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42)
- 2023(9473)
- 2022(8516)
- 2021(8155)
- 2020(6933)
- 2019(16084)
- 2018(16237)
- 2017(31295)
- 2016(17210)
- 2015(19476)
- 2014(19414)
- 2013(19117)
- 2012(17450)
- 2011(15369)
- 2010(15134)
- 2009(13668)
- 2008(13300)
- 2007(11428)
- 2006(9734)
- 2005(8249)
- 学科
- 济(64142)
- 经济(64068)
- 管理(49110)
- 业(46724)
- 企(40014)
- 企业(40014)
- 方法(32909)
- 数学(28407)
- 数学方法(27997)
- 学(16495)
- 农(16437)
- 财(16048)
- 中国(15174)
- 业经(14230)
- 地方(12536)
- 理论(12219)
- 和(11088)
- 务(11080)
- 农业(11023)
- 财务(11018)
- 财务管理(10998)
- 贸(10993)
- 贸易(10988)
- 易(10658)
- 技术(10575)
- 企业财务(10395)
- 环境(10215)
- 制(10182)
- 教育(9234)
- 划(9214)
- 机构
- 大学(238407)
- 学院(237219)
- 管理(97872)
- 济(86865)
- 理学(85694)
- 理学院(84761)
- 经济(84743)
- 管理学(83139)
- 管理学院(82724)
- 研究(75986)
- 中国(55051)
- 京(51138)
- 科学(50718)
- 农(38958)
- 财(38618)
- 所(38280)
- 业大(38250)
- 研究所(35311)
- 中心(34514)
- 江(33208)
- 北京(32270)
- 财经(31708)
- 范(31008)
- 师范(30664)
- 农业(30608)
- 经(28819)
- 院(28169)
- 州(27546)
- 技术(26371)
- 师范大学(24768)
- 基金
- 项目(169565)
- 科学(131710)
- 研究(122566)
- 基金(121592)
- 家(106298)
- 国家(105419)
- 科学基金(90370)
- 社会(73845)
- 社会科(69846)
- 社会科学(69826)
- 省(66978)
- 基金项目(65644)
- 自然(61118)
- 自然科(59657)
- 自然科学(59641)
- 自然科学基金(58533)
- 划(56392)
- 教育(56109)
- 编号(50900)
- 资助(50714)
- 成果(40578)
- 重点(37401)
- 部(36540)
- 发(35216)
- 创(35046)
- 课题(34457)
- 科研(32906)
- 创新(32594)
- 项目编号(31688)
- 大学(31673)
共检索到330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吕军仪 孙燕燕 李秉记 吴金英 黄克 陈琳
实验用复合微生物由芽孢杆菌(Bacillusspp.)、红螺菌(Rhodospirillumspp.)、硝化细菌(Nitrobacterspp.)和硫化细菌(Thiobacillusspp.)组成,菌量比例分别为61.5%、27.3%、5.8%和5.4%。向大海马养殖池每10d使用1次,用量5mL/m3,菌液密度(2.0~2.5)×109/mL。结果表明,应用复合微生物的试验组溶解氧比对照组(不加菌)提高了32.7%,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物含量则分别降低了76.9%、97.1%和93.3%。对照池的浮游藻类优势种为蓝藻、甲藻和隐藻,分别占浮游植物总量的35.3%、22.3%和19.6%;试验池...
关键词:
有益微生物 大海马 健康养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晓鸿 田芳 杜丽璞 王轲 林志珊 叶兴国
植物与微生物在长期的侵染和抗侵染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复杂的互作关系,二者相互利用、协同进化。一些病原微生物致病能力的变化或增强迫使植物提高抗病性,同时改进了植物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植物与微生物互作关系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促进了植物基因工程育种途径的创立和生产潜力的提高,尤其微生物介导的基因转移已成为改良植物的重要工具。本文概括性综述了植物与一些主要有益微生物互作的应答反应、信号传导和分子基础,以及利用有益微生物对改良植物性状和生产水平的研究进展。描述了植物对主要有益微生物的应答途径,以及植物和农杆菌、根瘤菌、真菌及植物病毒互作的分子信号系统,并介绍了它们在基因工程、遗传育种和生产实践中的应...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春花 赵长臣 江小燕 陈总会 陶家发 黄志斌
为提高草鱼抗病害能力,并维持良好的水体环境,在中山市东升镇北洋水产养殖场选用12口池塘开展注射草鱼细菌性烂鳃、肠炎、赤皮三联灭活疫苗与病毒性出血病冻干疫苗相混合的四联苗,并联用有益微生物的示范性试验。结果显示,注射四联疫苗后草鱼的抗体效价在D7时即可检测到,D30时达最高值,D90时仍维持该水平;注射四联疫苗组草鱼的免疫原性比空白对照组提高,平均成活率提高29.7%(P<0.01),平均免疫保护率为90.9%;使用有益微生物在改良水质、优化养殖环境方面作用显著,可提高草鱼平均存活率7.9%(P<0.05)
关键词:
草鱼 有益微生物 四联疫苗 注射免疫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有益微生物在食品、医药和饲料等生命健康领域应用潜力巨大,但我国发酵食品相关产业最核心的菌种资源,却长期被国外巨头公司垄断和控制,益生菌"种"之殇,已严重制约了辽宁省乃至全国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加快挖掘、保护和应用推广我国自有的宝贵微生物资源,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关键。项目组在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和辽宁省教育厅等项目资助下,针对上述技术难题,开展了东北传统发酵食品中有益微生物资源精准发掘及应用研究。经过10余年的努力,取得的创新成果为:(1)首次建立了东北传统发酵食品"乳酸-品质-特征微生物"关联判别体系,用于快速判定东北传统发酵食品的发酵时间、
关键词:
传统发酵食品 优良菌株 有益微生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孟祥坤 于新 朱超 胡兆平 范玲超
磷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但磷肥的当季利用率较低,大部分被土壤固定形成难溶性的磷酸盐。农业生产中过量的磷肥投入又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污染,而磷矿资源作为一种非可再生资源,过量的开采也会导致日益匮乏,逐步走向枯竭。所以如何提高土壤难溶性磷的利用率成为研究的难点问题,解磷微生物由于可以转化土壤中的无效磷被作物吸收利用,同时具有改善土壤、生态无污染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掌握国内外解磷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状况,从而为解磷微生物在土壤磷资源利用方面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对土壤中解磷微生物的种类、土壤分布特点、解磷机理以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概述,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虽然目前对解磷微生物的研究经历了较长时间,但研究基础比较薄弱,应用研究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在农业应用领域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解磷微生物肥料的研制处于初始阶段,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综上所述,开展解磷微生物研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对于提高土壤磷素吸收利用、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磷素 解磷微生物 解磷机理 应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爱玲 陈立国 杨新美
在无菌覆土层中分别加入对蘑菇菌丝体生长有益的微生物菌悬液,该覆土层中能形成子实体,但产量较常规未灭菌覆土中的少,形成的时间晚;在常规未灭菌覆土层中加入有益微生物悬浮液,对提高蘑菇产量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
覆土层 有益微生物 双孢蘑菇 子实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志明 冯伟业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虾类,贝类和鱼类养殖业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严重影响。因此,如何快速准确预测和诊断水产动物疾病,成为当前水产养殖业十分重要而突出的问题。近年来,随着 PCR 技术的介入,带动了水产养殖动物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技术快速发展。文章介绍了 PGR 及其衍生技术(RT-PCR,Reall—timePCR,免疫 PCR,套式引物 PCR,多重 PCR)的原理、特点及在水产养殖动物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并对水产养殖动物病原微生物诊断技术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PCR 病原微生物 水产养殖 衍生技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肖颖 陈舒奕 邹媛媛 谢秀银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出口水产品的微生物质量安全问题及其原因,通过对检验检测技术、企业管理体系建设、自检自控水平、国际贸易环境4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通过转换科研成果提升检测技术、对出口水产品生产流通的全程监控、整合企业检测资源加强企业自检自控执行力度、制定出台优惠政策促进水产企业实现产业升级、依托风险数据分析建立质量安全信息平台以增强国际竞争力等对策,为规范生产过程,提升水产品质量,助力水产企业成功转型,应对发达国家和地区日益严峻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产品 质量 微生物 问题 研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庆 冷怀琼 朱继熹
通过对一株既能促进苹果幼苗生长,又能减轻苹果叶果病害的蜡质芽孢杆菌Bo17(经鉴定为Baciluscereussp)的代谢液中生理活性物质的测定,表明该菌株能分泌IAA、GA3、ABA、CTK等生长激素;Bo17能产生VB1、VB2、VC等维生素;能产生与植物抗逆性直接相关的SOD酶。能消耗16种氨基酸,7种矿质元素,营养需求比较广泛。
关键词:
苹果,蜡质芽孢杆菌,代谢液,生理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维炯 倪永珍
为了解决畜禽粪便因恶臭得不到很好利用而且严重影响城乡环境的问题,作者引进研究了日本EM有效做生物技术对畜禽粪便的除臭效果。表明:EM技术能有效地去除畜禽粪便的恶臭,总除氨率为42.12%~69.7%。经EM技术处理的饲料,营养成分显著提高,17种氨基酸总量提高28%;其兼有促进畜禽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产量的作用。应用微生态工程技术净化养殖场环境投资少、设备简单、无任何污染物产生。
关键词:
微生态工程 EM有效微生物 畜禽粪便除臭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智 孙运军 钱荣华 丁学知 夏立秋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安全型生物农药的研究和应用,生物农药年产值不断攀升,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微生物农药是生物农药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农药研究应用的主要方向。安全型生物农药代替有残留化学农药,高效的基因工程产品代替天然生物制剂将是未来农药市场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安全型生物农药 微生物农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汤凤霞 蔡慧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素英 陶光灿 谢光辉 沈德龙 李俊 路宝庆
综合分析了我国近 10年来对微生物肥料 (根瘤菌肥料除外 ) ,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改良品质方面的应用效果。微生物肥料与化肥、有机肥等混合施用 ,比传统施肥增产的报道占 98% ,其中增产幅度超过 5 %的报道占87.4 % ,超过 10 %的占 5 6 .6 %。微生物肥料种类以固氮菌类、解磷细菌类、解钾菌类和复合微生物肥料为主 ;菌根菌类、复合微生物肥料、PGPR类、固氮菌类、光合细菌类和解钾菌微生物肥料的平均增产率依次为 2 2 .3%、2 1.2 %、16 .5 %、14 .7%、13.6 %和 12 .2 %。微生物肥料在作物上应用最多的是禾谷类作物 ,其次是油料类和纤维类作物 ,应用...
关键词:
综述 微生物肥料 作物产量 作物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