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85)
- 2023(12904)
- 2022(11269)
- 2021(10384)
- 2020(8802)
- 2019(20161)
- 2018(19985)
- 2017(38490)
- 2016(20814)
- 2015(23520)
- 2014(23617)
- 2013(23517)
- 2012(21756)
- 2011(19875)
- 2010(19832)
- 2009(18338)
- 2008(17553)
- 2007(15448)
- 2006(13849)
- 2005(12212)
- 学科
- 济(103587)
- 经济(103493)
- 管理(59518)
- 业(54524)
- 企(45499)
- 企业(45499)
- 方法(41957)
- 数学(36521)
- 数学方法(36113)
- 地方(23628)
- 中国(23245)
- 学(22830)
- 农(21974)
- 业经(20183)
- 财(19659)
- 农业(15318)
- 和(15020)
- 地方经济(14624)
- 环境(14554)
- 制(14506)
- 理论(14470)
- 技术(14309)
- 贸(13809)
- 贸易(13801)
- 易(13262)
- 融(12486)
- 金融(12485)
- 银(12121)
- 银行(12066)
- 划(11985)
- 机构
- 大学(307818)
- 学院(304326)
- 济(126429)
- 经济(123746)
- 管理(119871)
- 研究(109003)
- 理学(103768)
- 理学院(102598)
- 管理学(100782)
- 管理学院(100278)
- 中国(78329)
- 科学(69776)
- 京(66541)
- 所(56221)
- 财(53909)
- 农(51887)
- 研究所(51546)
- 业大(47613)
- 中心(47538)
- 江(44072)
- 财经(43457)
- 北京(42343)
- 农业(40789)
- 院(39705)
- 范(39623)
- 经(39442)
- 师范(39197)
- 经济学(37934)
- 州(35580)
- 经济学院(33788)
- 基金
- 项目(209815)
- 科学(163410)
- 基金(150762)
- 研究(150007)
- 家(132811)
- 国家(131749)
- 科学基金(111671)
- 社会(93455)
- 社会科(88491)
- 社会科学(88461)
- 省(82438)
- 基金项目(79945)
- 自然(73747)
- 自然科(71951)
- 自然科学(71929)
- 自然科学基金(70615)
- 划(69605)
- 教育(67490)
- 资助(63123)
- 编号(59840)
- 成果(48338)
- 重点(47196)
- 部(45588)
- 发(45573)
- 创(43266)
- 课题(41827)
- 创新(40423)
- 科研(40205)
- 计划(39108)
- 教育部(38435)
- 期刊
- 济(142886)
- 经济(142886)
- 研究(92189)
- 中国(57272)
- 学报(51726)
- 科学(47570)
- 农(46116)
- 管理(45086)
- 财(39359)
- 大学(38285)
- 学学(36172)
- 农业(32380)
- 教育(30766)
- 技术(27176)
- 经济研究(23365)
- 融(23119)
- 金融(23119)
- 财经(21557)
- 业经(21030)
- 经(18443)
- 问题(17970)
- 技术经济(17008)
- 科技(16917)
- 业(16604)
- 图书(15835)
- 理论(14981)
- 统计(13980)
- 现代(13783)
- 实践(13515)
- 践(13515)
共检索到449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启才
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水产科技工作取得很大成绩。据统计,1978~1987年十年中获国家级和部级奖励的水产科技成果就达358项。这批科技成果的特点是:在水产生物工程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明显缩短;先进技术的地区性移植和大范围推广取得显著成效,因而有力地促进了水产业的发展。以水产养殖为例:50年代至60年代“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技术的成功,长期地推动了我国内陆水域养殖业的发展;50年代海带人工育苗和筏式养殖技术的成功,60年代紫菜人工育苗技术的成功,70年代人工贝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姚昌瑞 胡淑礼 尹良明
科技进步奖请奖工业性成果的经济效益计算及评价研究四川大学软科学所姚昌瑞,胡淑礼,尹良明一、问题的提出我国关于科学技术方面设置的奖励,有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发明奖、国家自然科学奖等。各部、省的科技进步奖,授奖条件与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授奖条件基本相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兴波
科技投资是科技进步的支撑条件和经济保证 ,与经济发展必然具有内在的相互关系。本文对科技投资与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
科技投资 科技进步 相关性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平
(一)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全部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无一不是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之上的。在当代,新技术革命正在空前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造成国际经济发展的新态势、新格局。有的原来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如果忽视科技进步,有可能逐步落伍。有的原来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如果能抓住时机,广泛采用新技术,有可能一跃而起,后来居上。人类社会的这个共同经验,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我国错过了以往几次技术革命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智锋 周延军
在对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评价理论、方法研究分析基础上,结合石油工程类科技成果的特点,从经济效益评价计算角度确定适合石油工程行业经济效益计算的成果分类体系;针对不同成果类型建立多个适应性强的经济效益评价计算模型,通过实例测算分析,证明该计算模型科学可靠,为石油工程类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和投入产出量化评价提供一套科学、实用的方法和工具。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亚旭 田党宏 李晓东 翟云萱 高蓉 佘伟军
本文从科技成果创造经济效益的本质出发,探究了科技成果取得经济效益的途径,提出了科技成果直接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并对典型直接经济效益给出了具体评价公式。
关键词:
科技成果 经济效益 评价方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镇
基于模糊积分法,对我国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科技进步与经济互动机制进行了综合评价,测算结果表明:市场经济下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作用机制、经济对科技进步的作用机制以及二者协同机制的运行绩效分别为0.70408949、0.69610579和0.75404855,科技进步与经济互动机制运行总绩效值为0.715478,处于良好水平。
关键词:
科技进步 经济增长 互动关系 模糊积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任树峰 梅姝娥
文章基于科技部组织开展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的指标体系,研究科技进步综合评价指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而利用第三次(2003年 ̄2004年)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所收集的数据,对江苏城市的科技进步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对各个市的科技进步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
关键词:
科技进步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所林,张琳,龙江舫,刘静,尹建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惠永正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只有坚定地推进科技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着加速发展,调整结构,提高效率的重要任务。尤其需要全社会提高科技意识,多方面加强科技投入,真正走上依靠科技进步的道路。科技工作在面向经济主战场、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基础研究三个方面要合理配置力量,确立各自攀登高峰的目标,在高科技领域中,中华民族要占有相应的位置。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的机制,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和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英杰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刘英杰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总量的增加。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是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发展目标。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按照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包括以下因素:劳动力、生产资料及其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异煌
科技进步总是在一定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模式中实现的,经济模式的选择对科技进步有着重大影响。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只追求数量的增长,而忽视技术进步与质量的提高;我国的传统经济体制,只强调高度的集中统一,而缺乏生机和活力。这样的经济模式,严重地妨碍了科技进步特别是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了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体制模式的双重转换,经济发展要从片面追求速度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效益的轨道;经济体制要从高度集中的僵化模式转向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模式。经济模式的双重转换,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处明
今后20年我国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泉是科技进步和保障就业。通过建立经济增长理论模型说明经济增长、科技进步、就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把着眼点放在提高科技发展水平上,以科技进步带动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科技进步 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