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79)
2023(8999)
2022(7814)
2021(7197)
2020(6389)
2019(14579)
2018(14648)
2017(28304)
2016(15814)
2015(17857)
2014(18400)
2013(18076)
2012(17108)
2011(15347)
2010(15648)
2009(14434)
2008(14576)
2007(13495)
2006(11337)
2005(10270)
作者
(48640)
(40801)
(40411)
(38831)
(25830)
(19659)
(18798)
(15994)
(15238)
(14607)
(13918)
(13697)
(13007)
(12943)
(12890)
(12809)
(12678)
(11955)
(11911)
(11556)
(10178)
(10089)
(10012)
(9267)
(9241)
(9184)
(9078)
(9066)
(8392)
(8382)
学科
(61004)
经济(60927)
管理(43097)
(40365)
(31707)
企业(31707)
方法(29955)
数学(26473)
数学方法(26203)
(17745)
(17556)
中国(16232)
(16076)
(15635)
(13248)
银行(13213)
(12638)
(12419)
金融(12411)
(11972)
地方(11858)
业经(11765)
(11346)
贸易(11345)
农业(11206)
(11004)
(10873)
财务(10840)
财务管理(10800)
理论(10398)
机构
大学(229050)
学院(227976)
(89369)
经济(87197)
管理(82616)
研究(80032)
理学(70603)
理学院(69728)
管理学(68260)
管理学院(67846)
中国(61163)
科学(51916)
(49322)
(46946)
(43333)
(42666)
研究所(38970)
业大(38377)
中心(37829)
农业(37529)
(35575)
财经(34146)
(30957)
北京(30771)
(29739)
师范(29338)
(28594)
(28065)
经济学(27691)
技术(26076)
基金
项目(151920)
科学(117212)
基金(108531)
研究(107073)
(96814)
国家(96035)
科学基金(79847)
社会(65468)
社会科(61891)
社会科学(61871)
(60148)
基金项目(57452)
自然(52947)
自然科(51712)
自然科学(51691)
(51301)
自然科学基金(50777)
教育(50147)
资助(45315)
编号(43454)
成果(36296)
重点(35043)
(33792)
(32333)
课题(30972)
(30878)
科研(29873)
计划(29602)
创新(29015)
(28572)
期刊
(96390)
经济(96390)
研究(63472)
中国(46607)
学报(43675)
(42272)
科学(36485)
(35285)
大学(31915)
学学(30332)
农业(28142)
管理(28142)
教育(24969)
(22937)
金融(22937)
技术(19376)
财经(17189)
经济研究(15734)
业经(15726)
(15172)
(14745)
问题(13137)
(12900)
业大(11322)
统计(11240)
理论(10968)
技术经济(10810)
科技(10488)
(10301)
图书(10118)
共检索到337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秦中  张捷  都金康  
地面水体污染监测技术向空间遥感监测方向的拓展 ,在常规的监测技术基础上增添了新的观察角度 ,同时也反映出在应用现代遥感新技术的过程中 ,面临着需要不断加强改进和提高遥感监测精确度的处理方法。虽然遥感技术可以较大程度地改善常规性区域跨度和时效性方面的不足 ,但是现阶段通过遥感技术所能够采集到的水质信息及其图像判读 ,无论是在硬件技术上还是在软件技术上 ,都仍然存在较大的潜力空间有待于进一步开拓 ,从实际应用的可操作性程度分析 ,遥感技术对水体污染监测在精度方面仍然难以完全替代地面人工的局部监测过程。遥感探测过程和图像处理判读等有关的研究成果表明 ,即使是对水污染特征值显像比较突出的水质项目 ,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青  陈仲新  李丹丹  刘佳  滕飞  
针对目前中国农情遥感监测系统CHARMS中,作物长势监测和产量预报还主要应用的是气象模型、遥感模型、统计模型等,基于作物生物物理模型进行农情监测的研究和应用还较薄弱的现状,该文重点介绍了欧盟先进的生物物理模型BioMA及其在我国农业遥感监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目前我国农情监测主要采用的方法及BioMA开发的背景和目的,然后详细介绍了BioMA的技术框架及BioMA由研究向业务化运行转变的可视化模型工具,最后以BioMA中水稻产量预测模型WARM为例,从数据准备、模型综合利用等方面分析了BioMA在中国农业遥感监测中应用中的可行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耀欢  王浩  肖伟华  秦大庸  
应用遥感技术进行水质监测较常规监测具有巨大优势,能快速、大尺度、低成本的监测水质参数在时空上的变化状况。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内陆水体环境遥感监测的基本原理;其次,介绍了常用水质参数的遥感监测研究现状,包括叶绿素a(Chl-a)、悬浮物(SS)、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以及总磷(TN)、总氮(TP)等其他水质参数,并将其划分为经验模型和生物光学模型两种监测方法;再次,对常用的遥感数据源进行了介绍和优缺点的评述;最后,讨论了内陆水体环境遥感监测误差来源,并对今后内陆水体环境遥感监测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傅煜  张浪  
城市棕地通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污染,其中重金属、烃类有机物是其最主要的污染源,快速准确地对污染棕地进行准确识别、实地定位、动态监测以及定量分析是开展大尺度棕地修复必不可少的前期工作。遥感技术凭借其大面积、多时相、无破坏性、时间成本低等优势成为开展大尺度城市棕地污染监测的首要选择。本文介绍了遥感光谱技术在土壤污染定性探测及定量反演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分别阐述了土壤污染物与裸土光谱、异常植被光谱的特征响应依据,以及不同数据平台下高光谱遥感在土壤污染快速识别及定量化中的应用,展望了利用遥感技术定性、定量分析城市棕地污染状况的可能性。利用遥感技术评估城市棕地污染类型、分布和影响程度将成为区域尺度城市棕地污染监测与快速识别的必然趋势,为绘制大尺度棕地污染"人体健康图"提供可能。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宁  程家骅  张寒野  曹红杰  刘军  
以安徽省巢湖市为实验区,以国产高分一号(GF-1)和资源三号(ZY-3)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NDWI和纹理特征作为分类特征,联合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BP神经网络3种分类方法,发展了一种集成分类模型,用于提取养殖水体信息,并进行阴影剔除和形态学处理。结果表明,该集成分类模型适用于提取养殖水体信息,总体精度为97.4%,Kappa系数为0.87,漏分误差为3.7%,错分误差为6.4%,相比单个模型精度明显提高;针对GF-1影像的增强阴影水体指数,对山体阴影和城市建筑阴影的剔除效果明显,较大程度上避免了阴影对水体提取的干扰;实验区养殖水体的遥感动态监测应用发现, 2016年相比2013年水产养殖面积增加6.9%。该研究理论与技术成果的应用,有助于及时掌握养殖水体的时空分布及动态变化,快速提升中国渔业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水平。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靳海霞  潘健  
为研究通过卫星遥感手段监测城镇黑臭水体位置分布的可行性,利用高分二号卫星融合影像数据对北京市城镇水体进行水体岸线提取和水质参数反演。水质参数包括叶绿素a、悬浮物浓度、透明度和营养化指数。基于水体岸线提取结果和反演的各类水质参数的指数分布图,结合预先设定的水体黑臭程度遥感判别指标,对北京市9处水体河段水质进行综合遥感判读,辅以实地调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分二号卫星融合影像能够很好的识别城镇区域内宽度较窄的河道岸线,并判定水面浮萍的存在,定量反演出的水体单位面积内悬浮物浓度、透明度和营养状态指数能够反映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靳海霞  潘健  
为研究通过卫星遥感手段监测城镇黑臭水体位置分布的可行性,利用高分二号卫星融合影像数据对北京市城镇水体进行水体岸线提取和水质参数反演。水质参数包括叶绿素a、悬浮物浓度、透明度和营养化指数。基于水体岸线提取结果和反演的各类水质参数的指数分布图,结合预先设定的水体黑臭程度遥感判别指标,对北京市9处水体河段水质进行综合遥感判读,辅以实地调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分二号卫星融合影像能够很好的识别城镇区域内宽度较窄的河道岸线,并判定水面浮萍的存在,定量反演出的水体单位面积内悬浮物浓度、透明度和营养状态指数能够反映水体的黑臭程度,各河段水体黑臭程度的遥感判别结果与官方公布的结果基本一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焦文哲  刘荣高  葛全胜  
作为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是非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本文研究了内罗毕市1988年-2010年城市建成区空间扩展情况。利用1988年Landsat TM、2000年Landsat ETM+以及2010年Landsat TM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与混合分类的方法,提取了1988年-2000年、2000年-2010年、1988年-2010年内罗毕土地覆盖空间变化数据,并分析了城市用地面积扩展的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内罗毕从1988年到2010年总共扩展了141.24km2,扩展面积为1988年城市建成区面积的1.27倍,其中1988年到2000年扩展了60.03km2,2000年到2010年扩展了81...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继刚  
根据利用遥感技术对1987~2002年动态变化进行的监测,本文总结出了南京湿地资源的3个动态特征:滩地、沼泽大幅度减少;水系连通性降低;水田大面积减少,水产养殖用地成倍增加。文章认为,自然湿地的生态价值因人类干扰而遭受巨大损失,南京市急需制定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自然湿地利用与保护计划。需要指出的是,人工湿地的动态变化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扩展的结果,这种变化到目前为止主要是积极的,是在合理范围之内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卷乐  胡振鹏  冉盈盈  王晓龙  张永杰  
鄱阳湖湿地属于我国生态功能区划重要区,兼有洪水调蓄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服务功能。该区域建有9个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全球变暖引发的区域性干旱气象灾害频发,造成鄱阳湖区水体和湿地水位下降、甚至干涸,大量薹草滋生,时有湖区烧荒现象,严重威胁到鄱阳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安全及区域生态环境。2012年初,针对新出现的多起烧荒事件,研究结合遥感快速监测、植物地面调查和GIS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及时掌握第一手的烧荒区域面积、分布和地面火烧区域与非火烧区域植被生长状况,并经对比和分析获得一些初步认识:①此次春季烧荒区域总斑块95个,烧荒总面积10 278.619 6 hm2,烧荒面积最大的斑块面积1 29...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何隆华  杨金根  
用遥感技术来进行水环境监测是近年来常用的手段之一。由于不同污染水体的绿度、温度和透明度差异反映了物理场的不同,因此,在遥感技术中用NOAA/AVHRR气象卫星测定绿度、温度和透明度三类数据可完整地识别不同水体的水质变化。采用气象卫星的复合比值合成图像和色调-饱和度-明度变换技术,有效地反映长江三角洲主要水体的水质污染情况,并且可同上海市航空遥感综合调查与研究资料和太湖的水质研究资料互相印证,其水质类型可以用数据予以确定和解释。本研究反映了长江三角洲全区主要水体水质的宏观分布,为水质污染的宏观监测提供了依据,表明气象卫星在以水质研究为主的环境遥感中的优越性。它具有覆盖面广、时相连续、费用低廉的优...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宝艇  
我国第一代海洋污染航空遥感监视系统(简称监视系统),由于不具备全天候、大范围和油溢量的监测能力,因而不能满足海洋污染监测与海洋管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加快监测技术的现代化,国家决定建立两套实用型、业务化的监视系统,系统的建设采用国产与引进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其中,航空工作平台均采用"Y-12"海监型飞机,红外/紫外扫描仪采用国产配套。第一套传感器系统的引进部分,选择了瑞典空间公司((SSC)的 MSS 系统。该系统于1987年8月正式转入海上执法监视飞行。而即将引进的第二套机载系统,经调访与论证,选择了丹麦德马电子公司(TERMA)系统。本文重点介绍了我国新一代海洋污染监视系统的基本配置、技术性能、执法监视,并对遥感技术在海洋污染监视监测中的地位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估,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芳  李婷慧  董佳丹  陈晓玲  
我国从“十一五”开始实施了一系列严格的大气污染物减排措施.然而,由于大气污染源复杂多样,尤其对分散污染源监测上存在盲区;相关的统计数据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切实的减排成效.卫星遥感技术作为一种大范围全覆盖的监测手段,能反映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变化趋势,从而客观反映减排成效.因此,研究通过对OMI卫星遥感长时序大气污染监测产品的时空趋势分析,解析了湖北省内“十一五”以来SO_2与NO_x减排成效,结果显示湖北省内大部分地区SO_2浓度呈显著下降趋势,NO_2浓度则无显著变化趋势,宜昌、荆门等地区表现为显著增加,亟需重点关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雪冉  胡振琪  许涛  朱琦  
分析2000—2010年呼伦贝尔草原土地覆盖空间分布格局、时空变化趋势,揭示生态工程实施效果,为草原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基于2000、2005和2010年的3期Landsat 4/5TM遥感影像,采用最大似然法进行监督分类,得到各时期的土地覆盖分布图,通过制作不同时期不同地类间的转移矩阵,定量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类之间的相互转换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草地年均减少面积为3 063.03hm2,与未利用土地、耕地和湿地发生剧烈转换;水域年减少面积为3 960.98hm2,与湿地和未利用土地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娜  贾建华  罗菊花  马荣华  陈远  
以多时相Landsat TM/ETM+影像和HJ-CCD影像为数据源,提取江苏省2000、2005及2010年湖泊,分析江苏省湖泊10年的水域面积变化及驱动力。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湖泊三期水域面积分别为5 902.23、5 891.91和5 883.19km2,全省湖泊面积整体相对稳定,但单个湖泊变化差异较大,变化最明显的是洪泽湖和白马湖。洪泽湖及白马湖10年的动态变化表明,洪泽湖变化主要位于西南方向,白马湖变化明显的是西南与东北方向。进一步从人为和自然因素对其变化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年间洪泽湖和白马湖周边区域气温升高、降水量及入湖水量的减少是造成水面减小的重要自然因素;洪泽湖10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