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30)
- 2023(9711)
- 2022(8746)
- 2021(8360)
- 2020(7039)
- 2019(16409)
- 2018(16522)
- 2017(31929)
- 2016(17628)
- 2015(20009)
- 2014(20031)
- 2013(19748)
- 2012(18221)
- 2011(16270)
- 2010(16133)
- 2009(14538)
- 2008(14242)
- 2007(12404)
- 2006(10752)
- 2005(9241)
- 学科
- 济(66421)
- 经济(66341)
- 管理(50855)
- 业(46355)
- 企(39551)
- 企业(39551)
- 方法(32696)
- 数学(27959)
- 数学方法(27553)
- 学(17398)
- 农(17021)
- 中国(16393)
- 财(16011)
- 业经(14537)
- 地方(13382)
- 贸(12514)
- 贸易(12507)
- 理论(12467)
- 环境(12217)
- 易(12149)
- 和(11723)
- 农业(11178)
- 制(11121)
- 技术(10688)
- 务(10618)
- 财务(10555)
- 财务管理(10534)
- 划(10390)
- 教育(10069)
- 企业财务(9946)
- 机构
- 大学(248644)
- 学院(245569)
- 管理(99599)
- 济(89989)
- 经济(87783)
- 理学(86839)
- 理学院(85853)
- 管理学(84178)
- 管理学院(83760)
- 研究(80931)
- 中国(58778)
- 科学(54031)
- 京(53575)
- 所(41440)
- 农(41021)
- 财(40022)
- 业大(39353)
- 研究所(38149)
- 中心(36554)
- 江(34999)
- 北京(33754)
- 范(33300)
- 师范(32924)
- 财经(32706)
- 农业(32454)
- 经(29682)
- 院(29662)
- 州(28880)
- 技术(27375)
- 师范大学(26645)
- 基金
- 项目(173101)
- 科学(134579)
- 研究(124747)
- 基金(124433)
- 家(108961)
- 国家(108058)
- 科学基金(92266)
- 社会(75375)
- 社会科(71257)
- 社会科学(71236)
- 省(67951)
- 基金项目(67021)
- 自然(62211)
- 自然科(60735)
- 自然科学(60721)
- 自然科学基金(59602)
- 划(57512)
- 教育(57005)
- 资助(51739)
- 编号(51481)
- 成果(41593)
- 重点(38222)
- 部(37370)
- 发(36035)
- 创(35591)
- 课题(35022)
- 科研(33588)
- 创新(33109)
- 大学(32177)
- 项目编号(31994)
共检索到350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罗国芝 邵李娜
本文分析了养殖水体氮转化过程中可能产生N_2O的环节,总结了关于水产养殖活动中N_2O排放量的相关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养殖过程中的N_2O排放系数总体上低于废水处理过程中的N_2O排放系数;不同的养殖模式氮的利用效率及未被利用的氮的去向有较大差别,其中循环水养殖模式的氮处理过程最接近于废水处理厂中的处理途径,但循环水养殖产量占全球水产养殖产量的比例较低,且现有水产养殖总产量中约有一半的渔获物不需要投饵,因此,基于废水处理厂的N_2O排放系数和总养殖产量的N_2O排放量的估算会明显高于实际排放量。目前尚缺乏关于水产养殖N_2O产生的基础性研究,本研究未进行相关估算。应尽快开展水产养殖活动中产生N_2O的系统性研究,为客观评估养殖活动N_2O的排放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杏认 董云社 齐玉春
N2O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而且还可以破坏臭氧层。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其在大气中的浓度不断上升,对环境的影响也更加严重,因此,N2O的排放日益成为环境研究的热点问题。土壤是N2O的重要排放源。本文综合分析了土壤N2O排放研究的进展情况,主要包括:土壤N2O产生及排放的机理;影响N2O排放的主要因素;土壤N2O排放的时空特征以及全球N2O排放的模型估计;最后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N2O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土壤 排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孔宪旺 刘德嘉 蔡振 KENNES Christian 朱松明 董红敏 刘德钊
为了解生物滤池/滴滤池在净化含NH_3废气过程中N_2O排放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依据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发表于2006—2020年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并进行归纳总结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生物滤池中,填料湿度、填料pH、NH_3进气载荷等对N_2O排放有着重要影响;在滴滤池中,进气气体组分、NH_3进气载荷和滴滤池构造等影响N_2O排放。总体而言,生物滤池/滴滤池相关的N_2O排放机理尚不清晰,仍需进一步研究。最后,结合生物滤池/滴滤池运行管理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就N_2O减排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芳芳 罗昌泰 廖迎春 房焕英 周际海 沈发兴 袁颖红
为进一步厘清生物炭在减缓农业生态系统土壤N_2O排放的作用和机制,本研究基于CNKI、Springer、Wiley和Science Direct数据库,以"生物炭"、"农业生态系统"、"N_2O"为关键词,搜索2008—2021年相关文献,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结果表明:土壤N_2O可通过多种微生物过程产生,其中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是主要过程,硝化细菌反硝化、硝态氮异化还原成铵、化学反硝化等非生物过程也可产生N_2O;生物炭添加对土壤N_2O排放影响的结论不一,多数研究认为生物炭有利于减少土壤N_2O的排放,少数认为生物炭刺激了土壤N_2O的排放或对其无影响;提出了生物炭减缓土壤N_2O排放机制(生物炭本身理化性质的差异、生物炭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和氮转化过程);并分析了生物炭降低堆肥土壤N_2O排放的潜力和生物炭促进酸性土壤的植物生产力。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三点展望:有必要建立生物炭特性数据库;系统性的加强生物炭在N_2O减排潜力的估算;进行长期野外田间试验的必要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春雨 王立刚 李虎 邱建军
N2O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农田是N2O的重要排放源。排放因子法、试验推断法、统计模型和过程模型是目前估算区域农田N2O排放的主要方法,应用上述方法,各国学者对全球、国家和其它区域尺度的农田N2O排放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世界农田N2O排放总量在1.2—4.2 TgN之间,中国农田N2O排放总量在0.063—0.628 TgN之间。与其它方法相比,过程模型的精度更高,未来在区域农田N2O排放估算上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用过程模型,开展模型功能开发与区域验证、氮沉降、淋溶、径流等间接排放因子研究以及区域减排技术集成与农田减排碳贸易测算是未来区域尺度农田N2O排放估算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农田 N2O 区域尺度 方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秦红灵 陈安磊 盛荣 张文钊 邢肖毅 魏文学
氧化亚氮(N_2O)是第三大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显著影响。稻田是重要的N_2O排放源,追踪稻田N_2O产生及排放关键过程的微生物调控机制,可以为农田土壤氮素循环研究以及稻田N_2O减排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微生物调控的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是稻田N_2O排放的主要来源。基于此,我们在过去十年的研究中,依托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以水稻田淹水-落干和施肥为关键过程,从水稻根际、土层深度、反应底物浓度等方面探明了土壤硝化反硝化过程和N_2O排放特征及其微生物调控机制;提出了开发稻田土壤微生物资源,提高土壤N_2O消纳能力的可能策略;构建了可以有效降低稻田氮素损失和N_2O排放的基于化肥一次性深施的减氮控磷施肥技术,并在实际农业生产中进行了示范推广。本文对上述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全面综述。结合分子生物技术在土壤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今后的研究工作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解析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生产力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2)在基因组和转录组水平构建农田土壤碳氮循环功能微生物分析平台;3)解析土壤微生物分布与生态功能之间的关联机制;4)根系—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协同机制以及植物—内生菌—土壤微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的分子机制;5)加强对实用技术的研发,把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农业生产和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白红英 李春越 张一平
以年降雨量 6 32 m m的黄土高原南部旱地小麦田及休耕地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耕作措施及氮肥施用对小麦生长期土壤 N2 O排放及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种植小麦对农田 N2 O排放及 10~ 2 0 cm和 0~2 0 cm土层中的脲酶有激发效应 ;地膜覆盖能使土壤 N2 O排放量和耕层不同层次中的脲酶活性升高 ;N2 O排放与耕层土壤脲酶活性之间具有极显著线性相关关系 (y=4 .5 6 0 x+6 .6 86 ,r=0 .6 94 * *) ,因此耕作层土壤脲酶活性可以作为旱作农田土壤 N2 O排放量的生物指标之一。
关键词:
土壤N2O排放量 土壤脲酶活性 耕作措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东丽 吴庆强 李生秀 EMTERYD Ove
用乙炔抑制原状土柱和模拟土柱法,研究了包括水分、碳源、氮源以及反硝化的主要决定因子水分干湿交替对土壤N2O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旱地土壤反硝化的主要因子是作为微生物能源和碳源的有机物质,在碳源充足时,土壤的硝态氮含量和水分因子是限制因子;两种氮源相比较,在一定的碳含量和水分条件下,土壤N2O排放量并不随NO3--N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最大N2O排放量发生在氮源加入量为300 mg/kg时;而当氮源为NO2--N时,土壤N2O排放量随NO2--N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最大排放量为NO2--N为450 mg/kg处理。在同等土壤水分条件下,土壤由湿变干过程中产生的N2O通量高于土壤由干变湿过程...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慧 蔡碧莹
近30年来,全球水产养殖产量以接近9%的年增长率持续增长。快速发展的水产养殖业在保障世界粮食供应的同时,也带来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水产养殖的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即养殖容量与生态容量问题,已成为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概述了水产养殖容量和环境容量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例举了养殖容量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分析了养殖容量的估算方法及养殖容量模型的发展历程,并探讨了其存在问题以及在水产养殖管理中的应用前景,以期推动以养殖容量评估为基础的水产养殖区规划。水产养殖容量的科学评估与综合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制约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为建立基于生态系统的水产养殖管理与空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建文 焦燕 王跃思 黄耀
介绍了经过改装并配有火焰离子检测器 (FID)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ECD) ,能同步分析稻田CO2 、CH4和N2 O排放通量的气相色谱仪Agilent 4 890D的基本原理、主要配置及性能。该仪器与GC 14A气相色谱仪的分析结果十分接近。对2 0 0 1年南京市江宁区稻田CO2 、CH4和N2 O的季节排放通量的实测结果表明 ,该仪器具有简便易行 ,准确可靠等优点 ,能够满足农田生态系统几种温室气体同步分析的要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向阳 徐化成
N2 O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 ,其主要的排放源是土壤。本研究采用静态封闭箱式技术在 1997~1998年对北京西山低山区元宝枫和油松人工林地土壤中N2 O的排放通量进行了原位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森林土壤为大气N2 O气体的一个重要的源 ,年平均排放通量为 3 16 μg·m- 2 h- 1 ,变动范围为 - 1 2~ 7 92μg·m- 2 h- 1 。林地土壤N2 O的排放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 ;夏季最高 ,春秋季次之 ,冬季最低甚至出现负值。排放通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及测定时前 5d内降水量等因子。研究还表明N2 O的排放通量有一定的日变化趋势 ;6 :0 0出现最低...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高权新 施兆鸿 彭士明
益生菌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水产养殖领域,并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益生菌提高了水产品的产量,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从益生机理、对仔鱼的益生作用、选择和应用要点、安全性以及在海水养殖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五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以期为益生菌在水产养殖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全面的理论知识与应用信息。
关键词:
益生菌 水产养殖 益生机理 应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愿 张永安 周洋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养殖密度越来越高,细菌性疾病暴发频繁。现如今主流抗菌手段是抗生素,但其大规模且不规范的使用使得细菌耐药性问题越发严重。为了有效防治水产细菌性疾病,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人们亟需寻求新的抗菌手段来缓解当今的局面。噬菌体是一种感染细菌和古细菌的病毒,具有专一性强、不易产生抗性、代谢快、易开发及成本低等优点。在国内外被广泛研究,同时也被应用于多种疾病的防控,其相关产品也获得认可,但其本身存在的限制也不容忽视。本文首先综合介绍了噬菌体治疗的原理和优势,然后对噬菌体治疗在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噬菌体治疗现存的困难和应对策略进行讨论,最后在此基础上作出展望,期望能够为后续噬菌体在水产上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噬菌体 水产养殖 噬菌体治疗 细菌性疾病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勇 段为旦 王友成 苏明 陶倩 张昭寰 潘迎捷 刘智俊
水产养殖在全球粮食安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人类提供优质蛋白源持续稳定供应提供了重要保障。益生菌是一类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有益微生物,不仅能够提高水产动物的生长性能、免疫能力,而且具有抑制致病菌、改善养殖水质等功效。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推广应用,有助于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水产养殖中益生菌的定义与来源,详细阐述了益生菌对水产可持续养殖的意义以及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实际应用,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益生菌在水产可持续养殖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水产养殖 益生菌 益生功效 可持续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方芳 孙志伟 高红涛 郭劲松 李哲
应用C2H2抑制-原状土柱培养法研究了三峡库区腹地忠县境内两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不同高程消落带土壤N2O排放及反硝化速率的变化及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消落带土壤N2O排放速率和反硝化速率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农耕区消落带土壤N2O排放速率均值为23.71±31.61g N/hm2·d,为人工植被恢复区土壤N2O排放速率均值的3.48倍,农耕区反硝化速率均值为105.51±126.60g N/hm2·d,为人工植被恢复区反硝化速率均值的5.39倍,二者反硝化速率差异显著(p0.05),但低高程消落带土壤反硝化作用相对较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