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6)
2023(974)
2022(1035)
2021(1043)
2020(1118)
2019(1500)
2018(1535)
2017(2329)
2016(1737)
2015(1898)
2014(1922)
2013(1897)
2012(1925)
2011(1860)
2010(1886)
2009(1834)
2008(1852)
2007(1661)
2006(1437)
2005(1346)
作者
(9077)
(7753)
(7703)
(7204)
(5249)
(4157)
(3458)
(2988)
(2929)
(2923)
(2784)
(2731)
(2721)
(2698)
(2619)
(2603)
(2390)
(2341)
(2312)
(2270)
(2210)
(2166)
(2117)
(1956)
(1930)
(1870)
(1790)
(1764)
(1691)
(1689)
学科
(4869)
(3045)
经济(3041)
(2486)
(2352)
虫害(2022)
(1870)
水产(1862)
病虫(1848)
病虫害(1848)
管理(1785)
(1771)
生物(1716)
及其(1679)
防治(1558)
(1555)
动物(1548)
方法(1527)
(1332)
企业(1332)
(1244)
数学(1229)
(1197)
(1184)
贸易(1183)
数学方法(1174)
(1163)
动物学(1148)
生物学(1038)
(1023)
机构
大学(27777)
学院(27227)
(17150)
研究(15692)
科学(14883)
农业(14111)
(11149)
业大(10990)
研究所(10648)
中国(9455)
农业大学(8959)
(8529)
实验(8286)
实验室(8012)
(7997)
(7943)
重点(7503)
(6643)
科学院(6069)
中心(5927)
技术(5898)
(5627)
(5156)
生物(5109)
研究院(4994)
(4985)
(4861)
经济(4630)
科学研究(4588)
管理(4337)
基金
项目(22140)
(16131)
国家(16027)
基金(14401)
科学(14356)
科学基金(11169)
(10161)
自然(10081)
自然科(9844)
自然科学(9829)
自然科学基金(9662)
(8788)
科技(8692)
研究(8624)
计划(7798)
基金项目(7254)
资助(6791)
(6476)
专项(6381)
重点(5789)
(5491)
农业(5195)
科研(5080)
技术(4800)
(4667)
(4342)
创新(4232)
教育(3806)
(3702)
(3224)
期刊
学报(16935)
(15825)
大学(10904)
科学(10902)
农业(10844)
学学(10786)
中国(6597)
业大(6298)
(5708)
农业大学(5498)
(5155)
经济(5155)
研究(4720)
林业(3870)
(3818)
自然(3487)
自然科(3389)
自然科学(3389)
中国农业(3203)
农林(2737)
(2737)
科技(2540)
水产(2496)
科技大(2330)
科技大学(2330)
(2157)
西南(2108)
农业科学(2035)
农学(1906)
华北(1906)
共检索到41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战文斌  齐继光  刘洪明  周丽  邢婧  
采用ELISA、试管凝集、Western blot等方法,分析了鳗弧菌(Vibrioanguillarum)、哈维氏弧菌(V.harveyi)、溶藻胶弧菌(V.alginolyticus)、副溶血弧菌(V.paraheamolyticus)、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tarda)和荧光假单胞菌(Psedomonasfluorescens)等水产养殖中主要病原细菌与抗血清之间的免疫交叉反应。结果表明,弧菌属细菌之间的交叉反应程度比较大,而与其他两属的细菌之间存在的交叉反应程度小,或不存在交叉反应;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哈维氏弧菌、溶藻胶弧菌和副溶血弧菌抗血清分别与其...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晨  王秀华  黄倢  
根据目前水产上常见病原菌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tarda的毒力相关基因,选择具有特异性的鳗弧菌调控毒力蛋白表达的toxR(Positive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基因、嗜水气单胞菌中重要的编码气溶素(Aero-lysin)基因aerA、迟缓爱德华氏菌中编码分泌系统装置蛋白的基因evpA,分别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可同时特异性地检测3种菌的多重PCR检测体系。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测试了其特异性和灵敏度。实际样品检测证明,此多重PCR体系具有良好的可靠...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牟海津  刘志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何稳  田丹阳  孔令娇  菅攀阳  方洁  孙丙耀  宋学宏  
近年来,渔用抗生素滥用带来的一系列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绿色高效抗生素替代物的开发和应用对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日益显著的影响。纳米材料具有广谱的抗菌性能,基于纳米材料开发抗生素替代物业已成为纳米技术应用研究的热点。维生素C碳点是近年来绿色合成的一类纳米材料,本研究采用3倍梯度稀释法检测了维生素C碳点对嗜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灿烂弧菌、诺卡氏菌等12种常见水产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在此基础上,测定了其对这12种水产病原菌的抑菌动力学曲线。此外,基于纳米材料可能存在的生物相容性等问题,我们采用MTT法检测了维生素C碳点对草鱼肾细胞的细胞毒性,并以斑马鱼胚胎为测试对象,测定其经维生素C碳点暴露后的胚胎毒性。结果显示,维生素C碳点对所监测的12种水产病原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为20.6~61.7 μg/mL,基本达到与抗生素氟苯尼考同等的抗菌作用。维生素C碳点在最小抑菌浓度范围内胚胎和细胞存活率可接近100%,与对照组无差异。本研究表明,维生素C碳点对水产主要病原菌有良好的杀菌和抗菌效果,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在水产养殖细菌性病害防治上具有潜在的开发应用前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毛宁  杨岩花  赖琼华  廖才生  
从鳖穿孔病灶分离得到CH-108菌株,经理化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链霉素,环丙沙星对其有一定抑菌作用。回接感染均产生穿孔和粗脖子疾病。用CH-108菌株制成菌苗进行免疫接种,可产生有效的防治结果。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王高学  段星  原居林  顾忠旗  高鸿涛  
对一株抗多种水产病原菌的海洋放线菌进行细胞壁化学组分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1.5%、牛肉膏2%、海盐1.5%、MgSO4.7H2O0.05%、K2HPO40.05%、CaCO30.1%。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3℃、初始pH6.0、接种量10%、种子液菌龄48h。生物活性检测显示原始发酵液的生物效价相当于硫酸卡那霉素为550.81μg/mL,对嗜水气单胞菌的MIC值和MBC值分别为13.67μg/mL和27.35μg/mL。对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鱼病的最佳治疗剂量为3050μg/(k...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玥  来航线  韦小敏  王海利  张珊珊  张艳群  
【目的】从新疆荒漠地区特殊生境中,分离筛选对动物病原菌具有较高抑制活性的放线菌。【方法】采用皿内琼脂块法和发酵液滤纸片法,对新疆荒漠盐碱土环境中分离到的412株放线菌的拮抗性进行筛选,并对其中拮抗活性高的菌株进行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RNA序列的分析鉴定,初步确定其分类地位。【结果】筛选结果显示:新疆地区荒漠土中39.6%的放线菌对所选的8种病原菌有拮抗作用,且随着靶标菌数的增加,拮抗比例减小;供试菌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拮抗效果优于革兰氏阴性菌,对牛无乳链球菌Ⅰ、Ⅱ和猪金黄色葡萄球菌Ⅰ、Ⅱ的抑菌效果平均为26.0%和22.3%。通过初筛和复筛得到10株抑菌效果较好的拮抗性放线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泽平  刘璐  高轶静  罗霆  段维兴  张保青  杨翠芳  周珊  张革民  
研究国内甘蔗梢腐病两种主要病原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和F.proliferatum的分生孢子萌发特性,并对18个代表性甘蔗种质资源进行梢腐病抗性评价,为甘蔗梢腐病综合防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F.verticillioides在孢子浓度4×106、温度20℃、葡萄糖浓度0.02%、黑暗、pH 6.5、相对湿度80.00%条件下孢子萌发率最高;F.proliferatum在孢子浓度8×106、温度35℃、葡萄糖浓度0.05%、紫外光、pH 6.5、相对湿度80.00%条件下孢子萌发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章跃陵  林智建  李祖江  严芳  李远友  叶向群  
以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将其血清分别与溶藻酸弧菌,哈维氏弧菌,嗜水气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4种病原菌孵育,采用亲和蛋白质组学和Western-blotting等分子生物学方法纯化、鉴定和确证其中可与病原菌直接结合的蛋白。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4种病原菌与虾血清孵育5h后均可与对虾血清中分子质量约为75 000(p75)的蛋白相结合,而孵育15h后既可与p75相结合,还可与分子质量约为77 000(p77)的蛋白以及0~4种不同分子质量的蛋白相结合。经MALDI-TOF/MS分析和Mascot搜索引擎检索,p75和p77蛋白分别与凡纳滨对虾中分子质量约为75 000、77 000的2个血蓝蛋白...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周丽  战文斌  宋微波  俞开康  
对引起牙鲆体表溃烂的病原纤毛虫—指状拟舟虫诱导牙鲆免疫反应产生的免疫球蛋白IgM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病原纤毛虫免疫注射牙鲆 ,可诱导牙鲆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产生抗体。牙鲆抗指状拟舟虫血清的凝集试验 ,发现纤毛虫停止游动并发生虫体聚集 ;抗血清经与标准分子量和鼠IgM单克隆抗体以及对照血清的SDS -PAGE电泳比较分析证明 ,牙鲆抗指状拟舟虫血清免疫球蛋白IgM重链分子量为 710 0 0 ,轻链分子量为 2 30 0 0 ;IgM为四聚体 ,分子量为 752 0 0 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蒋国民  李金龙  刘丽  何志刚  邹利  王余德  吴启藩  王冬武  邓时铭  
克氏原螯虾是当今中国人工养殖最广的淡水螯虾品种。近几年来,稻田养虾面积呈爆发式增长,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环境的恶化,各种病害频发。为查清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死亡的原因,取濒死病虾胃和肠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用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与系统进化分析鉴定优势菌;用回归感染和药敏试验评价优势菌毒力和药物敏感性,通过血清免疫相关酶活性变化探究优势菌的致病机理。结果显示:分离获得1株优势菌PCW-01,回归感染健康克氏原螯虾,出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病理症状,活力下降,胃部有积液,半致死量达0.60×10~(5 )CFU/g,经理化分析和分子鉴定为维氏气单胞菌,对呋喃妥因、妥布霉素、头孢他啶等7种药物敏感;人工感染后的克氏原螯虾,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溶菌酶(LZM)活性极显著地上升(P<0.01),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丙二醛(MDA)浓度略有上升。从结果可看出,优势菌PCW-01为致病菌,可失活抗氧化因子,破坏细胞膜结构,导致疾病发生。本研究结果揭示出了克氏原螯虾细菌性疾病的免疫应答规律,为其细菌性疾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颖  王文琪  程顺峰  
为研究虾蟹类甲壳动物血细胞膜表面是否具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及共同抗原表位的生物学特征,采用制备的抗三疣梭子蟹颗粒血细胞单克隆抗体,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LSCM)、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等多种方法,测定了7种甲壳类动物(凡纳滨对虾、中国明对虾、刀额新对虾、口虾蛄、中华绒螯蟹、日本板蟹及美洲黄道蟹)颗粒血细胞及透明血细胞与三疣梭子蟹颗粒血细胞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抗原表位。LSCM可观察到该株抗三疣梭子蟹颗粒血细胞单克隆抗体与中华绒螯蟹和日本板蟹血细胞交叉...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洪波  史冬辉  陈安良  应蒙蒙  张立钦  
采用生长速率法对杨梅Myrica rubra叶丙酮提取物和杨梅素进行了系统的抑菌作用测定。杨梅叶丙酮提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小麦赤霉病菌Fusaium graminearum,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vasinfectum等6种植物病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抑制中质量浓度EC50分别为:23.08,19.85,25.86,22.07,23.18和22.86 g·L-1;杨梅素对以上6种菌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姜兰  白俊杰  邓国成  黄自然  
采用YEPD培养基诱导发酵生产重组抗菌肽。经 72h培养 ,由重组酵母表达并分泌到培养基中的抗菌肽活性可高达 5 0 0 0U/ml。用纸片扩散法和试管稀释法测定重组抗菌肽对水产养殖常见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 ,抗菌肽对水产养殖常见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hydrophila)、梅氏弧菌 (Vibriometschnikovi)、迟钝爱德华氏菌 (Edwardsiellatarda)及温和气单胞菌 (A .sobria)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 4 μg/ml、杀菌质量浓度为 8μg/ml。对抗菌肽抑菌过程的超微结构观察表明 ,抗菌肽的抑菌方式是通过作用于细菌...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周疆  郑凯妮  朱斐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环境的恶化,水产养殖业越来越受困于病害的频繁发生,尤其是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给鱼、虾等水产动物的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传统的化学类和抗生素类药物毒性较大,容易使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且严重污染水环境。中草药具有其安全、低毒、环保等特点,越来越为水产养殖界所关注,相关的应用研究报道也日益增多。以近年来水产动物免疫研究中中草药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大量研究报道显示中草药具有提高水产动物(鱼、虾、蟹等)免疫机能的作用,并在抗病毒、抗菌和抗寄生虫等方面表现出有效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了水产养殖动物的成活率。目前的研究趋势是从过去的复方制剂研究更多地向一种中草药及其提取物的免疫促进作用研究过渡,同时相关研究的深度不断加强,有助于精准用药和降低成本,拓宽了中草药在水产动物疾病预防上的应用前景,从而促进水产养殖业采用更加绿色环保的疾病预防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