化的空间人口流动管理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蔡春芳  宋学宏  王永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蔺玉华  耿龙武  
将鲤(6月龄)饲养在Cr6+浓度系列:0、0.12、0.67、1.22、3.661、0.97和32.91mg.L-1的水体中40d,T0.12~T3.66组的绝对增重率和绝对增长率较对照鱼有增重的趋势;铬对鲤血清渗透压和血清离子的影响:自染毒T0.67组引起血清渗透压升高,血清Na+和Ca2+浓度较对照鱼也有明显提高;血清K+浓度有升高的趋势,仅T10.97组有显著差异;个别染毒组Mg2+浓度降低;铬对多数染毒鱼的Cl-浓度影响不明显。铬对血清激素水平影响:T3.66组的T3含量、T10.93组的T4含量以及T0.67组以上的高剂量染毒组的皮质醇含量均较对照鱼明显升高。多数铬处理组鲤肌肉的粗蛋...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蔺玉华  富惠光  梁志龙  卢建民  
以 0 .5mg/kg铬盐饲料饲喂 1龄鲤 6 5d和 3月龄鲤 30d ,相对生长率分别提高 13.79%和 2 0 .6 9% ,饲料转化率提高 2 1.83%和 2 6 .0 %。表明铬盐有促进鱼类生长作用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的效应 ,而铬盐对鱼体营养成分的作用不明显。但铬盐对高血糖症鱼的作用是低剂量铬 (2 .5μg/kg体重 )使血糖明显下降 ,高剂量 (6 0 μg/kg体重 )则使血糖明显升高 ;铬盐含量 0 .5mg/kg饲料使高血糖症鱼的血糖下降 ,而使正常血糖鱼的血糖升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太亮  蒋明  文华  袁丹宁  吴凡  刘伟  冷向军  
用分别添加0.0(CK)、0.2、0.4、0.8、1.6和3.2 mg/kg吡啶羧酸铬的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12.78±1.16)g的草鱼10周,研究吡啶羧酸铬对草鱼生长和糖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吡啶羧酸铬0.8 mg/kg能显著提高草鱼的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0.8 mg/kg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不添加铬的对照组。对照组及添加吡啶羧酸铬0.2~3.2 mg/kg组血糖的最高值分别出现在灌服葡萄糖后2 h、3 h3、h4、h、3 h和3 h。灌服葡萄糖后9 h时各组的血糖水平均降至比空腹时略高但无显著差异的水平。灌服葡萄糖后各组血糖高峰值以未添加铬的对照组最大,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潘亚雄  陶晋升  张宇  周俊  潘佳琳  唐昭阳  樊轶为  胡名广  李慧菊  黄鑫  褚武英  张建社  
镉(Cd)是一种具有高度细胞毒性的重金属,其生物半衰期长,不易降解,水体中即使很低浓度镉也能对鱼类造成较大损伤。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共激活因子1(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γco-activator-1,pgc1)是一种转录共激活因子,其通过激活PPARγ等转录因子活性而参与一系列基因表达调控,在生物能量代谢、线粒体生物合成、抗氧化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了阐明鳜(Siniperca chuatsi) pgc1基因序列特征、组织表达及重金属镉胁迫对其昼夜节律性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对鳜pgc1α、pgc1β基因启动子顺式调控元件、序列特征、组织表达以及水体镉暴露下鳜脑组织中pgc1α和pgc1β基因表达的昼夜节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鳜pgc1α和pgc1β启动子中存在NF-E2、IRF1等能量代谢相关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pgc1β启动子上存在节律转录因子KLF9结合位点。鳜pgc1α、pgc1β基因都包含完整的LXXLL基序和RRM结构域,与斑马鱼(Danio rerio) pgc1α和pgc1β基因同源性分别为51.6%和59.7%,与人类基因同源性分别为41.5%和28.4%,序列保守性较低。鳜pgc1α和pgc1β基因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均在脑、肾脏、心脏中特异性表达。自然条件下,鳜脑组织中pgc1α和pgc1β表达具有显著的昼夜节律性,均为昼高夜低的表达趋势,其基因表达峰值相位分别为ZT 7.07 h和ZT 8.25 h。重金属镉胁迫导致鳜脑组织pgc1α和pgc1β基因表达昼夜差异减小,振幅下降,基因表达峰值相位分别提前至ZT3.71h和ZT 5.65 h,表明水体镉暴露对鳜脑组织pgc1α、pgc1β基因昼夜节律性表达具有显著的扰乱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唐守正  
本文推导出一组联系林分平均直径生长和直径累积分布生长之间的方程式。根据这些方程建立的全林分生长模型和径阶模型或与距离无关的单木模型之间的关系,可以指导由林分断面积总生长向单木直径生长的分配。采用这一组方程,根据二个不同时间点上算术平均直径和均方平均直径回收生长模型和枯损模型中的参数,保证林分水平预测的结果和径级水平或单木水平预测的结果相容。采用一个误差函数来刻化相同直径林木在生长过程中的分化,证明了忽略这项误差函数可能导致预测的直径分布范围小于实际的范围。因此,加上一个误差函数预测直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直径分布预测的精度。最后一个实例说明计算过程。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翟明丽  赵艳芳  翟毓秀  尚德荣  盛晓风  丁海燕  
采用室内模拟混合暴露方式,研究了在镉(Cd)质量浓度一定(0.05 mg/L)的条件下,添加不同质量浓度(0 mg/L、0.1 mg/L、0.5 mg/L、1 mg/L)的锌(Zn)对海湾扇贝整体、组织及亚细胞水平Cd累积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Zn能显著抑制扇贝全贝对Cd的富集,并且这种抑制作用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和Zn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在扇贝不同组织中Zn对Cd的富集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以鳃最为明显。在亚细胞水平,扇贝各组织累积的Cd主要分布在类金属硫蛋白(MTLP)和细胞碎片(CD)组分。在内脏各亚细胞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闫玉莲  邓冬富  彭涛  谢小军  
研究了水体中铅(Pb)对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幼鱼和和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幼鱼的生态毒性效应。以人工配制软水(CaCO325 mg/L)为实验水体,在27.5℃条件下,通过急性暴露实验,测得水体中Pb对南方鲇和胭脂鱼的96 h急性半致死浓度(96 h LC50)分别为4.47 mg/L和0.264 mg/L。在水体中不同Pb浓度条件下,分别对南方鲇(在0、200和400μg/L的Pb浓度下)和胭脂鱼(在0、10和50μg/L的Pb浓度下)进行了为期8周的慢性暴露处理实验。观测结果显示,南方鲇和胭脂鱼的肝脏、肾脏和鳃中谷胱甘肽S-转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雅  张增强  沈锋  
为研究在水体复合污染情况下,零价铁去除污染物的效果与污染物单独存在时的差异,通过批试验考察了零价铁去除铬铅复合污染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比较了零价铁去除铬铅复合污染的效果与单独污染时的差异,研究了在复合污染下,零价铁去除污染物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铬铅复合污染条件下,零价铁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染水体中的污染物,去除率随铁粉投加量的增加或初始pH的下降而升高;相同反应条件下,零价铁对六价铬的去除率高于铅;复合污染时零价铁对六价铬的去除率略小于单独污染时,但对铅的去除率与单独污染时相比明显降低;复合污染时零价铁对铬、铅的去除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且随铁量增加或溶液初始pH上升,反应速率常数增大。零价铁...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卫卫  湛嘉  王元  王浩  房文红  
采用UPLC-MS/MS法研究了2μg·L-1三次连续水体药浴和6μg·L-1一次性水体药浴条件下阿维菌素在水体中消除、在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体内蓄积和消除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两种药浴暴露方式下阿维菌素在水体中消除呈一级指数衰退消除,消除半衰期(t1/2)均为63 h,240 h时浓度下降到0.5μg·L-1以下。阿维菌素在异育银鲫血浆和肌肉中的含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血浆中药物浓度远高于肌肉中的含量。2μg·L-1连续三次药浴组和6μg·L-1一次药浴组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34.97、66.62μg·L-1,其曲线下面积(AUC0-t)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