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62)
2023(7063)
2022(6215)
2021(5653)
2020(5063)
2019(11593)
2018(11461)
2017(21992)
2016(12576)
2015(14150)
2014(14418)
2013(14457)
2012(13615)
2011(12447)
2010(12566)
2009(11851)
2008(12069)
2007(11104)
2006(9396)
2005(8454)
作者
(40049)
(33860)
(33766)
(32263)
(21280)
(16338)
(15269)
(13452)
(12573)
(12071)
(11604)
(11146)
(10815)
(10783)
(10766)
(10647)
(10603)
(9955)
(9798)
(9739)
(8668)
(8317)
(8233)
(7800)
(7606)
(7593)
(7584)
(7452)
(6990)
(6963)
学科
(53200)
经济(53155)
管理(34146)
(31751)
方法(27153)
数学(24305)
(24267)
企业(24267)
数学方法(24105)
(15837)
(13455)
(13058)
环境(12427)
中国(12386)
地方(11020)
(10532)
贸易(10531)
农业(10388)
业经(10315)
(10214)
(8971)
(8739)
(8235)
财务(8222)
财务管理(8200)
(8025)
企业财务(7755)
(7599)
银行(7565)
(7456)
机构
学院(187941)
大学(187552)
(75538)
经济(73926)
管理(68707)
研究(66721)
理学(59501)
理学院(58754)
管理学(57595)
管理学院(57269)
中国(48287)
科学(45152)
(42714)
(39943)
(36744)
农业(34467)
业大(34239)
研究所(33969)
(33393)
中心(30936)
(28898)
财经(27210)
北京(24907)
(24630)
(24286)
师范(23992)
经济学(23752)
(23119)
(22604)
农业大学(22323)
基金
项目(128871)
科学(99096)
基金(92147)
研究(88670)
(83262)
国家(82605)
科学基金(68049)
社会(54820)
社会科(51945)
社会科学(51922)
(51861)
基金项目(49521)
自然(45510)
(44351)
自然科(44308)
自然科学(44290)
自然科学基金(43502)
教育(40266)
资助(37770)
编号(35329)
重点(30204)
(28662)
(28348)
成果(28018)
计划(26560)
(26349)
科研(25516)
创新(24778)
课题(24664)
科技(23791)
期刊
(79903)
经济(79903)
研究(48734)
(38507)
学报(37732)
中国(33202)
科学(30978)
农业(26589)
大学(26395)
(26080)
学学(25266)
管理(21016)
教育(15606)
(14925)
(14649)
金融(14649)
技术(14509)
业经(13729)
财经(13140)
经济研究(12592)
(11265)
问题(11197)
(10681)
资源(10390)
业大(10124)
技术经济(9486)
统计(9207)
科技(8877)
(8832)
商业(8727)
共检索到265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康海岐  吕世华  高方远  罗大刚  陆贤军  任光俊  
【目的】探析水、旱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水分生态效应,研究其产量性状的水分生态特性,为节水抗旱稻遗传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155份水、旱稻材料在水种、无覆盖旱种及旱地膜覆盖种植等不同水分条件下的产量相关性状表现为依据,通过多元分析系统解析单株产量等10个性状的水分生态效应。【结果】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水、旱稻供试材料在性状之间、材料与性状之间及材料之间具有明显的水分生态效应差异,相关性状对单株产量(GYP)的影响方式及互作关系差异明显,材料与性状的对应关系也不同。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单株产量与9个产量相关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关系。千粒重(KGW)、有效穗数(PPP)和穗实粒数(FGP)是影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泽福  夏加发  苏泽胜  翟虎渠  万建民  
利用由 98个家系组成的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 (backcrossinbredlines,BIL)作图群体(BC1F9) ,以及混合线性模型的数量性状位点 (QTL)定位方法 ,对水稻有效穗、每穗颖花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着粒密度和单株产量等 7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QTL分析。共检测到分布在 8条染色体上的 2 6个QTL ,其贡献率差异较大 ,在 5 2 %~ 4 9 2 %之间 ,其中有 4个QTL的贡献率超过 30 % ,分别是控制有效穗的qPN 4、每穗颖花数的qSN 3、每穗实粒数qGN 2和千粒重的qGW 3a。相...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昌华  张燕之  郑文静  赵家铭  周琉珩  徐正进  
用7个三系不育系和10个优良恢复系按NCⅡ交配设计,对其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种产量受亲本一般配合力影响,主要由其特殊配合力决定,在各亲本产量性状上,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具有相对独立性,在杂交稻组合选育上,在考虑亲本一般配合力的同时,应着重考虑其特殊配合力。穗粒数和千粒重,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恢复系大于不育系,产量和结实率、有效穗数、株高、穗长、穗粒密度等性状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不育系大于恢复系,表明杂种产量及其产量性状多数受母本的影响要大于父本,在杂交组合选配,全面考虑亲本性状同时,要重点考虑母本对杂交种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卓超   曹昊天   周子昕   曲佳乐   李泽   许明杨   杨琪薇   张斌   王宁泽   吴永振   孙晗   秦冉   赵春华   崔法  
【目的】1BL·1RS易位系在小麦育种中应用广泛。解析不同背景下1BL·1RS染色体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并分析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可为高产优质小麦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244份自然群体和科农9204、京411为亲本构建的188个重组自交系(KJ-RIL-F8)为试验材料,利用1RS特异性分子标记对其进行基因型鉴定,结合表型数据分析,明确1BL·1RS易位系对产量和品质遗传效应。通过分析1BL·1RS易位系在不同年代审定品种中的占比,明确其在生产中的选择利用情况。【结果】188份KJ-RILs试验材料中有74份为1BL·1RS易位系,其产量相关性状分析表明,1BL·1RS易位系在高低氮条件下均显著延长小麦抽穗期,增加籽粒含氮比、旗叶长和旗叶面积,显著降低穗粒数,而对单株穗数、千粒重和旗叶宽3个性状的影响均不显著;其品质相关性状分析表明,1BL·1RS易位系在高低氮条件下均显著提高小麦的吸水率、湿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和籽粒硬度,而对容重、延展性和沉降值3个性状的影响均不显著。244份自然群体试验材料中,有76份为1BL·1RS易位系,其产量性状效应分析表明,1BL·1RS易位系可以显著增加穗粒数、穗长和小穗数,显著降低株高,而对单株穗数、千粒重、旗叶长、旗叶宽、旗叶面积5个性状的影响均不显著。将244份自然群体试验材料按照不同麦区和品种审定时间进行分类,对1BL·1RS易位系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麦区1BL·1RS易位系的占比差异较大,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1BL·1RS易位系在生产中的选择利用比例开始增加。【结论】高低氮对1BL·1RS易位系的效应影响不明显。1BL·1RS易位系在KJ-RIL群体和自然群体中对产量性状的效应不一致,这可能由于两者遗传背景不同所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涛  陆炳  李俊  邓光兵  张海莉  梁俊俊  余懋群  杨武云  龙海  
【目的】小麦株高决定了种植密度和抗倒性,对产量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旨在利用不同背景的遗传群体材料验证前期发现的2个株高QTL位点,Qph.cib-5A和Qph.cibb-7A,及其对产量性状的影响,以期为分子育种提供参考。【方法】2个重组自交系群体于2015-2016、2016-2017年种植于四川双流和四川什邡,F_2群体于2017年种植于四川双流,获得表型数据。通过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KASP)反应、35K和90K芯片分别对2个F_2群体,川麦42×川麦39重组自交系和川麦42×川农16重组自交系进行基因分型。比较携带不同基因型株系株高、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差异。【结果】在F_2群体中,Qph.cib-5A和Qph.cibb-7A能显著增加株高7.75%和6.19%;在2个重组自交系群体中,Qph.cib-5A能增加株高(4.2%~10%)、穗长(4%~9.1%)和千粒重(2.5%~4.5%),而不影响穗粒数。Qph.cibb-7A在不影响穗粒数和穗长的前提下增加株高(3.3%~6.1%)和千粒重(2.5%~4%)。此外,当同时聚合Qph.cib-5A和Qph.cibb-7A时对株高(7.4%~13.1%)和千粒重(4.7%~7.5%)的效应更加显著。【结论】本研究证实Qph.cib-5A和Qph.cibb-7A对株高调控具有显著作用,同时对千粒重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该研究的结果以及开发的标记可应用于小麦育种和小麦调控株高遗传机制的解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穆平  张洪亮  姜德峰  刘立峰  李自超  
为研究水、旱栽培条件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QTL表达的影响,以粳型陆稻IRAT109和粳型水稻越富杂交的116个株系的DH群体为材料,利用已构建的水稻分子连锁图(其中94个RFLP标记和71个SSR标记),在水田、旱田栽培条件下,定位了千粒重、结实率、有效穗数、穗粒数及单株产量等性状的QTL。结果表明,水田条件共检测到11个加性QTL和13对上位性QTL,旱田条件下检测到18个加性QTL和17对上位性QTL,其中控制千粒重的2个加性QTL和1对上位性QTL及控制有效穗数的1个加性QTL在水田、旱田条件下都检测到。检测到11个控制产量性状QTL区域存在一因多效或紧密连锁,其中3个区域也是控制根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荆彦辉  付永彩  孙传清  张培江  徐正进  陈温福  王象坤  
采用 2个偏粳品种“光三”/C4 18的重组自交系群体 ,构建SSR标记的连锁图谱 ,并以此对水稻穗颈维管束数和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QTL(QuantitativeTraitLoci)分析。在第 1,5 ,8和 11染色体上检测到 4个控制穗颈大维管束数的QTL ,在第 5 ,9和 10染色体上检测到 3个控制穗颈小维管束数的QTL ;共检测到产量及 8个与产量相关性状的 30个QTL。通过分析穗颈维管束数与穗一、二次枝梗数 ,穗一、二次枝梗粒数 ,穗粒数 ,结实率 ,单株产量QTL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及连锁关系 ,表明穗颈维管束是影响产量的重要解剖结构 ;通过增加穗颈大、小维管束数可望增加水稻“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天华  王昌华  徐正进  张燕之  王嘉宇  唐亮  
以4个粳型不育系和4个优良恢复系为亲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配置16个杂交组合,对其主要产量及其相关性状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实率、穴穗数、穗粒数、着粒密度、单株粒重、二次枝梗数等性状一般配合力(GCA)基因型方差不育系大于恢复系,表明杂种产量性状多数受母本的影响较大。结实率、穴穗数、穗粒数、着粒密度、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粒数等性状主要受亲本一般配合力的影响,而千粒重、一次枝梗千粒重等性状受特殊配合力(SCA)影响较大。亲本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是相互独立的。不育系60A、73A、105A,恢复系C198、C52综合性状较好,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明  谢放鸣  陈立云  刘永柱  
采用同一套常规水稻品种作为父本,分别与两套不同的不育系进行测交,得到两套测交组合(Set1和Set2)。其中,Set1连续进行两季(雨季和旱季)种植试验,研究亲本材料的单株产量和抽穗期的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效应.2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它们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的共同控制.运用Griffing模型Ⅰ对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变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雨季时,Set2母本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父本,特殊配合力的相对效应大于亲本一般配合力的相对效应;而在雨季和旱季时,Set1表现相反,抽穗期的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大于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表明杂交后代抽穗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慧茹  王光达  昌小平  杨德龙  景蕊莲  
干旱是限制小麦产量形成的重要非生物胁迫因子,研究小麦产量相关性状的抗旱遗传特性对小麦抗旱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以小麦回交导入系(IL)群体((晋麦47×西峰20)×晋麦47)BC3F4的160个株系及其亲本为材料,研究不同水分环境条件下株高(PH)、穗下节长(PL)、单株穗数(SPP)、穗长(SL)、单株小穗数(TSP)、单株总粒数(GNP)、主穗小穗数(SMS)、主穗粒数(GMS)、千粒质量(TGW)和小区产量(GY)的遗传特点及相互关系,评价群体性状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分环境条件下,小麦IL群体各目标性状表型偏向于轮回亲本晋麦47,变异广泛,多样性指数达0.74~0.97,且存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法计   程敦公   余晓丛   闻伟锷   刘金栋   翟胜男   刘爱峰   郭军   曹新有   刘成   宋健民   刘建军   李豪圣  
【目的】冠层活性是反映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发掘小麦冠层活性相关基因并分析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为解析产量遗传结构和辅助育种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166份国内外小麦品种为材料,将其种植于河南安阳和安徽濉溪,结合已构建的包含326 570个来源于小麦90K和660K SNP芯片标记的高密度整合物理图谱,对苗期和花后10 d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S和NDVI-10)及花后10 d旗叶叶绿素含量(Chl-10)进行关联分析,并与前期利用相同材料得到的产量相关性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NDVI-S、NDVI-10和Chl-10在基因型、环境及基因型×环境互作间变异方差均达极显著(P<0.01)差异,广义遗传力(h_b~2)分别为0.81、0.81和0.91。分别检测到13、12和15个与NDVI-S、NDVI-10和Chl-10显著相关的位点,其中,有12、11和12个为新位点,5个位点与2个以上性状有关。166份小麦品种含有NDVI-S、NDVI-10和Chl-10优异等位基因数变幅分别为4-11、3-11和4-12,且随着优异等位基因数目增加其对应表型值呈递增趋势。NDVI-S与千粒重、粒长和粒宽显著正相关(P<0.01);Chl-10与产量和旗叶宽显著正相关(P<0.01),与单位面积穗数、株高和穗下节长显著负相关(P<0.01)。检测到7个同时与产量和冠层活性相关的多效性位点。【结论】NDVI-S可用于品种产量性状的选择,检测到的稳定位点和多效性位点可在开发标记后用于育种材料的检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洪飞  王乃元  李毓  梁康迳  仇秀丽  周卫营  
【目的】研究水稻新质源(CMS-FA)不育系和恢复系的产量相关性状遗传效应和杂种优势水平,评价新型细胞质源杂交稻亲本的育种潜力。【方法】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以新质源(CMS-FA)杂交稻系统的5个不育系为母本,5个恢复系为父本配制25个杂交组合,种植亲本和F1获得产量相关性状的试验数据。利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和MINQUE(1)法对10个产量相关性状遗传方差分量比率、遗传率、亲本加性效应和组合显性效应以及杂种优势进行剖析。【结果】新质源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同时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的控制,单株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剑叶长和生育期等性状以加性效应占主导,单株产量、株高和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晓东  季昌好  赵斌  朱斌  王瑞  
为研究大麦产量相关性状一般配合力(GCA)的差异,筛选高GCA亲本,以我国不同产区具代表性的17份大麦新品种(系)为亲本材料,两年度采用NCⅡ设计对7个产量相关性状的配合力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一般配合力(GCA)与特殊配合力(Special combining ability,SCA)方差在单年度或两年度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GCA方差普遍大于SCA方差,表明基因加性、非加性效应同时存在,并以加性效应为主。所有性状亲本间GCA差异显著,可针对目标性状筛选到高GCA亲本,如16号亲本(95033-1)在穗粒数、千粒质量及单株粒质量3个性状上GCA值均较高,是一优良亲本。亲本性状值与其GCA值间的相关性在不同性状上表现不同,如在株高、穗下节间长、穗长及穗粒数4个性状上,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单株穗数与单株粒质量上,仅单年度检测到两者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对于千粒质量,两者相关不显著。因此,前4个性状可根据亲本性状值预测其GCA大小。综上,大麦杂交育种可针对目标性状选择高GCA亲本进行组配,提高后代选择效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鲍锐  吴丽艳  黎志彬  孔令明  龚亚菊  
【目的】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国家蔬菜种质资源中期库引进66份茄子种质资源,旨在筛选出符合云南地方茄子消费习惯的亲本资源。【方法】对果形、果色、单果重等9个主要形态学性状进行变异度分析、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结果】变异度分析结果表明,9个性状的变异系数(c.v.)为13.46%~35.71%;因子分析得出3个因子,累计贡献率为77.6%;通过相关性分析,有11对性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4对性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将引进的66份资源分成4个类群,第Ⅰ类共有39份材料,第Ⅱ类包括21份材料,第Ⅲ类和第Ⅳ类各包括3份材料。【结论】按照云南当地对茄子的消费习惯,第Ⅰ类材料综合表现优良。本研究为加快种质资源利用和云南省茄子科学育种提供了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于海峰  安玉麟  龙珏臣  李美娜  成建红  云旭明  陈泽彬  
为筛选耐盐碱向日葵品种,以14个向日葵材料作为试验材料,从盐胁迫对向日葵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的影响及生理生化响应等方面入手,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和通径分析,探讨了盐胁迫下向日葵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0.26%盐分胁迫下与小区产量相关度最大的农艺性状是叶片数。0.39%盐胁迫下与小区产量相关度最大的农艺性状是株高。0.83%盐胁迫下与小区产量相关度最大的农艺性状是叶面积。0.26%盐胁迫下与小区产量关联度最大的产量性状是百粒质量。0.83%盐胁迫下与小区产量关联度最大的产量性状是单盘粒重。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盐含量为0.26%时,株高、盘径、百粒质量和结实率对向日葵小区产量具有较大的正向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