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12)
- 2023(8800)
- 2022(7316)
- 2021(6613)
- 2020(5476)
- 2019(12049)
- 2018(11842)
- 2017(21453)
- 2016(12111)
- 2015(13347)
- 2014(13019)
- 2013(12548)
- 2012(11619)
- 2011(10492)
- 2010(10337)
- 2009(9403)
- 2008(9040)
- 2007(8018)
- 2006(6930)
- 2005(6093)
- 学科
- 济(42428)
- 经济(42362)
- 管理(32734)
- 业(29710)
- 企(23187)
- 企业(23187)
- 方法(18342)
- 数学(16101)
- 数学方法(15934)
- 学(13674)
- 农(13128)
- 中国(12582)
- 财(12016)
- 制(10145)
- 业经(9662)
- 贸(9235)
- 贸易(9233)
- 易(8963)
- 农业(8744)
- 体(8276)
- 地方(7844)
- 银(7642)
- 银行(7584)
- 融(7433)
- 金融(7426)
- 技术(7242)
- 行(7240)
- 理论(7061)
- 环境(7012)
- 务(6812)
- 机构
- 大学(171601)
- 学院(170050)
- 研究(65650)
- 济(64346)
- 经济(62991)
- 管理(59585)
- 理学(52019)
- 理学院(51315)
- 管理学(50020)
- 管理学院(49755)
- 中国(47485)
- 科学(46013)
- 农(44825)
- 京(37450)
- 农业(36108)
- 所(35959)
- 业大(34845)
- 研究所(33483)
- 中心(28872)
- 财(28432)
- 江(26059)
- 院(24206)
- 农业大学(23644)
- 北京(23100)
- 财经(22655)
- 省(22417)
- 范(21492)
- 室(21222)
- 师范(20984)
- 技术(20935)
- 基金
- 项目(124527)
- 科学(95775)
- 基金(90197)
- 家(84574)
- 国家(83895)
- 研究(80187)
- 科学基金(68951)
- 社会(50095)
- 省(49393)
- 自然(48590)
- 基金项目(47738)
- 自然科(47493)
- 自然科学(47472)
- 社会科(47345)
- 社会科学(47332)
- 自然科学基金(46643)
- 划(42916)
- 教育(36524)
- 资助(36410)
- 编号(29824)
- 重点(29090)
- 计划(27351)
- 发(26372)
- 部(26217)
- 创(26073)
- 科研(25106)
- 科技(24913)
- 创新(24507)
- 成果(23225)
- 业(23223)
共检索到249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志彪 赵云龙 周忠良 周鑫 杨健
采用生态学单因子梯度试验,研究在不同铜(Cu2+)浓度梯度的水环境中中华绒螯蟹体内Cu2+分布的变化及其与生长相关的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在未添加Cu2+的对照组中,中华绒螯蟹中Cu2+含量以鳃为最高,表皮次之,肝胰腺最低。随着水环境中Cu2+浓度的增高,相应组织中的Cu2+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肝胰腺增加最快,鳃次之,表皮则最慢。显示在高Cu2+水环境下,肝胰腺是Cu2+主要的累积场所。不同浓度的Cu2+对肝胰腺类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且Cu2+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对脂肪酶活性则有浓度依存的增强作用。表明随着水环境中添加的Cu2+浓度的增加,肝胰腺将...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铜 消化酶 肝胰腺 鳃 表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瑞芳 庄平 黄晓荣 冯广朋 章龙珍 陆建学 王海华 王妤
研究了高渗与低渗胁迫对离体培养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不同发育期胚胎中生化成分含量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从原肠期发育到出膜前期,对照组(盐度15)胚胎中蛋白含量降低(P<0.05)、胰蛋白酶与胃蛋白酶活性升高(P0.05)和脂肪酶活性(P<0.05)降低,碳水化合物含量和淀粉酶活性均在眼点期升高(P<0.05)而在出膜前又降低(P<0.05);低渗胁迫引起胚胎蛋白含量降低(P<0.05),而高渗胁迫导致胚胎蛋白含量升高(P0.05),而低渗胁迫引起出膜前期胚胎中脂类含量显著降低(...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于海馨 徐东坡 周游 游磊 杨彦平 刘凯
为研究中华绒螯蟹生殖洄游途中渔获规格、性腺成熟度及消化能力的差异特征,于2014年洄游汛期内(10—11月)在长江下游8个断面采集样本并进行生物学调查及消化酶活力测定。共随机采集样本261只,其中雌蟹127只、雄蟹134只。壳宽变幅为44. 46~96. 06 mm,均值为(64. 28±9. 45) mm;体质量变幅为34. 9~312. 9 g,均值为(131. 65±57. 79) g。壳宽和体质量呈显著的幂函数相关,雌蟹关系式为y=0. 000 8x~(2. 859 6)(R~2=0. 951 2),雄蟹关系式为y=0. 000 4x~(3. 031 5)(R~2=0. 960 1)。性腺指数(GSI)变幅为0. 71~10. 84,均值为4. 94±2. 59;肝胰腺指数(HSI)变幅为2. 46~20. 04,均值为7. 92±1. 89。淀粉酶比活力变幅为0. 02~5. 45 U/mg prot,均值为(0. 84±0. 76) U/mg prot;脂肪酶比活力变幅为0. 28~1. 13 U/g prot,均值为(0. 68±0. 14) U/g prot;胰蛋白酶活力变幅为117. 21~78 897. 26 U/mg prot,均值为(10 947. 64±12 663. 57)U/mg prot;纤维素酶比活力变幅为0. 74~2. 59 U/g prot,均值为(1. 32±0. 27) U/g prot。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洄游途中较少摄食,洄游早期主要由肝胰腺中贮备的脂肪供能,后期摄食强度则逐渐增大。在其生殖洄游通道上,渔获规格呈递减趋势,且雄蟹总体大于雌蟹;肝胰腺指数与性腺指数表现为消长的变化特征;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力呈递降趋势,纤维素酶活性变幅较小,而脂肪酶活性则逐渐上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江洪波 陈立侨 王群 赵晓勤 禹娜 倪娟
设计了蛋白质含世为45%、35%和25%的三种饵料,以鲜活饵料作对照,研究饵料蛋白质对中华绒螫蟹仔蟹(6±0.5g)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分别于饲养后第10天、20天和40天时取其肝胰腺,测定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结果表明:(1)肝胰腺胰蛋白酶活性在投喂鲜活饵料时,整个实验过程中无明显差异(P>0.05);三个实验饵料组蛋白质至第20天时对胰蛋白酶活性才产生显著影响,其中25%蛋白饵料组显著低于其它三个饵料组(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魏薇 魏华 刘青
The precociousness of Chinese mitten-handed crab(Eriocheir sinensis) is correlative with the level of estradiol in the hemolymph and gonad.In female,the hemolymph estradiol level of immature crab was(118.75?11.25) pg?mL~(-1),which was much lower than those of precocious and mature crab((291.84?33.71...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性早熟 雌二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柳 刘双清 龚莉君 张慧超 谭济才 黄松青 杨中侠
测定小菜蛾Cry1Ac抗性品系(Cry1Ac–R)、Cry1Ac敏感品系(Cry1Ac–S)3种解毒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小菜蛾抗性品系的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高于敏感品系;敏感品系的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高于抗性品系,但2品系的解毒酶活性无显著差异。测定小菜蛾Cry1Ac抗性品系、敏感品系及Bt抗性品系(Bt–T2)消化酶活性,结果小菜蛾敏感品系海藻糖酶、蔗糖酶活性均最高,Bt抗性品系最低,但各品系的2种消化酶活性之间差异不显著;小菜蛾敏感品系蛋白酶活性最高,抗性品系最低,各品系的蛋白酶活性差异极显著。
关键词:
小菜蛾 抗性选育 解毒酶 消化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健懿 杨志刚 魏帮鸿 施秋燕 杨筱珍 成永旭
选用初始体重为(2.15±0.10)g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雄性幼蟹,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幼蟹),饲喂100%鱼油组(简称F1组)、100%豆油组(F2组)、100%亚麻油组(F3组)、50%鱼油+50%豆油组(F4组)、50%鱼油+50%亚麻油组(F5组)不同脂肪源配制的5种等氮等能饲料。实验蟹单个体养殖,实验周期为112 d。结果表明,F5组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都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P0.05)。肝胰腺组织消化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F1组幼蟹肝胰腺的类胰蛋白酶活力显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马爱军 柳学周 吴莹莹 徐永江
研究了半滑舌鳎仔、稚、幼鱼期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变化及其在成鱼肝脏、前肠、中肠和后肠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半滑舌鳎受精卵时期就有了一定的淀粉酶和蛋白酶活力。淀粉酶活力在30日龄和60日龄最高,2日龄最低;蛋白酶活力在8日龄最高,14日龄仔鱼、30日龄稚鱼和60日龄幼鱼略低,2日龄最小。成鱼体内淀粉酶的比活力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肝脏>后肠>前肠>中肠,肝脏与各肠段内淀粉酶比活力差异极为显著(P后肠>中肠>前肠。肝脏内的两种酶比活力都很高。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郝永梅 孙振中 张玉平 戚隽渊 林惠山
对采自长江口九段沙湿地的雌性和雄性中华绒螯蟹身体肌肉、肝胰腺和性腺中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雌蟹肝胰腺和性腺对Pb、Cd、Cr、As的富集能力较强,而雄蟹肝胰腺对Cd、As的富集能力较强。DDTs和BHCs的个体富集能力性别差异不明显,但是表现出肝胰腺>性腺≥肌肉的器官分布差异。BHCs中β-BHC的异常高值和α-BHC与γ-BHC的比值小于3,说明中华绒螯蟹体内的BHCs具有较长的环境存留时间,并可能有林丹的新近输入。(DDE+DDD)/DDT的比值远大于1,说明该地区中华绒鳌蟹洄游和生活的水体环境中没有新的DDTs污染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美琴 陈海仟 吴光红 陈玲珍 潘道东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混合体系暴露和顺次暴露的方法,研究了Zn与Cd在中华绒螯蟹各组织器官(鳃、肝胰腺、肌肉)吸收和蓄积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Zn与Cd的相互作用受暴露浓度、组织器官和暴露次序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效应。混合暴露体系中,Zn与Cd在肝胰腺中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效应;鳃中,低浓度暴露,表现出协同,高浓度暴露,表现出拮抗;肌肉中没有明显的规律。顺次暴露体系中,各组织器官中Zn和Cd的含量与混合暴露体系相比明显减少(P<0.05)。另外,Cd的加入,会减少Zn预暴露体系中中华绒螯蟹鳃和肝胰腺中Zn的含量,且Zn含量与Cd暴露浓度成反相关;肌肉中Zn变化不明显。Zn的加入,会增加Cd预暴露...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锌 镉 相互作用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唐俊 郑宗林 杨先乐 胡鲲 喻文娟
在水温25℃,以100 mg/kg蟹体重的磺胺甲基异唑(SMZ)对中华绒螯蟹单次口灌给药,采用RP-HPLC方法研究了SMZ在中华绒螯蟹体内的代谢和消除规律。给药后0.5~3 h,SMZ在血淋巴和肝胰腺中的浓度迅速上升,至第3小时达到峰值(15.466±1.499)μg/mL和(13.491±1.315)μg/g;而肌肉和性腺(卵巢和精巢)中SMZ却上升较慢,第3小时仅为(5.955±0.354)μg/g、(6.950±0.240)μg/g、(7.015±0.356)μg/g,第6小时才达到峰值(6.232±0.325)μg/g、(7.551±0.255)μg/g、(8.055±0.274)μ...
关键词:
磺胺甲基异噁唑 中华绒螯蟹 代谢 消除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美琴 陈海仟 吴光红
为获知饲料中重金属与中华绒螫蟹各组织间的富集与释放特性,应用生物富集双箱动力学模型,模拟中华绒螫蟹分别在Pb含量为10.21、22.01、40.81 mg/kg,Cd含量为1.78、2.80、4.48 mg/kg的饲料驯养过程中,其鳃、肝胰腺和肌肉对Pb和Cd的生物富集与释放特性,为Pb与Cd在中华绒螫蟹体内的分布、富集和迁移提供理论依据,为中华绒螫蟹安全生产提供指导。同时通过非线性拟合得到中华绒螫蟹对饲料中Pb和Cd的富集速率常数k_1、排出速率常数k_2、生物富集系数bCF、生物半衰期b_(1/2),富集平衡时生物体内Pb和Cd含量CAmAx等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①中华绒螫蟹对饲料中的P...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饲料 铅 镉 吸收 释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陆宏达 刘凯
采用颜料法确定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循环血体积(V)与体质量(W)间的回归曲线方程为V=0.1576W-0.898(Rs=0.83,P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细菌清除率 包裹 吞噬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振德 朱麟 赵博光 方杰
该文研究了苦豆草生物碱总碱及其单体对分月扇舟蛾体内消化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总碱及苦参碱处理5h后,超氧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而对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从保护酶活性的变化动态来看,槐胺碱处理后,POD及CAT酶活性表现出前期升高,随后降低,最后又升高的趋势,而SOD酶活性则表现出前期升高,随后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槐果碱处理后,CAT活性变化情况与槐胺碱处理的相似,但SOD和POD的活性在21h内没有明显的变化.结果还表明,总碱处理24h后,分月扇舟蛾体内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而在供试的6种生物碱单体中,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康现江 田志环 吴江立 穆淑梅
采用Darch蜕皮周期分期方法,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蜕皮周期进行了划分,并初步探讨了中华绒螯蟹蜕皮过程中肝胰腺消化酶活性变化。根据第三颚足末端刚毛和表皮的形态学特征,可将中华绒螯蟹的蜕皮周期分为蜕皮后期(A-B期)、蜕皮间期(C期)、蜕皮前期(D期)和蜕皮期(E期),其中D期可进一步分为D0、D1、D3-43个亚期。在蜕皮过程中,肝胰腺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在蜕皮后A-B期开始升高,于蜕皮前早期D0阶段达最大(P<0.05),随后又逐渐降低,至蜕皮前晚期D3-4阶段降至最低(P<0.05);胃蛋白酶活力在蜕皮周期中于蜕皮前晚期D3-4阶段显著降低(P<0.0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