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80)
2023(3589)
2022(2881)
2021(2473)
2020(1990)
2019(4449)
2018(3951)
2017(7002)
2016(3830)
2015(4067)
2014(3805)
2013(3796)
2012(3382)
2011(3151)
2010(2928)
2009(2605)
2008(2592)
2007(2279)
2006(1978)
2005(1653)
作者
(13892)
(11828)
(11726)
(11166)
(7356)
(5755)
(5130)
(4554)
(4474)
(4105)
(4098)
(4029)
(3900)
(3868)
(3818)
(3693)
(3609)
(3564)
(3460)
(3437)
(3098)
(3055)
(2923)
(2806)
(2615)
(2612)
(2560)
(2547)
(2529)
(2497)
学科
(15483)
经济(15472)
管理(8993)
(8496)
方法(7534)
数学(6902)
数学方法(6789)
(6651)
企业(6651)
(4887)
(3879)
中国(3797)
业经(3770)
(3502)
环境(3283)
地方(3268)
农业(2793)
(2726)
贸易(2724)
(2652)
技术(2434)
产业(2388)
(2354)
(2220)
理论(2117)
(2081)
(2013)
金融(2013)
(1976)
财务(1964)
机构
学院(57392)
大学(56706)
研究(22671)
(20981)
经济(20572)
管理(18495)
科学(17759)
理学(16539)
理学院(16325)
(16206)
管理学(15791)
管理学院(15702)
中国(15230)
业大(13301)
农业(13122)
(12770)
研究所(12177)
(11973)
中心(9768)
(9259)
(8984)
(8752)
农业大学(8583)
(8531)
(8432)
实验(8199)
财经(7834)
实验室(7769)
研究院(7548)
科学院(7464)
基金
项目(46749)
科学(35569)
基金(33949)
(33104)
国家(32906)
研究(28066)
科学基金(26584)
(19265)
自然(19081)
自然科(18630)
自然科学(18622)
自然科学基金(18284)
基金项目(17985)
社会(17543)
社会科(16777)
社会科学(16773)
(16651)
资助(13660)
教育(12462)
重点(11636)
计划(11314)
科技(10831)
(10443)
(9823)
科研(9708)
(9340)
创新(9323)
编号(9061)
专项(8558)
(8531)
期刊
(18984)
经济(18984)
学报(17365)
(14221)
研究(13524)
科学(13257)
大学(12134)
学学(11985)
农业(9898)
中国(9648)
管理(6668)
(6541)
林业(5871)
(5794)
业大(5452)
技术(4352)
农业大学(4141)
科技(4113)
(3750)
经济研究(3712)
财经(3711)
教育(3375)
资源(3370)
(3361)
金融(3361)
自然(3285)
(3249)
业经(3231)
统计(3144)
(3039)
共检索到76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力  邵明安  侯庆春  
根据黄土高原因水肥不协调而形成大面积低效林的问题 ,以水肥耦合为中心 ,以 1龄杨树幼苗为研究对象 ,采用三因子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回归设计方法 ,利用盆栽试验和定量分析的手段 ,研究探讨了不同水肥条件下 ,水、N、P三因子对杨树生物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三因素对杨树生物量存在着耦合交互效应 ,不同的水、N、P配合有不同的生物量积累 .因此 ,合理施肥、量水配肥是改善黄土高原因水肥不协调而形成大面积低效林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庞春花  张紫薇  张永清  
【目的】水肥是旱地农业作物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研究水磷耦合对藜麦根系生长、生物量积累以及产量的影响,探明适合藜麦高产的水磷耦合配比,从而为旱地农业藜麦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藜麦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对藜麦整个生长期进行不同灌水(W1、W2、W3分别按照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35%—45%、55%—65%、75%—85%),不同施磷(P0、P1、P2、P3分别为0、0.1、0.2、0.4 g P_2O_5·kg(-1))耦合处理,测定藜麦根系形态和生理指标、生物量积累以及成熟期产量。【结果】(1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高海燕  红梅  霍利霞  刘鹏飞  常菲  
为了研究大气氮沉降和降水变化对荒漠草原物种多样性及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设置自然降雨(CK)、增雨30%(W)和减雨30%(R)3个水分处理及0(N0)、30(N30)、50(N50)和100 kg·(hm2·a)-1(N100)4个氮素(NH4NO3)水平(其中不包括大气氮沉降),进行水氮交互试验。结果表明,1)CK×N和R×N处理下荒漠草原物种多样性随着施氮量增加,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N30水平达到最大,W×N处理下随着施氮量增加物种多样性显著降低(P<0.05)。2)对比W×N0处理,CK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艺  韩烈保  杨永利  苏德荣  谢良生  
天津滨海新区因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城市园林植物高度依赖于人工灌水,耗水量很大且生长缓慢.该试验以2龄洋白蜡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3因子5水平正交回归设计方法,用盆栽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水肥条件下,水、N、P3因子对洋白蜡生物量的影响,寻找最佳水肥施用量.结果表明:水、N对洋白蜡生物量作用明显;水、N对洋白蜡生物量存在着耦合交互效应,N肥对生物量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受水因子的影响,不同的水肥配合有不同的生物量积累.因此,合理施肥、量水配肥是改善天津滨海地区园林植物长势不良的有效途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嘉磊  薄慧娟  李璇  文春燕  王江  聂立水  田菊  宋莲君  
【目的】研究不同田间持水量和纯氮施用量对毛白杨人工林单位面积上林分蓄积量的影响,确定毛白杨无性系最佳水氮组合方案。【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在河北威县林地研究不同水氮耦合处理对不同无性系(BT17,B331,S86,1316)毛白杨林分蓄积量影响。【结果】1)无性系在不同纯氮施用量和田间持水量灌溉条件下单位面积上林分生长量有差异,S86无性系对高水肥处理响应较好,1316无性系响应较差。2)对杨树人工林进行水分灌溉管理措施时,应该设置田间持水量75%以上作为灌溉临界值同时灌溉临界值应考虑造林地区的环境条件、造林密度、林龄等因素。3)杨树人工林单位面积上纯氮施肥量范围是在100~400 kg·hm~(-2),且施肥量应当根据实验地区肥力等级状况进行酌量加减。【结论】在河北威县S86无性系是在田间持水量75%以上和每株施氮量160 g的管理措施下能实现速生丰产的毛白杨无性系,建议在相近地区进行杨树人工林速生丰产林培育时候优先考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峰  席本野  戴腾飞  于景麟  李广德  陈雨姗  王杰  贾黎明  
【目的】杨树速生丰产林是我国主要的纸浆兼用材林,较低的水肥利用效率容易造成土壤退化、环境污染甚至林分产量下降。因此,迫切需要探究适宜的水肥耦合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探讨不同水肥耦合处理对根区土壤氮分布、根系分布以及林木产量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宜毛白杨人工林的最佳水肥耦合措施。【方法】以三倍体毛白杨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灌溉水平:-20 kPa(I_(20))、-33 kPa(I_(33))、-45 kPa(I_(45))和4个施N水平:0(F_0)、120 kg/(hm~2·a)(F120)、190 kg/(hm~2·a)(F190)、260 kg/(hm~2·a)(F_(260)),并设置CK对照(不灌溉不施肥)。测定其全年的土壤NO_3~--N动态、细根分布以及生物量产量。【结果】(1)施N量和灌溉量显著增加NO_3~--N运移、分布和深层累积量,其中I_(20)F_(260)处理NO_3~--N深层浸出现象严重,而I_(20)F_(120)处理浸出量最小。(2)水肥耦合管理可使根系分布浅层化;其中N肥供应可改变根系分布规律,灌溉促使根系分布表层化;而根系生长对N的响应取决于灌溉水平,其中I_(20)F_(260)处理根长密度(RLD)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力  邵明安  侯庆春  张青峰  
 针对神木试区因水肥不协调而导致大面积低效低产林的现状,以1龄杨树幼苗为指示植物,采用3因子5水平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肥条件下,水、氮(N)、磷(P)3因子对杨树生物量的协调效应。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水分对杨树生物量影响最大,其次是磷肥和氮肥,说明水分是影响杨树生物量的主导因素。水分和氮肥、氮肥和磷肥间存在交互效应,且水分和氮肥的交互作用>氮肥和磷肥的交互作用,而水分和磷肥的交互作用不明显。3个因素中,N,P2个因素对杨树生物量的边际效应较为敏感,说明合理施肥对改善杨树的生长状况有重要意义。以上结论说明,黄土高原低效低产林改造的根本途径是增加土壤含水量,培肥土壤,改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柴仲平  王雪梅  孙霞  蒋平安  张谦  
在不同水氮处理条件下分析红枣植株地上部分各器官N、P、K的含量,结果表明:水氮耦合对植株养分含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灌水量适度的条件下,随氮素施入量的增加,枣叶中氮、磷、钾浓度均先增后减;枣头和枣吊中氮、钾浓度逐渐增大,磷浓度则先增后减;二次枝中氮浓度逐渐增大,磷、钾浓度则逐渐减小。氮素施入量适度的条件下,随灌水量的增加枣叶中氮、磷浓度先增后减,钾浓度则呈逐渐减小趋势;枣头中氮、磷、钾浓度均先增后减;枣吊和二次枝中氮浓先增后减,磷浓度逐渐增大,而钾浓度则逐渐减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忠秀  聂立水  张志毅  张强  宋连君  李赟  
为研究水氮耦合效应对毛白杨无性系人工林林分蓄积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在河北省威县苗圃场选择4个毛白杨无性系1316、BT17、B331、S86人工林林分,采用裂区设计进行了连续4年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氮对4个毛白杨无性系林分蓄积量与经济效益有显著影响,各因素对林分蓄积量影响的次序为:水>氮>水氮交互,其中水、氮存在正交互作用。经模型寻优得出4个毛白杨无性系1316、BT17、B331、S86的水氮最佳经济效益组合:当施氮量分别为380kg/hm2(300g/株)、457kg/hm2(360g/株)、472kg/hm2(371g/株)、508kg/hm2(400g/株),土壤水分分别控制在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武超  李磊  王炜  李晶晶  尹钧  
为了研究不同水氮耦合在小麦灌浆期的光合特征参数、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和耗水量等方面的效应,探索小麦高产高效水氮最佳组合。以半冬性小麦品种周麦2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防雨棚下子母盆栽的方法,在返青至拔节期土壤相对含水量55%的基础上,设置拔节至成熟期土壤相对含水量55%(H1)、65%(H2)、70%(H3)、75%(H4)、85%(H5) 5个水分水平;设置不施氮(0 kg/hm~2,N0)、施中氮(195 kg/hm~2,N1)和施高氮(270 kg/hm~2,N2) 3个氮素水平。结果表明,氮肥对产量、耗水系数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水氮之间的交互效应达极显著水平。在施中氮和土壤相对含水量65%~70%的条件下,小麦整个灌浆时期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花后10 d蒸腾速率超过11mmol/(m~2·s),灌浆速率提升15%~64%以上,水分利用效率高于1. 7 g/kg,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高于15. 1,7. 5 kg/kg,是小麦获得较高水肥利用效率、最大灌浆速率及产量的最优组合。因此认为,施氮量195 kg/hm~2,拔节至成熟期土壤相对含水量65%~70%的条件下,小麦获得高产的同时能够兼顾水肥高效利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钟军弟  莫小云  刘金祥  
为揭示入侵植物假臭草(Praxelis clematidea)幼苗生长对不同水、氮养分耦合模式的响应机制,探讨其与入侵性的关系,以假臭草为供试材料,设计3个供水量水平、4个供氮量水平共12个处理,比较假臭草的形态、生物量分配和叶绿素含量等生长指标对不同水氮耦合效应的可塑性反应。结果显示,假臭草幼苗生长受水氮耦合影响显著(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邓欣  陈信波  龙松华  邱财生  郭媛  郝冬梅  王玉富  
为了探明水肥耦合对大麻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云麻1号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通过12个处理研究水肥耦合对大麻不同生育时期株高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期大麻生物量和株高最大的分别为组别9(水45%,氮0.267 g/kg,磷0.100 g/kg,钾0.067 g/kg)和组别7(水45%,氮0.133 g/kg,磷0.133 g/kg,钾0.100 g/kg)。水肥对大麻各生育期株高及生物量的影响表现为水效应>肥效应。在成熟期,对大麻生物量影响的大小依次为水效应>氮效应>磷效应>钾效应,对株高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水效应>磷效应>钾效应>氮效应。合理施肥能促进大麻对水分的利用,在保证施肥量的情况下要给...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柴仲平  王雪梅  孙霞  蒋平安  马静  
以滴灌为条件设置不同水肥处理,分析不同施肥、灌溉水平对灰枣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灌水量中等水平条件下,增施氮肥能促进枣果对N、K素的吸收和积累,施入量过高则会抑制P素的吸收;在施入氮肥为中等水平条件下,增加土壤水分能促进枣果对P素的吸收和积累,抑制N、K素的吸收;增加土壤水分和氮素含量均可提高灰枣果实中矿质Fe、Zn、Cu、Ca和Mg的含量,Mn的含量随施入土壤中氮肥量的增加而减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曾伟生  陈新云  杨学云  
【目的】建立人工杨树生物量模型,分析生产力与气候因子间的关系,为提升我国森林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在全国15个省(区、市)采集的450株人工杨树样木实测地上生物量和147株地下生物量数据,综合利用哑变量建模方法和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方法,建立一元和二元立木生物量联立方程组;基于样木胸径、树高和年龄的成对数据,建立与气候因子相关的单木生长模型。根据胸径和树高单木生长模型及二元立木生物量方程,分析气候因子对人工杨树单木生产力的影响。利用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人工杨树林样地调查数据,计算每个样地的生物量和生产力,建立人工杨树林生产力与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模型,进一步验证气候因子对生产力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建立的一元和二元人工杨树地上生物量方程,确定系数(R~2)在090以上,平均预估误差(MPE)在5%以内;地下生物量方程的R~2在083以上,MPE在10%以内;含气候因子的胸径和树高单木生长模型,R~2均在070以上,MPE分别在5%和3%以内。人工杨树的胸径、树高生长均与年均气温显著相关,林木年龄为20年,年均气温20℃时的胸径、树高和总生物量分别是年均气温0℃时的24、24和95倍。连清样地数据验证结果表明,年均气温提高10℃,人工杨树林的平均生产力可以提高25 t·hm~(-2)a~(-1);年均气温20℃时的人工杨树林,其平均生产力达到年均气温0℃时的7倍以上,与所建单木生长模型的可比推算结果完全一致。【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人工杨树立木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方程及其相容的生物量转换因子和根茎比模型,达到相关技术规定的预估精度要求,可以推广应用;温度是影响人工杨树生产力的重要因素,随着年均气温升高,人工杨树生产力也相应提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岳文俊  张富仓  李志军  吴立峰  
【目的】研究不同灌水量和施氮量对温室甜瓜根系生长及单果重的影响,探讨根系生长与单果重和水氮供应的关系,为温室甜瓜的水氮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日光温室内光温湿等环境参数,以‘一品天下208’甜瓜为试验材料,试验设灌水量(W)和施氮量(N)2个因素,采用Penman-Monteith修正公式确定灌水量,设置0.7ETc、1.0ETc和1.3ETc3个水分水平;施氮量在常规施氮量N2(130 kg N·hm-2)的基础上设置了一个下限施氮量N1(70 kg N·hm-2)和一个上限施氮量N3(180 kg N·hm-2)3个氮素水平,共9个处理。应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水氮处理组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