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99)
- 2023(4034)
- 2022(3685)
- 2021(3437)
- 2020(2961)
- 2019(6953)
- 2018(6825)
- 2017(12707)
- 2016(7447)
- 2015(8400)
- 2014(8691)
- 2013(8553)
- 2012(8067)
- 2011(7411)
- 2010(7648)
- 2009(7287)
- 2008(7541)
- 2007(7105)
- 2006(6333)
- 2005(5825)
- 学科
- 济(28777)
- 经济(28738)
- 管理(20998)
- 业(19625)
- 方法(16004)
- 企(15778)
- 企业(15778)
- 数学(13759)
- 数学方法(13362)
- 农(11116)
- 学(10119)
- 贸(7376)
- 贸易(7372)
- 易(7208)
- 财(6549)
- 中国(6122)
- 制(5643)
- 理论(5436)
- 业经(5388)
- 产品(5230)
- 农业(5059)
- 和(4817)
- 市场(4727)
- 地方(4420)
- 策(4359)
- 技术(4253)
- 银(4199)
- 环境(4194)
- 务(4189)
- 银行(4172)
- 机构
- 大学(114441)
- 学院(113109)
- 研究(41148)
- 管理(39752)
- 济(38625)
- 经济(37535)
- 理学(33735)
- 理学院(33255)
- 管理学(32127)
- 管理学院(31961)
- 科学(31170)
- 中国(30936)
- 农(29527)
- 京(26101)
- 所(24003)
- 农业(23781)
- 业大(23757)
- 研究所(22016)
- 中心(19001)
- 江(18500)
- 财(17637)
- 北京(16417)
- 省(16063)
- 农业大学(15363)
- 院(15048)
- 技术(14939)
- 州(14541)
- 范(14417)
- 师范(14158)
- 财经(13819)
- 基金
- 项目(76167)
- 科学(56876)
- 基金(53084)
- 家(49102)
- 国家(48737)
- 研究(47424)
- 科学基金(39920)
- 省(31314)
- 自然(29017)
- 自然科(28376)
- 自然科学(28359)
- 自然科学基金(27815)
- 社会(27171)
- 基金项目(27086)
- 划(26219)
- 社会科(25737)
- 社会科学(25726)
- 资助(24480)
- 教育(21922)
- 编号(18213)
- 重点(17402)
- 计划(17239)
- 科技(16651)
- 部(15554)
- 科研(15293)
- 成果(15112)
- 发(15109)
- 创(14480)
- 创新(13764)
- 课题(13525)
共检索到174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翁思聪 朱军莉 励建荣
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热核酸酶基因nuc、沙门氏菌的侵袭蛋白基因invA、志贺氏菌的侵染性质粒抗原H基因ipaH和副溶血性弧菌的毒力表达调控基因toxR设计引物,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水产品中上述4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PCR方法。结果显示,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及副溶血性弧菌的多重PCR扩增片段产物大小分别为549、426、348和243 bp,该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设计优化了可用于水产样品中4种目标致病菌的共增菌培养基,该方法应用于35份实际水产样品的检测,并与国标方法对比验证,4种致病菌的整体符合率达94%以上,两种检测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该多重...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多重PCR 水产品 检测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程晓艳 刘庆慧 黄倢
本研究建立一种同时特异性地检测5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PCR方法。根据目前食品中常见病原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福氏志贺氏菌Shigella flexneri的相关毒力基因,选择具有特异性的副溶血弧菌不耐热溶血毒素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热核酸酶基因、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编码溶血素O基因、沙门氏菌侵袭蛋白A基因及志贺氏菌侵袭性质粒抗原H基因,设计5对特异性引物进行多重PCR...
关键词:
多重PCR 食源性病原菌 检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迪 杨银元 李凌飞
为建立对3种食源性致病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和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的快速、敏感、特异的多重PCR诊断检验方法,本研究设计了上述3种菌的特异性PCR引物,通过单一、双重及三重PCR反应检测,并对人工感染的饮料和面包2种食品进行验证。结果表明,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单一、双重和三重PCR均成功扩增出目的片断,没有非特异性扩增。人工感染食品的PCR检测也获得了目的菌的特异性片段,并且结果稳定。本研究所建立的多重PCR反应系统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为食品中常见致病菌的检测提供了一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慧 朱瑞良 谭燕玲 魏凯 王新建 孙振红 盛鹏程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奇异变形杆菌、沙门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杆菌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PCR方法。【方法】根据奇异变形杆菌尿素酶合成的正向调节因子R基因(ureR)、沙门氏菌侵袭性抗原保守基因(invA)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杆菌编码溶血素O(LLO)的hlyA基因,分别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对单基因PCR和单管多重PCR扩增的特异性、敏感性分析以及建立L16(43)正交试验对单管多重PCR扩增条件,如引物浓度、Tm值、模板量等的优化,建立快速检测奇异变形杆菌、沙门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杆菌的稳定的单管多重PCR方法。【结果】针对奇异变形杆菌、沙门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杆菌3种食源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虎虎 徐幸莲
【目的】建立在鸡肉生产一线具有较强操作性,并可同时检测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的三重PCR方法。【方法】利用该3种致病菌的特异性基因invA、HlyA、rfbE设计3对引物,在确定方法特异性和抗干扰能力的基础上,用优化后的反应体系对反应灵敏度进行测定,模拟并检测在鸡肉中常见腐败菌和鸡肉基质对检测方法的干扰影响作用下,在前增菌程序的辅助下该方法的实际样品检测灵敏度。【结果】该方法特异性和抗干扰能力强,3种致病菌测序结果的同源性分别达到100%、99%和99%,反应体系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1℃,灵敏度试验中3种致病菌同时检出的检测线达到103CFU/mL,单重的灵敏度达到101CFU...
关键词:
冰鲜鸡肉 三重PCR 致病菌 检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旭镇 朱军莉 赵二科 梁新乐
为分析水产品源致病菌和腐败菌中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HLs的含量和种类,实验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同时检测细菌群体感应11种AHLs类信号分子的技术,并与生物报告菌法比较。结果显示,报告菌紫色杆菌CV026和根癌农杆菌A136检测发现嗜水气单胞菌和2株铜绿假单胞菌是AHLs产生菌。建立的LC-MS/MS能完全分离和检测11种AHLs,并发现假单胞菌和嗜水气单胞菌产生的AHLs信号分子含量较高,其中ATCC 9027和ATCC 15692产生3-oxo-C12-HSL,嗜水气单胞菌A2产生C4-HSL,而腐败希瓦氏菌XH4分泌的C4-HSL信号分子含量较低,沙门氏菌ATCC 14...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晨 王秀华 黄倢
根据目前水产上常见病原菌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tarda的毒力相关基因,选择具有特异性的鳗弧菌调控毒力蛋白表达的toxR(Positive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基因、嗜水气单胞菌中重要的编码气溶素(Aero-lysin)基因aerA、迟缓爱德华氏菌中编码分泌系统装置蛋白的基因evpA,分别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可同时特异性地检测3种菌的多重PCR检测体系。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测试了其特异性和灵敏度。实际样品检测证明,此多重PCR体系具有良好的可靠...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饶静静 李寿崧 黄克和 江树勋 潘群兴
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是近年中国各地大规模流行的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疾病的主要病原,本研究针对GenBank中登录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气溶素基因(hlyA)、溶血素基因(aerA)以及为气单胞菌属所特有的内参照基因16S rRNA保守区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进行多重PCR反应体系优化,多重PCR产物的测序鉴定与特异性和敏感性实验,试图建立一种检测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对8株嗜水气单胞菌、16株相关菌株进行多重PCR检测,结果显示,非致病性分离株均未扩增出毒力基因hlyA和aerA,而致病性分离株则至少含有hlyA基因;对40份送检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印庚 谢建军 荣小军 廖梅杰 张正
以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腐皮综合征的2种致病菌: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nigrifaciens)为抗原,分别制备兔抗血清。以载玻片为介质,建立了2种病原菌的间接荧光抗体检测技术(IFAT)。交叉反应、阻断试验和吸收试验结果均表明本方法特异性强。对人工感染实验中的养殖水体及发病刺参溃烂组织检测,可以检出水体和患病刺参溃烂组织中的相应病原菌,病原菌被染成明亮的黄绿色,检测灵敏度2.4×104cell/mL。冰冻切片检测结果显示,在刺参肿胀嘴部与溃烂肌肉处有大量染成黄绿色的细菌颗粒。结果表明...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印庚 荣小军 张凤萍 王岚 廖梅杰 邹安革
以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的重要致病菌——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的16S~23S间隔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制备地高辛(DIG)标记探针,建立了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感染刺参体内灿烂弧菌的技术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人工感染刺参和健康刺参各组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感染刺参的体壁结缔组织、肌肉组织、肠粘膜上皮、辐水管等组织的原位杂交检测呈阳性,而与健康刺参组织无交叉反应。在感染组织中,阳性信号(显色)强弱清晰,能准确反映出灿烂弧菌的侵染部位及感染程度,这为探明灿烂弧菌的感染途径、感染病程等致病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养殖刺参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秀玲 吴华 陈红英 苑丽 潘玉善 武博达 胡功政
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32)鉴定了禽分离致病菌,分别进行了β-内酰胺酶(BLA)、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AmpC酶的检测,并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了各种抗生素对非产酶菌、产ESBLs菌及产AmpC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鉴定分离的20株致病菌有大肠埃希菌15株、阴沟肠杆菌1株、铜绿假单胞菌1株、法氏柠檬酸杆菌1株、肺炎克雷伯菌1株及鹑鸡肠球菌1株,其中法氏柠檬酸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鹑鸡肠球菌系兽医上首次检出。报道所分离的20株致病菌均产β-内酰胺酶,其中产ESBLs 9株,同时产ESBLs和AmpC酶1株。产酶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严重,而抗生素/抑制剂联用能降低药物对细...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子龙 李深伟 邱瑾 田桢干 李晓虹 张继伦 卢钟山 李平
在口岸压载水检测中发现有多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存在,给公共卫生和口岸生态环境带来极大风险。目前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主要是通过细菌的培养及生化鉴定、荧光PCR等方法,但是不能同时检测多种致病菌。本研究针对一种能检测12种食源致病菌的芯片进行了应用研究,用参比菌株和实验室自分离的菌株检测该芯片的特异性,结果表明该芯片的特异性良好,在所检测的菌株之间无交叉反应。在DNA水平上可以检测到110~7 000 copy的DNA分子,在菌裂解液的水平上可以检测到104~105copy数目的菌体,样品添加实验证明1 cfu/m L的菌浓度就可以通过增菌后芯片检测到。该芯片可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阪崎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霍乱弧菌、志贺氏痢疾杆菌、空肠弯曲杆菌、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弯曲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蜡样芽孢杆菌和产气荚膜杆菌等。研究证明该芯片的灵敏度比PCR水平略低,但是其具备高通量、快速、准确,简单易操作等优点,可以应用于口岸压载水中携带食源致病菌的快速检测。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曾晓丹 曹阳 张盈娇 夏陈 陈建 宋艳
研究了单过硫酸氢钾粉对5种水产常见致病菌的体内、外抑菌作用,测定了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及以保护率为指标的体内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体外抑菌实验中,单过硫酸氢钾粉对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荧光假单胞菌Psudomonas fluorescens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对5种菌的MIC分别为1、0.25、0.125、0.25、0.5μg/ml;MBC与MIC相同。而体内抑菌实验中,随着单过硫酸氢钾粉浓度的增加,由...
关键词:
单过硫酸氢钾 水产致病菌 抑菌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艺蓓 岳田利 乔海鸥 蒋旭鹏 贾如 李璐
【目的】对陕西省市售水产品中4种硝基呋喃代谢物进行检测,为保证当地食品安全提供依据。【方法】从陕西西安、宝鸡、安康、延安、咸阳、渭南、商洛、铜川、汉中和榆林共10个地市的超市和农贸市场随机采集16种120份鱼样品,将样品匀浆后在酸性条件下用2-硝基苯甲醛避光振荡衍生16h,Oasis HLB固相萃取柱提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统计水产品中呋喃唑酮代谢物3-氨基-2-噁唑烷基酮(AOZ)、呋喃它酮代谢物5-甲基-吗啉-3-氨基-2-噁唑烷基酮(AMOZ)、呋喃妥因代谢物1-氨基-2-内酰脲(AHD)和呋喃西林代谢物氨基脲(SEM)的检测结果,分析样品中硝基呋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冯丽婷 张剑峰 迟胜起
针对甘薯生产上发生为害严重的甘薯RNA病毒—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甘薯G病毒(SPVG)和甘薯C病毒(SPVC),建立了多重RT-PCR检测方法。首先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这些病毒的外壳蛋白(CP)基因的保守序列,利用Premier 5.0软件分别设计并合成了上述4种病毒的特异性引物;以4种病毒的下游特异性引物合成的cDNA为模板,在同一体系中同时加入上述4种甘薯病毒引物进行PCR扩增,初步建立这4种甘薯RNA病毒的最佳多重RT-PCR体系;通过对该多重RT-PCR体系的退火温度、延伸时间、dNTPs量、模板量、引物浓度等条件的优化,建立了能够同时检测这4种甘薯RNA病毒的最优四重RT-PCR检测体系,并对优化的多重RT-PCR体系进行了挑战测试和灵敏度测试。试验结果显示,优化的多重RT-PCR体系,各病毒引物之间不会出现交叉干扰,所扩增的4条目的条带清晰,能够明确区分上述4种甘薯病毒;挑战检测和灵敏度测试显示,此检测体系特异性强且灵敏度高。所建立的上述4种甘薯RNA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能同时检测4种甘薯病毒,不仅准确灵敏,而且降低了检测成本,提高了病毒检测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