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62)
2023(8086)
2022(6737)
2021(6140)
2020(4966)
2019(11141)
2018(10673)
2017(20544)
2016(11343)
2015(12054)
2014(11766)
2013(11417)
2012(10616)
2011(9454)
2010(9463)
2009(8547)
2008(8401)
2007(7392)
2006(6593)
2005(5621)
作者
(33867)
(28368)
(28126)
(26657)
(18022)
(13692)
(12633)
(11094)
(10793)
(10114)
(9753)
(9140)
(9137)
(9081)
(8950)
(8808)
(8623)
(8505)
(8268)
(8051)
(7297)
(6905)
(6757)
(6584)
(6421)
(6281)
(6244)
(6186)
(5719)
(5694)
学科
(40842)
经济(40793)
(33591)
管理(33232)
(24699)
企业(24699)
方法(17745)
数学(16213)
数学方法(16031)
(15556)
(15550)
中国(11608)
农业(10827)
(10479)
贸易(10477)
(10260)
业经(9441)
收入(9370)
(9341)
(8713)
(8274)
地方(7549)
(7241)
财务(7229)
技术(7222)
财务管理(7217)
(7145)
环境(7142)
银行(7105)
企业财务(6843)
机构
学院(159162)
大学(156946)
(68073)
经济(66851)
管理(61406)
研究(56057)
理学(53847)
理学院(53291)
管理学(52431)
管理学院(52168)
中国(41441)
科学(35952)
(35624)
(32079)
(31240)
(28995)
业大(28709)
农业(28259)
研究所(26708)
中心(25315)
财经(24457)
(23530)
(22398)
经济学(20829)
(20215)
北京(19859)
经济学院(19032)
(18954)
师范(18644)
农业大学(18602)
基金
项目(112614)
科学(88305)
基金(82965)
研究(76739)
(75141)
国家(74508)
科学基金(62828)
社会(50130)
社会科(47657)
社会科学(47646)
基金项目(43792)
(43663)
自然(42448)
自然科(41490)
自然科学(41471)
自然科学基金(40768)
(37542)
教育(34350)
资助(33556)
编号(29344)
重点(25492)
(24493)
(24373)
(23649)
成果(22606)
计划(22173)
创新(22148)
科研(22045)
国家社会(21204)
(20522)
期刊
(70515)
经济(70515)
研究(44161)
(31854)
学报(30806)
中国(27402)
科学(26483)
大学(22680)
(22387)
学学(22013)
农业(21395)
管理(20754)
(15585)
金融(15585)
业经(12698)
经济研究(12690)
教育(12088)
财经(11620)
(11228)
技术(11105)
(9954)
问题(9422)
业大(8702)
(8492)
(8384)
科技(8273)
商业(7729)
技术经济(7448)
国际(7310)
农业大学(7307)
共检索到227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刘莹  黄季焜  王金霞  
利用价格杠杆提高农业部门的灌溉用水效率意义重大,但同时也可能对农业种植收入造成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建立纳入生产函数的农户多目标决策模型,分析黄河上游农业水价对作物用水及种植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价的上涨,用水量对水价将先后经历无弹性、敏感弹性、最后又恢复低弹性的过程。水价提高将使种植收入持续下降。水价政策与适当的定额补贴政策双管齐下将达到既节约用水又兼顾农户种植收益的双赢结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廖永松  
本文以石津、泾惠渠和武都三个灌区内18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计算了灌溉水价改革对灌溉用水、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灌溉水价上涨会减少灌溉用水,也会影响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灌溉水价有上涨空间,但极为有限。因此,本文认为,在目前农业生产条件下,在强调提高灌溉水价达到补偿供水全成本水平的同时,还需要加强灌溉工程的成本—收益核算,降低灌溉成本。此外,国家财政应适当补贴灌溉用水户,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和农民灌溉权益不受侵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小菁   钟甫宁   纪月清  
[目的]通过对农户灌溉行为分析,考察水价对农户灌溉用水投入的影响,基于不同生产要素与灌溉用水的要素替代弹性揭示农户节水的路径与机制。[方法]运用多元回归模型,选取新疆地块层面323个农户地块调查数据,首先探索水价变动对农户亩均灌溉用水量及灌溉次数的影响,其次分析水价变动对农户种子与毛管亩均投入的影响,最后计算两种生产要素与灌溉用水的要素替代弹性。[结果]当水价上升时,农户可能会通过减少亩均灌溉用水量以及灌溉次数的方式以减少灌溉用水投入;当水价上升时,农户不会改变种子投入,主要倾向于增加毛管投入来减少灌溉用水量;而相对灌溉用水而言,种子的替代关系较弱,而在玉米生产中毛管替代关系较弱,棉花毛管替代关系较强。[结论]结果表明:定价机制作为促进农业节水的政策工具是有效的,水价可作为鼓励农民增加灌溉技术投入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当水价上升时,灌溉用水相关的要素配置的情况取决于两者之间要素替代关系的强度,要素替代弹性越强的生产要素增加幅度越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建琴  夏军  刘晓洁  刘杰  
我国现行灌溉水价偏低而起不到对用水户的用水需求进行调节,进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作用。澳大利亚政府通过水价改革,利用经济杠杆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了有限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学者对我国长期实行的低价供水政策特别是灌溉水价造成的水资源浪费问题进行了研究,但缺乏运用价格杠杆协调水资源供求及利于激励节水的定价方法等具体内容的研究。本文在论述我国农业灌溉水价的历史沿革以及澳大利亚农业灌溉水价改革进展及成效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与澳大利亚灌溉水价制度的对比研究,提出应对我国的农用水价进行改革,并对我国的水价政策改革提出建议,基于两部制水价理论,结合我国国情确定了引黄灌区新的水价,能为我国的水价改革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福霞  王晓晓  
科学评估节水技术推广和水价综合改革等措施对农业用水强度的综合影响,对节水政策的优化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构建了用水强度的理论分解模型,尝试将技术进步和灌溉水价等因素纳入同一分析框架,以探寻农业用水强度各类驱动因素的作用方式;在此基础上,基于2003—2016年小麦、玉米与水稻主产区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样本期内,三种作物灌溉用水强度呈现稳中有降态势,下降幅度最高的是玉米,其次是小麦,水稻下降幅度最小。灌溉水价对用水强度的影响在作物间呈现出差异化特征,其显著促进了玉米用水强度的降低,而在小麦、水稻两种作物上却表现出抑制作用。农业技术创新与技术效率改善显著降低了农业用水强度,且其影响程度在作物间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农业技术创新对玉米和水稻用水强度改善的作用最为强劲,而技术效率对小麦用水强度降低的贡献最大。上述结论在替换技术进步指标和改变参数估计方法后仍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因此,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定价机制中应考虑不同作物的用水习性,农业技术创新活动更多从不同作物生产中的薄弱环节来精准开展,同时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和规模效率尚需进一步优化与提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牛坤玉  吴健  
本文目标是定量评估农业灌溉水价对农户用水量的影响。以往研究只考虑灌溉水价对于农户某种节水行为的影响,本文充分考虑在不同的价格水平阶段,农户会在多种节水行为中进行选择,引起用水需求弹性变化,并改变用水量,从而更全面更真实地反应价格水平与农户用水量之间的关系。在农村水价市场健全以及农户理性经济人假设前提下,本文通过建立局部均衡模型进行费用效益分析,研究农户节水行为随着价格水平而发生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水价与节水量的关系。本文还结合实证研究的方法,以黑龙江省境内某农场为研究对象,开展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案例地区,当灌溉水价达到0.04元/m3的时候,水价具备了发挥作用的条件;水价在0.04-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晓娟  李周  
本文阐述了生产技术效率测定的理论,并以河北省石津灌区为例,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农户调查资料,对该灌区的生产技术效率、灌溉用水效率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石津灌区的灌溉用水效率远低于生产技术效率,平均灌溉用水效率为75.43%,说明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达到目前的产量可减少24.57%的灌溉用水;而且灌溉用水效率与生产技术效率相比表现出较大的可变性。进一步的计量分析表明:提高渠水使用的比例、提高水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建立用水者协会,对灌溉用水效率的提高均有积极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慧杰   霍利光   李盛   梁素明  
为探究不同灌溉和垄作种植方式对旱地马铃薯水分利用效果和产量的影响,明确适宜旱地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同步提高的耕作和灌溉处理组合模式,进一步为旱作马铃薯生产效能提供理论依据,于2019—2020年连续2个马铃薯生长季,在山西省岚县地区,以并薯26号为材料,设置水力驱动带状喷灌(G_1)和滴灌(G_2)2种灌溉处理和常规垄型种植(M_1)、凹型垄面种植(M_2)和露地平作种植(M_3)3种种植方式的二因素试验,深入研究灌溉方式与垄作种植相互效应对旱地马铃薯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方式与垄作种植对旱地马铃薯田耗水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均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M_2处理较M_1和M_3处理显著增加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提高自然降水和灌溉水的利用率;在G_1处理下,M_1和M_2处理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分别比M_3处理增加了14.08%,13.58%和23.28%,21.92%;在G_2处理下,M_1和M_2处理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分别比M_3处理增加了11.88%,11.50%和22.05%,20.45%,且以凹型垄作+水力驱动带状喷灌处理组合G_1M_2产量最高;相同垄作处理下,G_1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最高。综合考虑,灌溉方式和垄作种植对旱地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调控效应,凹型垄面种植+水力驱动带状喷灌处理组合(G_1M_2)可作为适宜山西旱地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同步提高的灌溉与耕作处理组合模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宝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寿奎  
农村水利作为公益性较强的农村准公共产品,需要"政府主导、企业服务、农民参与"。本文在分析我国农业水价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基于经济自立灌溉区管理模式,提出基于供水企业、农民用水户、政府及非农企业"三方满意"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就经济自立灌溉区管理模式下农业水价管理配套政策进行设计,以期推进水价改革的顶层设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克强  刘红梅  黄智俊  
从分析我国现行灌溉水价形成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剖析了形成我国不合理灌溉水价的原因,提出灌溉水价形成的原则,探讨了理顺我国灌溉水价形成的对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祖莹  殷华  
"中国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影响"、"用更少的水生产更多的稻谷——提高水稻种植区水分生产率"项目是由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资助,武汉大学、国际水管理研究院、国际水稻研究所、湖北省漳河工程管理局、英联邦工业与科技研究组织土地与水研究部等单位共同承担。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淑杰  胡山鹰  陈定江  李强  
中国西部地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水资源短缺,现有农作物以高原耐寒、沙生、块茎植物为主。传统生产方式存在灌溉水耗较高、种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需要发展节约型农业。文章构建了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种植灌溉优化模型,以青海省为例,优化得到其10年后最佳种植结构及灌溉方式,并探讨了农业用水价格变化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到2020年该地马铃薯、枸杞、沙棘等旱作沙生植物应扩大种植面积分别至141.4、40.0、200.0万亩并以滴灌为主;油菜、青稞应减少种植面积至250.0、63.1万亩并以喷灌为主;由此可增加经济效益26.5亿元,增幅为12.2%;节水量34.1亿吨,节水幅度为63.8%。在水价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盛誉   周甜甜   王艾昭   邓海艳  
灌溉基础设施建设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农业投入产出数据重新计算1980-2018年27个省(自治区)种植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结构断点模型实证分析灌溉基础设施在不同时期对种植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不同作用。结果表明:虽然过去40年灌溉基础设施在促进种植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边际影响跨地区存在显著差异,并随农业农村转型发展逐步降低,这导致灌溉基础设施投资的边际收益率随时间呈现递减趋势。基于上述结果提出,改善灌溉基础设施投资区域布局,优化公共投资方向是提升灌溉基础设施效率的有效手段。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盛誉   周甜甜   王艾昭   邓海艳  
灌溉基础设施建设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农业投入产出数据重新计算1980-2018年27个省(自治区)种植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结构断点模型实证分析灌溉基础设施在不同时期对种植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不同作用。结果表明:虽然过去40年灌溉基础设施在促进种植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边际影响跨地区存在显著差异,并随农业农村转型发展逐步降低,这导致灌溉基础设施投资的边际收益率随时间呈现递减趋势。基于上述结果提出,改善灌溉基础设施投资区域布局,优化公共投资方向是提升灌溉基础设施效率的有效手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