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84)
- 2023(9648)
- 2022(8599)
- 2021(8096)
- 2020(6781)
- 2019(15729)
- 2018(15865)
- 2017(30568)
- 2016(16634)
- 2015(18772)
- 2014(18780)
- 2013(18616)
- 2012(16929)
- 2011(15001)
- 2010(14753)
- 2009(13210)
- 2008(12736)
- 2007(10918)
- 2006(9293)
- 2005(7948)
- 学科
- 济(63817)
- 经济(63752)
- 管理(50551)
- 业(49223)
- 企(41802)
- 企业(41802)
- 方法(32051)
- 数学(27655)
- 数学方法(27353)
- 农(16559)
- 技术(16321)
- 财(15662)
- 中国(15309)
- 学(15256)
- 业经(14241)
- 地方(12487)
- 理论(11468)
- 农业(11372)
- 贸(11317)
- 贸易(11313)
- 易(10991)
- 和(10838)
- 务(10779)
- 财务(10708)
- 财务管理(10694)
- 环境(10578)
- 企业财务(10140)
- 制(9673)
- 划(9241)
- 技术管理(9213)
- 机构
- 大学(233979)
- 学院(232659)
- 管理(97404)
- 济(87846)
- 经济(85822)
- 理学(85325)
- 理学院(84424)
- 管理学(83005)
- 管理学院(82594)
- 研究(75652)
- 中国(53594)
- 京(49942)
- 科学(49803)
- 所(38232)
- 农(37579)
- 业大(37337)
- 财(37265)
- 研究所(35188)
- 中心(33886)
- 江(32612)
- 北京(31373)
- 财经(30830)
- 范(30546)
- 师范(30200)
- 农业(29671)
- 院(28126)
- 经(28066)
- 技术(27086)
- 州(26881)
- 经济学(24795)
- 基金
- 项目(167701)
- 科学(130932)
- 研究(122069)
- 基金(120507)
- 家(105428)
- 国家(104580)
- 科学基金(89660)
- 社会(74453)
- 社会科(70556)
- 社会科学(70535)
- 省(66226)
- 基金项目(65120)
- 自然(59799)
- 自然科(58378)
- 自然科学(58365)
- 自然科学基金(57301)
- 划(55677)
- 教育(55530)
- 编号(50278)
- 资助(49580)
- 成果(39574)
- 重点(37169)
- 部(36406)
- 创(35614)
- 发(35297)
- 课题(34041)
- 创新(33164)
- 科研(32296)
- 项目编号(31280)
- 大学(30869)
共检索到323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茂华 李亚杰 汪小旵 Harsha Ratnaweera 徐良 朱虹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产量规模的不断增长和国家环保政策的越来越严格,养殖尾水处理成为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对水产养殖的尾水进行高效处理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水污染,还可以节约水资源。按照处理机理的不同,尾水处理方法可以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三大类,实际处理工艺往往是这三种方法的组合。本文以已有的理论知识为基础,结合国内外文献,详细地对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的技术及其所研发的典型设备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阐述,并对几种常用的处理工艺进行了流程介绍和问题分析。本文为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和设备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方向。
关键词:
水产养殖尾水 技术 装备 研究进展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鹰 王玲玲
集约化水产养殖条件下,污水产生量巨大,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如何对它进行处理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系统地收集了国内外有关对养殖污水进行杀菌及去除有害物的技术资料,并就其技术性能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情况加以分析讨论。
关键词:
集约化水产养殖 污水 处理 应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慧 蔡碧莹
近30年来,全球水产养殖产量以接近9%的年增长率持续增长。快速发展的水产养殖业在保障世界粮食供应的同时,也带来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水产养殖的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即养殖容量与生态容量问题,已成为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概述了水产养殖容量和环境容量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例举了养殖容量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分析了养殖容量的估算方法及养殖容量模型的发展历程,并探讨了其存在问题以及在水产养殖管理中的应用前景,以期推动以养殖容量评估为基础的水产养殖区规划。水产养殖容量的科学评估与综合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制约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为建立基于生态系统的水产养殖管理与空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麦 童家歆
随着我国海水对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虾养殖污染已成为我国近岸海域重要污染源之一。近年来相关文件的颁布对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总结我国近海对虾养殖尾水的处理现状并针对性提出适合我国对虾养殖尾水处理的集成技术具有重要环境生态意义。本文概述了我国对虾海水养殖产业的发展现状、海水养殖尾水特征以及海水养殖尾水对近岸海域造成的影响,结合案例和文献详述了对虾海水养殖尾水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处理技术和资源化利用方法,分析了各集成技术的优缺点和应用潜力。最后基于我国海水养殖示范区尾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现状,对未来对虾海水养殖尾水的排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进行了展望。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伟龙 范长健 石红 徐梦莹 王锐浩 王晓慧 李媛 海热提
为考察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一体式MBR)对养殖废水主要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一体式MBR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的最优操作参数,将操作参数HRT、曝气量、MLSS进行组合设计,考察其对COD、NH3-N、NO2--N、NO3--N、TN、TP去除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各操作参数对出水水质指标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MLSS>HRT>曝气量。根据综合平衡法,反应器最佳的操作参数组合为:HRT3.25h、曝气量375L/h、MLSS2.2g/L。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伟龙 范长健 石红 徐梦莹 王锐浩 王晓慧 李媛 海尔提·吐尔逊
为考察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一体式MBR)对养殖废水主要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一体式MBR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的最优操作参数,将操作参数HRT、曝气量、MLSS进行组合设计,考察其对COD、NH3-N、NO-2-N、NO-3-N、TN、TP去除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各操作参数对出水水质指标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MLSS>HRT>曝气量。根据综合平衡法,反应器最佳的操作参数组合为:HRT 3.25 h、曝气量375 L/h、MLSS2.2 g/L。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蓝蔚青 赵亚楠 刘琳 谢晶
水产品自身带有或贮运期间污染的微生物是导致其腐败变质的主因。为减少微生物对水产品品质影响,延长其货架期,减菌化前处理是减少其加工贮藏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的关键技术。本文在分析比较水产品常用减菌化处理水的作用机理与主要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臭氧水在水产品杀菌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其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阐明将臭氧水与流化冰、气调保鲜及其他保鲜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优势,并对臭氧水在水产品贮藏加工中的应用前景予以展望。
关键词:
水产品 臭氧水 杀菌 保鲜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高权新 施兆鸿 彭士明
益生菌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水产养殖领域,并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益生菌提高了水产品的产量,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从益生机理、对仔鱼的益生作用、选择和应用要点、安全性以及在海水养殖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五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以期为益生菌在水产养殖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全面的理论知识与应用信息。
关键词:
益生菌 水产养殖 益生机理 应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愿 张永安 周洋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养殖密度越来越高,细菌性疾病暴发频繁。现如今主流抗菌手段是抗生素,但其大规模且不规范的使用使得细菌耐药性问题越发严重。为了有效防治水产细菌性疾病,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人们亟需寻求新的抗菌手段来缓解当今的局面。噬菌体是一种感染细菌和古细菌的病毒,具有专一性强、不易产生抗性、代谢快、易开发及成本低等优点。在国内外被广泛研究,同时也被应用于多种疾病的防控,其相关产品也获得认可,但其本身存在的限制也不容忽视。本文首先综合介绍了噬菌体治疗的原理和优势,然后对噬菌体治疗在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噬菌体治疗现存的困难和应对策略进行讨论,最后在此基础上作出展望,期望能够为后续噬菌体在水产上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噬菌体 水产养殖 噬菌体治疗 细菌性疾病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殷艳慧 蒋万胜 潘晓赋 杨君兴
生长性状是水产养殖鱼类最重要的经济性状之一,对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意义重大。通过以不同的养殖鱼类为对象,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鱼类生长主要受环境、基因,以及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影响,具体为:(1)环境是生长性状调控的外因,其对生长的影响一般呈现出剂量效应的规律。温度、光照、营养等主要环境因子的过量和不足均可能对鱼类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寻求最优条件是制定最佳养殖环境的终极目标,人为调控多种环境因子在现代水产养殖业中具有重大的应用潜力。(2)基因是生长性状调控的内因,其对生长的影响很大程度上表现出因果效应的关系。某些基因的单碱基核苷酸多样性、基因结构变异、染色体倍性变化,以及转基因等都表现出对鱼类生长产生统计显著性的影响。鉴于生长是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寻找主效基因并在选育中加以利用是改良生长性状的重要基础。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生长相关候选基因的筛选以及辅助分子育种方面展现出强大的优势。(3)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影响主要来自基因型对不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具有特异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此目前对其量化研究非常有限。但在制定大规模商业育种计划之前,考虑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充分理解环境、基因,以及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对水产养殖鱼类生长的影响能更好地对其生长性状加以利用,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养殖成本和发挥生态效益。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勇 段为旦 王友成 苏明 陶倩 张昭寰 潘迎捷 刘智俊
水产养殖在全球粮食安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人类提供优质蛋白源持续稳定供应提供了重要保障。益生菌是一类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有益微生物,不仅能够提高水产动物的生长性能、免疫能力,而且具有抑制致病菌、改善养殖水质等功效。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推广应用,有助于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水产养殖中益生菌的定义与来源,详细阐述了益生菌对水产可持续养殖的意义以及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实际应用,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益生菌在水产可持续养殖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水产养殖 益生菌 益生功效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罗国芝 邵李娜
本文分析了养殖水体氮转化过程中可能产生N_2O的环节,总结了关于水产养殖活动中N_2O排放量的相关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养殖过程中的N_2O排放系数总体上低于废水处理过程中的N_2O排放系数;不同的养殖模式氮的利用效率及未被利用的氮的去向有较大差别,其中循环水养殖模式的氮处理过程最接近于废水处理厂中的处理途径,但循环水养殖产量占全球水产养殖产量的比例较低,且现有水产养殖总产量中约有一半的渔获物不需要投饵,因此,基于废水处理厂的N_2O排放系数和总养殖产量的N_2O排放量的估算会明显高于实际排放量。目前尚缺乏关于水产养殖N_2O产生的基础性研究,本研究未进行相关估算。应尽快开展水产养殖活动中产生N_2O的系统性研究,为客观评估养殖活动N_2O的排放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秋芬 田文杰 孙波 迟赛赛 罗梓峻 徐爱玲 宋志文 崔正国
利用人工湿地处理海水养殖尾水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其中,脱氮是人工湿地的主要任务之一。基质上栽培的植物和附着的微生物参与的氮循环是人工湿地生物脱氮的主要路径,植物和多种氮代谢菌群在人工湿地内部相互协同与制约,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氮代谢网络。海水养殖尾水的高盐度和低碳氮比(C/N)又决定了此类人工湿地独特的处理环境和生物脱氮机制。同时,人工湿地的供氧模式、水力负荷(HRT)、水力停留时间(HLR)等水力条件参数对脱氮效能也有很大影响,对这些指标进行调控和优化,可以提高湿地的整体脱氮性能。本文从海水人工湿地的构建、基质的选取、耐盐植物的筛选、氮循环相关微生物以及运行参数调控四个方面,对近年来海水养殖尾水人工湿地生物脱氮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展望,以期为深入理解海水人工湿地脱氮机制和优化运行方式提供参考。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亚秋 黄静 王志坚
将生物陶环和珊瑚石两种滤料分别采用半浸没式和全浸没式实验处理养殖废水。结果显示,在2种过滤模式下,生物陶环、珊瑚石生物滤料的生物膜成熟时间分别为8 d和10 d。经过20 d的处理,4个实验组NH4+-N,NO-2-N,COD的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于对照组NH4+-N浓度降低51%以上,COD降低40%以上;半浸没过滤模式的实验组对NH4-N、NO-2-N的去除率均显著高于全浸没实验组;全浸没实验组对COD的去除率显著高于半浸没实验组。半浸没式过滤生物陶环实验组表面AOB数量最高,达4.68×102cfu/g,全浸没实验组HB数量均显著高于半浸没实验组。结果表明所用4种处理方式处理养殖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