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66)
- 2023(4119)
- 2022(3648)
- 2021(3481)
- 2020(3058)
- 2019(7237)
- 2018(7321)
- 2017(14300)
- 2016(7738)
- 2015(8893)
- 2014(8752)
- 2013(8285)
- 2012(7272)
- 2011(6537)
- 2010(6837)
- 2009(6343)
- 2008(6030)
- 2007(5234)
- 2006(4601)
- 2005(4035)
- 学科
- 济(31609)
- 经济(31590)
- 管理(24436)
- 业(20391)
- 方法(18226)
- 企(17925)
- 企业(17925)
- 数学(16606)
- 数学方法(16119)
- 环境(10239)
- 划(7070)
- 农(7048)
- 学(6765)
- 中国(6624)
- 理论(6536)
- 财(6346)
- 业经(5878)
- 地方(5584)
- 贸(5263)
- 贸易(5259)
- 易(5138)
- 和(5110)
- 技术(4864)
- 教学(4601)
- 规划(4556)
- 农业(4405)
- 务(4362)
- 财务(4334)
- 财务管理(4326)
- 环境规划(4325)
- 机构
- 学院(108112)
- 大学(105800)
- 管理(43103)
- 济(40860)
- 经济(39982)
- 理学(37850)
- 理学院(37481)
- 管理学(36330)
- 管理学院(36172)
- 研究(33214)
- 中国(24598)
- 科学(22346)
- 京(22279)
- 农(17532)
- 业大(17395)
- 财(17236)
- 所(17043)
- 江(15836)
- 研究所(15753)
- 中心(15413)
- 财经(14086)
- 北京(13892)
- 农业(13760)
- 范(13204)
- 师范(13053)
- 州(12860)
- 技术(12782)
- 经(12753)
- 院(12267)
- 经济学(12034)
- 基金
- 项目(76784)
- 科学(60319)
- 基金(55180)
- 研究(53242)
- 家(48999)
- 国家(48662)
- 科学基金(42169)
- 社会(32774)
- 省(31436)
- 社会科(31139)
- 社会科学(31126)
- 自然(29241)
- 基金项目(28779)
- 自然科(28598)
- 自然科学(28591)
- 自然科学基金(28035)
- 划(26245)
- 教育(25600)
- 资助(24020)
- 编号(21486)
- 重点(17744)
- 创(16306)
- 发(16200)
- 成果(16161)
- 部(16067)
- 创新(15184)
- 课题(15161)
- 科研(15034)
- 计划(14965)
- 大学(14064)
共检索到149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嘎 罗方悦 刘扬 王爱霞
土工织物是土石坝堤和土坡的常用加固手段,其在水位骤降环境下对土坡的加固机理尚未阐明。该文进行了水位骤降离心模型试验,观测了土工织物加固土坡与素土坡的变形破坏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土工织物显著减小了土坡的位移并提高了土坡稳定性;土工织物存在着与水位变化无关的分界点,其内侧和外侧分别表现为约束土坡变形和被土坡约束的不同性质;土工织物通过其与土坡的相互作用,将土坡内部的约束传递到坡外部,使土坡的变形分布更均匀,阻碍了"变形局部化发展到一定程度"这一滑裂面形成的前提条件的发生。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郑光 许强 蔡国军 刘汉香 刘洋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因能再现自重应力场以及与自重有关的变形过程,直观揭示变形破坏机理,并能为其他分析方法提供真实可靠的参数依据,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利用成都理工大学建成的TLJ-500型土工离心机开展了土工离心模型教学实验,在缩尺小模型中再现大规模地质原型的变形过程,能有效引导和培养学生宏观把握岩土体变形的分期配套特性的能力,是一种有效的专业教学手段。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地质工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嘉伟 于沭 苏安双 梁建辉 李兆宇 李炎隆
[目的]模拟并研究改性分散土边坡的稳定性,为分散性土质边坡的工程安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对黑龙江省胖头泡蓄滞洪区堤防工程筑堤土料的分散性进行鉴定,通过针孔、碎块等室内试验提出堤防表层土改性方案,并对表层改性的分散性土边坡进行离心模型试验,将模拟30 m高堤防边坡模型的离心加速度从0逐渐加到50g,稳定运行20 min后,分析离心加速阶段和匀速运行阶段边坡的变形规律,研究胖头泡蓄滞洪区堤防工程改性分散土与分散性土结合的稳定性。[结果]边坡模型离心加速阶段结束时最大沉降量为1.3 mm,沉降率为0.22%;离心匀速运行阶段结束时,整体最大沉降量为1.74 mm,沉降率为0.29%;整个边坡模型在表层土改性后沉降量较小,改性分散土层和分散性土层未发生大的错动、滑移以及脱空变形等现象。[结论]胖头泡蓄滞洪区堤防工程改性后的分散性土能够与分散性土层良好结合,可有效改良堤防工程土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俊 吴普特 赵西宁
降雨产流阈值是受雨下垫面能够产流的最小降雨量值,是产流产沙规律研究的重要参数。采用室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用传统直线回归法推求了4种下垫面条件下坡面降雨产流阈值,并综合考虑了其他因素对降雨产流阈值的影响,建立了一种多参数非线性降雨产流阈值模型。结果表明:传统直线回归法得到的4种不同调控措施下坡面的降雨产流阈值分别为:裸坡9.4mm、黑麦草23.6mm、苜蓿15.8mm和春小麦19.5mm。结合直线回归法并充分考虑降雨强度、植被覆盖度和前期土壤含水量3个因素对降雨产流阈值的影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一种多参数非线性降雨产流阈值模型,由该模型得到的4种不同调控措施下坡面的降雨产流阈值分别为:裸坡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孝玉 白鹏 王娟 史文娟 王全九
【目的】对陕北榆林黄土坡地枣园的降雨入渗、产流进行试验与模拟研究,为陕北坡地枣园雨水的高效利用提供指导。【方法】在陕北枣园径流小区,利用人工降雨试验,开展不同降雨强度(0.8,1.0,1.3mm/min)和不同初始土壤含水率(0.08,0.15,0.24cm3/cm3)条件下的降雨、入渗产流试验,运用Richards入渗方程结合水量平衡方程对人工降雨的入渗、产流过程进行模拟。【结果】土壤含水率相同条件下,降雨强度越大产流时刻越早,入渗达到稳定的时间越短,累积入渗量和径流量越大;降雨强度相同条件下,土壤初始含水率越大,产流越快,平均入渗率越小,趋于稳定入渗的时间越短,累积产流量也越大。模拟值与实...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海峰 吴明亮 翁伟 沈宇峰 张利峰
油菜机械化收获作业时茎秆的物理特性对收获质量有较大影响,研究油菜茎秆生长过程中的模型特性可以为收获作业提供原始数据,对田间油菜茎秆直径进行测量,通过直径变化来间接表达其生长模型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分枝部位茎秆直径大小变化是按指数函数递减,其变化模型为y=77.74e–1.011 3x(R2=0.986 2),且茎秆部位的改变对其直径大小的影响极显著;主茎秆直径随离地高度的增加呈线性降低,变化规律为y=–0.9817x+34.35(R2=0.987 1),且变化幅度90%处在0~2 mm内。
关键词:
油菜 茎秆 模型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永利 陈晓蕾 石建高 黄洪亮 史航 王鲁民
通过在圆柱形网箱箱体深度的1/2处设置一个中环,将原来的圆形重力式网箱改造成新型自减流低形变网箱(改造后的新型实物网箱周长50 m、中环周长75 m、深8 m)。通过在东海水产研究所内主尺度为90m×6 m×3 m的试验水池对新型自减流低形变模型网箱进行模型试验,研究其箱体内容积和流速的变化。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新型网箱的容积保持率明显优于原型网箱,在流速1kn时容积保持率仍能达到90.4%。不同流速下,新型网箱的减流效果比原型网箱提高5.8%~13.9%,内部流速比箱体外界流速减小25.0%~31.2%。该新型网箱可有效降低箱体内的海水流速、提高箱体的容积保持率,为养殖鱼类提供更为良好的生存、...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程立 郑双凌 刘耀儒 杨强
以大岗山拱坝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为例,探索将CAD的2D图生成3D图的一般方法,以清晰、直观地显示工程三维信息。利用CAD软件强大的二次开发功能,以Excel作为数据库及处理工具,使用VBA语言设计和编写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数字化操作系统,满足了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前后处理、实时分析反馈的需求。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唐浩 许柳雄 王学昉 周成 朱国平
模型试验根据田内准则,选择大小尺度比分别为:λ=20∶1,λ¢=1∶1,制作的模型网规格为:网衣长109 m,网高15.6 m,上纲80.9 m,下纲98 m,下纲基本重量为0.663 kg/m,浮力配备25 N/m,模型网和实物网的缩结系数相同。试验结果显示,围网中部下纲沉降深度(D)和时间(t)的关系:D=–0.0014t2+0.276t–0.6476(R2=0.9953);下纲重量对沉降性能有显著影响,而放网速度对沉降性能的影响并不显著,但两者交互项对沉降深度有显著影响;在0.531~0.663 kg/m的范围内,随下纲重量增加,沉降深度呈大幅度增加趋势,而沉降速度呈递减趋势;在0.66...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石永闯 朱清澄 张衍栋 花传祥 周文博
根据2014年11—12月进行的秋刀鱼(Cololabis saira)舷提网静水槽模型试验测定的网具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模型网绞收过程中的张力变化,以及绞网速度和下纲配重与模型网网具张力的关系,试图研究涤纶材料的模型网网具起网张力性能。试验结果表明:(1)模型网侧纲、下纲的张力在绞网过程中随时间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绞网过程即将结束时张力达到最大值。(2)模型网侧纲、下纲张力均随绞网速度的提高而增加,并随着绞网速度的提高增速加快,不同绞网速度组之间张力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P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永利 陈晓蕾 石建高 黄洪亮 杨青剑 王鲁民
以目前使用较多、主尺度为周长50 m、深8 m的HDPE圆形重力式网箱为研究对象,通过在主尺度为90 m×6 m×3 m的试验水池内的模型试验,研究其在不同配重、两种排布方式、不同排布间距条件下网箱的受力变化。结果表明:不论"一字形"还是"田字形"排布,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模型网箱阻力随着箱体配重增加而增大,且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增大。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除"一字形"排布的第四只网箱在0%间距排布的模型网箱在高流速下受力大于25%和50%排布间距的受力外,其它排布的模型网箱阻力均随排布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流速的增加,"田字形"排布第二只网箱受力由小于"一字形"排布...
关键词:
模型试验 受力变化 深水网箱 排布方式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唐浩 许柳雄 王学昉 周成 兰光查 王敏法 叶旭昌 朱国平
模型试验是测定渔具作业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模型试验结果是否能客观反映网具在实际作业过程中的性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需要进行比较评估。本研究通过多元线性模型标准化下纲沉降速度和沉降深度,并分析比较了海上实测数据和模型网具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1)标准化后的模型围网平均沉降速度(0.118~0.135m/s)超过实物网平均沉降速度(0.142~0.153 m/s)80%以上;(2)标准化后的实物网平均沉降深度(150.11~167.14 m)为模型网的平均沉降深度(266.89~275.62 m)的57%~60%;(3)在不考虑各层水流流速的情况下,实物网平均沉降深度拟合值(171.93~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广臣 傅鹤林 巢万里
对Ⅳ、Ⅴ级围岩条件下的桥隧邻接工程,由于施工过程中桥、隧、岩的相互作用或运营中的汽车荷载及其冲击作用的影响而产生的力学行为、作用效应等进行了系统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桥隧邻接施工过程对桥、隧结构各部位的受力、变形、位移、沉降以及洞口围岩的压力、沉降和稳定性等均产生很小的影响;但桥头邻接端的汽车荷载及其冲击作用易使桥梁跨中、邻接端及隧道洞身产生较明显的沉降,并使桥头桩基础顶部产生一定的水平位移。因此,应对桥梁的各关键部位及桥头斜坡岩土体等采取局部加强措施,或减小桥梁跨径,加大邻接长度,避免过大的汽车荷载并减小汽车冲击影响等,防止桥梁各关键部位因不利作用而损伤甚至破坏,避免桥头桩基础产生过...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章慧健 刘功宁 王脉 汪波 刘秋阳 郑余朝 周学民
尽管格宾石笼在边坡、护岸工程、路基加固等工程中已有了一定的应用,鲜有研究提及格宾石笼在隧道支护中的应用。由于格宾石笼具有多孔隙(变形能力较好)和一定承载力等特征,在应对隧道围岩大变形和高地应力等具有一定应用前景,对基于格宾石笼的隧道支护构件静力加载模型试验设计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为了方便学生更好的了解格宾石笼作为隧道支护结构的力学作用机理,设计了一种简化的格宾石笼构件成型方法和与之配套的试验加载装置,并提出了基于离散元计算的格宾石笼隧道局部构件数值建模方法,进而对比和揭示了组成格宾石笼构件的两大主要参数(格宾网强度和填石有效模量)对格宾石笼建构的隧道支护构件静力力学特性差异的影响规律。通过该试验,为学生演示了基于格宾石笼建构的隧道支护局部构件的设计、拼装、试验加载以及数据采集的全过程,旨在为学生深入学习和掌握格宾石笼建构的隧道支护局部构件的试验静力力学行为及其建模方法提供一种新思路。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章慧健 郑余朝 刘功宁 汪波 张帅
为了方便学生更形象理解洞桩法地铁车站边桩结构的受力机制,本文以广州地区某洞桩法地铁车站工程为依托,设计了一种简化的洞桩法车站边桩结构模型试验方法。基于该试验方法,演示分析了边桩结构在洞桩法车站开挖过程中的施工力学行为规律,并对比研究了不同桩型布置参数下的桩后土压力、边桩结构的力学和变形规律。通过该试验,为学生展示了洞桩法边桩结构模型试验的设计、制作、试验具体操作及数据监测的全过程,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洞桩法车站边桩结构力学行为演变规律,以及采用不同边桩布置型式的力学行为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